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飛君要為大家推薦一個身邊最愛吃的朋友,愛甜又嗜辣,手機備忘錄裡滿滿都是店名。我們都叫她"阿球"。
景德鎮,不是一個鎮,它是一個小城市。
小到什麼程度呢?第一次去我只花了一天,就感覺已經走完了這個城市的大部分地方。
這座城市雖小,卻很獨特,因為它由陶瓷和無數有趣的人共同構建。
瓷器滲透進了景德鎮的方方面面,
上天賜予它「水土宜陶」之異稟,域內水系發達、富蘊優質高嶺土和瓷石以及漫山遍野的燃料。
大家都知道這裡是「瓷都」,知道這裡充滿了藝術文化氣息。
卻不知道,拋開這些高大上的藝術、展覽,更迷人的是這個陶瓷之都獨有的市井氣和煙火味。
冷粉、餃子粑、清湯、煎餅,是陪伴景德鎮人一起長大的市井美味,也是景德鎮人習慣的口感和記憶中的味道。
這裡街頭巷角的小攤,就跟做瓷器的手藝人一樣,樸實無華,但有趣且專注。
如果有機會來一次景德鎮,你一定要好好的、用心的體驗在這裡的日子。
只要在江西,就繞不開米粉
南昌旅遊
江西人對米粉的喜愛,不必多說。在這裡,單只是一個米粉,各地的人就能吵開房頂。
吉安貢粉、鷹潭牛肉粉、撫州泡粉、贛州薯粉、萍鄉炒粉、九江炒粉、上饒鉛山燙粉、宜春炒粉、南昌拌粉…
隔了一條街,米粉的味道可能就千差萬別,每個地方都說自己那的粉最好吃。
一物掌柜
而在景德鎮,當地人更鍾愛於他們家喻戶曉的冷粉和牛骨粉。
/ 冷粉 /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陶瓷工人工作辛苦,冷粉的個頭是江西米粉裡最粗壯的。和貴陽的酸粉有點類似,自帶一種厚實勁道的口感。
這種粗如筷子,口感嫩滑,加上各種佐料的拌粉堪稱景德鎮一絕。
粥均勻
說起來,景德鎮冷粉跟南昌拌粉似乎有點像,但又不那麼像。
他們的區別在於粉的粗細和配料。當然,對於景德鎮人來說,冷粉比南昌拌粉更有嚼勁,這也正是冷粉的特色所在。
寶寶007
除了辣椒、醬油、醃菜、蔥花,冷粉還一定要拌進橘子皮、滴上小磨香油才地道。
滿滿一碗,感覺辣椒在舌尖跳舞一樣,辣卻好吃,吃一次感覺辣到不行,吃完之後卻感覺特別過癮。
/ 牛骨粉 /
福豆星哩個豆豆豆
就我愛夏夏天
在幾個吃辣的省份中,江西辣並不出眾。
但如果你真的來嘗過景德鎮的牛骨粉,那江西的辣絕對讓你刻骨銘心。
依緣5210
冩食派WeiWei
雖叫牛骨粉,但牛骨和粉是分開的。
牛大骨很辣很鮮,肉質並不會燉到酥爛,還會保留牛肉的嚼勁,但大概是因為肉質好,這樣的牛肉嚼起來並不難,甚至有種一咬即化的感覺。
福豆星哩個豆豆豆
牛骨湯各家有各家的秘方,不變的是牛骨的味道香而不膩,嫩而不柴,來景德鎮啊一定得嘗嘗。
米粉滑溜溜的也有嚼勁,加入了 酸蘿蔔、陳皮、醬菜、豆乾的粉,簡直有魔性,一嗦到底停不下來!
小吃才是人間風味:個個似曾相識,卻相見恨晚
一物掌柜
在景德鎮人看來,做瓷器不過是養家之道,食在瓷都,這些辣椒粑、麻餈、餃子粑、鹼水粑等美食才是生活之本。
A大月亮
這些傳統小吃養育了一座城市,自這座城市誕生之日起,就再也沒有比它們更草根、更市井的美食了。
一物掌柜
這些傳統小吃文化的精粹來源於生存在這座瓷都的芸芸眾生的簡單和執著,
一座城市能在一千年中只做一種產品、只吃這些傳統小吃,
這與當今時代的浮躁格格不入,而這種隔膜的距離,正印現出這些傳統小吃卓爾不群的風骨。
/ 油條包麻餈 /
是你的Ting
也不知道最開始是誰發明出這樣的美食搭配,油條+麻餈的組合實在是太治癒了。
不同於常見的外糯米內油條,它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將油條變成了主料,糯米變成了夾心。
香甜軟糯的麻餈+外脆內松的油條,在芝麻糖裡打個滾,真的很不一樣!
是你的Ting
油條酥酥脆脆的,麻餈甜甜的,一口咬下去首先是脆的口感,接下來就是芝麻糖那種甜甜的滋味侵襲味蕾,再一口咬下去,就是軟軟糯糯的麻餈!
芝麻的香與白糖的甜中和的恰到好處,香甜軟糯鬆脆大概是最好的形容詞了。
/ 煎餅 /
美食星探
在景德鎮這樣的小城,能看到大排長龍的店真的很少,馮氏燒餅算一家。
陳舊的門面和鍋具,無一不展示著這家店的年代感。
mglsn
Bong-Pia
雖然這個煎餅看上去很像煎包,但他真的是煎餅。麵皮鬆軟還帶點脆,餡兒鹹香,包的滿滿的超滿足 !
只有四種口味,鮮肉、韭菜、包菜和蘿蔔,要是不能吃辣,一定記得點不辣的噢!
/ 餃子粑 /
二兩糯米
餃子粑簡直是景德鎮人民的心頭好!不僅早餐想吃,恨不得一日三餐都來一份。
鑫益屬於老字號了,在外的景德鎮人啊,就想念他家的餃子粑味道。
二兩糯米
和我們常吃的餃子不同,餃子粑是米粉做的皮兒,蒸出來透透的,裡面還隱約可見到餡兒,一般分辣蘿蔔絲兒和韭菜豆乾的。
鮮香的米皮和美味的蔬菜餡再加上軟糯的口感,真是百吃不厭!
/ 炸清湯 /
袁來是你ni
「清湯」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小餛飩。
油炸的清湯皮特別薄,薄皮還得在高溫中保證皮不破,看上去簡單的炸清湯也需要點功夫。
寶寶兒是青春無敵美少女
我才是肉絲兒
炸清湯剛剛出鍋的時候就是最佳賞味期,外皮酥脆的同時內餡卻香嫩,
口味重的話還可以蘸辣椒油和醋一起吃,非常解膩。
/ 辣椒粑 /
喵膩-
江西人喜歡吃辣椒,很多地方都有當地的吃法,
而這裡的老人們在冬天天氣乾燥的時候喜歡把辣椒與糯米和在一起做成原味的辣椒粑。
做辣椒粑並不容易。
選用當季的蔬菜,比如說南瓜,去皮後切開一圈一圈薄厚均勻一次晾曬好後翻面再晾曬、一次蒸熟、放入糯米粉攪拌到南瓜泥,
二次晾曬好後翻面再晾曬、二次蒸熟、加入各調料扮在一起攪拌均勻,
三次晾曬好後翻面再晾曬至半乾後手工製成餅狀,四次晾曬好後翻面再晾曬乾,南瓜味的辣椒粑才算做好。
景德鎮的青花盤子裡,裝滿了家常菜
帽子醬
景德鎮菜在味道上是顯著的江西菜特點,鹹辣偏重口。
但在食材的選擇上卻比較獨特,有的菜最開始甚至是景德鎮獨有。
milagoo
吃過幾次景德鎮的正食,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下飯。
/ 鹼水粑 /
錢以斌
鹼水粑說是小吃,但單從做法上我更願意把它當做主食。
淘米、過濾植物鹼、磨漿、炒漿、揉粉、蒸製,可見製作之繁複。
傳統工藝製作的鹼水粑對鹼水的要求很高,
它必須是由純天然植物製作成的鹼,比如說茶籽殼、黃豆杆、稻草燒成灰,再用水衝洗,衝洗後的鹼水就是鹼水粑成功的秘訣所在。
哈哈的犀牛jio
簡單來說它是一種用大米磨漿加天然鹼水做成的糕,烹飪前切薄片。
經典做法是鹼水粑炒雞蛋,一定得加上當地獨有的溼鹽菜,才算完整。
/ 豆衝燉魚頭 /
舌尖3的第一集就講述了「豆衝燉魚」這道地道的景德鎮風味。
豆衝屬油豆腐一種,算是景德鎮的特色食材之一。長條形狀,吸飽了燉肉的濃香。
姍姍來吃
魚應當是先前煎過,燉出來的魚湯奶白鮮甜,還帶著一絲紅椒的辛辣。
但恰到好處,濃鬱的魚湯喝進肚,感覺像喝進了一整碗膠原蛋白似的容光煥發。
/ 瓷泥煨雞 /
瓷泥煨雞是一道典型的「窯工菜」,做法有點像電視裡見過的「叫花雞」。
處理好的雞用荷葉包紮好,然後將紹興老酒淋入瓷泥中,拌勻後,用含酒的瓷泥將嫩雞及荷葉團團裹住,
再將雞埋入剛開窯的熱窯內的塾渣中,煨烤十個鐘頭左右。
光看著這個做法,就感覺看到一隻酥爛離骨、濃香撲鼻的雞了。
堂吉訶德
瓷泥煨雞一定得趁熱吃,熱的時候才能吃到焦嫩入味、雞汁迸發,連皮帶肉滿口餘香的肥美的雞!
景德鎮瓷都的名號名不虛傳,美好靜謐的景點也一直都在。
但如果你願意為了它的街巷小吃、市井人情過來,也一定會不虛此行。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