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服務,一個內涵模糊的教育口號

2020-09-09 閒看紅塵繽紛景

&34;,是在新世紀之初有人提出來,在新世紀的前十年大行其道的口號。與這口號相匹配的還有&34;。

由於領導們大會小會總提教育就是服務,許多老師也都覺得這是教育新觀點,新理念,都跟著大呼小叫,喊得熱熱鬧鬧。今天,我把這個口號又提出來之後,馬上就有不少教師反對,

直言教育不是服務行業,堅持認為教育是對人的培育和塑造,這是一種進步,是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表現。

其實,從廣義上來說,我們社會的各行各業,包括我們的政府機構,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說&34;也不算太離譜。現在不是還流行&34;嗎?

同時,我們社會大的產業分工,為第一產業工業,第二產業農業,第三產業服務行業。教育歸入第三產業,屬於服務行業。這樣講也能說過去。

但是,教育畢竟不是一般的商業服務,教育也不能簡單地按照市場化運行,教育承擔著傳承文明、傳授知識、傳遞精神,引領人、塑造人、發展人、提升人的重要使命,比一般的商業服務要崇高得多,重要得多,複雜得多,艱難得多。如果一聽教育就是服務,就簡單地把教育服務和商業服務等同起來,認為學生是服務對象,是上帝,教師是教育服務的提供者,一切都應該按照學生的意願去工作,一切以學生滿意為標準,那樣理解,不是腦子進水就是居心不良。

教育服務首先就是管理,一位大學校長說過:沒有管理就沒有教育。在有效管理的前提下,才談得上引領、塑造、發展和提升。所以,學生到校以後,老師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讓學生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能做。這就是管理。一所管理混亂的學校是談不上教育的。管理就帶有強制性,應該做的必須做好,做不好要受懲罰。不能做的要堅決不做,如果你硬要做,也會受懲罰。於是,學生在紀律和規範的約束下,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像火車在道軌上奔跑一樣。

如果硬要說教育就是服務的話,教育提供的就是這樣的服務,是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引領、規範、限制和約束的服務,是對學生傳授知識、傳播文明、傳遞精神的服務。這樣的服務才能起到培養人塑造人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看素質教育內涵的心得體會
    1.提高國民的素質整個國民的素質教育是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中被歸正與提升的,若有一方沒有做好,都會讓整個國民的素質教育達不到標準。各種類型的教育,歸根到底都是讓每個公民在認知和心理上有所改變。個人認為想要提高國民的素質教育必須從學校,家庭,社會三個維度去抓,去專注,才能落實少年強,國家強的口號。
  • 教育事業願景口號大全,教育行業願景一句話
    這種推論顯然是無效的,因為反例太多了,只要有一個例子說明老子是英雄兒子而不是英雄,還有一個例子說明老子的反動兒子不是混蛋,足以推翻這種推理。這也可以進行更精細的分析,因為此標語實際上涉及完整的稱重項目,儘管已省略了該完整的稱重項目。
  • "內涵建設"成高職院校口號 要辦真正特色職教
    目前,一個共識是,高職院校已從外延式發展,如數量增長、規模擴大、空間拓展等,向內涵式發展如結構優化、質量提高、實力增強等過渡,高職院校未來辦學的著力點應該是加大內涵建設,形成特色品牌。筆者注意到,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新聞報章,「內涵建設」都是一個熱詞,似乎,要是不搭上「內涵建設」這個概念,真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感覺。
  • 教育不僅是知識內容的傳授,還包括對生命內涵的領悟
    我們常聽到的一些教育口號並沒能把握到教育的真正本質,諸如學習一技之長、增強能力、增廣見聞、培養氣質和愛國意識、獨立的能力、表達能力、塑造個性、創造一個共同的文化意識,等等。教育是頓悟的藝術,就是引導靈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內。
  • 素質教育的內涵
    考試要點主要為素質教育概念,素質教育內涵的條目以及具體內涵的含義。內容介紹(一)素質教育的概念(是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提出的)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 教育口號成為利益遮羞布,教育改革被行政和利益捆綁,高考改革毫無誠意
    教育口號與教育實質矛盾中國教育的悖論,主要體現為教育口號和教育實質之間的矛盾。在教育「理念」上,我們不缺宏大的教育口號,但在教育實踐中,卻完全反教育理念而行,過去20多年來,基礎教育一直是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卻踏踏實實;高等教育一直夢想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培養一流創新人才,可大學卻日益行政化、功利化。
  •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的內涵,教育評價的內涵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的內涵,教育評價的內涵,教育評價是根據定的教育價值或教育目標,運用可行的科學手段,通過系統地搜集信息資料和分析整理,對教育活動、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從而不斷自我完善和為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
  • 杜德櫟:「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田家炳教育理念的產生與內涵
    「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田家炳教育理念的產生與內涵[J].教育評論,2020(09):25-29.【摘    要】「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理念是田家炳基金會的行動總綱領和科學指南。該理念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其內涵包含中國有希望,堅信中國能夠振興和強大,教育是實現希望的根本途徑,教師是發展教育的希望,教育的希望是培養德才兼備高素質人才等理念。
  • 科技產品改善了教育條件,卻也漸漸「模糊」了孩子們的雙眼!
    80多個同學擠在一個教室裡上課,也沒有一個戴眼鏡的。即便是2個多小時的晚自習、晚上9點半放學時的走夜路,大家都能看得見。雖然有著好聽的「停課不停學、隔離不隔愛」的鮮明口號,都是讓孩子近3個月的時間不間斷地趴在電視、手機上。並不否認在,這次疫情中科技的力量讓孩子居家就能遠程網絡學習課程,但它的副作用卻是更大限度地導致孩子們視力的整體下降。據一位小學三年級老師介紹,前天她們給孩子測視力,全班40多個孩子,居然沒有一個孩子視力超過5.0的,基本上都在4.5~4.7之間。多麼可怕呀!
  • 素質教育內涵的考點梳理
    關於素質教育大家並不陌生,這一部分多以選擇、辨析、論述以及案例分析等題型進行考察,是教師招聘裡的重要考點,但還是有部分同學對相關題型分析比較模糊,現在老師就為大家總結一下關於素質教育部分都有那些重要考點,減輕大家的備考壓力。一、素質教育的內涵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 教育就是服務,但教育絕對不能給不願意接受教育管理的人提供服務
    面對學生的不服從管理,不接受教育,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離開這個學校,不再給這個學生提供教育服務。那年初秋的一天,一位高二班主任老師走到校長辦公室,向校長匯報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一個轉學來的學生,仗著有點背景,自由隨便,遲到曠課,上課不好好聽講,作業任務完不成,甚至在教室橫衝直撞,多次和同學發生肢體衝突,弄得好多同學都怕他。
  • 《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一、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精簡版:「提素個性創兩全」 詳細版: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科教興國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
  • 趙為糧:教育公平的內涵與意義
    原標題:教育公平的內涵與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 蔡三發:積極探索研究生階段教育的內涵、價值與意義
    同濟大學教育學科以「服務同濟發展,服務教育進步」為使命,堅持「入主流、有特色、創一流」發展方向,按照「小規模、高質量、重理論、強應用、促交叉、國際化」建設原則,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學術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等方面工作,正在爭取早日建設成為同濟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內涵、價值與意義的學科之一。
  • 素質教育及其內涵
    素質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理解: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國民素質,俗話說:科教興國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只有提高了國民的素質,才能提高中華民族素質、促進經濟以及社會發展,而教育在其中則起到了戰略性、全局性、先導性的作用。考情:該點在客觀題中考查較多,一般以根本素質作為切入點,問:素質教育的根本素質是什麼。
  • 教育信息化2.0的內涵解讀、思維模式和系統性變革(下篇)
    教育信息化最初以「技術邏輯」對傳統教育的運行模式進行優化和改造,帶來學習環境、課程載體、教學媒介等實體層面的變化,推進過程中形成新的秩序、範式、理念和文化,最終將引發知識觀、課程觀、教學觀和學習觀的內涵更新。反過來,教育信息化構造的新教育理念和文化又將成為新一輪教育改革的基點,形成新的文化滲透。
  • 現代教育治理的核心內涵
    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教育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是當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    中華民族歷來崇文重教,所以才有中華文明的經久不衰。但是,今天的教育治理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期。
  • 普及化階段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內涵
    一、服務化: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旨趣服務化作為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現代化理念,越來越成為普及化階段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旨趣。服務化的理念及內涵將隨著普及化進程的推進及高職教育的發展而逐步豐富。其一,從政治論的角度看,堅持黨的領導,為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和國家競爭力提升提供支撐和服務。
  • 「網際網路+教育」—極課大數據讓教學從模糊走向精準
    2016年12月17—18日,由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主辦的第三屆「網際網路+教育」之未來學校論壇在京舉行。在本次論壇上,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祝智庭,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餘勝泉,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王陸等教育專家應邀到場
  • 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現代意蘊與實現路徑
    可以說,質量是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生命線,衡量內涵式發展的第一標準就是看人才培養質量。這裡的培養質量不僅僅是研究生教育活動的結果,還本源性地包括研究生教育活動的過程本身,不僅僅體現在人才培養的顯性近端結果,還深刻反映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研究生個體成長與發展的遠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