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上方藍字或添加本人微信號:350772877,在這裡每天為您推送最有價值的文章!
老朋友,請點擊朋友圈右上角,把你對幼兒的關心轉發分享吧。
序 言
小學,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轉折,隨著角色、要求和家長期望值的改變,孩子產生了諸多的不適應。而不正確的教養方式,更加劇了這種不適應。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孩子進入小學後能夠儘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成了家長、幼兒園和學校三方面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在幼兒園裡,過的是一種集體生活,整天都有老師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難,如穿衣服、繫鞋帶等,會及時得到老師的及時幫助。進入小學後,孩子過的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活,像繫鞋帶,上廁所,準備學習用品等問題,都得靠孩子自已。
建議:
1、孩子能做和應該做的事情,應讓孩子自己去做。要幫助他們在實際行動中克服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克服困難,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斷給予鼓舞,使其具有較強的信心和決心。
2、在生活的小細節中不斷提高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
二、讓孩子愛上學校
作為家長應該細心體察孩子的情緒和心態,和孩子一起,以滿腔熱情來迎接他們的新生活。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產生當小學生的光榮感、自豪感。也可以利用節假日或散步的機會,帶著孩子到校園轉一轉,讓他們熟悉自己即將步入的環境。
三、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剛入小學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賴性,行為上的無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適應小學生活,給學習帶來一些困難。做家長的千萬不要置之不理,應該關心孩子,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靜心耐心教育、引導孩子,從心理上和思想上與孩子取得溝通,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調節生活規律。
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樣,在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受益終身。
1、養成課前準備的好習慣
告訴孩子,上課之前要打兩次鈴,第一次是預備鈴,聽到預備鈴,要趕緊進教室,把上課用的書、本子、筆拿好,並擺放整齊,安靜的等老師來上課。
2、養成正確的坐寫姿勢
正確的坐姿應該是:身子上半部坐直、頭部端正,目視前方,兩手隨意放在身體兩側,兩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訴他們,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翹腳架腿。因為良好的坐姿有利於骨骼生長,有利於身體健康。
3、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要防止三種讀書現象。一是「念經書」,就是眼睛看著別處,和尚念經似的,有口無心;二是「看時書」,就是讀書時老是看時間,你讓我讀半小時,我就讀半小時,看看時間到了沒有;三是「數量書」,就是讀書的遍數為標準,你讓我讀三遍,我就讀三遍,讀一遍數一遍。這三種讀書都是沒有質量的讀書。
4、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要告誡兒童學會傾聽,別人說話時,不能心不在焉,要專心致志地聽,了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和意思;學會講普通話,聲音適度,口齒清楚,語速適中,使對方能聽懂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與別人交談,態度要自然、大放、有禮貌。
總之,家長和幼兒園要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調整好心態。讓幼兒願意上學,又喜歡上學,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本文轉自網絡,我們致力於推廣權威、專業知識,如涉及原作者權益,請聯繫小編刪除
每天想要獲得更多學前教育/教師/園長/育兒等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下面二維碼添加學前服務平臺或添加本人微信號:350772877,每天更新,精彩不斷。感謝您的支持。
長按二維碼,直接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