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先生本人是2004年參加司法考試的,正趕上通過率較低的那幾年,備考之艱辛仍記憶猶新。那時的報名條件之一是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法本或非法本均可),那時已有了司法部編審的輔導用書「三大本」,那時的司考培訓市場還是萬國學校一家獨大的年代,那時的西政還沒有設置考場的資格,但「天下第一考」的稱號卻延續至今,從未變過。
時值秋高氣爽,本是結伴出遊的愜意日子,但為了迎戰本周六的第一次法考,眾多考生只能伏案苦讀,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然等到五天後的查分時刻,又必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箇中滋味唯有親歷者方能體會。趁此法考元年之際,勞先生便帶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以及美國的執業律師資格考試及相關要求。
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前身是我們熟悉的國家司法考試(始於2002年,卒於2017年)。擔任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法律顧問、仲裁員(法律類)及政府部門中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複議、行政裁決的人員均應通過法考。換言之,該考試旨在為我國法律市場設立一個統一的準入門檻,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法律工作者的專業素養。
法考相較於司考,變的無外乎只是名稱和考試形式,考試內容仍然進行了實打實的傳承和拓展。在民間,說起司考,「聞風喪膽」或許言過其實,但「談之色變」卻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司考= 15個考試科目(法考時代變成了18個)= 450餘萬字教材+ 300多個法律法規司法解釋+ 200餘萬字真題= 較低的通過率(10%左右)+ 較高的棄考率(2016和2017年約為25%)。
司考通過率如此低下,源於其本身所要求的巨大的知識儲備量,8大部門法所囊括的具體知識點太過繁雜、零碎和易混,而考題又是邊邊角角都不放過,而且千方百計的挖坑讓你跳,於是便成就了下面這個段子:
打開書:馬冬梅
關上書:馬什麼梅
再打開書:哦,馬冬梅
關上書:什麼冬梅
到了考試做題的時候:臥槽,馬什麼來著?
關於新時代法考考什麼,怎麼考的相關問題,詳見之前的公眾號文章《法考 VS 考研,你pick誰?》,此處不再贅述。
中國香港:煎熬的法學院讀書生涯,但沒有司法考試
香港雖沒有統一司法考試,但並不意味著成為律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香港律師制度保留了普通法系下最傳統的分流制(split profession),將律師分為律師(Solicitor,又稱事務律師)和大律師(barrister,又稱訟務律師)兩種。無論要成為律師或者大律師,都必須率先獲得一個法律學士學位,如LL.B.或者J.D.,但不包括 LL.M.,而後再讀1年PCLL課程(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Laws,法學專業證書課程)並獲得證書,加上一段時間的學徒期,方可開始執業。所以,掐指一算,時間成本至少是大於等於5年的。
內地學生若想成為香港律師,一般會首選就讀全英文授課的J.D.項目。「雅思7分完全不夠用」、「J.D.= Jail Day(監獄生活)= Just Die(快去死)」是眾多J.D.學子的真切感受。該項目的課程壓力非常大,每學期約13周,周考是約定俗成的事兒,學習成績還一定得名列前茅,每門課至少要拿到B+才有可能入讀PCLL,這意味著在課堂專題演講、論文專題寫作和期末考試等環節,學生們都必須力爭上遊,須知香港是採取淘汰法學院近一半學生來選拔未來律師的。讀J.D.期間,熬夜看文獻、寫論文、準備presentation已成常態,要想抽空談個戀愛那簡直是痴心妄想。即使這樣,等期末考試結束之時,百分之九十的學生都會處於半癱瘓狀態,躺在寢室一動不動的休養生息,畢竟之前的日子完全是在「搏命」。
美國律師資格考試(Bar Exam)
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司法考試,各州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獨立設置個性化的司法考試。若通過某州的司法考試,只能在該州執業(例外:辦理移民業務可以跨州辦案),若想去其他州執業,則必須再考取其他州的律師執照。值得一提的是,華盛頓州比較特殊——無論擁有哪個州的執業執照,都可以來首都從事法律工作。
美國Bar考試每年舉行兩次,分別在2月和7月,考試一般由全國聯考部分(由全國律考命題委員會統一命題,包含MBE(Multistate Bar Examination)、MEE(MultistateEssays Examination)和MPT (Multistate Performance Test)三部分)和各州單測部分所組成。考試時間為兩到三天,根據具體州而不同,比如,紐約州為兩天:上午3小時,下午3小時15分。根據相關報名規定,J.D.學生可以參加任何州的Bar考試,而LL.M.學生只能在指定的13個州報考,具體包括Arizona(亞利桑那州)、California(加州)、Connecticut(康乃狄克州)、Michigan(密西根州)、New Hampshire(新罕布夏州)、New York(紐約州)、North Carolina(北卡羅來納州)、South Carolina(南卡羅來納州)、Rhode Island(羅德島州)、Tennessee(田納西州)、Virginia(維吉尼亞州)、Texas(德克薩斯州)、Kentucky(肯塔基州)。其中的加州和紐約州律考最為中國考生所青睞。
(一)加州律考(CA Bar Exam)
加州律考的報名條件極為寬鬆,除了LL.M.能夠報考,也允許海外執業律師直接報考(美國就只有加州有此規定)。但與此同時,加州律考一直被認為是全美最難的法律執業考試,尤以高難度的寫作部分而聞名遐邇。加州律考滿分2000分,及格分數為1440分,該分數比美國其他48個州都要高。一般2月份的考試會在5月中旬公布分數,7月份的考試會在11月中旬公布分數。
(加州律考考試流程圖)
(近4年加州律考通過率一覽表)
就2018年2月的這次律考而言,整體通過率僅為27.3%,這是自1986年以來總通過率首次降至30%以下,也是自1951年加州律考記錄以來的最低通過率,創70年來歷史新低。但即便如此,該通過率也足足是中國司法考試通過率(約10%)的接近3倍之多,我天朝上國也只能是望其項背矣。
(二)紐約州律考(NY Bar Exam)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加之經濟發達,交易便捷,華人眾多,就業環境較好等優良社會條件,又因為比起加州律考略高一籌的通過率,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國際考生報考美國律師資格考試的首選之一。對於中國考生來說,只需要擁有美國本土的J.D.或者LL.M.學位,並且相關學歷是在美國律師協會(ABA)認證的法學院完成的,還滿足了一定學分的選修科目要求,這樣便可報名參考。紐約州律考的滿分為400分,266分是及格線。從統計數據來看,近10年的平均通過率維持在65%左右,而一戰通過率則為75%左右。在2017年7月的考試中,平均通過率為68%,是近十年來最高通過率,其一戰通過率更是高達86%。由此可見,對於中國考生來說,只要找到應對考試的策略,將考點爛熟於心,並在考試的時候能夠進行正確的條件反射,便可成為如此高的首次通過率中的一份子。
雖然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美國的律師準入門檻各不相同,但要想成為一名執業律師,都得狠下一番苦功夫,須知梅花香自苦寒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謂的心靈雞湯和司考論壇中的速成攻略,看看、聽聽也就罷了,重要的仍然是腳踏實地的攻克一個個知識點,勤加記憶並輔之以科學的做題計劃,相信金榜題名之日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