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杭州市錢江新城投資集團「未來停車場?蜻蜓公園」開工。據OFweek機器人網小編了解,此項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潛入式AGV機器人停車項目,預計在2021年年底建成。蜻蜓公園項目總建築面積24150平方米,地下四層,泊位500個。其中,地下420個車位採用無人值守的智能化AGV機器人停車方式。
AGV的另一個應用領域
一直以來,AGV就是柔性生產線和立體庫等現代化倉儲體系的關鍵設備之一,憑藉著自動化程度高、靈敏、安全等優勢,在汽車製造、家電、重工等自動化生產和倉儲體系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AGV機器人主要在柔性生產線和立體庫中進行物料搬運輸送工作,也就是所謂的入庫、出庫。早前,OFweek機器人網小編在寫道AGV物流機器人時就給大家介紹過:AGV搬運機器人可以自動出入裝卸站、工作檯和貨架,並滿足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條件,很好的解決了目前倉庫中工時長、搬運量大、搬運線路複雜、柔性高等需求問題。因此,由於AGV機器人具備的這些優勢,AGV也跨進另一個應用領域,就是AGV機器人停車。
OFweek機器人網小編在AGV物流機器人文章中介紹過,什麼是AGV?(詳情請看一文看懂AGV為何會「紅」?)
AGV就是「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縮寫,翻譯過來也就是「自動導引運輸車」,現在一般被稱作「AGV機器人」或「移動機器人」。
其實,AGV早期是在50年代的時候,美國物料搬運研究所給英國Barret公司設計的無人駕駛卡車的定義。隨著AGV機器人逐漸發展,已滲透進生產製造中。
AGV停車機器人主要通過磁帶導航、雷射導航、視覺導航等技術對停車進行引導作用,再融合車板交換、梳齒交換、機械臂等車輛交換技術完成機器人停車指令。
國內企業紛紛布局停車AGV系統
跟別的移動機器人不一樣的,AGV停車機器人的重點在於其停車的AGV系統,這個系統,具備行動快捷、工作效率高、結構簡單、可控性強、安全性好等特性。
截至目前,我國眾多企業紛紛布局AGV停車機器人領域,例如:海康機器人、昆船智能、深圳怡豐、西子智能、松靈機器人等等。
1、海康威視
海康威視依託其多年在圖像處理、硬體設計及嵌入式軟體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阡陌」系列歷經兩年多來精雕細琢已成熟應用的核心技術,瞄準「停車難」痛點,自主研發創新,在2016年,推出的自主研發「智能泊車機器人系統」就是典型的「AGV停車機器人」。
海康威視的「AGV停車機器人」通過採用成熟的視覺+慣性雙導航技術來實現自主定位,其定位精度的誤差小於5mm,可完成2000kg汽車的升舉、搬運、旋轉、下放,除此之外,可同時調度500輛汽車,使得同等面積停車場停車位數量增加40%。
2、昆船智能
昆船智能憑藉著政府的鼎力支持,打造的核心產品就是第三代立體停車庫—「智能停車AGV」。
昆船「智能停車AGV」採用了雙雷射導引,通過四個獨立轉向架驅動,來實現自旋、平移、多方向SD等多種運動方式,其承載可達2.5噸,最大運行速度可達1.2m/s,定位精度可達5mm。
3、深圳怡豐
深圳怡豐一直專注於停車服務設備領域,2015年,怡豐宣布研發出中國首臺停車機器人,是全球首創的「雷射導航+梳齒交換」型停車機器人,其優勢在於無需車臺板,就能大大提高運行效率。而GETA是怡豐研發的最新一代自動停車機器人,應用的雷射導航,能讓GETA機器人自由自在的行駛且精度誤差少於5毫米。
其AGV停車機器人的載重量為2.6噸,最快行駛速度為每秒1.5米,能搬運任何的車輛,平均取車時間少於120秒。
4、西子智能
目前,西子智能停車股份有限公司已有不少停車黑科技。如全新AGV停車機器人,使用採用2臺雷射+視覺導航的分體式AGV小車,實現機器人最優線路規劃,機器人自身高度僅10釐米,而且不再需要採用載車板或泊車架。
此外,還可以在車輛底部進行旋轉調撥及最優轉運,實現最小的面積穿越。分體式超薄智能機械手的整體厚度更薄,僅9釐米,可載重夾取2.5噸的車輛,設備採用無線供電、運行速度快、行走速度可達到每分鐘50米。
5、松靈機器人
松靈機器人的核心產品是一組智能停車設備,主要為停車用戶、車位運營商、立體車庫商以及地產物業提供服務。
松靈的AGV停車機器人以單線雷射SLAM為主的無軌自然導航方案。機器人可鑽入車身下面,利用夾持裝置將車輛輪胎夾起,把汽車送到停車位上。該方案最大承重2.5噸,最高移速1.5m/s,可掃描距離30米,導航精度正負30毫米,可做到平移、自旋等組合動作,相比於傳統的舵輪結構有更強的機動性和更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