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發明家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說的是一個人要成為天才必須要很努力,這句話對針對普通人來說的,因為有一些人天生天賦就是比較高,再加上一點努力,便是其他人難以望其項背。
15年前那個令人羨慕的神童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的張炘煬,在2歲時父親就發現了他的特別之處,認得2000多個漢字,於是加以培訓, 2005年那年剛10歲就參加高考,分數為505分,超過當時的二本線50分,13歲又考上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可謂是天才少年。
但是天才少年也有思想分叉的時候,在16歲年的研究生畢業即將答辯時,覺得自己應該是「人上人」,以自己的學業前途為藉口逼迫父母在北京給他買房,否則就不答辯,父母無奈只騙他給他租了房子,最後他才參加答辯。
那麼如今15年過去了,他怎麼樣了呢?
如今25歲的張炘煬正在讀博士後的路上,他也不是那個16歲的心浮氣躁的少年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喜歡在媒體面前蹦躂,而是更願意腳踏實地地做研究。
分析
有人說教育就是在培育一朵花兒,有的花兒比較早綻放,而有的花兒綻放的比較晚,像張炘煬這樣的,應該就是屬於很早綻放的花兒了吧?而慶幸張炘煬父親也能及早發現孩子的天賦,助力他的成長,才有16歲就能當上博士的他。
不與他人比較
不知道對多少孩子來說,別人家的孩子是最可怕的存在,畢竟像一個張炘煬是幾十年難得一見的人,所以作為家長,要在承認自己的普通的時候,也要承認自己的孩子也是一個普通人,讓他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長大,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負責就差不多了,不必強求。
善於發現孩子的特長
承認孩子的普通不等於放棄孩子任其自生自滅,即使他不是天才,但也會有自己的優點所在,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孩子的天賦所在,進而幫助孩子,培養孩子,這樣孩子在他擅長的方面下功夫,成才之路事半功倍,他自己開心家長也能安心。
培養孩子的特長
每個孩子的特長不一樣,家長發現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天賦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去發展他的特長,培養孩子的特長,而在培養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甚至有孩子想放棄的時候,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信奉什麼快樂教育,要學有所長,付出艱辛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和孩子一起堅持下去。
真正的天才是難得的,對於張炘煬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人抨擊他父母的教育,但是花開有早晚,何必呢。還是多下功夫教育自家孩子吧,花開早晚都欣然接受。
今日互動話題:你怎麼看待張炘煬?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