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在當下這個重視教育的時代,父母不遺餘力地為了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而付出,都希望培養出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把他送上人生的「快道」。
不過,孩子這趟人生列車有它自己的軌跡和速度,倘若走得太快,車容易遇難出事,孩子容易在名利中迷失自我。
10歲高考13歲讀研16歲讀博,小小年紀就走上了「開掛」的人生
有這樣一位經歷堪稱傳奇的「神童」,他叫張炘煬,不同於大多數出身不好的「寒門子弟」,張炘煬出生於知識家庭,父母從小就提供給兒子優質的教育和生活,盼望著他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張炘煬也沒辜負父母的期望,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才能,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一般人家的孩子,可能還在教室裡為了升學和考試苦惱,張炘煬早已走上了「開掛」的人生。
2歲認字1000,展現出超強的記憶和學習能力;
5歲上一年級,半年就讀完了小學課程,自學初高中課程;
10歲參加高考,以超出一本線50多分的成績考上大學;
13歲考上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生,16歲考上北京航天大學的博士;
「神童」張炘煬創下了年齡最小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記錄,本來有著很高起點的他,卻因為一些事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創下記錄的「神童」,逼父母買北京房遭譴責,博士難畢業被吐槽,令人唏噓
在讀研和讀博時,張炘煬的學習其實非常吃力,本身具有語言天賦的他,讀博期間卻選擇了數學專業,因此,他足足讀了八年之久的博士,最終才得以畢業。
有老師曾反映他由於年齡太小,科研選擇方向上出現了不小的困惑和難題,心情憂鬱得一度想退學。
對此,網友指責是父母太急功近利,為了把兒子培養成「最年輕大學生」「最年輕博士」,並不尊重孩子的自我發展和想法,盲目為他選專業定人生。
在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下,張炘煬走出了學業上的困境,順利畢業。不過,後來被曝光出他的一個想法,讓人難以理解。
或許是習慣了領先別人的優越感,又或許是覺得北京這個大城市人才濟濟,做一個「人上人」成了張炘煬的目標。
十多歲的張炘煬,竟然逼父母在北京全款買房,以放棄研究生畢業答辯、不參加博士的入學考試作為威脅條件。
北京的房子豈是說買就能買的?即便是10年前,那也不是一般人敢想的。
張炘煬的父母只是普通老百姓,為了兒子的教育,他們付出了畢生的積蓄和心血,所剩之餘根本不夠買房子,更何況還是在北京。但是為了能讓兒子專心學習,父母把租的房子「騙」他是買來的,這才哄著兒子繼續念書。
這則消息被曝光後,張炘煬帶著「神童」光環不再,大家都在譴責他的不孝,不知道體會父母的辛苦,利慾心重,年紀輕輕就打起了房子的主意。
張炘煬放任「神童」人生可以說令人羨慕不已,本來拿著「一手好牌」,在讀研讀博之時「原形畢露」,如今更是「泯然眾人矣」,現狀令人唏噓。
「神童」的人生固然令人羨慕,但成長太「快」的孩子,更容易走偏
(1)孩子一直具有優越感,只會索取不懂回報
成長太快的孩子,年紀輕輕就小有成就,他習慣了一直以來的優越感,便認為「別人有的我得有」「別人沒有的我還得有」。
這樣的孩子,認為一切事物的獲得都易如反掌,會向父母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只會一味地索取而不懂理解和報答父母的辛苦。
(2)孩子辨別是非能力不足,容易被利慾迷惑雙眼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每個階段有他應該學習和懂得的事情,而通過「捷徑」而迅速有所成就的孩子,在稀裡糊塗之中,就被戴上了各種光環。
比如現在很多「小網紅」,接觸到的都是稱讚和物質,由於小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足,很容易被一時利慾而迷惑雙眼。
(3)孩子的人生被家長掌控,必然走不長遠
中國家長,總習慣做孩子人生的「掌控者」,尤其是對孩子的年齡越小,家長就越希望他按照自己規劃的道路走,卻不考慮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情況。
看著成長如此快的孩子,家長會沾沾自喜自己的付出成果,被家長掌控的孩子,一般都不會幸福,也必然走不長遠。
各位父母,關於育兒你們有什麼見解嗎?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