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法國的最大叛國者?親手葬送法蘭西,連德國也被其坑過

2021-01-20 騰訊網

二戰時,德國通過閃電突襲戰術很快便將歐洲大陸上的許多小國納入自己版圖,隨之而來的就是要解決英國和法國這兩個歐洲強國。當時,由於受到現實的考量和希特勒本身的遭遇,德國最終選擇先向法國下手。1940年6月,德國侵佔巴黎後,以貝當為首的法國政府向德國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遷至法國中部的維希,納粹德國扶植下的維希政權成立。在這一政權體系中,除了貝當外,第二首要人物就是弗朗索瓦·達爾朗,此人也被稱為貝當的第二繼任人。但翻看其整個仕途,很多人都將其定義為十惡不赦的賣國賊。

達爾朗最初是法國的一名海軍少將,1940年,在與德國停火協議籤署的兩周後,凱比爾港之戰爆發。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為了阻止法國艦隊落入法西斯德國或義大利之手,出人意料地奇襲了法國海軍,在凱比爾港重創達爾朗的艦隊後,法國海軍多艘軍艦被擊沉,其中包括"布列塔尼"號。但是比多艘軍艦被擊沉更為不幸的是,此役中有1297名法國軍人遭英國炮擊身亡,這就使得其對英國的仇恨愈加強烈,轉身便與德國站到一個戰營,而其也因此被提升為維希法國國防部部長。

此後,其便平步青雲馬上坐到了第二人物的位置,但隨著形勢的變幻,其愈發感覺戰爭勝利的天平逐漸向盟軍一方傾斜,為此,他開始向英美等國靠攏,這也引發德軍的強烈不滿。1942年11月11日至19日,達爾朗的艦隊進駐土倫港,該艦隊擁有80艘久經歷練的現代化戰艦及訓練有素的海軍部隊,其中包括"斯特拉斯堡"號和"敦克爾克"號巡洋艦。德軍急於摘取這顆成熟的果實,於27日對其發起了攻擊,但法國艦隊在敵人得手之前,自沉毀滅。

達爾朗一直想通過向可能的戰勝方釋放善意而求得自保,其成功做到了這一點,但卻以犧牲法國海軍的實力為代價並且聯合盟軍一起結束了法蘭西政權(維希政權)。在經歷兩次海軍重創後其也無所作為,只是靜等自己的果實,這就引發很多法國人的強烈不滿,最終,在1942年聖誕前夕,他被一名年僅20歲的極端右翼的保皇主義者刺殺身亡。很多人說,達爾朗是一個十足的叛國者,他背叛了貝當、德國、法蘭西,果真如此?

相關焦點

  • 他是一戰功臣身居要職,最後卻成為羅馬尼亞最大的叛國者
    他在擔任內閣大臣後,立即將卡羅爾二世趕下臺,並把羅馬尼亞納入納粹德國的戰爭體系。蘇德戰爭爆發後,安東尼斯庫又將幾十萬羅馬尼亞青年送到蘇德戰場上充當德軍的炮灰。安東尼斯庫對羅馬尼亞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1946年5月17日,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人民法庭開庭審判羅馬尼亞最大的民族敗類揚·安東尼斯庫。
  • 德國神學學者勒默爾執掌法蘭西公學院:再次「佔領」法國?
    這五大學術院的院士頭銜具有學術榮譽性質,並都被稱為「不朽者」,其中法蘭西學術院院士的相對地位最高。而第三所機構因其公開辦學的理念,更應當翻譯為「法蘭西公學院」。法蘭西公學院是法國科教體系中仍然承擔科研與教學任務的研究機構中地位最高的,其「校訓」為「教授一切(docet omnia)」,奉行「頂尖科研及其傳授」並重的宗旨。
  • 那些可敬的「叛國者」
    按理說,愛國是一國子民所應該具有的最起碼情感,而幫助他國與本國政府、本國利益對抗的人歷來被視為「叛國者」,是不齒於本國、本民族的一種敗類,在中國那是「漢奸」,在別的國家肯定是相應的「某奸」。但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確實有一些「叛國者」不僅毫不卑劣,相反還因其超越國家、民族的狹隘之愛而以「人類之愛」、「正義之愛」贏得世界人民普遍的尊敬。
  •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因德國而誕生也因德國而滅亡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法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即是君主制在法國走向消亡,也使共和制在法國得以鞏固;既在一戰時打敗德國、維持了法國在歐洲的大國地位,也在二戰時投降德國、使法國淪為傀儡政權。那麼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是如何興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第三共和國建立
  • 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該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
  • 法國為什麼又被稱作《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雖然法國大革命發生在1789年,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年才成立,總統全民直選始於1965年,所以相對美英等國,法式民主制度更為「新鮮」,自然也充分借鑑其他傳統模式並取長補短。        自1789年大革命後法國政局的長期動蕩。1848年,在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拿破崙帝制和王朝復闢後,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法國歷史上第一次由男性公民直接普選產生議會和總統。
  • 《法蘭西抵抗者》中文版面世 獻禮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中國網12月29日訊 (記者王文曄) 近日,由法國史資深學者曹松豪先生翻譯的法國著名左翼政治家羅貝爾•尚貝隆回憶錄《法蘭西抵抗者》(以下簡稱《抵抗者》)與中國讀者見面了。這本百歲老人的回憶錄以訪談的形式,記錄了參與法國本土抵抗運動的法國人民在戴高樂將軍及其親密戰友讓•穆蘭的領導下,同德國法西斯侵略者進行不屈鬥爭並最終取得勝利的光榮歷史。
  •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創建者戴高樂
    他還曾在中東服役2年,後晉升中校,在國防委員會擔任4年書記處成員。期間,撰寫了《敵人內部的傾軋》(1924年)、《劍刃》(1932年)、《未來的軍隊》(1934年)、《法國和她的軍隊》(1938年)等著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在法國第5軍任坦克旅旅長,1940年5月任第4裝甲師準將,同年6月6日任國防部副國務秘書,主張抵抗納粹德國的進攻,拒絕在德法停戰協定上簽字。
  • 戴高樂--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開國元勳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有人說,法國歷史上出現過兩個真正的偉人。一位是眾所周知的拿破崙·波拿巴,他憑藉一把劍徵服西方世界,幾乎統一了歐洲,為法蘭西帝國拓展了疆土,樹立了威望;另一位便是夏爾·戴高樂,他以其堅忍的性格和靈活的手腕,保衛了法蘭西的尊嚴和利益,並為法國在戰後取得大國地位立下了赫赫功勳。沒有拿破崙,也許法蘭西不會被後人稱道;但沒有戴高樂,也許法蘭西將不再被後人記憶。
  • 赫斯,駕機叛國的納粹德國副元首
    赫斯隨後在其題為《領導德國恢復舊日光榮地位的人應當是怎樣的人》的文章中有如是說:「在一切權威蕩然無存的時候,只有一個來自人民的人才能確立權威,獨裁者在廣大群眾中紮根越深,他就越能了解在心理上應該怎樣對待他們,工人們也就越不會不信任他,他在最活躍的人民階層中也就越會得到更多的支持。他本人與群眾並無共同之處。象一切偉大人物一樣,他有偉大的人格,必要時他不會因害怕流血而退縮。
  • 法國根本沒有「法蘭西學院」!或者說有三個!
    從1971年至1984年6月辭世,福柯一直在Collège de France講課,其教席的名稱是思想體系史。此教席成立於1969年以替代去世的讓·希玻利特(Jean Hippolyte)教授的哲學思想史教席。1970年米歇爾·福柯被推選為這個新教席的教授。下面這些著名的法國哲學家也在Collège de France 擔任過教席教授。
  • 從法蘭西民族的「大國夢」看法國的外交形象
    從冷戰開始,法國人就有強烈的「反美情緒」,這種根深蒂固的淵源絕大多數來自於戴高樂將軍的政策,他巧妙的誇大美蘇的矛盾,從中法國鞏固了自己的地位。美國的崛起和法國的大國夢有了極大的衝突。法國人非常反感美國就是全球化的絕對主導者,但是在政治、經濟都比較疲軟的法國,依然在光復法國大國夢的道路上艱難探索著。本文從歷史角度分析法國傳遞給世界的外交形象。
  • 法蘭西島不是島,是法國的搖籃
    今天的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法蘭西才是法國。只不過法蘭克與法國也不是沒一點關係,從法蘭克王國分裂出來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是法國的前身。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蠻族們在原帝國境內建立起一個個政權,法蘭克人就是其中之一。481 年,克洛維繼承法蘭克首領,建立法蘭克王國,建都巴黎。法蘭克王國分為墨洛溫王朝與加洛林王朝兩個時期,克洛維開創的是墨洛溫王朝。
  • 法國大選揭曉前夜-法蘭西共和國與法蘭西斯坦國對決
    藍星以西,支離大陸,高盧後裔,浪漫以極,得稱法蘭西者西元2017年,芽月之後,花月正當,牧月未至。塞納河邊,法蘭西巴黎香舍利謝風起雲湧。藍星極西法蘭西,國運縱橫。這是法蘭西高盧民族的國運之戰,個人認為也是法蘭西共和國與「法蘭西斯坦國」的終極對決。
  • 法蘭西第一第二第三共和國,第一第二帝國,這五個國家如何區分?
    前不久小編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德意志第一帝國、第二帝國、第三帝國,這三個帝國如何區分?》,介紹的是德國歷史上的三個國家。德意志第一帝國是指古代的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國是指希特勒統治的納粹德國。介紹了德國歷史,當然少不了介紹法國歷史。雖然法國和德國是鄰國,但法國歷史軌跡跟德國歷史軌跡有較大不同。
  • 法蘭西歷史上為什麼有那麼多共和國和帝國?
    9月20日法國軍隊在瓦爾密戰役中打敗聯軍。9月21日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議員們第一次集會一致決定廢除法國君主立憲,實行共和,1792年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1793年路易十六被判叛國,被送上斷頭臺。
  • 漲知識 | 法國到底有幾個「法蘭西學院」?一篇文章帶你理清思路!
    百度搜索「法蘭西學院」會跳出很多文章,甚至不需要會法語,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比如以下三篇文章中的「法蘭西學院」對應著三個不同的法語名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法國到底有幾個「法蘭西學院」?哪個才是真正的「法蘭西學院」?
  • 記一個叛國者
    1656 年,斯賓諾莎被猶太教會長老以異端學說的名義傳訊,他們問他是否跟朋友說過天使可能是幻覺,靈魂可能僅僅是生命,《舊約》並沒有提到永生的問題…… 沒有史料記載他是如何回答的,但是,如果他至少能夠表面上維持對猶太教信仰的忠實,教會非但不懲罰,還會提供給他一定的年金。
  • 德國與法國,到底誰的實力最強?
    以汽車和精密工具機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2)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位於西歐的總統共和制國家。該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綜合國力在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是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
  • 德國:可以買到一個法蘭西
    法蘭西,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佼佼者,如此不可一世的存在,應該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後來國家的命運完全被「15個法郎」掌控,說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事實確實如此。上個世紀,法國曾誕生過一名非常著名的領導者,名叫戴高樂,年輕時就讀於聖西爾軍事學校。成績優異的他,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擔任指揮,也曾遊走於各個軍隊之間,從事軍事教育活動。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戰勝德國的「秘密武器」便是由戴高樂的創造性設想一步步實現的。但是此時的他萬萬沒想到,正是因為自己的高瞻遠矚某種程度上導致了二戰中法國的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