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緬甸旅遊,不慎左手臂摔成骨折,在當地做完手術後回到國內想重新包紮,到了醫院才發現問題來了:國外醫院包紮使用的是一種國內早已不使用的石膏,醫院難以取掉,但是不取掉石膏,就無法重新檢查和治療。
國外摔傷手術後回國
朱女士今年40歲,5天前,朱女士去緬甸旅遊,途中不慎摔了一跤,左手骨折。朱女士說,她立即被送到當地的醫院檢查,然後手術,最後醫院給她打上了石膏固定。擔心語言不通影響治療,朱女士隨後回到國內,打算去附近醫院重新治療和檢查。沒想到的是,醫生檢查後表示,無法拆除裹在她手臂上的石膏。朱女士當即被嚇了一跳,無法拆除石膏,就不能重新進行檢查和治療。
醫生解釋,不能拆除石膏的原因是這樣的石膏在國內早已停止使用。記者後來了解到,原來裹在朱女士手臂上的石膏外面有一層網眼線狀的東西,石膏的外殼也十分堅固。
國內的石膏都能用水泡開
九龍坡區第四人民醫院的張醫生說,國內使用的石膏,一般用水就能泡開,而朱女士手臂上這種有網眼線狀的石膏叫橡膠石膏,無法用水泡開。橡膠石膏很多年前在國內使用過,每次都需要根據患者的手形取模,然後造型。因為石膏成型後不好取,力度掌握不當還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國內早已停止使用。
朱女士說,醫生建議她去找消防試一試,如果在醫院強行取石膏,肯定會對斷裂的手臂造成第二次傷害。
刀片划過石膏不見裂開
朱女士家附近就是特勤三中隊,她向值班的消防員講述情況後,備勤的其他消防員一起仔細研究如何實施救援。消防員首先找來刀片輕劃套在朱女士手臂上的石膏,劃了幾次才有一條小縫。透過這條小縫隙,消防員發現石膏內側與朱女士手臂皮膚直接粘連。消防員用鑷子輕輕試了試,發現一些石膏已經和皮膚粘在一起。
後來,消防員又找來微型鋸子、剪切鉗等四五種工具,耗時20多分鐘,才將朱女士手臂上的石膏體切開,這才將朱女士的手臂解救出來。
消防員告訴記者,最近兩年來,類似在國外受傷再回國內繼續治療的案例從以前的零起到現在已經有四五起,案例都和朱女士相類似。九龍坡第四人民醫院的張醫生說,一些醫療治療條件滯後於國內的國家,使用的部分治療器具是國內淘汰的,所以,建議遇到類似情況,主動說清楚要回國繼續治療,選擇常規治療確保沒有二次傷害的危險後就儘快結束假期回到國內。另外,就是注意將病歷等資料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