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是在新世紀之初有人提出來,在新世紀的前十年大行其道的口號。與這口號相匹配的還有&34;。
由於領導們大會小會總提教育就是服務,許多老師也都覺得這是教育新觀點,新理念,都跟著大呼小叫,喊得熱熱鬧鬧。今天,我把這個口號又提出來之後,馬上就有不少教師反對,
直言教育不是服務行業,堅持認為教育是對人的培育和塑造,這是一種進步,是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表現。
其實,從廣義上來說,我們社會的各行各業,包括我們的政府機構,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說&34;也不算太離譜。現在不是還流行&34;嗎?
同時,我們社會大的產業分工,為第一產業工業,第二產業農業,第三產業服務行業。教育歸入第三產業,屬於服務行業。這樣講也能說過去。
但是,教育畢竟不是一般的商業服務,教育也不能簡單地按照市場化運行,教育承擔著傳承文明、傳授知識、傳遞精神,引領人、塑造人、發展人、提升人的重要使命,比一般的商業服務要崇高得多,重要得多,複雜得多,艱難得多。如果一聽教育就是服務,就簡單地把教育服務和商業服務等同起來,認為學生是服務對象,是上帝,教師是教育服務的提供者,一切都應該按照學生的意願去工作,一切以學生滿意為標準,那樣理解,不是腦子進水就是居心不良。
教育服務首先就是管理,一位大學校長說過:沒有管理就沒有教育。在有效管理的前提下,才談得上引領、塑造、發展和提升。所以,學生到校以後,老師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讓學生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能做。這就是管理。一所管理混亂的學校是談不上教育的。管理就帶有強制性,應該做的必須做好,做不好要受懲罰。不能做的要堅決不做,如果你硬要做,也會受懲罰。於是,學生在紀律和規範的約束下,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像火車在道軌上奔跑一樣。
如果硬要說教育就是服務的話,教育提供的就是這樣的服務,是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引領、規範、限制和約束的服務,是對學生傳授知識、傳播文明、傳遞精神的服務。這樣的服務才能起到培養人塑造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