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前不久,聽了一場講座,說是西藏之水不僅從陸地上一直東流入海,就是走地下河也是東流入海的。專家提出意見,要抓住地下水採用的機遇,不能讓這些地下水白白流失了;專家還提出了新判斷——西藏高原的地下水,流到北京,要走幾十年的路程。
回來後細思,我認為來自西藏的陸地之水也不是直扎大海。對有豐富地理特徵的地下結構層而言,西藏之水是否也像陸地之水一直向東流,我是存有深深的疑問的。在沒有徹底弄清水的流向之前,採用那位專家所提出的方式來沙漠取水或源頭採水,或許不是一個好辦法。一因沙漠取水,可能造成源頭水汙染和斷流;再是源頭取水,誰能保證下遊水的品質和持續流量?縱使按那專家「幾十年後水會流到北京」的理論,此時採水,幾十年後是否會影響到北京人對水的利用?我們總以為掌握了「水往低處流」的理論,就一切依此套用。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如巖溶走向)水的流向不一定按照西高東低的方向流動。自然之水帶有自然最神奇的秘密,會受到很多外部條件的限制。竊以為,在當下人類沒透徹知悉地下水的秘密之前,對西藏之水的開發利用還是採取審慎的態度為好。
對自然的破壞,常以保護自然的名義而變異。譬如說,人口計劃生育,對中國這樣一個國家而言,在生育高峰期進行必要的控制,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可言;但若是長期強化到一對夫婦只要一個孩子,人口的自然生長率所得到的限制就不是那麼自然了。所以,當我國的人口形勢發生了轉折性變化時,我們就進行了調整,從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俄羅斯之所以採取多種措施提供生育保障,也是基於對自身生育率提升的需要。物競天擇,人類自身的生存,離不開人口生長的自然性,除了必要的控制外,人類還是要順從自然規律,不以人的主觀判斷去做要求。人類自己其實並不是這個世界的主人,真正的主人是自然本身,更是自然之道,只有遵循了自然之道,人才會有發展,世界才有繁榮的可能性。
關於自然的自然,事實上,值得人類強化的規律性認識,還有很多。世界上還有很多未知的自然界的秘密,值得人類去做長久的探究。澳大利亞一場大火,幾乎讓可愛的考拉絕跡。如何在人類自我膨脹的心態下,控制住自然災害,的確需要進行系統地設計和考量。回到先前提到的那位專家所言,我倒是認同他所提出的因水的多寡、流向而形成森林火災的科學說法。自然界的很多自生自滅其實都暗含著它生它滅的道理,自然界的寬容,積攢了自然對人類衡量的最低原則。一旦等到容忍超過自然的限度,自然對人類的報復也是毫不留情的。正像人類當下所感受到的綠色生物鏈的報復一樣,過分使用化肥農藥導致的土壤板結和農產品藥物殘留增加,對人類的損害,不僅僅是癌症增加的表象。關於自然的自然,有著說不完的話題,在自然之中,人類必須尊重自然、敬重自然、依託自然。人永遠不能以戰勝自然的英雄自居,只有與自然為友,人才可能獲得自然生存之道。這幾乎是被無數事實和教訓證明的鐵律。
作者:戴榮裡
傾向於城市建築的作家
動情於哲學思考的工程師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報導)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2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