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氣候變化「雙標」鬧劇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美國近來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上對中國攻擊不斷。美領導人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就環保問題抹黑中國,隨後美國務院炮製並公布所謂「中國破壞環境事實清單」。美方在抹黑攻擊中國的同時,誇耀本國在環保領域的所謂「成績」。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是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態度消極,備受國際社會詬病。美國政府不僅對自身劣跡視而不見,反而抹黑攻擊在這一領域採取積極行動並獲得國際社會好評的中國,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

自誇「成績」難獲認可

美國政府屢屢自誇2019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的「成績」,但其所謂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難獲國際社會普遍認同。事實是,美國依然是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固體廢棄物出口國和人均塑料消費大國。

美國榮鼎諮詢公司今年1月發布報告說,根據初步能源和經濟數據測算,2019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2.1%,但鑑於2018年排放量較上年增加2.7%,2019年的溫室氣體淨排放量仍略高於2016年水平。

報告顯示,去年除電力部門煤炭消耗量有所下降,美國其他經濟部門減排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報告指出,一些減排技術的大規模應用需要加強監管,但本屆美國政府一直在弱化監管。

報告說,美國2019年底的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較2005年的水平低12%左右,這意味著美國無法兌現其在2009年《哥本哈根協定》中所承諾的到2020年底減排17%的目標。

美國所謂的減排努力就連歐洲盟友都不認可。歐盟駐美國大使蘭布裡尼季斯指出,歐盟的人均排放量比美國低得多,不相信兩者的生活條件、購買力和生活方式有多大不同,能造成這樣的人均排放量差距。

只顧自己危害全球

科學研究顯示,過去數百年來人類活動積累的溫室氣體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原因。美國作為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本應承擔最大的減排責任。但本屆美國政府在「美國優先」口號下推行單邊主義政策,只顧本國利益,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造成危害。

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最具象徵性的單邊行動,莫過於退出《巴黎協定》。美方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這一協定,並於2019年11月4日正式啟動退出程序。這一舉動遭到國際社會普遍批評。

馬來西亞理工大學政治學教授阿茲米·哈桑說,美國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國之一,美國不參與合作,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將難以取得效果。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巴西-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埃萬德羅·卡瓦略表示,美國政府此舉反映了其赤裸裸的單邊主義政策,嚴重阻礙了環保領域的進步。

《今日美國報》的評論文章指出,美國政府決定退出《巴黎協定》是把化石能源行業的利潤放在首位,而把其他人置於危險之中。這一做法違背美國自身承諾,將讓人類子孫後代為此付出代價。

中方努力有目共睹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美國新冠疫情肆虐和種族矛盾激化,美國政府為掩蓋自身過失,在氣候環境等多個議題上玩弄「雙標」把戲抹黑他國,企圖轉嫁矛盾、轉移民眾注意力。有美國媒體指出,目前有效的氣候政策已淪為美國政治困境的犧牲品。

中國在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上的成績有目共睹。中國提前兩年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重大貢獻。中國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已上升到近15%,可再生能源裝機已佔全球的30%,在全球增量中佔比44%,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佔全球一半以上。2000年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

在剛剛過去的聯大一般性辯論上,中方宣布將力爭使二氧化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表態受到國際社會廣泛好評。

彭博社文章評價,中方上述宣布出人意料且意義重大。法國《回聲報》刊文說,中國此舉是推動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阿茲米·哈桑指出,中國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起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美國則拒絕與其他國家合作,在氣候變化上的不負責行為與中國形成了鮮明對比。(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

相關焦點

  • 國際觀察|美國的氣候變化「雙標」鬧劇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是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態度消極,備受國際社會詬病。美國政府不僅對自身劣跡視而不見,反而抹黑攻擊在這一領域採取積極行動並獲得國際社會好評的中國,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這是2019年9月20日在美國芝加哥拍攝的氣候變化遊行中的標語牌。
  • 美國海岸面對氣候變化很「脆弱」
    新華社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地質勘探局等機構1月28日聯合發布報告稱,在氣候變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風暴、洪水等現象面前,美國所有海岸都很「脆弱」。   這份名為《海岸影響、適應和脆弱性》的報告認為,墨西哥灣、大西洋中部、阿拉斯加北部、夏威夷等沿岸人口稠密、地勢較低的地區受氣候變化影響最為嚴重。   報告認為,美國沿海地區還將面臨海產品質量下降、疾病形態變化以及與熱浪相關的死亡率上升等公共衛生威脅。
  • 美國多個城市出招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現在已成為全球性議題,美國的各大城市也已經開始制定目標,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  國際地方環境理事會美國分部氣候項目主管布萊恩.霍蘭德(Brian Holland)說:「這是一個新的領域。」
  • 美國因素使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前景暗淡
    美國與中國近日相繼公布本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中期目標,重新激起世人對治理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信心。     但也有不少氣候問題專家認為,美、中兩國的承諾,尚不足以彌合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嚴重分歧。尤其是美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仍然裹足不前、實質進展不大,因此不應對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抱過高期待。
  • 美報告:氣候變化 美國還沒有準備好?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上周公布的一個新報告聲稱,美國還沒有準備好應對氣候變化,而且負責將最新的科研結果傳達給決策者的政府機構根本無法勝任這一工作。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一部分,是一個政策諮詢中心。
  • 美國各地區的氣候變化 美國旅遊淡旺季
    美國的地理面積非常大,而各個地區的氣候也有很大的差別,今天君行天下網小編給大家說說美國常見區域氣候變化及旅遊淡旺季。西海岸北部:西雅圖為代表,特點是各種多雨陰天,但夏天不太熱,冬天不太冷,樹木長青;西海岸南部:舊金山/洛杉磯為代表,地中海氣候,陽光多,冬天會下雨,整體很宜居舒適;西部內陸:就是沙漠類型了,死谷/拉斯維加斯,各種知名的國家公園都在這裡;大湖+東海岸北部:這塊區域整體四季分明,和我國北方有點類似,但沒有那麼乾燥,夏天更涼爽,冬天更冷;
  • 爭議猶在,沒有美國的氣候變化大會怎麼開?
    在談到2015年籤訂的氣候變化領域最重要的協定之一《巴黎協定》時,許多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氣候變化界人士都認為,這是他們職業生涯一個無法逾越的頂點。三年一晃而過,《巴黎協定》的前景如何?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即宣布單方面退出《巴黎協定》後,美方近日又在重要的國際會議場合重申了這一決定。
  • 水火兩重天的美國東西部:氣候變化放大了極端情況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日益惡化的氣候變化問題如同其在國內大選的形式一樣兩極分化。這個月,美國的一些地區一直在燃燒,一直在,似乎停不下來!而另一些地區則在毀滅性的極端天氣災害中被大水淹沒。一些科學家表示,氣候變化正在放大這兩個極端氣候的情況,但氣候變化可能不是唯一的因素。哥倫比亞大學氣候科學家理察·西格說,「西部的故事將會是……炎熱乾燥的,在東部,更多的氣候變化影響將會帶來更加強烈的降水。我們在颶風薩莉身上看到了這一點。」
  •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研究院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強務實合作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研究院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強務實合作清華新聞網10月24日電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分別會見了來訪的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創始人、美國能源部前副部長大衛·桑德羅(David Sandalow)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高級顧問、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
  • 北美洲首個氣候變化警示牌在美國西雅圖亮相
    意不盡網訊(葉書靈 周子俊)12月24日,北美洲首個氣候變化警示牌亮相美國西雅圖市,這是2030計劃在全球倡立的第56個「人類行為導致氣候變化警示牌(碑)」。我們更希望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的美國能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攜手世界各國,共同保護地球環境。」葉欖表示。
  • 惡劣天氣讓美國農民覺醒,氣候變化成美大選熱門話題
    當地時間9月23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環保活動人士走上華盛頓特區街頭,封鎖主要路口,威脅要以讓城市癱瘓的方式呼籲人們關注氣候變化。這次活動的名字是「關閉華盛頓特區」。警察和國會山警察當天至少逮捕了32名參與氣候變化抗議活動的示威人士。這次遊行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要求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 美國專家:這是氣候變化造成的!
    氣候變化在當下已經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它的快速變化可能導致地球氣候產生不可逆轉的轉換,從而使得許多地方可能不再宜居,海平面上升和更激烈的天氣也會頻頻到來。現在,另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會帶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更加嚴重的空氣汙染!
  • 中美攜手應對氣候變化
    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是一場艱難的戰鬥,需要全球所有國家,不分大小,無論貧富,共同參與。9月下旬,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他和美國總統歐巴馬有望展示出更加強烈的意願和決心,與其他國家一道,幫助我們的星球贏得這場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戰鬥。
  • 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圖為在美國加州長灘,一名男子騎車從被遺棄的口罩旁經過。 新華社/法新一段時間以來,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上,美國一些政府部門和政客對中國極盡抹黑之能事。美國國務院甚至炮製出一份「中國破壞環境事實清單」。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
  • 柳葉刀:癌症與氣候變化|氣候變化|空氣汙染|柳葉刀|紫外線|肺癌|...
    氣候變化是全世界即將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有關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也是包括醫學界在內的科學家關注的重點。最大的擔憂是氣候變化對傳染病的影響,以及與營養相關的疾病,而對於慢性病尤其是癌症的影響,人們還知之不多。《柳葉刀》旗下的《腫瘤病學》雜誌最近發文,探討氣候變化與癌症的關係。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二。
  • 美國13個聯邦機構:氣候變化惡果正在美國肆虐,糟糕的還在後面
    上周五下午,美國政府發布了一份重要的看起來不祥的氣候報告。雖然最新一期《國家氣候評估》(National Climate Assessment)是在美國假日感恩節發布的,這個時間節點關注的人應該最少,但是這份報告充滿了「每個人都需要了解的信息」。
  • 大約一半的美國人認為氣候變化不會影響他們――原因何在?
    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多一半的美國人認為氣候變化不會對他們造成影響。只有 45%的人承認全球變暖問題嚴重,但是只有 43%的人擔心氣候變化問題。實際上,氣候變化已經影響到我們了——那麼為什麼人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呢?原因與政治和心理有關。
  • 「食腦蟲」正「進軍」美國並向北遷徙!氣候變化可能是誘因
    美國《新聞周刊》7日報導稱,「食腦蟲」正穿越美國向北遷移,而氣候變化可能是誘因……還記得9月底德克薩斯州環境質量委員會突然發出的緊急提醒嗎?當時,通知稱該州布拉佐斯波特水務局的供水系統中可能發現「食腦蟲」,隨後官方提醒該州十餘地區居民「不要用水」。
  • 食腦蟲正穿越美國向北遷移 而氣候變化可能是誘因
    美疾控中心警告:「食腦蟲」正「進軍」美國並向北遷徙【環球網報導記者張曉雅】威脅還在?美國《新聞周刊》7日報導稱,「食腦蟲」正穿越美國向北遷移,而氣候變化可能是誘因……(《新聞周刊》:「食腦變形蟲」正穿越美國向北遷移,氣候變化可能是誘因)還記得9月底德克薩斯州環境質量委員會突然發出的緊急提醒嗎?
  • 氣候變化已重塑美國:氣溫上升、極端天氣暴增、動物遷移
    氣候變化已重塑美國:氣溫上升、極端天氣暴增、動物遷移  Emma Chou • 2018-11-27 16: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