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2018年11月16日-11月18日,第七屆「營銷知識創新」論壇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召開。第七屆「營銷知識創新」論壇由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中國營銷創新」科研團隊主辦,廣東豬兼強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旨在探討數字時代的品牌營銷與服務創新。
第七屆「營銷知識創新」論壇參會者合影留念
應邀出席論壇的嘉賓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以及健客網、筷子科技、艾媒數據、鄧韓貝、火幣區塊鏈研究院、豬兼強等國內知名企業。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王海忠教授擔任此次論壇主席,我院副院長李廣眾教授致開幕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賈建民教授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影教授作為致辭嘉賓致辭。
第七屆「營銷知識創新」論壇現場
李廣眾副院長代表學院歡迎學界和業界嘉賓的到來,感謝各位嘉賓對我院市場營銷學科發展的一貫支持與幫助,並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賈建民教授表示很榮幸能擔任本次論壇的致辭嘉賓,同時他提出在大數據時代下,應著重理解商業創新的內在機制,找到真正的因果關係;張影教授指出大數據背景下的營銷研究應專注於人類特有的情感與體驗,而不僅僅是專注於算法和技術,同時他期待大數據營銷領域取得更豐富的研究成果。
致辭嘉賓: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李廣眾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賈建民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張影教授
本屆「營銷知識創新」論壇的主旨是「數字時代的品牌營銷與服務創新」,目的在於搭建學術界與企業屆連接的平臺,推動數字背景下品牌營銷與服務管理理論創新,為企業提供前沿營銷戰略指引。本次論壇的演講分為兩類型:一是學術界和企業高管共同參與,由資深學者和企業高管輪流演講;二是由學者構成(企業高管自願),演講嘉賓主要從學術維度,分享自己的研究項目或工作論文。
11月17日為學術界和企業高管共同參與,營銷學者就選定的主題介紹自身研究領域和研究成果,著重強調營銷戰略借鑑及意義;營銷實踐工作者分享營銷實踐經驗,並提出希望學術界研究的理論課題以期從學術界獲得理論準則或戰略啟示。主講嘉賓包括美國華盛頓大學Robert W. Palmatier教授、健客網CEO謝方敏先生、香港大學Echo Wen WAN 教授、筷子科技聯合創始人李韶輝先生、新加坡國立大學李秀平教授、艾媒諮詢集團CEO張毅先生、香港中文大學高蕾蕾教授、前寶潔公司市場研究部總經理李霈先生、深圳大學周志民教授、鄧韓貝公司零售商業務負責人梁冠章先生、中山大學王海忠教授、火幣區塊鏈研究院諮詢業務負責人李驊熹、中山大學彭建平教授、豬兼強公司常務副總裁李宇峰先生。
美國華盛頓大學Robert W. Palmatier 教授就演講主題「Emerging Trends in Marketing: Impact on Business and Research」,為在場的嘉賓帶來一場關於數字時代下市場營銷發展趨勢的演講。Robert教授認為數據分析將在市場營銷中發揮重大作用,消費者會越來越青睞在數據隱私方面保護比較好的公司;移動營銷將成為企業的主要銷售渠道;物聯網將促進消費市場的發展;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將日益強烈;社交媒體的影響者在企業營銷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健客網CEO謝方敏結合當前醫藥行業的大環境和發展背景,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關於「藥品的數位化營銷」的主題演講,從「門戶」、「搜索」、「信息流」和「AI」四個部分介紹了藥品數位化的發展趨勢。香港大學Echo Wen WAN 教授介紹她的研究論文「When Customers Get Jealous: Brand Anthropomorphism and Customer Relationship」,分析品牌擬人化和顧客類型對品牌信任的影響關係。筷子科技聯合創始人李韶輝先生以「AI降維——智能時代的廣告創意」為題進行演講,運用大量圖片和視頻對筷子科技「創意降維」AI技術作了詳細介紹,並通過雙11創意投放效果進一步闡述了「Guidebook洞察應用」的優越性。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秀平教授以「Leveraging UGC for Product Promotion: The Effect of Firm-highlighted Reviews」為主題,重點探討品牌管理者對線上用戶點評的應用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盈利機制的問題。艾媒諮詢集團CEO張毅先生作「新媒體發展趨勢下的品牌管理與數字營銷提升策略」的主題演講,從新媒體發展趨勢解讀、品牌危機的管理與控制策略以及新媒體時代數字營銷提升等三個方面給大家闡述了新媒體時代的新趨勢、新思路和新工具。香港中文大學高蕾蕾教授就演講主題「The Small Predicts Large Effect in Crowdfunding」探討眾籌情境下投資者與發起人的社會關係及其投資金額等因素對潛在投資者投資意願的關係影響。前寶潔公司市場研究部總經理李霈先生結合自己多年的市場實踐經驗,為大家帶來「數字時代消費者研究的機遇和挑戰」的主題演講,並提出未來應注重大數據應用、多元化創新消費者與企業間的互動形式以應對消費新趨勢。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王海忠教授就「Online Avatar and Its Role in Relationship Building」這一主題進行演講。分別從Avatar的研究背景、實際應用、概念內涵、研究現狀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展開論述,深入淺出的說明了Avatar這一新興技術在商業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包括企業客服、虛擬模特、品牌虛擬化身等。王海忠教授同時論述Avatar現有研究現狀與理論,指出其有待研究的更多視角,包括Avatar與社會公共福利、AR應用、虛擬自我等角度的結合探索。火幣區塊鏈研究院諮詢業務負責人李驊熹先生就演講主題「區塊鏈技術應用對積分聯盟與品牌忠誠的影響」,從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區塊鏈應用層次以及區塊鏈對積分聯盟與品牌忠誠的影響等三個方面詳細介紹區塊鏈這一新興技術的綜合發展。
深圳大學周志民教授介紹他的研究論文「Why Do Consumers Participate in Value Co-Creation in Online Brand Communities? The Perspective of Self determination, reciprocity, and Well-being」,全面闡述了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互惠(reciprocity)、價值共創(value co-creation)和社區成員幸福感(community member well-being)之間的理論關係。鄧韓貝公司零售商業務負責人梁冠章先生作「數據賦能與商業轉型」的主題演講,基於零售業和金融業的具體實戰案例,分析消費者需求的新趨勢,並闡述數據賦能商業轉型對創造價值的重要作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彭建平教授為大家帶來「Big Data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s」的主題演講。從時下熱點大數據的視角出發,展開介紹了大數據的來源背景、概念涵義等理論研究現狀,同時說明大數據在幫助企業實現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具體商業前景。豬兼強公司常務副總裁李宇峰先生基於駕培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數字時代的品牌營銷實踐——以豬兼強品牌營銷為例」的主題演講,重點從駕培行業數位化營銷現狀和服務創新技術等方面介紹了數位化營銷的實踐價值。
11月18日主要是學者參與(企業高管自願參與),來自各大高校的營銷學者分享自己的研究項目或工作論文。主講嘉賓包括美國華盛頓大學Robert W. Palmatier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戴先熾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鄒雯麗助理教授、香港大學黃仲強助理教授、中山大學陳欣助理教授、中山大學關文晶助理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陳鵬助理教授、中山大學陳增祥副教授、澳門大學司考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在讀博士生陳韻清、香港大學在讀博士生鄭麗菁、中山大學在讀博士生胡桂梅、中山大學在讀博士生歐陽建穎。
美國華盛頓大學Robert W. Palmatier教授帶來以「Publishing in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為主題的演講,從主編的視角出發,為我們分享了在全球頂級營銷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上發表研究需要掌握的關鍵要素與趨勢。
香港中文大學戴先熾副教授別開生面地以「中產階級焦慮」這一時下熱點現象展開演講,並圍繞「The Bright Side of Scarcity: When and How Resource Scarcity Increases Altruism?」的主題講述資源稀缺性對利他主義帶來的積極效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鄒雯麗助理教授針對主題「Alleviating Customers』 Crowding Perception: Roles of Incidental Similarity」,介紹了如何利用群體間的偶然相似性來降低感知社會擁擠水平,從而提高顧客滿意度。
香港大學黃仲強助理教授進行「Making Comparisons Impedes Prosocial Behavior」主題的演講,深入探討社會比較對捐贈這一親社會行為帶來的影響及其中蘊含的理論機制。香港浸會大學陳鵬助理教授帶來「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morphized Service Robot on Consumer Satisfaction in Service Coproduction」主題的演講,探討擬人化服務機器人對顧客滿意度產生的積極效應。澳門大學司考助理教授作關於「Friend-Disadvantaging in Resource Allocations-A Fairness Signaling Mechanism」主題的演講,從公平信號機制角度出發,分析朋友角色在資源分配時帶來的不利影響。中山大學陳增祥副教授圍繞「The Effect of Anthropomorphism on Preference for Ethical Product」的主題,分享消費者更在意擬人化道德品牌的道德表現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與作用機制。中山大學陳欣助理教授針對主題「Eco-friendly Efforts and Service Innovation」,深入介紹企業在環保行為與服務創新等要素方面的投入給顧客滿意度帶來的積極效應。中山大學關文晶助理教授作關於「The Effect of Empty Space on Consumer Decisions」的主題演講,生動形象地介紹廣告中的留白空間及其呈現形式對消費者決策的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在讀博士生陳韻清圍繞「The identified Donor Effect」的主題,講述捐贈者是否匿名這一捐贈因素對捐贈者與受贈者產生的影響效應。中山大學在讀博士生歐陽建穎給大家帶來「The Positive Person-Highlighting Effect」的主題演講,探究新產品宣傳的具體策略選擇對消費者消費意願與態度等方面帶來的影響與理論機制。香港大學在讀博士生鄭麗菁針對 「Market-Mediated Liquid Consumption」 的主題發表演講,探討以ofo、Airbnb為代表的液態營銷形式對消費者親社會行為和親自我行為的影響及其機制。中山大學在讀博士生胡桂梅展開關於「The Interact Effect of Avatar Realism and Warmth」的主題演講,結合在線客服頭像的真實性與溫暖性,分析其展現形式對消費者評價以及購買意願的影響。
本屆「營銷知識創新」論壇的成功舉辦,為營銷專家學者和業界專家提供了交流和共享的平臺,思想和觀點在這裡碰撞和溝通;同時也為中山大學市場營銷學科師生近距離向知名學者和企業家學習,提升研究成果水平搭建了重要平臺。自2013年開始,「營銷知識創新」論壇已成功舉辦七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