如果說讀書是為了走進理想中的象牙塔,那實習的意義或許就在於能讓你自信地走出象牙塔。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上的終究是抽象的方法論,現實工作遠比這複雜。只有在實踐中,你才能真正將理論化為可用的技能。實習帶給你的遠遠不止為簡歷加分、自我能力的提升。實習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在不斷的體驗工作和確認方向的過程中,你可以真正發現什麼是你想從事的職業。
實習試錯,將來少錯。也是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至少一半以上的大學生在進行專業的選擇時並不清楚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也不確定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可能發現自己有很多其他想要嘗試的方向,又或者發現自己什麼都覺得沒有興趣。那實習就是你的一個試錯成本極低的嘗試,來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如果一個金融畢業生有兩段實習經歷,第一段是在致同當審計,另一段是在某知名房地產公司做稅務。這樣一來可以去各個行業看看目前相應領域的發展狀態,體驗一下看自己「喜不喜歡」,算是一種
「試錯」,「經過一番歷練就知道到底適不適合,熱不熱愛這樣的行業了」。
退一步講,即便實習不能幫你迅速篩選出你喜歡的職業,至少能讓你甄別出你討厭的工作。即使你無法根據這次實習確定自己畢業後就要從事這類的工作,最起碼能讓你認知這個行業,了解自己是否真心討厭這個行業或者勉強可以接受。
加深對自己對相關行業的了解了解職業行業是否與在學校學到的有很大差異,了解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聽別人口述,可以問學長學姐了解他們的感受。但是最直接有效的就是
親自投入這份工作中,深入了解這個行業是什麼樣子的,明確行業的分工,都會有哪些崗位,不同的崗位可能的發展渠道是什麼。
有針對性的實習,可以提前感受下你未來有可能去的行業,提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這個職業,
如果發現不喜歡,在畢業求職中大可不必在這上面浪費自己的時間。如果發現了一個很喜歡也很適合自己的行業/職業,那麼恭喜你,接下來你就可以好好提高目標行業/職業所需的技能,找工作時也不盲目,這樣畢業找工作就很輕鬆,因為你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
最為直觀的「實力證明」從硬性條件來說,
實習是你一開始所能呈遞給僱主最為直觀的「實力證明」。所以,在學歷、學校、績點等大體差不多的情況下,實習經歷與成果是你脫穎而出的殺手鐧。通過實習,積累所從事行業的經驗,有助於在後續的面試環節中能夠講出真東西,富有資深經驗的面試官,將很容易區別你說的什麼是乾貨,而什麼是未經事的腦中空想,這也將決定他對你的綜合評價。通過實習還有可能讓你實現:
「實習——畢業——求職」三級跳。
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都會先錄取自己的實習生。如果你實習期間表現優秀,與用人單位情投意合,一見鍾情,那畢業以後就不用找工作了,直接入職,實現三級跳。這種好處是不言而喻的,相當於你提前半年到一年入職,比那些畢業以後才入職的新員工,你在工作經驗、職場發展進度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
贏在起跑線上這些話是不無道理的,如果你在校期間有相關專業的實習經驗,那麼在找工作時就會有很大優勢。而且你實習的起點越高,你畢業找的工作也就越好,甚至有的公司有優秀實習生轉正機會,所以說一個好的實習是非常必要的。
提前適應職場生活,提升職商通過實習了解工作內容及工作標準,知道自己與職業理想的差距。
職場禮儀、職業規範、工作習慣,時間管理、行業知識與政策……包括同事關係,擁有實習經驗的你也已比其他求職者跑快了幾步。
一言以蔽之,就是提升職商!
你再學霸,職場是另一個角鬥場,不掌握技巧,分分鐘出局。
通過一份好的實習,可以一定程度上實際融入職場,處理上下級關係、同事關係等等,褪去稚氣,
有助於擺脫學生思維,早點完成學生到職場人的轉換。
所以說,找一份實習,走進一家企業,接觸一個崗位,認認真真地去完成每一個工作任務,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你只會在象牙塔的庇護之下,我們可能了解不到社會的競爭,甚至會低估競爭的激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