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習近平:我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

這段話出自2020年9月30日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的講話。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吃的食物,都得益於大自然的饋贈,都是生物多樣性帶來的福祉。因此,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人類的生存發展無從談起。

回顧過往,工業革命後,由於技術進步,人類很長一段時間以徵服者的態度對待大自然,曾經一味地用強大技術暴力地徵服自然,忘記了自身的渺小。以犧牲環境換取發展,看起來效率高,實際上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實踐證明,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近年來,我國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汙染治理強力推進,綠色發展成效明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美麗中國的畫卷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在工業時代形成的對待大自然的態度,決不能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決不能再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要有長遠的目光,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充分釋放綠色生產力,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本期特約專家:張永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習話】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每日一習話】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2020-12-12 10:13:26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 「每日一習話」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來源:央廣網習近平:我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因此,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人類的生存發展無從談起。回顧過往,工業革命後,由於技術進步,人類很長一段時間以徵服者的態度對待大自然,曾經一味地用強大技術暴力地徵服自然,忘記了自身的渺小。以犧牲環境換取發展,看起來效率高,實際上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實踐證明,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 專家:青海木裡礦區生態修復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人民網記者 餘璐攝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 餘璐)「青海木裡礦區生態修復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科學、可行的原則,遵循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人工修復為自然恢復創造條件的技術要求推進修復工作,守好築牢祁連山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 尊重自然 道法自然 敬畏自然 高品質打造黃河旅遊板塊核心景區
    尊重自然 道法自然 敬畏自然 高品質打造黃河旅遊板塊核心景區 2020-12-14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樓陽生:尊重自然 道法自然 敬畏自然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樹立大保護意識,尊重自然、道法自然、敬畏自然,高品質打造黃河旅遊板塊核心景區,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促進鄉村振興,助推轉型發展。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省領導呂巖鬆、李鳳岐、張復明出席會議。
  • 青海省長劉寧:保護自然絕不是盲目地等待自然的演替
    同時我們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了報備,因為它是在自然遺產地。第二是組織施工,今年7月15日我們開始應急工程施工,防止它漫溢以後造成潰決,如果一旦潰決四湖連通,水量是非常大的,僅鹽湖內就存有35億立方米的水。
  • 樓陽生:尊重自然 道法自然 敬畏自然高品質打造黃河旅遊板塊核心景區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樹立大保護意識,尊重自然、道法自然、敬畏自然,高品質打造黃河旅遊板塊核心景區,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促進鄉村振興,助推轉型發展。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省領導呂巖松、李鳳岐、張復明出席會議。
  •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一、 新時代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的價值意蘊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問題就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身,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重大現實意義。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重意蘊
    在這個「生命共同體」中,人類應該敬畏、尊重、順應、保護自然,按照大自然規律活動,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馬克思認為,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與人的關係的反映。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論述強調「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體現了對馬克思關於人與自然和人與人關係思想的創新性發展。
  • 懂得順應自然
    生命的珍貴與美麗,就在於懂得順應自然,於曲折之中走出自己獨特的人生之路。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應該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應該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遇到人生的難題要淡定。淡定是一味良藥,它能夠熄滅內心熊熊燃燒的火焰。一個「淡」字,一邊是水,一邊是火,水能克火,水至火滅。
  • 敬畏生命,尊重自然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痛定思痛,也需要深刻反思:我們的傳統教育是否缺失生命教育,是否教會孩子們如何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如何與自然,與人和諧相處?在他們眼裡,每一個生命都是自己的同胞骨肉,都是自己的親人,都值得被尊重與善待,都有權利好好活下去!在這場血與火的考驗中,他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知與理解,用愛和溫暖拯救了無數在痛苦和絕望深淵掙扎的生命,並用自己的樂觀堅強感染、激勵每一位與病魔作戰的人們。
  • 盧梭《愛彌兒》:教育如何順應自然,使孩子成為真正的人?
    兒童就像剛萌芽的樹木一樣,順應自然法則,就會枝繁葉茂。如果阻撓天性自然,就會枯萎。200多年後,法國著名啟蒙運動思想家盧梭著《愛彌兒》,他的教育思想轟動了法國和西歐資產階級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 人和自然從遠古就和平共處,自然哺育了人類,人類更應保護自然
    很自然地,我想到了人與自然的共處問題。人是貪婪的,過分地向自然索取,過度地對自然開發,導致大自然這個和藹的老人發怒,他以各種自然災害報復著人類,於是,颱風、海嘯、「厄爾尼諾」接踵而來。人和自然從遠古就和平共處。自然哺育了人類,人類更應保護自然。所以,讓我們共同努力吧!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像水和石一樣,共生共存,和諧相處!
  • 人與自然:如何看待自然的自然
    自然之水帶有自然最神奇的秘密,會受到很多外部條件的限制。竊以為,在當下人類沒透徹知悉地下水的秘密之前,對西藏之水的開發利用還是採取審慎的態度為好。對自然的破壞,常以保護自然的名義而變異。譬如說,人口計劃生育,對中國這樣一個國家而言,在生育高峰期進行必要的控制,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可言;但若是長期強化到一對夫婦只要一個孩子,人口的自然生長率所得到的限制就不是那麼自然了。所以,當我國的人口形勢發生了轉折性變化時,我們就進行了調整,從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俄羅斯之所以採取多種措施提供生育保障,也是基於對自身生育率提升的需要。
  • 擁抱「自然之子」成都泡桐樹幼兒園楊敏讓每個生命自然生長
    對兒童而言,生活是最適合的學習與發展的途徑,是自然生長的本源。而「順應天性 適宜發展」是「讓每個生命自然生長」的內涵。在楊敏看來,老師應珍視生活和遊戲的獨特價值,珍惜與兒童一起生活的時光,理解尊重他們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重視學習品質的培養,關注學習發展的整體性與差異性,探索與其天性的合作,支持兒童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對話自然,閱覽自然如精靈般遨遊於自然兒童是自然之子。
  • 第一節 養生的基本原則 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養生包括順應四時調攝和晝夜晨昏調養。晝夜變化,比之於四時,所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人為秋,夜半為冬。白晝陽氣主事,入夜陰氣主事。四時與晝夜的陰陽變化,人亦應之。所以,生活起居,要順應四時晝夜的變化,動靜和宜,衣著適當,飲食調配合理,體現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   人不僅有自然屬性,更重要的還有社會屬性。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人與外界環境是一個統一整體。
  • 如何理解「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原標題:如何理解「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黨的十九大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告訴我們,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最為基礎的條件,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
  • H5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生態文明之魂
    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係,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這個道理要銘記於心、落實於行。——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 道自然 |2020年情意大理自然寫作冬令營招募啦!
    自然體驗活動+寫作課,實在是絕配我們帶領孩子們連接蒼山洱海,打開感官,順勢利導,讓孩子像呼吸一樣自然的寫作,告別難題。順應天性的寫作課來啦!適合誰:7-14歲孩子人數:26人滿額,15人成行時間:2月9日-2月15日 七天六夜地點:大理亮點活動:蒼山洱海徒步、自然遊戲、自然音樂之旅、傳統扎染、古城探訪、逛三月街、自然戲劇。結合當天的主題活動,每日一節順應天性的自然寫作課。
  • 順應自然,一切自有其美|人物:秋榮*弦子
    一開始真是非常著急,但是換一種心態,我順應這個自然的東西,順應現在發生的所有,在這種基礎上加以創作。所以那個片子加了很多閃光燈,變得更加有形式感,反而成了一個驚喜。如果一直是強求的心態,可能發現不了這些東西。」你我:文藝青年的創業生活是不是也美好得像時刻被Instagram的濾鏡美化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