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附"的芳華歲月,一代特招的外語幼童

2020-08-26 北京外國語大學招生辦

一批千挑萬選的外語幼童走進了1963年在全國開辦的外國語學校

&34;的芳華歲月

本刊記者/鮑安琪

發於2020.1.6總第931期《中國新聞周刊》

張永彪老師快85歲了。見面時,問他喝拿鐵還是卡布奇諾,他沒有反應,問他latte還是cappuccino,他馬上說&34;。

從1963年起,張永彪從北京外國語學院調往該校附屬的外國語學校,以大學英語系一年級教研組組長之材,&34;而任附校英語教研組組長,整整當了15年中學老師。

1963年,是中國外語教育面臨重大調整的一年。

據北外附校顧問陳琳教授回憶,新中國成立初期是俄語&34;的時期。上世紀60年代初,在一個小型外語教育工作會議上,周恩來指出,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全國學俄語的狀況不能繼續下去了。英語是全球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今後很長時期還是要以學習英語為主,發展包括六種聯合國官方語言在內的多語種。而且,外語教學要從兒童抓起,&34;。

由此,一批千挑萬選的外語幼童走進了1963年在全國開辦的外國語學校。

萬裡挑一的海選

1963年初夏,陳珊珊從中南海附近的豐盛學校三部六年級畢業,與父母商量報考哪所初中。

母親張茜是文藝積極分子,曾在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工作,希望女兒考解放軍藝術學院。父親陳毅卻說,國家很需要外語人才,女孩子文靜一點,學點外語不錯。

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部長陳毅,是創辦這批外校的主要推手之一。

根據周恩來、陳毅等的批示,1963年3月,教育部發布通知,在全國籌建外國語學校。除已有的1959年開辦的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和1960年開辦的北京市外國語學校(俗稱白堆子外國語學校)外,決定在上海、南京、長春、廣州、重慶、西安6市各新建一所外國語學校(1964年天津、武漢和杭州各新辦一所),實行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一貫制。原來只有高中的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增設初中部和小學部,改名為&34;。

聽了父親的話,陳珊珊填報了北外附初中。

6月,崇文區天龍寺小學六年級學習尖子、大隊委馬志學被班主任喊去談話。班主任告訴他,學校有一個推薦報考北外附的資格,校方希望他去考。出生於普通工人家庭的馬志學從未聽說過什麼&34;,本來一心想報考26中,但因為老師做工作,還是不太情願地填報了外附。

7月初,舉行了北京市小升初統考,考語文和數學兩門,總分200分。十幾天後,馬志學就得知了考試分數:199.5分(其他同學要8月下旬才知道)。同時,還收到口試通知。

7月中旬的一天,早上8點,北京市六個口試地點同時開放。馬志學被指定去的是位於和平門外的外附本部。他到時,長龍已經排到了校門口。

口試時,考生被問及理想志向,還要當場走幾步路,唱歌或朗誦。老師用多語種領讀字母、單詞、詞組,要考生跟讀。馬志學記得,自己當時沒能模仿出一種奇特的發音。日後他才知道,那是俄語和西班牙語裡都有的大舌音。

傳聞當年報考北外附的考生有好幾萬,張永彪的印象是一萬來人。最終,該校1963年錄取了小學三年級生151人、初一生160人、高一生97人。

&34;

北外附位於北京宣武區南新華街2號。

北外附屬於雙重領導,既掛名北外,又隸屬於外交部。開學典禮上,外交部教育司司長雷陽代表外交部講話。馬志學清楚地記得,他說,同學們進這所學校,以後就是要當外交官的。

入學後不久,大家便發現,幾乎人人都是小學裡的學生幹部和學習尖子。一些同學的高幹和名人家庭背景也逐漸流傳開來。

剛開學時,實行語種混合編班,如初一(1)班由一個英語小班和一個法語小班組成。語文、代數、理化等科目是40人的大班上課,外語課是20人的小班上課,外教課則以10人一組的&34;為單位授課。

1964年9月,外交部任命時任總務司專員、基建處處長曾遠輝兼任北外附校校長。之後,雙語混編被改為按英、法、西、俄語種分班。

為了推行&34;,每一語種一座教學樓,各有自己的播音室,播放新聞、歌曲等,每天&34;。凡進入教學樓,都被要求用外語交流。

教學實行&34;,很少有寫作課,更不要說語法了。老師要求學生模仿,背誦,直至脫口而出。

每個班都配備了兩臺錄音機。學校還有專門的電教室,電教室裡有若干間小錄音室。每個同學的發音都被錄下來,以此來校正發音。期中期末考試還有一對一的&34;,作為總分的一部分。

在北外附,外語是當然的主科。有些課則被一些同學視作&34;。

一天,由於課堂秩序不太好,一位&34;老師&34;了。他用教鞭敲敲講桌,指著黑板上方貼的八個紅色大字&34;,問誰能翻譯一下。

教室一下安靜下來,無人回答。地理老師得意地說,此句的翻譯是: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全班震撼。那一節的後半堂,秩序出奇地好。

學校西南角的大禮堂期末有不同語種的文藝匯演。節目單一側是中文,一側是節目所用語言對應的外語名字。保留節目是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等進行的全體大合唱《團結就是力量》和《國際歌》。

1965年3月的外語晚會節目單。供圖/北外附校校友辦

學校實行&34;的直升,但不合格者隨時淘汰。俄語班的王鐵山記得,初一入學時,俄語方向有40名同學,到初三結束時只有36名,另外4名或被勸退,或被轉學。

也有新同學轉學而來,多來自其他城市的外國語學校。

1965年,因為父親調動工作,張援援從西安外國語學校轉入北外附,插入初三英語班。

還在他小學時,父親就送了他一本英語讀物,包的書皮上寫著:送給援援的武器。父親希望他可以掌握英語,日後在和西方打交道時熟練運用這個工具。

起初,北外附校擔心他跟不上,打算讓他進入初二英語班復讀一年,他不服學校如此安排,堅持向學校申請仍然進入初三。陳珊珊回憶,張援援當時在班級學習很好,尤其說口語時非常自信。

張援援覺得,與西安外附相比,北外附的政治氣氛更濃。周六回家前,都要聽教導主任訓話後才能離開。

老師們

外附的外語老師是從北外調配來的,以教大學的師資來教中小學生,可謂&34;材&34;用。

當時幾乎每天都有聽寫。一聽到張永彪用他標準的倫敦音說&39;s have a dictation&34;便宜&34;th&34;Then they think that they can see the train.&34;篇子&34;lady first&34;老三法&34;小舌音&34;水音&34;外國專家&34;勝利20&34;伏爾加&34;漢德&34;第一步,我走上飛機的舷梯&34;第二步,我走進飛機了&34;然後機艙門關上了,飛機就飛了&34;瀟湘樓&34;標誌性&34;七仙女&34;楊八姐&34;楊八姐,新年快樂&34;七仙女&34;大陸貨&34;四小天鵝&34;坦誠地說,是她的行為方式不能被當時的人們完全接納。&34;特招生&34;紅寶書&34;Les peuples du monde, unissons-nous.&34;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34;特招生&34;國家遲早還是需要外語人才的,你就留在家裡學外語吧。&34;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34;文革"前那個位於和平門外的青青校園。有位校友曾這樣描述:

和平門南邊有個學校,八十多年前叫做國立女子師專,是魯迅和周作人教過書的地方。校園不大,建築全是洋式,有木地板和拱廊。樓與樓之間的花園也是洋式的,豎著方尖碑和六角型的石柱,還豎著一座鐘架子。石碑上刻了很多姓名,是烈士還是捐錢的就不得而知了。校園裡有無數燕子和蝙蝠,不知來自何處。有一回,我鑽到樓頂的保溫層玩耍,摸到一手鳥糞,算是有了答案,而那些倒掛著的黑鳥也確係蝙蝠無疑了。

寫下這段回憶文字的,是作家劉恆。他也是1963年入校的,讀的是小三俄語班,當時的名字叫劉冠軍。

相關焦點

  • 「北外附」的芳華歲月,一代特招的外語幼童
    一批千挑萬選的外語幼童走進了1963年在全國開辦的外國語學校     張永彪老師快85歲了。見面時,問他喝拿鐵還是卡布奇諾,他沒有反應,問他latte還是cappuccino,他馬上說「latte就好」。
  • 中國外語教育前世今生:1963年全國特招幼童 教大學的師資教中小學生
    「北外附」的芳華歲月 本刊記者/鮑安琪而且,外語教學要從兒童抓起,「多語種、高質量、一條龍」。 由此,一批千挑萬選的外語幼童走進了1963年在全國開辦的外國語學校。
  • 《芳華---一代中師生的記憶》徵稿啟事
    (鹽城師範學校七八屆二班畢業留影)  但無論歲月如何無情,我心始終待你如初。如果說當初我們以優秀上中師,是以青春為代價換取了一張較穩定的「飯票」,謀得「公職人員」這一身份,換得一紙城鎮戶口,那麼回首來時路,三年(也有四年)中師生活,則是我們人生芳華最磅礴奮進的階段,是我們青蔥歲月最思者無邪的時期。「恰同學少年!」中師校園生活,成為我們一生最美好的回憶;中師學校,成為我們多數人一生接受最完整的全日制教育的最後殿堂。
  • 佛山北外附校陳韻校長:英語口語這樣練最有效!
    ·  英語口語在日常的訓練辦法  ·每個爸媽都對自家孩子的英語學習很重視,但卻苦惱沒有好的英語學習方法,老舊的「啞巴英語」教育辦法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如何讓孩子與外國人對答如流,不畏懼外語表達呢播出頻率:FM98.5《花生寶貝》節目播出時間:12月06日(本周日)9:001、北外附校三水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勇奪英語口語應用能力的國家獎項
  • 芳華留不住,歲月已白頭
    芳華留不住,歲月已白頭 歲月,在塵世中輪迴。 芳華,在歲月中消殞。 花容眷貌,終究抵不過似水年華, 芳華剎那,終究留不住青春歲月。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珍惜眼前人!
  • 《芳華》:青春是一段青蔥歲月
    最近,電影《芳華》票房一路飆升,應該說得到了60·70·80後的追捧與共鳴。周日晚,朋友相邀,齊聚影院一觀芳華。而今,很難有此心境有此閒暇靜坐影院,靜謐,默然,在優美而激情的音樂中,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在70年代和80年代經歷的人生命運故事,通過蕭穗子的旁白展現在我們眼前。
  • 北外考研初試成績查詢入口今日開通,附外語類考研歷年分數線匯總
    經過了一年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學習,北外的2020考研初試成績今日終於可以查詢了!雖然一再延期,但該來的總還是會來,在這裡北鼎教育小編提醒大家要隨時關注官網信息,預祝各位同學都能高分上岸,取得滿意的成績。
  • 開設多種外語課程 培養複合型國際英才
    北外附校三水外國語學校執行校長孫維玉表示,學校以「雙語復語型」為辦學特色,採用小班化、全外文、沉浸式的教學方式,實施中英文雙語教學,開設多種外語課程,致力於培養國際化的複合型人才。北外附校三水外國語學校位於佛山市三水區西南教育示範區,是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國際課程班於一體的國際化、多語種、寄宿制精品外國語學校。該校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及其直屬的北外附校提供品牌、師資和管理支持,共享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北外附校在教育、國際交流方面的優質資源,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外語特長和文理兼優、綜合素質全面的國際化複合型預備英才。
  • 北京外國語大學成立北外學院 打造外語特色通識教育
    中國日報4月9日電 4月9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北外學院在京成立。該學院的命名借鑑美國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學校的做法,以大學名稱直接命名本科生學院,意在構建具有北外特色的通識教育體系,探索培養國家戰略亟需的複合型、復語型、高層次國際化人才,打造國內最優質的「外語特色本科教育」,為人才培養提供發展潛力和空間。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中國外語教育發展高端論壇在北外舉行
    「我們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為國家培養一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王定華表示,展望未來,中國外語教育大有可為,必將建功立業,綻放芳華,取得更輝煌的成績。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教授。
  • 歡迎報考北外附校PGA國際班
    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簡稱:北外附校),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唯一投資舉辦和直接領導的外國語學校。學校地處海澱區西二旗大街19號,目前包括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是一所12年一貫制外語特色學校,共有在校學生3900多人。
  • 北外附校率先報名「我是書蟲」閱讀漂流活動
    6月18日,外研社綜合英語分社副社長許海峰和同事王正妍代表活動主辦方拜訪了北外附校,向負責學生德育活動的楊磊主任詳細介紹了活動。楊主任表示,「書蟲」系列選取的是經典名著,可讀性強,同時閱讀漂流活動採取「先閱讀,後編演故事劇」的形式能夠激發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北外附校作為以外語為特色的學校,對這樣的活動非常歡迎,願意發動小學部和初中部所有年級的學生都參加活動。
  • 「北外」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優秀!(附2018北外研究生招生簡章)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所坐落在北京的一所「211」工程語言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10030),北京外國語大學,簡稱「北外」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外國語大學。
  • 2014一年級新生後悔擇校私立學校北外附
    我是14年北外附一年級學生家長,劃片學區是朝陽小學,排名中等的公立班。當時看中的是北外附的招牌,以及英語教學特色(語文和數學口碑較差,大家可參閱資料),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這裡。下面開始吐槽,求安慰!1、教室環境:一個班38-39個孩子,可是教室是按照25個人設置的,面積小,設施陳舊。
  • 都說學外語首選北外,那北外畢業後都去哪了?
    學外語最好的大學就是北外,其次是上外,這兩所是外國語專業中鼎鼎有名的學校,當然啦!學校高考的錄取分數也是很高的,在很多省份的錄取分數都能達到Top10,在絕大多數省份至少保證Top 20啦!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北外的畢業生的靈活就業佔的比重較大,能有整體畢業生的三分之一吧!這或許跟北外是語言類學校有關係吧!可能找到更好的兼職工作。畢業生的首選是升學,那2017年該校有233名畢業生選擇國內升學(其中本科生217名),出國出境人員為367人(其中本科生329人)。我們先看一下國內升學情況。
  • 北外將設百餘種外語課覆蓋所有建交國官方語言
    原標題:北外將設百餘種外語課 覆蓋所有建交國官方語言今年是我國著名英語教育家、語言學家、語言哲學家許國璋先生誕辰100周年,昨天,北京外國語大學成立許國璋語言高等研究院,整合全校資源,推動跨院系、跨學科合作。昨天,北外校長彭龍還表示,到2020年,北外將開設100多種外國語課程,覆蓋所有與中國建交國家的官方語言。
  • 北外附屬海南外國語學校開辦國際英語夏令營了!
    學校鳥瞰圖●北外附校國際化教學窗口通過舉辦窗口式暑假英語夏令營活動,讓學生全面體驗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海南外國語學校的英語教學和管理特色,讓家長安心放心。教室●體驗北外附校中外教師活力課堂搭建英語教學實踐平臺,學生提前感受北外附校的課堂活力,了解學校強大師資力量。
  • 「越劇皇帝」回家 回首一代越劇宗師尹桂芳的百年芳華
    12月27日至28日,福建芳華越劇院的「回家」之路來到故鄉新昌站,為山城戲迷帶來紀念尹桂芳百年誕辰專場演出,傾情獻演《玉蜻蜓》《團圓之後》等精彩劇目。其中,《玉蜻蜓》由一代越劇宗師尹桂芳關門弟子王君安擔綱主演。1919年,尹桂芳出生在新昌。1948年,她在上海灘闖出一片天地,成為戲迷票選的「越劇皇帝」。
  • 焦作公開特招……工資待遇非常高!
    3.考試總成績計算  (1)特招崗位要求為全日制醫學專業專科生的:考試總成績=筆試成績×60%+面試成績×40%。  特招崗位要求為全日制醫學專業本科生及以上人員的:考試總成績=面試成績。  (2)特崗全科醫生:考試總成績=面試成績。
  • 一個初中生眼裡的芳華,歲月崢嶸,芳華永存!
    一個初中生眼裡的芳華, 歲月崢嶸,芳華永存!如果說嚴歌苓的《芳華》是歲月留下的記憶,那麼馮小剛的《芳華》就是歲月的饋贈,它喚醒了一代人對過往崢嶸歲月的記憶,也激發了另一代人對那個不屬於他們的時代的無限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