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家裡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吃飯問題是每個家庭都會苦惱的問題。因為孩子還小,腦中沒有什麼規矩,甚至於有的孩子認為吃飯也是玩耍,他們把食物當玩具玩。所以說如果能夠從小就讓孩子懂得飯桌規矩,懂得飯桌禮儀,那麼孩子就能夠好好吃飯了。但是假如孩子總是不願意好好吃飯,那應該怎麼辦呢?小編教你方法。
每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家總是雞飛狗跳,因為我家的孩子還只有三歲,每次吃飯的時候都不認真,讓我和我老公特別的苦惱。今天也一樣,今天我還在廚房裡面準備把湯端出來的時候就聽見孩子的哭鬧聲,本來我以為他像往常一樣,只是因為不願意吃飯而哭。
但是我走過去才發現,他一邊哭一邊在吃飯。我就問我老公怎麼回事,我老公說:&34;我聽了以後也表示贊同,畢竟以前我們怎麼說他都不吃。
對於孩子的吃飯問題,著名的教育專家也研究過,後來通過社會調查顯示,餵寶寶吃飯也是有方法和講究的。如果家長沒有任何的方法,孩子確實是不會願意吃飯,因為孩子和大人不一樣,他們的思維模式和我們不一樣。所以說孩子不願意吃飯的時候,可以用以下這三個方法,各位家長可以回去試一試,一定會有用。
1、吃飯只能在飯桌上吃
有的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吃飯,是因為他們貪玩。這個時候有一些家長反而會尊重孩子的想法,一邊跟著孩子餵飯,孩子一邊到處的玩鬧,這樣的方式是非常錯誤的。長期下去,孩子會覺得家長追著自己餵飯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們更加也不會懂得吃飯必須要在餐桌上吃才是正確的。
倘若家長在孩子最開始吃飯的時候就規定孩子吃飯的時候只可以在餐桌上吃,在其他的地方都是沒有飯吃的,那麼孩子就會懂得吃飯只能在飯桌上吃,不吃飯就不可以玩耍,也不可以吃零食。他有這樣的意識的時候,就會把吃飯當作一個有責任感的事情去完成。
就吃飯這件事上看,父母應該在孩子6歲前,一定要狠下心,給孩子立好規矩才叫負責。3-6歲正式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不能因為自己的疏忽,讓孩子形成不好的習慣,影響今後的生活。
2、好好吃飯有獎勵
如果孩子不願意好好吃飯,家長完全可以設立一個獎勵的制度。告訴孩子,只要她願意每一天好好的吃飯,吃完飯之後就可以看一會電視或者是玩一會遊戲甚至於吃一顆糖果。但是如果不好好吃飯,那麼相反,明天就不能夠吃零食。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就會知道好好吃飯會有獎勵。沒有哪一個孩子是不喜歡獎勵的,這樣的做法一定是有用的。
3、飯前不吃任何零食
有些孩子之所以到了飯點不願意好好吃飯,是因為他們的肚子根本就不餓。所以說不管家長怎麼威逼利誘他們都覺得無所謂,反正自己的肚子不想吃。但是如果家長在孩子吃飯之前不給他們吃任何零食,那麼到了飯點他們的肚子就會餓,孩子肚子餓了,自然就會吃飯。
有的時候家長也不願意打孩子,因為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打孩子家長也會心疼。但是有的時候不打不行,因為孩子如果驕縱慣了,他們也不會講長記性。倘若不長記性而形成了壞習慣,那麼長大以後孩子反而會怪罪家長當時沒有嚴格的對待自己。所以說家長最好還是要嚴格的對待孩子,該出手時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