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兩重天的美國東西部:氣候變化放大了極端情況

2020-12-11 談點世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日益惡化的氣候變化問題如同其在國內大選的形式一樣兩極分化。這個月,美國的一些地區一直在燃燒,一直在,似乎停不下來!而另一些地區則在毀滅性的極端天氣災害中被大水淹沒。

本已炎熱的西部正因此變得更加乾燥,並遭受致命的野火,而潮溼的東部則持續遭受著特大降雨事件的侵襲,有些與颶風有關,有些則與此無關。一些科學家表示,氣候變化正在放大這兩個極端氣候的情況,但氣候變化可能不是唯一的因素。

哥倫比亞大學氣候科學家理察·西格說,「西部的故事將會是……炎熱乾燥的,在東部,更多的氣候變化影響將會帶來更加強烈的降水。我們在颶風薩莉身上看到了這一點。」

前俄勒岡州副氣候學家、北卡羅來納州的氣候學家凱薩琳·戴洛本周與朋友談論俄勒岡州的大火,當時她擠在一個帳篷下,躲避著北卡羅萊納州山區4英寸(10釐米)的降雨。

戴洛說,「我現在擔心的事情完全不同了,我們知道西部已經發生了大火和乾旱,那裡的天氣又熱又幹。但同時,我們也知道東部有颶風在肆虐,變得更加潮溼。但我們正在加緊控制這兩方面的工作。」

在聯邦當局2017年的《國家氣候評估》中,科學家們寫了一個特別章節,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燃燒導致的全球變暖發出了一次意外警告。第一個提到的是就是水火交融的"複合極端事件"。

那份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伊利諾伊大學的氣候科學家唐納德·烏伯斯(Donald Wuebbles)說,「我們確實在氣候變化的同時也遇到了極端天氣情況。」

自1980年以來,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追蹤了一些經濟損失將近10億美元的災難,今年8月份就發生了4起,其中包括西部的野火。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應用氣象學家亞當·史密斯說,今年已經有至少14個大災難,很有可能創下紀錄。

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一條氣候分水嶺——第100個子午線100。這條分水嶺將美國一分為二,西部是乾燥和棕色的,東部則是潮溼和綠色的。

西格發現,自1980年以來,這條「乾濕分割線」從堪薩斯州西部向東移動了約140英裡(225公裡)。正在變得越來越極端。

根據美國乾旱監測機構的數據,西部近四分之三的地區目前處於乾旱狀態。科學家們說,西部正處於他們所謂的「巨旱」(megadrought)的第20年,這是自歐洲人來到北美以來唯一的一次。

過去的30年裡,落基山脈西部的夏季降雨量減少了26%。在過去的30年裡,加州的夏季降雨量減少了41%。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記錄,在過去三年裡,加州在6、7、8月份的降雨量不到1 / 3英寸(0.8釐米)。

加州今年也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火,超過5300平方英裡(13760平方公裡)被燒毀。這是2018年創下的最高紀錄的兩倍多。在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人們正在逃離前所未有的致命大火,本月科羅拉多州也在燃燒。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大火和氣候的科學家帕克·威廉士說,「氣候變化是美國西部森林大火增加的主要原因。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加州每年野火的規模增加了五倍,在2017年和2018年還不時發生特大的破壞性野火。其中,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暖是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已重塑美國:氣溫上升、極端天氣暴增、動物遷移
    氣候變化已重塑美國:氣溫上升、極端天氣暴增、動物遷移  Emma Chou • 2018-11-27 16:22:58
  • 美國海岸面對氣候變化很「脆弱」
    新華社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地質勘探局等機構1月28日聯合發布報告稱,在氣候變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風暴、洪水等現象面前,美國所有海岸都很「脆弱」。   這份名為《海岸影響、適應和脆弱性》的報告認為,墨西哥灣、大西洋中部、阿拉斯加北部、夏威夷等沿岸人口稠密、地勢較低的地區受氣候變化影響最為嚴重。   報告認為,美國沿海地區還將面臨海產品質量下降、疾病形態變化以及與熱浪相關的死亡率上升等公共衛生威脅。
  • 2020年氣候臨界點來了?8月我國罕見降雪,美國出現54.4度高溫
    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關於氣候變化越來越頻繁,不少極端性的氣候現象都出現,8月地球也是處於「冰火兩重天」的模式,我國8月青海遇到罕見的降雪,而美國遇到了「死亡性」的極端性高溫,這地球如今的現狀真的令人比較擔憂。從如今的情況來看,科學家們預測的情況再次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地球的極端性氣候現象可能真的會越來越多,人類面臨的生存問題也將更加嚴峻。
  • 地球冰火兩重天!美國出現54.4度極端高溫,中國遇罕見降雪
    一邊是北半球八月罕見降雪,一邊是南半球54.4攝氏度高溫,這個八月,地球上演著「冰火兩重天」。都說「六月飛雪,必有冤情。」8月16日,青海省海西州、海北州突然下起了大雪。氣溫從前一天的17度降至零下2度左右,行人也從短袖換成了厚厚的棉襖。
  • 為什麼隨著氣候變暖,極端降雨越來越多?
    在美國,洪水、強風暴和熱帶氣旋佔11個自然災害中的9個,迄今為止已經造成了10億美元損失。但是,預測未來最嚴重的降雨可能會如何變化已經非常困難,因為科學家們無法在計算機模型中輕鬆模擬這些風暴。現在,許多研究團隊在理解全球極端降水的未來方面正在取得進展,這得益於具有高解析度的模型,可以提供對風暴如何演變的深入了解。
  • 美國多個城市出招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現在已成為全球性議題,美國的各大城市也已經開始制定目標,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  國際地方環境理事會美國分部氣候項目主管布萊恩.霍蘭德(Brian Holland)說:「這是一個新的領域。」
  • 極端氣候來襲!新加坡兩年間冰火兩重天
    在這裡提醒大家,要注意極端氣候的變化,想想去年這個時候,我們可都被凍得瑟瑟發抖,有人甚至穿上了羽絨服!不過好在今年的熱,沒有去年的冷那麼極端~那段時間,很多人家裡的地磚都被凍裂了.網友甚至開腦洞,給魚尾獅公園P了個雪景:還有P成這樣的,網友看了紛紛表示:「新加坡可以辦冬奧會了」。
  • 美國NBA分東西部,美國汽車也有東西部差異?
    其實美國的東西地方文化不僅體現在體育上,在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等很多地方都有差異。美國東部地區是美國崛起的起點,華盛頓位於美國東部地區,是政治,文化中心。而美國西部則是以矽谷為代表,是開拓創新精神,自由精神的所在地。
  • 美國13個聯邦機構:氣候變化惡果正在美國肆虐,糟糕的還在後面
    上周五下午,美國政府發布了一份重要的看起來不祥的氣候報告。雖然最新一期《國家氣候評估》(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是在美國假日感恩節發布的,這個時間節點關注的人應該最少,但是這份報告充滿了「每個人都需要了解的信息」。
  • 極端天氣的經濟帳
    氣候變暖導致的酷寒襲擊了紐約等大城市,一場巨大的災難令人類社會死傷慘重。但誰能想到,《後天》正在現實裡上演。就在這份報告發出的同時,美國正在遭遇這種極寒,溫度直接冷過南極。  密西根湖凍成了「冰海」,尼亞加拉大瀑布凍成了「冰瀑」,就連芝加哥的渡輪也硬生生走成了破冰船。受「極地漩渦」的影響,1月28日開始,美國遭遇了大面積的極寒天氣,美國中西部地區首當其衝。
  • 相比CMIP5,CMIP6模式能更好地模擬極端氣候變化
    那麼,CMIP6模式對氣候尤其是極端氣候的模擬性能如何?相比之前模式版本,是否有所提升呢?針對這一問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陳活潑研究員、孫建奇研究員等開展了系統的評估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Bulletin2020年第17期上。
  • 極端天氣將造就美國「氣候難民」?
    (上接B01版)  專家  氣候變化將重塑美國  美國政客們承諾進行災後重建,承諾會讓受災的城市比原來更好。但近些年來,由於高溫記錄頻頻被打破,海平面持續上升,風暴來得更強烈,這些承諾越來越不靠譜了。
  • 氣候變化使各地多災多難,美國高山湖泊卻綠藻成蔭,這是為什麼?
    瀕臨滅絕的白犀牛是什麼造成了氣候變化氣候變化主要由人類引起,工業廢氣廢水的不合理排放,大量汽車尾氣,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等,都造成了空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世界各地也出現了不同的極端天氣,有些地方炎熱乾旱,甚至出現罕見的高溫天氣,而有些地方則出現洪澇災害。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隨著新冠病毒的流行,因為汽車的出行量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減少了一些,但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 美國的氣候變化「雙標」鬧劇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是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態度消極,備受國際社會詬病。美國政府不僅對自身劣跡視而不見,反而抹黑攻擊在這一領域採取積極行動並獲得國際社會好評的中國,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
  • 2020年氣候大變,美國經歷冰火兩重天,夏冬瞬間切換
    2020年可謂氣候大變,極端天氣接踵而至,雖然跟2019年相比有所減緩,但是仍然勢頭不減,先是澳大利亞的大火,現在又輪到美國了,大家一定都很奇怪,為什麼美國每年都會遇到範圍波及廣、持續時間長的森林大火呢?
  • 中美攜手應對氣候變化
    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是一場艱難的戰鬥,需要全球所有國家,不分大小,無論貧富,共同參與。9月下旬,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他和美國總統歐巴馬有望展示出更加強烈的意願和決心,與其他國家一道,幫助我們的星球贏得這場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戰鬥。
  • 大約一半的美國人認為氣候變化不會影響他們――原因何在?
    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多一半的美國人認為氣候變化不會對他們造成影響。只有 45%的人承認全球變暖問題嚴重,但是只有 43%的人擔心氣候變化問題。實際上,氣候變化已經影響到我們了——那麼為什麼人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呢?原因與政治和心理有關。
  • 極端氣候考驗2016年份澳洲葡萄酒
    圖片來源:wineaustralia.com 再過幾周,南半球澳大利亞的葡萄就要收穫了,葡萄酒出口量排名世界第四的澳大利亞面臨著極端氣候的威脅。一方面氣候變得越來越熱,另一方面氣候變得詭異多變。一位來自獵人谷(Hunter Valley)大型生產商的總經理表示說:「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將迎接一場長時間的大暴雨,我們這裡屬於臨界點,如果雨量過大,發生病害的可能性就非常高,這對葡萄的採收非常不利。」上周,超過200毫米的降雨襲擊澳大利亞東部沿海地區,對比歷史資料,這降雨量是往年同期的兩倍。
  • 爭議猶在,沒有美國的氣候變化大會怎麼開?
    在談到2015年籤訂的氣候變化領域最重要的協定之一《巴黎協定》時,許多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氣候變化界人士都認為,這是他們職業生涯一個無法逾越的頂點。三年一晃而過,《巴黎協定》的前景如何?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即宣布單方面退出《巴黎協定》後,美方近日又在重要的國際會議場合重申了這一決定。
  • 美英兩國3月氣溫破紀錄 氣候變暖或加劇極端天氣發生
    據美國天氣網報導,由於3月氣溫偏高,地面吸收大量熱浪,造成空氣上升劇烈,與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易出現風暴、龍捲風等極端天氣。2月末至3月初,美國中西部地區遭遇兩撥龍捲風的襲擊就在不久前的3月28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題為《通過極端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促進適應氣候變化》的特別報告。這份報告長達594頁。報告中預測全球變暖致未來熱浪和洪水發生的頻次會越來越高,一些地區會經歷更多地乾旱;熱帶氣旋數量也會增加。各個國家都應做好準備,應對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空前天氣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