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這是娃哈哈最初的廣告詞,真的是做到了廣告詞的效果。對於很對的80後、90後,小時候手上必備一瓶娃哈哈,這可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飲料。
在娃哈哈集團發展的過程中,還推出了果奶、營養液、AD鈣奶、瓶裝水等產品。還記得那年,娃哈哈的瓶裝水上王力宏帥氣的臉龐,吸引了多少的少女。
32年的時間,娃哈哈從默默無聞的小工廠,發展成中國飲料行業的領軍企業。這和創始人宗慶後的付出有很大的關係,他騎著三輪車穿過每個大街小巷,叫賣冰棍。三十年前,條件十分的艱苦,交通不發達,資金也跟不上,宗慶後卻能將工廠做大。
宗慶後可謂是中年得志,苦了大半輩子。年輕的時候在農場幹了15年,吃過太多的苦了。後來,好不容易能到學校裡當校工,比農場輕鬆多了。這時候的宗慶後,只想著踏實工作,等到想創業已經42歲了。
創業之初,宗慶後選擇了做冰棒,因為他的誠信可靠,很多人都會找他買冰棒。就連保健品公司都找到了宗慶後,希望和他合作。從此,他開始代理中國花粉口服液。靠著代理業務,他的工廠規模變大了,他尋求著突破,研發自己的保健品。就這樣,兒童口服液研發出來了,讓宗慶後的生意更好了。
隨著口服液銷量的增加,娃哈哈食品集團成立了。對於娃哈哈來說,宗慶後就是公司的靈魂,是公司的代表。在他的帶領下,娃哈哈成為國內飲料行業的巨頭,他也三次成為中國首富。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宗慶後專注實業,娃哈哈仍然沒有上市。
在娃哈哈發展的巔峰時期,也就是2013年,營業額高達782.78億元。當時,宗慶後給娃哈哈定了一個目標,要在2014年營業額達到千億元。
到了2014年,公司的營業額就開始下降,只有728億元,這家飲料王國是怎麼了?為了改變業績,娃哈哈一直在尋求改變,推出了AD鈣奶月餅、鋅鈣多多等鋅產品。可是,這些產品還是圍繞著AD鈣奶,缺乏創新。因此,消費者的接受度不是很高。
對於有32年歷史的娃哈哈來說,產品需要有創新、營銷也要加把勁,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說到創新,娃哈哈在2018年也推出了纖細佳人藜麥奶昔、天眼晶睛乳酸菌飲料等新型飲料。這算是娃哈哈的一個進步,有創新才有發展,企業不能只靠著單一的產品來盈利。而且,這些新型飲料都是保證了消費者的健康需求。
現在的消費者,對於食品更多的是注重養生,對身體有益處的。娃哈哈還增加了新的營銷渠道,和知名的惠買集團合作,不僅能夠在網絡上宣傳,還可以通過電話、手機等銷售。惠買集團更厲害的是,能夠幫助娃哈哈集團在6個視頻購物頻道上銷售。這些銷售渠道都可以為娃哈哈帶來一定的銷量,足以提升業績。
2018年,娃哈哈集團的業績終於不再下跌。可是,曾經和老乾媽一樣堅持不上市的宗慶後,卻考慮上市了。看來,資本市場的確很有吸引力。或許,上市真的能幫助娃哈哈,這倒不失為一件好事。
也很難為年紀74歲的宗慶後還要替公司操心,一位老人到處奔波。好在,有女兒宗馥莉能夠在他左右,幫他分擔一些事物。宗馥莉畢竟是從國外留學歸來,受到了國外先進的思想影響,她更能夠接受新的事情。在她進入公司的這些年來,為娃哈哈帶來了很多的收益。
有人會說電商的存在,給娃哈哈帶來了影響,其實不存在的。娃哈哈經營了那麼多年,有它的優勢,而且消費者對娃哈哈有很高的認可。相信娃哈哈集團會再次走向巔峰,讓實體經濟繼續發展下去。娃哈哈是中國飲料界的巨頭企業,基本上大部分的中國人都喝過娃哈哈,娃哈哈是由宗慶後創辦的,而《宗慶後與娃哈哈》講述了宗慶後與娃哈哈的故事。
74歲的宗慶後老人奮戰一線,只為守住實體經濟,壯大民族品牌娃哈哈。很多時候,都可以在娃哈哈的工廠看到宗慶後,他來自基層,了解基層的辛苦,所以對員工很關心。希望,娃哈哈能夠越走越遠,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