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方俊平的「第二次生命」

2020-12-11 杭州日報

記者 吳靜

李佳琦在2017年11月的一次直播中,一反常態,「語無倫次」:「哇!」「我好緊張!」「我的天!」原因是突然有位「美妝界巨頭」來直播現場探班,李佳琦秒變小粉絲,驚喜無措,條件反射地把位置讓出來,差點退到鏡頭外面去。

這位「巨頭」低頭細看當天主推的護膚品成分列表。李佳琦忐忑地詢問他的意見:「老師,那你推薦它嗎?」

兩年後,這段探班視頻被李佳琦粉絲翻出來,又一次傳播,有人留言:他是誰啊?李佳琦說,他還沒做直播時,就常看這位「大咖」的視頻,「他超火的」。

這位被李佳琦稱為「老師」的人,就是方俊平,微博名「俊平大魔王」,有近千萬粉絲;小紅書上,則有近300萬粉絲。他算得上是美妝屆的初代網紅,但在直播帶貨風口裡,選擇了另一條路。

非典型網紅

方俊平常在網上發布專業的化妝品測評和護膚科普,全網粉絲約有2000萬。他最開始是寫微博文章,後來又做視頻,至今已有十年。2013年,他成立了同名化妝品品牌,消費者主要來自於粉絲,復購率高,但很少出圈。

2016年3月,他發了一條關於「素顏霜的成分」的揭底視頻,被全網瘋轉。隨後,每天新增2至4萬粉絲,粉絲數從6萬飆升到百萬,微博帳號下關於護膚問題的留言再未停歇。

幾乎一夜之間,他成為了「大V」、KOL、網紅。次年,新浪微博超級紅人節把他評為「十大美妝紅人」之一。有媒體稱他為「天貓第一美妝男網紅」。

護膚博主俊平紅得不太尋常。他不是典型意義上的「美妝網紅」。因為他不化妝,也不會化妝。

他對於化妝品的評價,首先來自產品成分表,其次是各類實驗與試用。讓他走紅的視頻就是穿著白大褂在化學實驗室裡錄製的。2020年,他為了測試防曬霜,帶團隊飛到廣州,在背上分區塗抹24款熱銷防曬霜,暴曬3小時,再通過儀器取數,得出一系列測試結果,之後給出結論。這次測試發在微博後,轉評破萬條,一片叫好。

方俊平成名並不算早。2016年走紅時,他已35歲。粉絲留言叫他「叔」,他也不會稱呼粉絲「親」,他們之間的交流平實而坦白。

他走上這條路是個意外。從日常發布的視頻內容中,可以大致拼湊出他的過往:

他曾先後在北京和上海做網路遊戲運營,但高強度的工作讓他身體失衡,並患上抑鬱症,很快又在臉上發現白癜風斑塊。他無法坦然接受這種安排,於是四處求醫。杭州的皮膚科專家建議他調整生活狀態,他於是辭去高薪工作,尋求改變。隨後在一位心理醫生的建議下,他開始接觸芳香療法,師從亞洲芳療名師溫佑君。經過幾年的學習,他成為內地第一個拿到IFPA(國際專業芳療師聯盟)證書的男學員。

此後數年,方俊平一直在學習。2007年,他辭掉網路遊戲運營的工作後,方俊平在杭州開了美妝店和SPA館,將芳療理念引入內地。俊平公司產品經理花花曾是他的此後數顧客。花花記得第一次去店裡,方俊平就皮膚的閉口問題與她聊了兩個多小時。「你平時生活作息是怎樣的?壓力大不大?睡覺朝哪個方向?反正各種問題統統問了一遍。」花花發現俊平不是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人,按照他的建議,她臉上的閉口問題一個月後果然緩解。

開店、遊學、解惑,這樣的狀態方俊平持續了7年,深以為樂。

「死磕」產品

2012年,有個在店裡做痘痘肌改善的老客戶告訴方俊平:「你這樣做服務太慢了,你要做出標準化的產品,才會讓更多人受益。」

他認真想了幾天,覺得有理,很快作出改變:與浙江工業大學藥學院的王平教授團隊研究「天然來源的乳化技術」;出國尋找最好的原料;在國內尋找能承接小批量訂單的生產線;註冊品牌名稱……

但事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在沒有空調、室溫達40℃的實驗室工作並不容易;數量1000以下的訂單根本沒有廠家願意接;線下店鋪「花間密語」的名稱已有相似款,無法註冊品牌商標,新想的二十多個也都不行,方俊平在公交車上得到這個消息時,氣壞了。

最後他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俊平」可以註冊嗎?

嘗試之後發現,JUNPING可以註冊。有朋友拼命勸他別用名字做商標,「這樣一來,品牌就跟你捆綁在一起了,你要是做砸了……」方俊平沒在意,「這本來就是第二條命。」

有人去他的微博留言表達不屑,說不就是一個國產小作坊嘛。在微博裡,方俊平沒有告訴粉絲,自己和特科諾寶實驗室研發大米乳化技術,也沒有透露2014年就和德國巴斯夫的配方工程師摸索最新一代防曬劑工藝,當時還沒有該工藝的品牌面世,俊平公司是最早一批開發的團隊之一。

得益於歐洲科研的第一手資料,早在2015年,俊平公司就推出月光系列護膚套裝,主打皮膚屏障修護,但因為理念太超前,消費者並不買帳。直到2017年底,李佳琦才被「種草」,要讓俊平「送他一套」。

一款護膚新品的研發周期以年計。與日本POLA協作研發的抗糖系列,也啟動於2015年,當2018年推出市場時,「抗糖化」的概念剛在美容界流行。

粉絲很容易通過網絡上的照片和視頻看到方俊平滿世界跑,歐洲、非洲、中東……他在尋找最好的原材料,「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環境中,會產生不同的氣味和化學分子,功效也會不同。

為了保證對氣味的敏感度、調香時的精準度,方俊平幾乎從不噴香水。不化妝、不美顏、不噴香水,這不符合美妝博主的人設標籤,他說,自己只是「產品經理」。但這位產品經理從來不管成本,公司也沒人提醒他注意成本的事。

埋頭做產品的JUNPING在粉絲圈裡低調賣了3年,直到2016年「素顏霜」的成分分析視頻出來,市場上賣得正火的素顏霜遇到阻力,卻意外帶動JUNPING品牌大賣。2016年,其銷售額近6000萬元,2017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達100%,3個月內復購率達40%。

2016年,顯露出IP鋒芒的方俊平面前有兩條路:做網紅,還是做企業?他選擇了後者——他認為「再活一次」不是為了做網紅的。

「假如突然消失」

「我們沒有踩過大牌,我們只是客觀分析產品,如果斷章取義地看,就特別像『踩大牌』,其實老白(指方俊平)是產品經理思維。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全面評價一款產品很正常。」花花說。

即便在商業合作裡,方俊平對產品也是有一說一。「譬如一款國際大牌面霜,在我們的實驗測試中,成績真的很好,短期內就有明顯效果,但就是膚感厚重。」俊平內容團隊負責人張立說,最後方俊平在「產品推薦視頻」裡還是直言不諱它的「不足」。

「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產品。」方俊平不想欺騙粉絲,也不為品牌粉飾。

2018年,他在微博上發起#最惡產品官#的活動,李佳琦也受邀參加,認真吐槽了一款大牌產品,即便該品牌的其他產品非常好用,也不影響李告訴大家「千萬別買」,這種評鑑風格一直被李佳琦延續至今。

方俊平對自家產品也是如此,有偏愛,但不護短。在2020年8月初的防曬霜測評中,JUNPING防曬霜成績並不出挑,「我們還得再努力開發,讓它變得更好一點,大家再等等吧。」他一臉坦然地在視頻裡說。

在回應有人稱俊平產品是「三無產品」時,他也不急不躁,因為不是第一次被質疑了:「如果是三無產品,我們早就被告倒了。事實上,我們連續6年沒有任何違規記錄,是藥監局監督評選出來的2019浙產美妝十大品牌之一。」

但更大的質疑在後面。2018年,JUNPING獲得資本垂青,融資2000萬。公司合伙人開始改變戰略打法,追逐銷量。結果是壓縮產品成本,盲目大批量生產,銷售壓力陡增之後又打折無度,最終傷害了粉絲利益,大量顧客向方俊平投訴。

他為此與合伙人所帶領的運營團隊翻臉,讓相識多年的合伙人出局。他曾向粉絲透露要做「百年企業」的願景。但在那場爭執中,他一字一句告訴合伙人:「如果像公司現在這樣,我寧可推倒重來。」

這場風暴以合伙人帶走公司一半團隊告終。JUNPING元氣大傷,方俊平創業以來第一次覺得疲憊,覺得虧欠了用戶與粉絲,也虧欠家中年事漸高的父母。38歲的他忽然失去了努力的理由和動力。

於是他在微博問:假如JUNPING突然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你們會懷念它什麼地方?問題裡的JUNPING既是品牌,也是他自己。

方俊平對產品的執著和對環保的重視,影響了一大批年輕粉絲。以天然資源為原料,絕不使用對人和環境有害的成分,JUNPING以此約束自身與國內外供應商,所有產品和快遞包裝均遵循環保原則。

通過與粉絲的交流,一些想了很久的事,他突然就想通了。「『俊平』不應該成為JUNPING品牌的流量,『俊平』應該與JUNPING的銷售剝離,我只追求與用戶在精神上的共鳴。」他再次步行在大運河畔,緩緩地說,「和幾年前的答案一樣——哪怕只有幾個人給我留言,我也要做到最後一刻。」

公司高層也達成了共識:JUNPING今年必須突破「俊平」的影響力了。方俊平承認商業力量之強大,相信「它會讓世界變得更好」。

在他辦公室的書架上,商業書籍的數量正在超過皮膚治療領域的書,比如,那裡有一整套克萊頓·克裡斯坦森的「創新」系列,在他的辦公桌上,一本管理書正翻到「治標不治本」的討論頁,上面寫道:「解決問題的方式正是問題所在。」

編輯|宇翔

圖片|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科學怪人」方俊平,非主流網紅的二次涅槃
    (原標題:「科學怪人」方俊平,非主流網紅的二次涅槃)
  • 國貨植物護膚品牌JUNPING方俊平:與消費者只談功效
    近期,在與《財經塗鴉》的對話中,方俊平認為,目前護膚行業還未爆發深層次的原因是國內的護膚品品牌和國際品牌做不出差異化,這也是根本原因。JUNPING目前93%的用戶是女性,老用戶佔70%多,之後要在拉新上發力。對產品的要求上,方俊平想回歸到公司本身所關注的用戶體驗上,希望從用戶那拿到用戶滿意度和淨推薦值。
  • 國貨植物護膚品牌JUNPING方俊平:與消費者不談產品原料,談功效
    近期,在與《財經塗鴉》的對話中,方俊平認為,目前護膚行業還未爆發深層次的原因是國內的護膚品品牌和國際品牌做不出差異化,這也是根本原因。JUNPING目前93%的用戶是女性,老用戶佔70%多,之後要在拉新上發力。
  • 給咖啡渣第二次「生命」
    記者將通過日常積累及發現,與大家分享低碳、環保的生活巧思,通過改造或循環利用,給棄物或舊物第二次生命,讓我們的生活更少浪費,更關注可持續發展。喝咖啡已經成為現代都市人很日常的選擇,甚至越來越多的家庭購置有現磨咖啡機。除了享受咖啡帶給自己香醇滋味和愉悅的美好心情外,提取咖啡液後的咖啡渣其實也不是棄物,完全可以將它們收集起來,賦予它們第二次「生命」。
  • 「媽媽給你第二次生命」
    黃敏敏已經數不清,多少次夜裡帶著孩子住院。為了止血,一根棉條從小林鼻孔一直塞進鼻根,得塞夠一兩天,疼得孩子嗷嗷叫。 低血糖、血乳酸高、尿酸高、血脂高、肝腎腫大、生長發育落後……這些困擾著孩子,更讓黃敏敏很頭疼,孩子無法正常吸收營養。
  • 【基層話民生】民生工程給了我兒子第二次生命
    原本一家人的生活還算安穩,但三年前我兒子遭遇的一場車禍,讓我和家人一度走到人生的邊緣,是一系列民生工程給了我兒子第二次生命,也將我家的生活拉回了正軌。2017年,兒子萬永青33歲,我的小孫女還沒有出生。兒子突然遭遇重大車禍,經過搶救保住了生命,但是造成一級肢體殘疾,並且無法言語,從今以後臥床不起,藥物治療不能斷。
  • 【傾聽】感謝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為了搶救這位花季少女的生命,魯翔院長提出了到內地治療的方案。可真要到了內地去,醫療費用、路費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德央家是普通的農民家庭,加之常年生病臥床的母親為了治病已經花光了家中的積蓄,經濟十分困難。德央父親望著被病痛折磨、日漸枯萎的女兒,心如刀絞、淚流滿面。他對魯翔院長說:「你們已經盡力了,就不要再為這件事為難了。」
  • 女神的「第二次生命」,趁早迎接
    由此可見,產後恢復就像女性的「第二次生命」,產後塑身時不我待,要從月子裡就開始!產後運動的基本原則過去的觀念是分娩後一個月內應儘可能休息,甚至不要下床,但現代的觀念則認為產後愈早開始運動,則身體的復原愈快。但產後運動必須遵循下列原則。
  • 一封從武漢發來的感謝信:是你們給了我父母第二次生命
    2月2日母親肺部感染嚴重,生命垂危,命懸一線,以醫院領導及ICU重症監護室主任楊宏亮為首的醫療團隊連夜組織搶救,終於從死神手中挽救了母親的生命。感謝信深情寫到,「在這裡,我們對醫生表示由衷的感謝,我們還要感謝每一位白衣天使,你們愛崗敬業的精神和對患者如親人般的關心,讓我們深受感動。經過十多天的積極治療,父母已經康復出院,是你們給了我父母第二次生命!」
  • 江西遂川:子弟兵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夫妻倆連連說:「幸虧剛才你們來了,這就是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啊!」曹華和林思標所在單位是一支駐紮在革命老區的部隊,紅色熱土的教育和歷練讓曹華和林思標從青澀少年成長為有血有肉的空軍戰士,「責任」和「擔當」就是他們身上最閃光的印記。談及這次救人,曹華說:「軍人就是要有擔當,如果戰爭來臨我要衝在最前面,群眾有危險我肯定也會挺身而出!」
  • 女人的第二次生命,活出真正的美麗
    說到生孩子,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那是男性無法想像的痛,在經歷這次&34;之後,但產後恢復對於女性來說尤為重要,真的可謂是第二次生命。言及「產後恢復」,其實從古至今就有「坐月子」這一說,流傳百年,其中講究,細目紛繁複雜,很多項目以今天的醫學眼光看依舊是非常適宜的,不難看出先人們的智慧。
  • 《第二次也很美》刷新生命的浪漫結局
    《第二次也很美》在全國人民中積累了很高的知名度,他聚焦於熱點情節、鮮明人物和現實共鳴,引發了大量話題討論,催生了大量傳播率較高的外圍內容,如「職場中到底有沒有真友誼」、「和朋友最好的相處模式」、「面對前任的挽留是否應該回頭」等,涉及家庭、教育、情感等多個方面。
  • 好老師專訪第二季 | 黃妍:我的學生也是我的老師
    堅持健身,讓我在最低落的時期沒有放棄自己;堅持自己的愛好和習慣,使我堅定可以守住自己最value的東西;堅持GRE,幫助我建立一套思維的體系,以及涉獵更多的學科領域;堅持在有限的生命裡去看更多的風景,是期待一生可以不以自己狹隘的世界觀去judge別人,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也希望能夠理解包容。
  • 捐獻骨髓,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女兒送貼心禮物表感謝「父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鄧俊秀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生命,回到學校後在學習上十分努力。目前,她就讀於成都溫江第二中學高一,在返校的第一個月月考中,獲得了特等獎、歷史第一名等好成績,這讓鄧懷全感到欣慰。
  • 《為你而來》暖心正能量 女兒給母親第二次生命
    在即將播出的第四期中,女嘉賓崔瑤的媽媽就講述了一段女兒小時候用哭聲叫醒了煤氣中毒的自己、成功救了自己一命的故事,也因此表示「女兒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用盡全力去疼愛她」,更是淚灑現場,讓觀眾感受到了母親對女兒濃濃的愛,也讓男嘉賓更深層次的了解崔瑤的家庭,幫助彼此做出正確的選擇。
  • 以創新為生命 專訪亞果元素張仲英
    原標題:以創新為生命 專訪亞果元素張仲英記者:您能否談談公司創辦的歷程?張仲英先生:我認為目前配件行業還處於朝陽行業,因為各種智能設備的大爆發,消費者對於各種配件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但是消費者們目前還無法分辨哪些配件是好的,哪些是次的,所以這個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再加上智能設備的更新換代,所以我認為智能配件行業前途遠大。記者:目前行業中多數都是存在時間較久的品牌,而相比競爭對手,亞果是後來者,那麼亞果元素打算怎麼來與他們競爭?
  • 一個月接受5次專訪,蔡英文都吹了哪些牛?
    不過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溼鞋,如今已到蔡英文執政2周年之際,且其民調處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窘境,因此,蔡英文沒辦法再做「神隱少女」,近日接受臺視和非凡電視臺的專訪,專訪分成兩集,分別在7日和8日晚間播出。事實上,蔡英文還在4月9日接受「年代新聞臺」專訪、4月18日接受《鏡周刊》專訪,4月30日接受《工商時報》專訪。
  • 女性錯過產後修復,等於錯過第二次生命
    因此,產後修復也被譽為女性的「第二次生命」。出現腹直肌分離,有一些寶媽,未經檢查評估,就自行選擇動作練習修復,殊不知有些不能做的動作會讓腹直肌分離「雪上加霜」,容易造成慢性下腰痛和臟器脫垂等,甚至危及寶媽生命。
  • 世界盃主題曲《Live It Up》:活出自己的榮耀因為沒有第二次生命
    , live it up, 'cause we got one life在這一生 讓我們活出自己的輝煌 因為我們只有這短短一生能夠堅守One life, live it up, 'cause you don't get it twice在這一生 讓我們活出自己的榮耀 因為我們沒有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