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拖出來的,醫生忠告,遠離癌變,兩種炎症最好及時治療

2020-12-19 騰訊網

雖然年輕人也會得癌症,但從發病率來看,中老年人罹患癌症的機率仍然遠遠高於年輕人。

這一方面與中老年人自身抵抗力下降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許多中老年人是有一些基礎性疾病的,因為常年延誤不治療,才慢慢拖成了癌症。

許多時候,我們說,癌症是拖出來的,這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病,卻可能是癌症來臨的前奏,如果不加以重視,癌變隨時都可能發生。

醫生忠告,遠離癌變,兩種炎症最好及時治療

一、肝炎

「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稱之為肝癌三步曲。

眾所周知,肝炎會增加肝癌的患病風險,尤其是病毒性肝炎更是導致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肝癌大多數是基於長期慢性肝病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從肝炎到肝癌一般會經歷肝硬化的過程。

但也並不是絕對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肝炎直接進展為肝癌的情況。

從肝炎到肝癌,中間可能會出現5個表現:

1、消瘦乏力:消化功能紊亂、營養吸收障礙與肝功能下降、代謝異常會引起消瘦乏力症狀,通常補充睡眠也難以消除乏力感。

2.消化道反應: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下降等不適,通常飯後有飽脹噯氣感。

3.發燒:肝癌患者早期有中低度發燒的癌性熱表現,少數有39度以上的高燒。

4.出血:肝功能異常會降低機體的凝血功能,表現為牙齦出血、鼻出血或皮下瘀斑等。

5.肝區疼痛:右肋部或劍突下有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也可能出現鈍痛或刺痛。

日常生活中,如何阻擊肝癌,養護肝臟?

1、戒酒

有肝炎的人,首要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酒戒掉。

酒中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其主要會通過肝臟代謝,解毒的。

當酒精進入到人體中之後就會給肝臟增加負擔,從而給肝臟的正常功能造成影響,讓肝炎病人的肝部造成更大的損傷,所以有肝炎的人務必不能飲酒。

喝酒不僅會導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還會誘發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為了肝臟的健康,請遠離酒精。

2、補充營養

肝炎患者想要恢復得好,保持健康,也要注意補充營養,尤其是要注意補充一下α-亞麻酸。

在感染肝炎病毒時,由於病毒侵襲肝細胞,在細胞內的增殖,破壞了大量的肝細胞。而α-亞麻酸是細胞膜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有益於肝細胞的再生,並提高了肝細胞膜的抗病毒性,防護肝細胞免除病毒的損害。

補充好α-亞麻酸,可輔助肝臟抗病毒。同時,α-亞麻酸也有清血降脂的作用,對防治脂肪肝也有幫助。

α-亞麻酸的主要食物來源:蘇子油、秋麻仁油、核桃油等植物油。

二、胃炎

實際上,從胃炎到胃癌,往往就只差四步:

第一步:非萎縮性胃炎,雖是胃癌發生的第一步,不過卻是一個普遍的胃病,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的疾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

第二步:萎縮性胃炎,是胃壁有慢性炎症的表現,是一種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變。

第三步:腸上皮化生,分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腸上皮化生兩種,其中不完全型化生更接近胃癌。

第四步:異型增生,根據分化程度和範圍分為輕、中、重三級,重度異型增生不易逆轉,最後可以發展成胃癌。

從胃炎到胃癌,中間可能會出現4個表現:

1、疼痛性質的改變:正常胃病導致的胃疼往往具有一定規律性,而胃病癌變後疼痛性質會發生改變。變得毫無規律,可能變成持續性的腹部疼痛。

2、消瘦明顯:在短期內出現特別勞累、疲憊乏力,以及出現消化不良的腹瀉,噁心嘔吐,身體明顯消瘦,體重急降。

3、上腹膨脹:在心窩處摸到包塊,而且質地很硬,迅速增大,按壓有疼痛感。

4、黑便:出現黑便,或者大便潛血實驗結果持續陽性,甚至發生了嚴重的貧血,這些現象都表明,胃癌可能正在慢慢靠近。

日常生活中,如何阻擊胃癌,養護肝臟?

1、飲食養護

花生具有良好的養胃功效,特別是生的花生,因花生含有較高的脂肪、蛋白質,在飯前吃4~6粒花生,既能開胃健食,又能保胃促消化。

捲心菜中含有的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對於胃部出現的疼痛不適,以及潰瘍有很好的癒合作用。經常食用捲心菜還具有健脾養胃、解毒消腫等功效。

如有飲茶習慣,也可以喝點白古丁山刺玫茶水,具有不錯的養胃作用,對胃炎和胃潰瘍的康復也有促進作用。

古醫書中就有記載白古丁對胃病有效:「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而現代研究發現,它既能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又能修補胃黏膜的損傷。

山刺玫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藥食兩用,活血化瘀、暖胃消食的效果很好。能夠緩和腸胃的神經,理氣解鬱,對於胃部的健康也是很有好處的。

2、保持好心情

多笑一笑,放鬆心情,不僅對胃好,對全身器髒都是好的。

心理因素對健康有非常大的影響。持續過度的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和抑鬱等精神因素,會對潰瘍的發生和復發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壓力過大,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黏膜修復能力下降。

情緒、心態都會引起胃腸症狀,長期的不良情緒也會破壞免疫系統,增加胃腸道疾病的風險。

想要胃健康,平時要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

註: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癌症是拖出來的?醫生告誡:體內有3種炎症,趕緊消炎不要拖
    水滴石穿不是一天能產生的,同樣,癌症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形成的,大病往往都是小毛病拖久了拖出來的。有人聽說炎症是癌症之源,炎症長時間存在,真的會變成癌嗎?如果體內有3種炎症,要乾淨消炎,拖久了,可能真的會變成癌前病變,大大增加癌症風險,下面就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
  • 為啥說癌症大多是拖出來的?醫生:3種炎症拖久了,遲早惡變為癌
    平時身體難免會有一些小病小痛,不少人一看到疾病帶個「炎」字,就覺得不嚴重,只要等炎症消除了,疾病就痊癒了,往往不會放在心上。但有研究者發現,30%的癌症一開始都是炎症,就是因為患者的不重視,導致炎症慢慢拖成了癌症,醫生提醒,別小看3種炎症,拖久了或會惡變成癌。
  •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需要幾年?醫生提醒:有5種炎症癌變機率高
    一方面,炎症部位存在大量炎症介質及自由基,參與DNA損傷,會促進抑癌基因失活,導致細胞惡變,進而形成腫瘤。另一方面,部分腫瘤自身也可以釋放炎症因子,使局部乏氧及營養缺乏,導致細胞壞死。 不過,並非所有的炎症都會導致癌症的發生,相比於急性炎症,慢性炎症更容易引起細胞癌變。
  • 炎症不能拖,久拖易變成癌?碰到4種炎症,最好儘早治療
    根據最近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發布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世界上將近六分之一的癌症都是因為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此篇文章立刻讓群眾議論紛紛,這裡所說的感染其實就是日常中經常會出現的炎症。當這些病毒從外界到達人體後,就會在肝臟內迅速持續增多,對於肝臟器官的危害性也會持續增加,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後期變成肝硬化、肝癌的機率會很大。
  •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需要幾年?醫生:有3種炎症癌變機率比較高
    為什麼說炎症會發展成癌症呢?如果體內的免疫細胞鬥爭失敗,就會讓自己的身體出現細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的炎症,這個時候就需要提高自己細胞的活性,如果讓炎症長期的拖延,就會讓基因重組,進而會讓細胞癌變。從炎症到癌症,大概需要幾年?
  • 炎症會變癌症!但有些炎症比癌症可怕,一旦發生,醫生也無力回天
    在癌症的發病過程中,炎症反應確實是一個重要環節。其實,炎症並非一定是壞事,它也是機體抵抗外來刺激的一種正常防禦反應。當機體組織細胞遭受外傷、感染等刺激而受損時,免疫細胞就會被激活,釋放炎症因子,誘發炎症,以抵禦病原體,修復受損的組織細胞。雖如此,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時控制,反反覆覆,就會導致組織細胞的反覆受損和修復。
  • 癌症是「拖」出來的?醫生:幾種小病總是硬抗,確實不利健康
    醫生表示,其實很多癌症都是拖出來的,前期老爺子可能只是單純的肺炎,但是沒有及時的檢查,和專業的治療,從而造成炎症越發的嚴重,肺損傷越來越嚴重,惡化成了肺癌。癌症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跟很多因素長期接觸形成的,醫生表示:癌症多半是拖出來的,幾種小病總是硬抗,身體確實受不了。
  • 身體各處的炎症,久拖不治,多久會癌變?醫生:不可以小看這3處
    ,尤其是這3個部位出現炎症,大家一定不要忽視,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避免器官出現癌變。,其實一般情況下,只要積極的進行治療,避免咽炎反覆發作,大多數都不會出現癌變的現象,如果患者不重視咽喉的炎症,長時間不進行治療,炎症就會逐漸侵犯周圍的組織器官,會增加患者出現癌症的機率,例如長期抽菸酗酒的男性,出現肥厚性咽炎、聲帶白斑等疾病,一直拖著不治療,在生活中還不停地抽菸喝酒,經過長時間就可能會轉變成
  • 炎症是小病?醫生提醒:遇到3種炎症,早點治療,不給癌症留機會
    導語:很多人都認為炎症只是小問題,但據臨床研究表明,很多重病在來臨時,都會經過炎症這一過程,一般身體出現炎症,是體內免疫系統在幫助身體提高抗病毒的能力,但是如果炎症不能及時控制的話,反覆發作,很容易損害健康,甚至是癌症。
  • 體內炎症發展成癌症,會經歷多久?醫生:3種炎症不能拖著不治
    德國的一位研究者認為,腫瘤的起源是慢性炎症,而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所發布的一項報告中也指出,世界上有六分之一的癌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從這就可以看出,炎症確實和癌症之間有著緊密相連的關係。但並不是所有的炎症都會誘發癌症,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相比,慢性炎症更易引起癌變,一般情況下,炎症發展成癌症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如果能儘早發現、治療炎症,或能降低癌變的機率。
  • 慢性炎症會促進癌症發生?醫生實話:3種炎症,應儘早治療
    查出炎症的時候,大多數人不當一回事,認為吃點藥就行。有的還是慢性炎症,症狀不是很明顯,就更容易被忽視了。就算生活中常被一些炎症困擾,也會認為是小病,但人們不知道的是,長期的慢性炎症,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控制住病情,就會促進癌症發生。
  • 炎症發展到癌症,需要多長時間?坦白講:4種炎症,需早處理
    而癌症有一種比較棘手的惡性疾病,一旦早期沒有注意到身體上的變化,那麼很容易拖成癌症的中晚期,那麼治療起來就會異常的困難,甚至還會直接威脅到人的生命。因此,平時要了解哪些炎症癌變機率比較高,就能夠及時做好預防工作,從而降低癌症的病發率,那麼,炎症發展到癌症,需要多長時間呢?
  • 癌症是拖出來的,醫生忠告,晨起堅持三多三不要,癌症才能更遠
    談及自己為什麼罹患癌症,56歲的楊先生告訴醫生,都是我自作孽,年輕的時候就養成了一些壞習慣,40歲的時候,醫生就建議你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但我不聽,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 體內有炎症,時間長了真的會變成癌嗎?醫生:3種炎症的確要小心
    體內有炎症大多數人都不會太關心,覺得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國外的科學家研究後卻發現,30%的癌症剛開始都是炎症,通常是被細菌或病毒感染了,患者不以為意,最終導致了癌症。這一結論讓很多人感到害怕,因為炎症實在是太多了,鼻炎、咽炎、支氣管炎,各種各樣的炎症,都是大家平時經常得的,以前總認為是小毛病,拖一拖就好了,現在可不能這麼想了,此外,醫生提醒你,有3種炎症更要當心。
  • 癌症也會從炎症「入手」?身上這3處發炎,小心拖出癌細胞來
    殊不知,小炎症可能會誘發大問題,有時一個長期存在的炎症,甚至會和「癌」扯上關聯!根據臨床調查的數據表明,在所有癌症患者中至少有1/6是從慢性炎症發展而來的。炎症和腫瘤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研究認為炎症出現後,炎性細胞在嵌入炎症部位的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氮物質且慢性嚴重發展的過程中,內部也會產生抗氧化機制的抑制作用,這些都可能會損傷患者細胞DNA,最終引發癌變!以下三類器官炎症和癌變關係最為密切,現在了解還不算晚:1、病毒性肝炎:根據臨床對肝癌患者的血液研究發現,B肝病毒感染的證據佔據了近90%左右。
  • 讓安倍二度辭職的炎症性腸病,有癌變可能
    他患上了炎症性腸病,一種需要終身治療來控制病情的消化道疾病。就在全球範圍都在普及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炎症性腸病的主要病種)的第二天。那個在漫威電影裡手握最先進黑科技,無所不能的「黑豹」病逝了,問題還是出現在腸道上,腸癌奪走了「黑豹」扮演者—查德維克·博斯曼的年輕生命。人類腹部裡的最長空腔臟器腸道,究竟有多重要?我們應該怎麼呵護好自己腸道,遠離高發的大腸癌?
  • 身體有炎症,若拖著,多久後會癌變?沒有這3種情況,值得高興
    人們談癌色變,但是癌症發病卻不是一天所造成的。器官出現癌變,在早期也不過只是炎症。只是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和調理,從而導致細胞癌變。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時候小小的炎症也會突變成讓人心驚膽戰的「癌症」,所以當身體出現下面這三種炎症是,千萬不要大意。
  • 炎症是腫瘤之源?得了4種炎症,得早治療,別僥倖,小心久拖成癌
    炎症在多數人看來,都是小問題,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基本上吃點消炎藥就會逐漸好轉。但大家或許有所不知,有研究發現,全球有六分之一的癌症是因為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這種感染其實就是炎症,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炎症是腫瘤之源,也需要大家重視,並及時治療。
  • 子宮裡的兩種息肉:婚後易出血,還會癌變?
    在很多姐妹看來,查出婦科炎症不打緊,就怕長腫瘤!不乏有人被宮頸息肉、子宮內膜息肉嚇得半死,以為癌症不久於人世,腹中胎兒是留是流,糾結不已。今天,小九邀請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專家詳解宮頸息肉和子宮內膜息肉。
  • 身體哪些部位發炎,不及時處理,就會有癌變風險?了解一下
    不過事實上,假如炎症突然失去了控制的話,就會導致我們出現一些炎症惡化,甚至於引發一些病毒感染的情況,這時候就要提高警惕了,要知道癌症的致病原因之一就有病毒感染,所以對於炎症我們最好不要掉以輕心,最好及時的進行相關的治療,不然等到炎症惡化成癌症後悔也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