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裡的兩種息肉:婚後易出血,還會癌變?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葉芳 39健康網

90後靈靈平時沒有什麼症狀,在婦科檢查時突然發現宮頸有個息肉;80後唐甜,近大半年月經量多,拖拖拉拉總是不乾淨,陰道超聲發現是子宮內膜息肉作怪!

息肉,是體檢報告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

在很多姐妹看來,查出婦科炎症不打緊,就怕長腫瘤!

不乏有人被宮頸息肉、子宮內膜息肉嚇得半死,以為癌症不久於人世,腹中胎兒是留是流,糾結不已。

今天,小九邀請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專家詳解宮頸息肉和子宮內膜息肉。

宮頸息肉:

一般不會癌變,但要積極治療

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婦科主治醫師洪小山介紹,宮頸受到慢性炎症長期刺激,促使子宮黏膜發生增生,並且增生的子宮黏膜從宮頸管內向宮頸口外突出,最終形成了息肉。

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陰道環境變化、病毒感染、性生活、流產及分娩時引起的宮頸損傷等原因,也會促使宮頸息肉的發生。

·宮頸息肉的兩大症狀:

陰道流血、白帶帶血

宮頸息肉可以是單發,也可以為多發,大小也不一樣。如果宮頸只是長了顆小息肉,可以沒有任何症狀,你不做婦科檢查的話,壓根就不知道。當息肉長到比較大的時候,就會有症狀了:

症狀一、陰道流血。

這是最常見的宮頸息肉症狀,如果息肉出血的時間,剛好臨近月經期,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月經提前。

對於妊娠期合併宮頸息肉的患者,則常常分不清到底是息肉出血還是流產跡象,為了穩妥只能跑醫院,搞得神經緊張。

症狀二、白帶帶血、白帶增多。

這提醒女性,要留意自己的內褲,如果總是白帶量多、甚至帶血絲,最好找婦科醫生看看。

·一般不會癌變,但要積極治療

主要的處理方式有兩種!

「宮頸息肉要不要緊,會癌變嗎?」這是患者最為擔心的,一些不負責任的莆田系醫院往往恐嚇說是宮頸癌前病變。

洪小山澄清,大多數宮頸息肉都是良性的,只有不到1%的息肉會產生惡變。但是,由於宮頸息肉一直存在體內,隨著逐漸變大,可能會影響正常懷孕,也可以造成性交出血,影響性生活。因此,一旦發現宮頸息肉,應該積極治療。

主要處理方式有兩種:

一是做個小手術把息肉摘除,另一種通過宮腔鏡把息肉切除。

儘管宮頸息肉很少癌變,但為了避免漏診,也為了更安心,切除下來的息肉還是要送去做病理診斷。

對於計劃備孕的女性,建議先做宮頸篩查,若發現息肉,先摘除息肉再受孕。假如在孕期才發現宮頸息肉,又有症狀,尤其是息肉反覆少量出血的,建議孕4-5個月胎兒比較穩定時摘除息肉。

而妊娠合併宮頸息肉無症狀者,可以選擇隨訪觀察或保守治療,或等生下孩子後再治療息肉。

子宮內膜息肉:

會引起出血、不孕……

正常的子宮內膜在月經結束後,就像一塊平整的土地。

當受到激素水平、炎症等刺激,子宮內膜局部會出現過度生長,表現為突起的單個或多個光滑的腫物。跟宮頸息肉一樣,子宮內膜息肉也是女性子宮中發病率較高的良性病變。

不同的是,宮頸息肉以已婚女性和有過性生活的女性多見,但子宮內膜息肉,從育齡期到絕經後的女性,都是高發人群,35歲以上、肥胖、高血壓、不孕的女性往往備受子宮內膜息肉青睞。

·會引起出血、不孕,也可能癌變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婦科副主任醫師譚曉嫦表示,小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一般沒有感覺,容易被忽視,常常在檢查中被發現。當息肉長大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出現明顯的症狀。

首當其衝的是月經,導致月經量增多,還可以引起經期陰道不規則出血、腹痛等症狀。

子宮內膜息肉給女性帶來的困擾不止於此。

譚曉嫦指出,子宮內膜對孕育非常重要,它為受精卵及胚胎的著床、生長發育提供條件,內膜上凸起的息肉會造成兩個麻煩:

一是阻礙精子的運輸和胚胎的著床。

李晴跟老公結婚兩年多,在生育路上努力了很久,肚子遲遲沒動靜。夫妻一起上醫院做檢查,老公的身體沒有問題,問題出在李晴身上——子宮內膜長了一個息肉。不孕容易長息肉,長息肉又會導致不孕,陷入惡性循環。

二是幹擾、改變胚胎植入的所需要的內膜環境,也就是說改變原本適合胚胎發育的土地,進而影響正常的妊娠。

非惡性的子宮內膜息肉,就是上面所說的引起出血、不孕而已,但有小部分可能癌變。統計數據顯示,子宮內膜息肉的惡變率為0-12.9%,所以女性朋友應該重視。

·有症狀應該儘早手術,術後要預防復發

懷疑子宮內膜息肉,通過陰道超聲、宮腔鏡檢查來診斷。

本次月經乾淨到下個月經周期的第14天以前,最好是在月經結束3-5天內檢查。

與陰道超聲相比,宮腔鏡檢查更為準確,是目前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金標準。

譚曉嫦稱,確診子宮內膜息肉,對於息肉較小、沒有症狀的,可以隨訪觀察。已經產生症狀的,尤其是遲遲懷不上孩子,應該儘早處理息肉。目前通過宮腔鏡下摘除息肉是首選的治療方法。

但做完手術不代表就萬事大吉,子宮內膜息肉容易復發。

對於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醫生會給予補充孕激素,同時建議儘快懷孕。對於沒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以選擇含孕激素的避孕環、口服避孕藥或孕激素等方法,來預防子宮內膜息肉復發。

原標題:《住在子宮裡面的2種息肉「小妖精」,啪時會出血,一言不合還癌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子宮內膜息肉會癌變嗎 子宮內膜息肉如何治療
    子宮內膜息肉是常見的婦科病,主要是由於子宮內膜過度增生所導致的。那麼有人就會問了,這個子宮內膜息肉會癌變嗎?子宮內膜息肉在臨床是如何治療的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子宮內膜息肉會癌變嗎子宮內膜息肉目前的病因還不明確,從育齡期的婦女到絕經後的女性都有可能發生。
  • 南昌子宮內膜息肉會引起癌變嗎?
    南昌華山生殖醫院 輸卵管不孕 多囊 子宮內膜異位 胎停育 子宮內膜息肉其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息肉,而許多患者關心的是,南昌子宮內膜息肉會引起癌變嗎
  • 子宮息肉是怎麼回事 患上子宮息肉怎麼辦
    有一種息肉根部在宮頸口,是宮頸黏膜在炎症的影響下局部增生,並外突於宮頸外口而構成的。息肉的外表被一層柱狀上皮所掩蓋,含有宮頸腺體,間質內有豐厚的微血管及疏鬆的結締組織,並伴有炎細胞浸潤。這種息肉能夠單發,也能夠多發,一般體積較小,直徑在1釐米以下,外觀如舌形,顏色鮮紅,質地柔軟且脆,易出血,蒂細長。另一種宮頸息肉發生於宮頸陰道部,外表為復層鱗狀上皮掩蓋,間質內含纖維結締組織。
  • 子宮有息肉要不要緊?中醫:雖然可能癌變,但及時吃中藥就能消除!
    子宮息肉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患者容易忽視治療,但是對女性來說子宮息肉危害很大,對女性健康有不小的傷害,並且子宮息肉會引起一些症狀如月經不調、白帶異常、痛經、大便墜脹感等,甚至發生癌變,所以子宮有息肉要緊。但雖然子宮息肉危害那麼多,但只要及時中藥就能消除!
  • 子宮息肉需要手術切除嗎?
    我們常說的「息肉」是什麼?息肉,簡言之,就是人體空腔臟器裡長出來的多餘贅生物。也就是說,本來應該是平滑、光整的組織上,有一塊肉不好好長,凸出來了。根據長的位置不同、命名不同,比如長在鼻腔、胃腸、膽囊、子宮、膀胱、尿道、聲帶等地方,就分別叫做鼻腔息肉、胃息肉、腸息肉、膽囊息肉、子宮息肉等。不同部位的息肉是什麼感覺?
  • 子宮息肉是什麼 警惕這些症狀
    子宮息肉是什么子宮息肉(metropolypus)是婦科常見病,從廣義上講是指所有借細長的蒂附著於子宮壁的腫物,包括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腺肌瘤性息肉、惡性息肉等。多屬良性,可無明顯臨床症狀,或引起月經增多、白帶異常、陰道出血、子宮增大、疼痛等。
  • 子宮內膜息肉一定要摘除嗎?
    作為如此高發的疾病,還伴隨著惡變的風險,一旦發現子宮內膜息肉是否就宮腔鏡下摘除?要不要馬上摘?1.息肉是否可以自然消退?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內膜息肉是持續存在的。在 2002 年的小樣本實驗中發現,無症狀的絕經前女性中,27% 的人在隨訪超過一年後發現息肉減小,內膜息肉癌變的風險為 0.5%~3%。
  • 子宮內膜息肉易惡化嗎?常規治療方式,不出3種,了解下
    子宮內膜息肉是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對於患病的女性來說,更擔心的是子宮內膜息肉到底會不會癌變呢?對於已婚已育的女性來說患子宮內膜息肉的概率比較大,到底會不會癌變得看醫院的檢查結果才能知道。臨床上導致子宮內膜息肉的病因並不是十分明確,很多原因都有可能會導致發病,而且患病的年齡區間也比較廣,育齡期的女性到絕經後都有可能會患病。婦科醫生表示子宮內膜息肉有癌變的可能性,尤其是女性絕經後陰道不規則的留學者癌變的概率更大。所以確診子宮內膜息肉後要及時的治療,並且儘快的做病理檢查以確定病情。
  • 息肉到底會不會癌變?看完這篇,了解息肉的全部
    一、息肉是怎麼回事兒我的名字叫息肉,其實我就是塊多餘的「肉」,或叫贅生的「肉」。在你的體內空腔臟器由黏膜覆蓋的內表面上,從鼻腔、聲帶、胃腸、膽囊到子宮、膀胱,都是我喜歡生長的地方。醫生就按我們生長的部位給我們命名,譬如「鼻息肉」「胃息肉」「直腸息肉」「膀胱息肉」等。
  • 膽囊有息肉會自己消失麼?不手術會不會癌變?
    膽囊病變主要有結石性和非結石性病變,膽囊息肉就是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狀生長的所有非結石性病變總稱。那麼,膽囊有息肉會自己消失麼?不手術會不會發生癌變?
  • 腸息肉切掉後,還會癌變嗎?怎麼做可以切斷癌變後路?
    但有很多患者都存在一個擔心,就是怕切除息肉,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害怕息肉再次長出來,並且會發生癌變。聽說過很多息肉惡化,引發相關癌症,也就會很慌張,怕自己也攤上癌症。有相關擔心,是可以理解的,究竟會不會發生癌變?真得好好講解一番,以免犯錯產生問題。
  • 子宮裡長了個息肉怎麼辦?別慌!中醫不手術幫你消除它!
    很多患者在查出子宮息肉後就慌了神,因為醫生告訴他們,這個息肉可能癌變,還可導致不孕的發生。很多患者想直接通過手術切除息肉,但考慮到子宮息肉的手術風險,以及手術後90%以上的復發機率,就愣在原地,那么子宮裡長了個息肉到底應該怎麼辦?
  • 謠言:子宮異常出血是癌症的徵兆
    「月經結束幾天之後又出血」「月經總是斷斷續續」等現象出現時,很多人擔心是宮頸癌或者是子宮內膜癌。事實上,除了癌症,還有一些問題也會導致子宮異常出血。1.子宮內膜息肉。一般來說,直徑小於1釐米且無症狀顯現的子宮內膜息肉,可隨診,不用馬上治療,因為這種息肉有自然消失的可能;如果子宮內膜息肉體積較大,且伴有月經出血過多或淋漓不淨等症狀時,需向醫生詢問是否要手術摘除。2.子宮腺肌病。除了異常出血,子宮腺肌病還可能導致痛經,嚴重時需要藉助手術治療,甚至要切除子宮。3.子宮平滑肌瘤。
  • 子宮、宮頸息肉的剋星,不手術祛除息肉預防復發!
    息肉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如借細長的蒂附著於子宮壁的腫物稱為「子宮息肉」,宮頸部位的叫"宮頸息肉"。不管是子宮、宮頸息肉還是其他部位的息肉,都有一定的癌變可能,人們治療「它們」的方法多是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除了有一定風險外,其復發率還達到了96%。
  • 子宮內膜息肉究竟用不用做手術?你要知道的在這裡
    01—息肉是什麼在了解子宮內膜息肉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息肉。所謂息肉,就是在原本平整、光滑的組織上,有一塊肉它破壞隊形,凸出來了。專業上稱為人體黏膜表面的贅生物。其命名原則也是簡單粗暴,在哪裡長出來的,就叫什麼。
  • 子宮內膜息肉會影響懷孕嗎?是否都需要手術切除?
    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內膜的局限性增生,有蒂樣組織突向宮腔,由少量緻密的纖維結締組織、管壁較厚的血管及子宮內膜腺體組成,是引起異常子宮出血和不孕的常見原因,小的息肉可以無症狀,僅在B超檢查或不孕症行宮腔鏡檢查時被意外發現,需要病理診斷。
  • 子宮息肉最青睞3種人,別不相信!看看你是不是
    子宮息肉是生長在子宮頸或宮頸管內的肉樣腫塊。主要原因是由於子宮誒莫的過度增生而造成,可見於任何年齡段的女性。比較小的子宮息肉多沒有相關症狀。子宮息肉對人健康的主要不良影響就是會影響育齡期女性的受孕,還會造成生理上的疼痛等不適感。
  • 擔心破壞處女膜,醫生就能拒絕為子宮息肉女孩手術?
    據報導,女孩因子宮息肉需要做手術,醫生擔心破壞其處女膜,推薦她到省級醫院進行宮腔鏡手術。女孩輾轉多家醫院,且明確表達知情同意,醫方仍怕惹麻煩而堅持讓其父母或關係人進行籤字確認,甚至有醫生建議其自行弄破處女膜後再手術。以下是當事人的部分自訴的截圖!一、子宮息肉是什麼?
  • 一封來自息肉的自白書。
    點擊查看 我的名字叫息肉,"息"就是滋生,繁殖的意思,也有「小」的意思;其實我就是一小塊多餘的「肉」,或叫贅生的「肉」,在你的體內空腔臟器由黏膜覆蓋的內表面上,從鼻腔、聲帶、胃腸、膽囊到子宮、膀胱,都是我喜歡生長的地方。
  • 子宮內膜息肉反覆發作,老是出血不乾淨,該怎麼辦?
    #龐教授每日答疑# 子宮內膜息肉反覆發作,老是出血不乾淨,該怎麼辦?【龐教授分析】:我在門診見到過最多的一個患者,來自深圳,在西醫院已經前前後後做過7次診刮,處理反覆發作的內膜息肉了!那這個老對手該如何降服呢?哪兩種可能會引發內膜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