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炘煬兩歲半的時候,他的爸爸媽媽發現自己的兒子,竟然在3個月內就認識了1000多個字,這讓他們感到十分的震驚,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家孩子,和其他同齡人之間的差距。
看到這樣的情況,父母也是非常的開心,於是就讓孩子快速地進入了學校。
沒曾想到孩子剛上一年級竟然發現所有的題目基本都會,之後就開始跳級,別人要用6年才能完成的小學學業,他用了2年就完成了。
進入初中後,張炘煬的學習還算挺平穩的,但是到了初三之後,老師反映他不能好好聽課,之後便把孩子帶回家了。
在家這段時間,張炘煬並沒有荒廢學業,而是在家自己自學,接著他直接跳級讀了高三。
參加高考時,張炘煬考出了505分的成績,被天津工程師範學院錄取了,而此時的張炘煬的年齡和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差不多。
10歲上大學,13歲讀研究生,16歲考上博士的「神童」少年,10年前以退學威脅父母在北京買房,然而父母最終還是錯失了500萬。
25年前,張炘煬出生在遼寧省盤錦市,他自小聰慧,據說2歲時就能認識1000多個漢字。
在望子成龍的張爸的教育下,張炘煬4歲一年級,6歲五年級,9歲直接上高三,10歲考上天津工程師範學院。
3年後考上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生,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研究生。當時的張炘煬風光無兩,成為媒體關注的「神童」。張爸還趁機出了一本育兒書《神奇的學習》。
由於出身工薪家庭,張炘煬生活節儉,比如說他從不打車,為了省錢,每條公交線路都記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張炘煬抱怨北京房價高,北京的同學卻告訴他「你要是嫌房價高,可以滾回老家啊!」
張炘煬被同學深深刺激,卻也看到了北京人才聚集、房產增值的潛力。
2011年研究生畢業前夕,他要求父母在北京買房,否則就不去參加研究生畢業答辯,也放棄考博士。
此事一出,張炘煬立刻被媒體解讀為不懂事、愛虛榮。張爸張媽也覺得是大城市的物質生活迷惑了孩子的眼睛。
況且他們在幾年前剛順從張炘煬的意願在天津買了房,覺得在北京買房壓力太大,不願意冒險。
於是他們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騙他說是買的,而張炘煬也順利畢業並考上北航數學系的博士。
現在回頭再看,根據清華大學報告,北京房價這10年間上漲了380%。張爸張媽一個是公務員一個是老師,如果當時採納兒子意見,咬牙貸款在北京買了房,如今光升值就能有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