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穩居世界第一 女性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2020-08-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溫競華)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顯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近兩年新增科技人力資源中,研究生層次的女性佔比超過一半,女性科技人力資源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報告顯示,不考慮專升本、死亡及出國因素,截至2018年底,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10154.5萬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依然是科技人力資源培養的最主要渠道。

報告指出,在2016-2017年新增科技人力資源中,學歷層次越高,女性比重越大。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研究生層次新增科技人力資源中,女性比例已經超過50%,成為名副其實的「半邊天」。

由於高等教育是科技人力資源來源的主要渠道,女性畢業生情況對科技人力資源中女性數量和比例有重要影響。2015-2017年,我國高等教育招生中女性比例(不包含高自考)總體穩定在54%左右。近年來,我國科技人力資源中女性比例保持在40%左右。經計算,2016-2017年,我國女性科技人力資源的增長速度高於同期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的增長速度。可以預見,未來我國女性科技人力資源的數量及比例還將進一步提升。

《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由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

相關焦點

  • 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穩居世界第一 女性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溫競華)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顯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近兩年新增科技人力資源中,研究生層次的女性佔比超過一半,女性科技人力資源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 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穩居世界第一 女性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溫競華)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顯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近兩年新增科技人力資源中,研究生層次的女性佔比超過一半,女性科技人力資源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 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穩居世界第一,質量提升任重而道遠
    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顯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報告顯示,不考慮專升本、死亡及出國因素,截至2018年底,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10154.5萬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依然是科技人力資源培養的最主要渠道。
  • 報告顯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穩居世界第一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溫競華)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顯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近兩年新增科技人力資源中,研究生層次的女性佔比超過一半,女性科技人力資源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 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穩居世界第一
    據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溫競華)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顯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近兩年新增科技人力資源中,研究生層次的女性佔比超過一半,女性科技人力資源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 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世界第一
    據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 (記者溫競華)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顯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近兩年新增科技人力資源中,研究生層次的女性佔比超過一半,女性科技人力資源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 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超10000萬 規模保持世界第一
    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近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報告研究結果顯示,不考慮專升本、死亡及出國因素,截至2018年底,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10154.5萬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依然是科技人力資源培養的最主要渠道。
  • 我國科技人力資源規模保持世界第一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報告》顯示,不考慮專升本、死亡及出國因素,截至2018年底,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10154.5萬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依然是科技人力資源培養的最主要渠道。
  • 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現狀的研究與思考
    結果表明,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科技人力資源結構持續優化;以科研人員為研究對象的流動狀況呈現出國際、國內流動集中度提升,隨學術層級升高流動不均衡性提高的特點。未來應繼續追蹤和分析科技人力資源的規模結構與流動狀況,不斷優化我國科技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水平,充分發揮科技人力資源流動的紅利作用。
  • 是時候亮家底了,中國當前的科技人力資源居然這樣…
    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的學科和專業結構近些年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其演變及數量規模的變化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總體上呈現出了以下三個特徵:1.工學輸送科技人力資源數量最大,佔全部科技人力資源的48%,這為我們建設世界製造強國提供了人力資源儲備。
  • 報告稱我國科技人力資源規模居世界首位
    報告提到,從總體上看,中國科技創新投入產出規模已居世界前列,科技人力資源規模居世界首位,研發經費投入規模與美國的差距不斷縮小。不過發達國家的科技創新實力和影響力仍具顯著優勢。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科技人力資源已達10154.5萬人,位居世界第一。
  • 女性趕超男性!中國女性研究生學歷科技人才的數量大於男性,出國學者回流趨勢增強
    本文轉載自「科研圈」 圖片來源:Pexels近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報告》顯示,不考慮專升本、死亡及出國因素,截至 2018 年底,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 10154.5 萬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依然是科技人力資源培養的最主要渠道。
  • 中國研究生學歷科技人才數量女性超過男性,出國學者回流趨勢增強
    近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
  • 女性人力資源現狀及發展
    女性人力資源現狀及發展  摘要:人力資源在社會生產力許多因素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女性人力資源更佔據了重要地位。鑑於女性人力資源的現狀和仍然存在的問題,需要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解決問題,更好地進行女性人力資源開發。
  • 我國保存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2萬份 位居世界第二
    央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數據顯示,我國保存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2萬份,位居世界第二。「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強生物育種基礎研究、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 科銳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第一股
    價值發現科銳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第一股科銳國際2017年6月上市,是國內領先的人力資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目前A股唯一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公司未來目標是將客戶群從當前服務的近3000家大中型企業延伸至更為廣泛的長尾市場,候選人數量從當前活躍的數百萬擴展至千萬甚至億級,並最終實現人力資源全產業鏈及更多元化業務服務布局。靈活用工業務爆發從歷史數據看,靈活用工、中高端獵頭業務收入提升帶動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 我國第一部人才報告發布:科研人才比例偏低
    中國人才發展呈現三個主要特點  「人才隊伍總量持續穩定增長;人才的素質逐步提高;人才向第三產業過度集中;人才地域分布仍呈東強西弱態勢,我國人才資源配置正處於歷史性轉折過程中,這是現在我國內地人才發展最主要的特點。」李建鍾介紹。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下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世界紀錄
    ◎科技日報記者操秀英記者從自然資源部26日召開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獲悉,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 教育部人事司關於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進一步支持和鼓勵...
    部屬各高等學校:  現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進一步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37號)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教育部人事司2020年2月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進一步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3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 2020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現狀及前景預測
    產業現狀 人力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中,處於勞動年齡、未到勞動年齡和超過勞動年齡但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總和,是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它的數量、質量以及配置是影響國家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勞動力是寶貴的資源和財富。2019年底,我國16歲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9640萬人,佔總人口的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