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寺寸土寸金,這裡寫字樓林立,還有高檔百貨久光、芮歐和豪華酒店瑞吉。現在,靜安寺來了個「市區稀客」——宜家。
這個全球首家城市店(IKEA City)位於華山路和南京西路路口。它是宜家在上海的第5家門店、全國第33家店。靜安城市店面積約為3000平米,是常規宜家商場的十分之一左右。店內陳列有3500件商品,其中,1200餘件是可直接提走的商品。而宜家完整的產品庫有9500件商品。
宜家在聲明中提到,它為了布局城市核心中央商務區,進一步提升「可觸達性」而開設靜安城市店。宜家大部分商場都選址城市郊區。20多年前開業的國內首個宜家——上海徐匯宜家則是個「歷史遺留」的例外,它在內環附近。
上海徐匯宜家以每周兩次的「老年相親角」出名,而上海靜安城市店(IKEA City)想吸引周邊白領來逛吃,購物甚至是社交。嫌靜安公園太熱?芮歐太高冷?宜家靜安城市店能「收納」一部分白領。
1、餐廳「強化」了,但依然是「引流神器」
按宜家副總裁弗朗索瓦·勃朗特的說法,這家店「特別強化了飲食解決方案」。
宜家城市店的餐廳有專供本店的特別菜譜(如芝士牛排熱狗)。為了吸引周邊白領,它還推出了便於外帶的單人套餐。消費者可以通過「宜家點餐」的小程序提前購買,再去店內取餐。
圖片來源:宜家
餐廳設在三樓。這是為儘可能讓消費者多逛前兩層,深入商場。一樓沿街,這家店設有「輕食集」,早上8點就開始提供咖啡和熱狗等輕食。
在中國,餐廳向來是宜家「引流」的法寶。即便沒有任何家具家居採購需求,大部分人還是能成為宜家餐廳的消費者。1元的冰激凌、5元免費續杯的咖啡以及招牌肉圓讓宜家餐廳在周末經常人滿為患。
餐廳給宜家中國業績的貢獻比在10%以上,超過宜家全球6%的佔比水平。餐廳對於宜家中國的重要性從其市場活動也能體現:7月初,宜家全國各門店開始推「吃在宜家」,每吃滿100元,送100元產品抵用券。做餐飲,最終還是為了賣貨。宜家的動線設計讓人在閒逛時很難抵禦捎幾件產品的誘惑。
餐廳讓三樓毋庸置疑地成為宜家城市店的「人氣超熱區」。除了餐廳,三分之一為廚房小件和食品的銷售區,另外三分之一是「宜家全屋設計中心」,提供一站式的設計、產品和組裝。這是宜家中國於2019年9月推出、近期著力推廣的新業務。
2、宜家小程序存在感很強
雖然進了城,宜家城市店沒有變成無印良品或Nitori,它還是以家居陳列為主,沒有主攻小產品。這家店內有三個家庭的樣板間:「智能家居」的單身公寓、石庫門老房子改造的兩口之家和明快北歐風的三口之家。
攝影:董芷菲
圖片來源:宜家
圖片來源:宜家
這家店沒有陳列全庫存商品。你看不到常規宜家門店把全系列產品依次擺出的「盛況」,但是消費者可以掃描二維碼查看全品類。「宜家電商小程序」和這家靜安城市店一起上線了。
據說,小程序在這家宜家城市店裡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CBNData消費站在店內體驗的時候,購物、飲食和用優惠券用到了5個不同的小程序,包括宜家點餐、IKEA宜家家居、宜家靜安會員禮遇、宜家門店助手和宜家俱樂部。
數位化,尤其是電商對於76歲的宜家來說是個難題。它在電商上姍姍來遲。2016年9月,宜家在中國試著自營電商,次年推出獨立App,但不能購買線上購買。都只能算是「試水」。
2020年3月,宜家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和第三方平臺合作,入駐了天貓。宜家計劃在2020財年(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在中國投資100億元人民幣,投資額達到歷年之最,而數位化是其中的重要的一環。
3、這可能是趨勢:大店著稱的零售商,開小店嵌入市中心
宜家對於「進城」早有規劃。從2019年開始,宜家就開始在紐約、東京、曼谷、巴黎和哥本哈根等城市市中心開店,大多數是宜家設計工作室(IKEA Planning Studio)。
除了宜家,以大店著稱的迪卡儂也在「進城」。2019年5-6月,迪卡儂在上海開了兩家100多平米的小型門店,都選址在上海內環內。而迪卡儂常規門店在4000-5000平米,一般開在非核心商圈寬敞的購物中心。
這兩家迪卡儂Connect店內出售800多種商品,佔整體3.5萬SKU微乎其微。它主打 「網上下單,2小時門店立取」,消費者可以在店內下單幾乎所有迪卡儂商品(除了跑步機那樣的超大件),2小時後王店內取貨(也可以送貨上門)。
大店進城一方面跟全球的城市化進程有關:在發展中國家湧入城市的人在增多,在一些經過「郊區化」的發達國家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另一方面,也是電商和O2O零售發展的結果。通過和電商結合,大店也可以靈活地縮小尺寸來到市區。
電商和市區店可能讓消費者採買宜家的中小件商品更容易。對宜家門店輻射3公裡外的消費者來說,為了一個25元的盒子套裝或者毛絨玩具長途跋涉去宜家比較麻煩。何況在宜家標準商場那麼大,找個商品不容易。
這不是第一次宜家試圖接近市區消費者。宜家今年年初在上海五角場的國華中心開了一家8500平米左右的店。這個佔購物中心三層的宜家算是「小型商場」。它沒有倉庫,也是國內首個開在購物中心的宜家商場(其他宜家商場都是獨棟的)。除了周邊家庭,楊浦店還輻射到周邊學生人群的需求。宜家副總裁弗朗索瓦·勃朗特告訴CBNData,消費者來五角場店,而且經常帶一些小件的家居產品去。
弗朗索瓦·勃朗特稱,宜家中國有個目標——「未來在十五分鐘內消費者就能夠跟宜家有一個互動。」他說:「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在短短18個月時間裡面,(宜家)從原來的比較傳統線下零售,變成越來越接近多渠道的零售。」也許在其他中國城市的市中心,也會出現不同形態的宜家。
本文轉載來自: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董芷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