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也有出頭天!這位潮籍酒業大亨的成功訣竅是是什麼?

2020-12-20 騰訊網

近日,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泰國潮州會館榮譽主席、TCC集團董事長蘇旭明博士,以152億美元身價成為泰國首富。

打工仔也有出頭天!從一個打工仔到泰國首富,蘇旭明的成功訣竅只有一個:那就是明確選擇自己發展目標,因需而變、多元發展。

152億美元,泰國首富為象牌啤酒老闆蘇旭明

泰國TCC集團董事長蘇旭明博士(右2)

據泰國網報導,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泰國TCC集團董事長、象牌啤酒老闆蘇旭明(Charoen Sirivadhanabhakdi),以152億美元資產成為泰國首富,他在全球富豪榜上居第125名。

數月前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上,蘇旭明上榜財富為91億美元,排名第150名。當時的泰國首富是排名第81位的謝國民,他的上榜財富為135億美元。此外,謝氏「正大中國」四兄弟中,也有三人上榜,分別為謝中民36億美元,謝正名35億美元,謝大名35億美元。除此之外,謝國民之子、現任正大集團董事長的謝吉人(Kiat Chiaravanont)也上榜,身家為16億美元。

此番,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排除的泰國第二大富豪為海灣能源開發公司執行長薩拉·拉達納瓦迪(Sarath Ratanavadi,資產為98.6億美元。而在此前公布的福布斯2020億萬富豪榜上,薩拉的身家為63億美元,在泰國榜排名第三,彼時,排名第2的就是象牌啤酒老闆蘇旭明。

蘇旭明博士,是泰國釀酒業巨子,也是泰國國際級大企業家,他的泰國TCC集團轄下企業眾多,是泰國多個行業領域的領軍企業,業務遍及全球各地。

詩琳通公主(左)為蘇旭明頒授叻差蒙空蘭那大學社會系榮譽博士證書

為善最樂,蘇旭明仁慈博愛,胸懷豁達,一直熱心慈善公益,積極回饋社會,深受泰國各界稱頌。他也是泰華潮社領袖,是泰國潮州會館的榮譽主席。目前,泰國潮州會館主席是黃迨光博士。

去過泰國旅遊的人,對大象啤酒都不陌生,蘇旭明旗下數百家企業中,象牌啤酒也讓他名聲在外。其實,多元經營的他,旗下企業對泰國GDP的貢獻佔比達8.9%,足見他的影響力。另外,泰國肯德基超1/3門店的老闆也是他。

酒業是蘇旭明的起家根基,作為海外潮汕人,他也有一股敢「賭」的拼勁,工於謀略,對商機的把握及環境的利用相當精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席捲而來,他卻以此為契機,通過併購迅速跨入地產、金融、糖廠等諸多行業。目前,房地產與酒業已變為蘇旭明家族事業的「雙支柱」。

後來,TCC在新加坡上市後,酒店業又成為蘇旭明擴張的重要板塊。除此之外,他旗下事業也包括製造、農業、旅遊等多個行業,市場和產業遍布世界各地,也包括對中國的投資。

蘇旭明的成功訣竅很多,最主要的是專注,明確選擇好自己的發展目標,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

夫唱婦隨,持續創業中錘鍊二代接班人

蘇旭明、蘇周美滿伉儷(前排左1、2)

很長時間,泰國TCC正副董事長,是蘇旭明、蘇周美滿伉儷擔任,給人一種「夫妻店」之感,事實上這也是體現「夫唱婦隨」的創業狀態。

蘇旭明,1944年出生於泰國曼谷,祖籍廣東汕頭澄海,他祖輩從潮汕南下,到泰國謀生。蘇旭明出生在一個子女眾多的貧寒家庭,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15歲時為生計開始打工謀生。

最初,他在當地一家酒廠打工,做一名送貨工。數年後,對釀酒和賣酒積累了一定經驗的蘇旭明,又變為酒廠的經銷商,再後來又辦起了一家水酒廠。勤於鑽研釀酒工藝,又懂營銷,產品質量還過硬,他的酒在市場打開了銷路,也為日後創辦泰乍侖集團(TCC)扎穩了根基。

1988年,蘇旭明併購紅牛釀酒廠,規模越做越大,很快把控了泰國的低端酒市場。到上世紀90年代,泰乍侖酒廠生產的Mekhong威士忌,已在泰國擁有了強大的市場影響力。

因需而變,是潮商應對市場變化的訣竅之一。但他發現啤酒比白酒更有前途,果斷地將經營戰略轉移到啤酒生產上。真是想什麼就來什麼,機會來了!當時,世界第五大釀酒集團的丹麥嘉士伯,剛在馬來西亞拿下市場第一的寶座,他們決定乘勝追擊。於是,泰國成了下一個突擊目標。

為了抗擊強勁對手喜力,嘉士伯選擇與本地企業聯手。由於蘇旭明的TCC(泰乍侖)是本土有強大分銷渠道的酒企,又有發展啤酒的強烈意願,兩家一拍即合。1991年,TCC與嘉士伯成立了合資公司,落地泰國生產嘉士伯啤酒。

蘇旭明(左)、蘇周美滿(右)與御代表陳國光博士(中)

嘉士伯啤酒在泰國市場佔有了一席之地,蘇旭明又利用「搭售」營銷策略打開另一個市場缺口,精明的他利用合資工廠過剩的產能,推出了一款與嘉士伯在歐洲市場的「大象啤酒」(ElephantBeer)相類似的啤酒。這款啤酒定價不高,獲得了巨大成功,僅1年就成為泰國最暢銷的啤酒品牌。

2003年,嘉士伯退出了泰國市場。蘇旭明TCC集團旗下的泰釀,以大象牌啤酒與Mekhong威士忌為主,強勢佔據了泰國酒業80%市場份額,蘇旭明也獲得了「泰國酒王」之稱號。

亞洲金融危機時,泰國政府也希望有實力的企業幫助銀行業度過難關。有能力幫一把,急人之所急,也是商道。危機中也蘊含無限機遇,精於創業思維及戰略操作的蘇旭明、蘇周美滿夫婦,加快了包括地產在內的多元化布局,TCC集團每年向政府上繳的稅收,曾佔到政府預算的5%左右。

蘇旭明博士、坤仁蘇周美滿對泰國社會作出了突出貢獻,多次榮獲泰國陛下御賜勳章及各種獎勵頭銜。

蘇旭明(中)、蘇周美滿主持貼甘烹碧糖廠的奠基儀式

在創業及生意場上拼搏了近一甲子的蘇旭明,也早早謀劃傳承大計。目前,他5個子女及配偶,都有不同的接班安排,均分布集團旗下各大企業體系中,並針對不同的戰略任務有不同的接力安排。

這種布局,也是基於蘇旭明家族多元化投資布局特點,但絕對控制權仍掌握在一代創業者蘇旭明、蘇周美滿夫婦手上,是一種「分工分業不分家」模式。

古今中外,不外乎三種富豪養成模式:一是繼承家產;二是白手起家;三是搭船出海,為家族創出新路。

泰啤集團董事總經理蘇華榮

與一代創始人蘇旭明夫婦「白手起家」不同,二代子女也是伴隨家族每一步版圖擴張而成長的,在創業中接棒。家族事業每觸及一個全新領域、新產業,對他(她)們來說,都是一次次「白手」和「繼承」同步並進。

在創業及多元化擴張中,不斷錘鍊二代的接班能力,也是蘇旭明家族的成功秘笈之一。

現年42歲的長子蘇華榮,任泰啤集團董事總經理,釀酒板塊是家族起家之業,他的繼承者色彩濃厚。身為長子,他也經常與董事長父親出席在泰國的各種社會活動,且與正大謝國民家族、盤谷銀行陳智深家族等商界翹楚有密切往來。

蘇華欽(右)

蘇旭明兄弟姐妹眾多,他們的二代也積極邁上事業舞臺,「家和萬事興」,重親情、聯手拼搏,是很多潮商家族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比如,蘇旭明博士次子蘇華欽,曾任提絲絲鈴有限公司資深執行副董事長,近些年常在新加坡,為家族拓展海外版圖。

「扶上馬、送一程」,傳承有道也靠技巧。星獅地產曾是新加坡第四大上市房企,收購之後,蘇華欽被委任為星獅地產總裁。在中國,泰國TCC也有很多投資事業,如酒業、酒店、地產等。

此前,與國內企業大佬交流時,人們發現通常是二代先打前陣,TCC董事長蘇旭明往往是「殿後」壓陣,關鍵時刻出馬,一拍即成。

子女不計長幼,用能者接棒家族旗下各大事業版圖,傳承上是集體接班模式。蘇旭明已是古稀之人,卻依然活躍於國際化路上,有他這位「老司機」在,誰來把舵方向盤都很穩當。

來源:一波說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相關焦點

  • 何一心:從打工仔到數億身家,再到大紅袍大亨
    從挨世界的赴港打工仔,到身家數億的富商江湖豪氣與淳樸豁達,很獨特地融合在何一心身上。相比躋身福布斯的閩商,何一心不算翹楚;對照榮稱大師的茶人,何一心也是後輩。沒有人知道,如今的「大紅袍大亨」,曾經是個經營著汽車零配件、房地產、電信器材的港商。更沒有人知道,何一心曾經只是一個成長於閩中地區,謀生於香港的窮苦孩子。
  • 馬雅舒丈夫被爆是打工仔 回應重感情不看錢
    這位網友爆料婚禮現場馬雅舒自請媒體炒作,「婚禮整個現場說不上奢華,馬雅舒穿了一身白色婚紗。老外啊,穿得也不怎么正式。不像有些媒體報導的,有些報導太誇張了,奢華什麼呀,跟普通人的婚禮沒兩樣。至於現場賓客,先說圈內的,就一個杜德偉,有些賓客聽到婚禮致辭都捂嘴笑呢。新娘倒是很歡迎媒體拍照,有的媒體都懶得來,據說有的媒體都是馬自己請的。
  • 黃詞瀚:從打工仔到英語演講家!
    1997年初,做了4年雕塑工人的黃詞瀚,每月工資已能拿到2000元,令許多年輕的打工仔羨慕不已,在他們看來,這簡直就是「白領」的生活了。可是,黃詞瀚並不這樣認為。在他看來,這種簡單重複的工作和生活實在是太單調了。     雖然黃詞瀚沒有讀過多少書,但他相信,只有知識才能夠改變命運。於是,他開始在工餘時間頻繁地逛書店、泡圖書館。
  • 工廠打工仔月薪8000,與女大學生相親卻遭嫌棄,原因太心酸
    比如在工廠裡打工的,人們聽了就不會再多問,已經斷定了是個沒出息的人,完全沒有什麼理由的。下面這位打工仔徐先生月薪8千,與女大學生相親卻遭到了嫌棄,知道原因後太心酸,一起來看看是怎麼一回事吧:徐先生在工廠裡工作,是做數控工具機的技術活,每個月有8千塊錢工資。這個收入應該算得上是可以了,養家餬口完全沒什麼問題,人情開銷添置衣物也是沒有什麼負擔的。
  • 廣州985打工仔:年薪稅前14萬,每月實際到手工資,以為看錯
    廣州985打工仔:年薪稅前14萬,每月實際到手工資,以為看錯 每天分享有趣、有料的職場觀點、職場資訊、職場感悟、職場趣聞和職場故事 導語:職場中,工資待遇是關係到每一位員工切身利益的事情,沒有人會對此不上心。
  • 上海打工仔:年薪30萬被公司辭退,降薪10萬連小公司都不要
    這年頭,很多年輕人都嚮往去上海這樣大城市打工,這種想法本來是沒錯的,上海也能給年輕人更多出人頭地的機會,當然這一切是建立在你足夠優秀的前提下。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想在上海賺大錢真的很難,在上海從來都不缺乏所謂的人才,競爭力實在太大,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人更容易被淘汰。
  • 每個做生意的,打工的,都是房東眼裡的「打工仔」
    是什麼,逼迫一個女老闆去犯罪? 在早年前,奶茶行業盛行,無數的網紅奶茶業爆火,無數的品牌邀請加盟,看起來,做奶茶很暴利。 可事實上做奶茶不賺錢,忽悠做奶茶才賺錢。 無數加盟店的店長都血本無歸。
  • 【EE後生活】什麼樣的研究生是打工仔?
    對導師稱為「老闆」的現象日趨嚴重,研究生認為自己是「打工仔」「打工妹」的心態也日趨普遍。師生關係如果定位在老闆和打工仔的關係,是簡單化了,但問題就非常嚴重了。研究生培養該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有硬性標準和要求,但這些標準和要求都需要「責任」、「職業精神」、「管理條例」等來約束和保障。
  • 盤點10位財富大亨的第一桶金,亞馬遜創始人曾在麥當勞打工賺錢
    很難想像這24位非常成功的財富大亨曾經也苦逼過,誰會想到現在的世界一大富豪貝佐斯的第一桶金來自在麥當勞打工,現任美國總統川普曾收集瓶子賣錢,歐巴馬賣過冰激凌,馬克·庫班賣過垃圾袋等。1.貝佐斯——亞馬遜創始人第一桶金來自麥當勞打工網際網路零售巨頭亞馬遜的創始人兼執行長貝佐斯的第一桶金是在麥當勞幹燒烤賺取得。
  • 北京打工仔:工作2年本科生,年薪50萬,該去美國讀博士麼?
    北京打工仔:工作2年本科生,年薪50萬,該去美國讀博士麼? 剛剛在職場論壇中,有位北京的打工仔,發帖訴說了自己內心的糾結。這位打工仔畢業,工作兩年多,就在北京的某大型公司裡拿到了50萬的年薪,這樣的戰績,簡直秒殺了無數的同齡人。當拿到了高薪之後,這位打工仔並沒有得到滿足,他感覺現在的職位,工作前景不大,沒什麼壓力,安安穩穩的一直幹下去並沒有問題的。
  • 「上海仔」的江湖未了情
    就是楊受成和馬澄坤這裡過不了關,上海仔越是死摩硬捱、楊老闆和馬大亨越是逼得緊急,據稱楊老闆的有4000萬,馬大亨的則高達數億, 「整天東拉西扯有意思嗎?就要你兩句話!錢去哪兒了,什麼時候還?」楊老闆與馬大亨都不是好惹的主,直接跟上海仔拍起了桌子。
  • 粉絲心疼肖戰沒背景,天眼查戳破假人設:手握20%股權的打工仔?
    一直以來,肖戰的粉絲認為他的成功都歸功於自身的努力,對於這個沒有背景的大男孩充滿憐愛。並且很在很多肖戰粉眼中,肖戰的經紀公司哇唧唧哇對肖戰也十分不公平。甚至就連肖戰自己也稱自己就是個打工仔——可事實上肖戰真的只是一個沒有背景的打工仔嗎?
  • 冒充打工仔上《非誠勿擾》,被全場無情滅燈,拜金女失算
    儘管如今很多成功人士的身邊美女如雲,但真正因為愛而走在一起的可以說很少,很多都是為了錢和利益而走到一起。因此,有些成功人士故意隱瞞自己的身份,想找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而不是一個真正喜歡自己財富的人,說白了,就是想找到一個真正的愛情。這也同樣發生在「非誠勿擾」節目中。
  • 陳曉平:丘逢甲、林仔肩與同文學堂族群衝突
    同文學堂創始人林仔肩1901年春,丘逢甲屈就潮陽東山書院,正在謀求更好位置,曾有意去廣州時敏學堂,但「探悉時敏局面不如汕學,又中間消息參差,故辭彼就此,亦以就遠不如就近,就生不如就熟也」(溫仲和:《求在我齋集》卷五,葉二十四)。他接受同文學堂聘請,放棄去時敏學堂的機會,主要是跟楊魯本來很熟,與林仔肩也有交往。
  • 經理給打工仔們講了什麼?
    一個企業老闆私自任命的總經理,也蹬不了什麼大雅之堂,隨便說說。現給大家摘錄幾段,供大家欣賞一下,開心開心。一,「你們是個打工仔,老闆給你發不發工資,發多少工資是老闆的事,不要指望勞動監察大隊,更不要指望什麼勞動局。」
  • 從打工仔到金牌作詞人,他的人生簡直是一部華麗的屌絲逆襲記
    但如果我告訴你,《青花瓷》的作詞人方文山是個大學都沒上過的打工仔,你信嗎?即使生活在陰溝裡,依舊選擇仰望星空1969年1月26日,這一天對於在臺灣花蓮的方家來說,是幸福卻又難受的一天。幸福的是他們家又誕生了一個小生命——方文山,難受的是家裡有要多一張嘴,可是工資卻只有那麼一點。
  • 打工仔也可「停薪留職」
    回來後原來待遇不變,已有一百多人在厚街這間私營企業辦理過這樣的手續  本報東莞訊記者黃玲、通訊員單輝強報導:在工廠打工,想請長假也可以,只要寫個申請,工廠就給辦理「停薪留職」手續,批准後不用交任何費用。回來上班,一樣享受原來的待遇。
  • 「打工人」是什麼梗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打工人」是什麼梗眾所鄒知,給自己增添新的外號是網友們自嘲的表現之一,例如前兩年火起來的「社畜」「搬磚人」等。近段時間,網友們喜歡互相稱之為「打工人」,你知道這個梗是怎麼來的嗎?
  • 華鎣李雙林:從打工仔到「電子達人」
    1993年秋天,高考落榜的李雙林隨「打工潮」到廣東省東莞市的立德電子廠當上了一名小工,幹了3個月小工便提升為副班長,又過了3個月提升為班長。那年,他剛滿18歲。由於李雙林在短時間內便顯露出了自己的才華,其名聲在同行業中不脛而走,一年後他便被深圳一家電器廠「挖」去任課長,專門管理擁有500多名工人的生產線。
  • 早安打工人是什麼梗?
    最近打工人這個詞成為了大家口中最為常見的一個詞語,打工人的爆火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樣一個詞語在很多人看來很有可能還有點嘲諷的含義,卻突然火遍全網,究竟打工人是什麼梗?看起來是在說打工不好,打工的工作低賤,但是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反而表達的是一種積極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