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招聘職位與求職者的匹配度

2020-12-18 第二說

求職者經常有這樣的困惑,目標公司招聘的職位與自己是否匹配呢?

——感覺招聘簡章描述的任職資格和條件我都符合,投遞了簡歷,好幾天了,HR始終沒有回覆我,是什麼原因呢?

——感覺自己有幾項條件不是非常優秀,如果應聘了,HR會給我面試的機會嗎?

其次,HR也有這樣的困惑:求職者符合招聘職位的描述,為什麼用人部門還是覺得不合適呢?

——HR篩選簡歷的時候,覺得人才各方面都符合招聘要求,但是有一項或兩項稍微差了點,其他都很好,要不要給他一個面試的機會?

——明明人才很符合招聘要求,用人部門卻不願意錄用呢?

今天我們就來回答「如何知道招聘職位與求職者的匹配度」的問題。

其實,滿足職位要求是HR,您進行招聘工作的核心目標,人職匹配簡單來說就是職位上的人要符合併滿足完成該職位工作任務和目標的 任職要求。

人職匹配從實踐意義上講,不僅包括人才與職位的匹配問題,還包括個人與團隊的匹配、 個人與組織的匹配問題,即人職匹配有三個要素:

01個人與職位的匹配;

02個人與團隊的匹配;

03個人與組織的匹配。

01個人與職位的匹配

個人與職位匹配包括兩項內容:

第一, 職位要求與人的知識、技能、能力相匹配

第二, 工作報酬與人的能力、工作動機相匹配

匹配是指職位要求與個人能力、動機等要求的吻合度,追求「恰到好處」是匹配的最高境界,匹配一方面要研究現在的匹配, 同時也要研究未來職位和個人能力發展的匹配度。

因此,個人與職位匹配對於求職者來說,通過應聘企業職位的招聘外在條件,在根據自身的技能、學歷、工作經驗就能很好的知道,自己與招聘職位的匹配度怎樣樣。也就是哪些方面、項目符合公司招聘要求,哪些條件達不到。

個人與職位匹配對於HR來說,是最容易通過簡歷篩選求職者的簡歷是否符合招聘職位要求的方法。通過加深對招聘職位的了解,知道招聘職位的條件,即硬性條件、軟性條件、加分項目等,與求職者簡歷中的項目逐一匹配。

如果個人與職位匹配達到60%及以上的匹配度,HR就可以跟求職者作進一步的電話溝通。嚴格點的可以控制在個人與職位匹配70%以上的匹配度。

那麼問題來了,個人與職位匹配經常出現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人能力素質高於職位要求的情況。

當個人能力素質高於職位要求時,包括個人的學歷、工作經歷、工作業績等都是最優秀的,並且個人如果入職的話,是可以輕鬆勝任職位工作的。這部分人是人才市場的A類優秀人才,一般不會輕易跳槽,人才的要價也是很貴的那類。

對於組織而言, 為了吸引更加優秀的這一類人才,為了滿足個人能力素質匹配的薪酬,勢必要支付更高的薪酬成本,這樣不利於組織的薪酬成本控制。

對於個人而言,完成一項沒有挑戰性的工作對於很多人而言是枯燥無味的,長期勢必會影響到個人工作的積極主動性。

綜合國內外理論和實踐研究結論,一般企業的HR對於明顯高於招聘職位要求應聘的人才,應該更加警惕和慎重做決定。也有企業HR建議,不建議招聘高於職位要求的人員,因為他們的穩定性、忠誠度更差,要價更高,同時也不利於團隊友好氛圍的養成。

所以,總的來看,求職者和HR就個人與職位匹配方面,應該考慮應聘和招聘個人與職位匹配度在70%-90%的人才,其中人才與職位的匹配度在80%的,最為理想。

當人才與職位的匹配度在80%,人才具有成長的潛力和發揮能力的空間,人才也對企業的慎重錄用懷有感激之情;企業在薪酬方面,也可以合理控制人工成本的開支,真正實現人才、企業和HR的三贏。

第二, 當個人能力素質低於職位要求的情況。

當個人能力低於職位要求時,作為組織的管理者而言,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任務不能順利執行、總體效率低下等情況,看起來好像省了人工成本,但在組織效率上會大打折扣。

這樣的情況本不該出現在實踐的企業錄用和人才使用當中,卻經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為什麼呢?

個人能力素質低於職位要求而被錄用的,可以存在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1. 老闆、領導、上級、同事的引薦或推薦的親朋好友,在國企、私企中常見;

2. 企業發展戰略、薪酬戰略的考慮,比如薪酬沒有競爭力,減低招聘條件錄用;

3. 勞動力市場上人才的供求關係,當企業需要的人才在市場稀缺的時候,企業會降低招聘要求錄用;

4. 當地政策的考量,比如殘疾人的錄用;

5. 人才錄用地區偏僻,優秀人才有願意考量,減低招聘要求錄用;

6. 公司走下坡路,沒有吸引力和職業發展前景,被迫降低要求招聘的等等。

很多時候,老闆也會慎重考量人才的忠誠度、穩定性、發展潛力、可靠性,適當招聘一些個人能力素質低於職位要求的人,加入公司;也有可能礙於某種合作夥伴、部門領導的關係,適當降低了對於特定某個人的招聘要求。這就導致了個人能力素質低於職位要求的情況。

但是組織要仔細想好,一旦聘用低於職位要求的新人後,是否願意花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培養新人,還是可以適當的養閒人?

02個人與團隊的匹配

初階的HR很難注意到求職者與招聘職位在個人和團隊匹配的問題,有時候HR自己都不是很了解業務部門團隊的氛圍、團隊中每個人的特點和工作風格。這也是企業開始要求HR要作為業務合作夥伴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的體現。個人和團隊匹配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 個人和團隊在行為風格上的匹配度

成功的團隊在行為風格上具有兩重內容: 一致性和差異性。一致性是指團隊整體風格的一致性,從團隊領導者到每個成員, 具有共同的風格特質。差異性是指團隊成 員個體的差異,往往成功團隊的這種差異,表現在互補性上。

因此在選拔人員時,一方面要研究整體團隊的共有風格,另外就是研究如何匹配團隊成員之間的風格差異,進行互補。

求職者可以通過與面試官、HR的溝通中了解團隊領導、團隊成員的工作風格、做事特點,以實現工作的更好配合和成員行為風格的互補。

第二, 個人和團隊在價值觀上的匹配度

共同的價值觀是團隊的標誌之一,您在進行個人和團隊匹配時,要研究個人的價值觀是否與團隊價值觀保持一致,如果個人價值觀不能與團隊價值觀一致,即使進入了團隊,在未來將會存在很大的管理風險。

特別是在團隊成員中發生衝突的時候,往往背後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導致的,因此一致的工作價值觀是團隊成員協作,完成指定目標的重要保障。

第三, 個人和團隊在能力知識上的匹配度

一個團隊將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需要不同的知識技能,因此需要團隊成員擁有足夠的知識技能儲備,需要具有完成團隊基礎任務知識技能外,還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知識的互補性。

比如團隊需要一名具有金融知識的產品經理,這是之前團隊在金融方面的弱項。因此HR應該重點招聘具有金融學歷和工作背景的產品經理。

03個人與組織的匹配

個人與組織的匹配,主要是和公司文化的匹配、與公司的價值觀的匹配。組織希望員工 的知識、技能、能力與崗位要求匹配,也 希望員工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和價值觀相 一致;希望新員工在承擔工作任務、提高 績效的過程中,保持著對組織目標和價值 觀的認同。

企業HR在招聘的時候,會更加看重你的意向強烈程度、對公司的了解程度、對公司價值觀和文化的認同程度。通過HR提問,你的面試表現可以了解到。

建議求職者同樣選擇與自己價值觀、團隊風格相匹配的公司和職位,並最終考慮入職。

最後總結一下,本文探討了如何知道招聘職位與求職者的匹配度,通過個人與職位的匹配、個人與團隊的匹配和個人與組織的匹配,這三個維度了解。

其中前面的「個人與職位的匹配」維度,可以通過招聘的職位簡章JD了解得到,通過求職者的簡歷了解到。

「個人與團隊的匹配」需要通過了解求職者與招聘部門團隊的行為做事風格掌握,HR、求職者和面試官可以通過多溝通這方面的話題,得到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個人與組織的匹配」,求職者可以通過企業的官網、面試的體驗感、HR的專業度、外部人員的評價、內部同事的評論了解,HR和面試官可以通過面試提問,了解求職者的價值觀與企業的文化的認可程度。

So,如果不考慮降低招聘要求的情況下,求職者和企業HR都應該選擇加入和錄用與職位、團隊、組織文化至少70%-90%匹配度的企業和人才。錄用70%-90%匹配度的人才,是企業構建人才持久競爭力的重要保障,是企業長久健康快速發展的基礎。

同時,也要求企業HR要更加了解業務部門,打造HRBP團隊,提升自身的專業性。

相關焦點

  • 求職者如何在山東省公共招聘網進行求職?
    Q 求職者在山東省公共招聘網進行求職的流程? A 註冊完善簡歷職位申請。 Q 求職者如何進行註冊? A 1、進入山東公共招聘網,在頁面左上角找到「求職者註冊」或在頁面右側登陸框處找到「個人用戶」—「個人註冊」。
  • 獵頭如何利用招聘網站,怎樣寫出色的JD(職位描述)?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先進,招聘網站也成了獵頭顧問尋獵人才的渠道之一,但由於招聘網站上的招聘信息種類繁多,所以JD內容就成為了吸引人才的亮點。深圳獵頭公司根據工作經驗,簡單地告訴大家,如何利用招聘網站撰寫JD,吸引更多的點擊率,從眾多招聘信息中脫穎而出。
  • 這樣寫招聘JD,才會讓求職者念念不忘
    一些用人部門可能對職位描述的撰寫並不在意,但是候選人是非常在意的!他們通常會細緻了解空缺崗位的工作內容以及崗位要求,才會去評估該崗位是否匹配自己的技能及職業發展。求職者對於他們不感興趣且無法理解的工作機會通常情況下是不會投出他們的簡歷的。
  • 2020求職者調研報告-58同城招聘研究院
    求職者調研活動背景 2020 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就業市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 隨著一系列抗疫措施的實施,經濟社會逐步恢復常態化。在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的同時,求職者的心態也勢必會受到一定影響。深入了解求職者的狀態,挖掘求職者的需求,以迎接時代變化一時成為全民關注 焦點。 2.
  • 58同城推出物流招聘專場 多元招聘體系助力求職者更充分就業
    多元崗位豐富就業機會,貼心服務便利求職選擇在58同城物流招聘專場中,不僅集結了多家知名綜合性物流供應商,還匯聚了眾多貨物運輸、餐飲配送等細分領域職位,企業廣發"求賢貼",為求職者帶來調度員、快遞員、送餐員、閃送騎手、裝卸工等崗位。求職者登陸58同城APP,點擊"找工作",即可在"物流專區"中瀏覽上述崗位的具體信息。
  • 求職者的簡歷如何能通過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篩選
    如今,很多求職者在面試新工作之前,其在招聘網站提交的簡歷很有可能通過人工智慧工具進行篩選。因此,行業專家提出了求職者需要了解人工智慧篩選簡歷的7個注意事項。 根據調研機構的分析,幾乎所有財富500強公司(98%以上)和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使用求職者跟蹤系統過濾簡歷,然後再將其提交給人力招聘經理。
  • ...58同城超職季:名企平均月薪7523元,72.6%的求職者傾向於招聘App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數據表明,我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達到1.91億個,區塊鏈應用操作員、3D列印設備操作員、信息安全測試員等新崗位不斷湧現。與此同時,隨著高校規模擴大,求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由於用工單位和人才缺乏深入溝通了解,信息不對稱現象一直存在,58同城超職季通過視頻面試、直播招聘、企業VR招聘等智能化方式,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創造輕鬆求職氛圍,一站式達成求職目標。
  • 趕集網招聘移動端春節訪問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0% 求職「黃金期...
    原標題:趕集網招聘移動端春節訪問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0% 求職「黃金期」搶先預熱  當很多人沉浸在與家人團聚的氛圍中時,一些人也開始為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做打算,據趕集網招聘大數據公布的2018年春節假期正月初一至初十期間數據顯示,趕集網App端招聘用戶訪問較2017年同期增長20%。
  • 58同城「雙十一」前夕推出零售招聘專場 海量優質崗位促進求職者就業
    為了迎接「雙十一」年終促銷季,不少企業增加了銷售需求,招聘零售人才更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近日,58同城重磅推出零售招聘專場,集聚豐富優質的零售業職位,為基礎人才帶來多元化就業機會,助力求職者穩就業。58同城用戶登陸招聘專場,不僅可以查看企業招聘職位描述,了解崗位職責要求、薪資待遇、公司信息,還能查閱企業與求職者當前位置距離及乘車時長,查看其他用戶對該企業的點評,便於及時與崗位發布者取得聯繫。與此同時,用戶還可以通過58同城求職金卡,了解自身競爭力,獲得簡歷置頂、急速提醒、極速溝通等特權,快人一步應聘到心儀崗位。
  • AI招聘,HR的助手還是對手?
    在職位與地區匹配度上,機器人完勝;在技能匹配度上,兩者打平;在學歷匹配度上,機器人和人類有較大差距,因為機器人不能識別「專升本」屬於哪一種學歷類型。雖然以上兩個案例的「人機大戰」中,結果都是人類險勝AI,但是AI的快速與高效,已經展示了其在招聘方面的無限潛能。
  • 求職高峰晚於招聘高峰 求職者趨於保守
    北京商報訊(記者 王維禕)生活服務業招聘求職供需兩旺。12月9日,58同城發布生活服務業招聘求職大數據顯示,今年1月-10月生活服務行業平均支付月薪6680元。其中,95後求職者佔比高,達到25.73%。數據顯示,生活服務業企業招聘在今年2-3月和6月達到高峰,而求職高峰則在3-4月和7月來臨。
  • 企業招聘去哪些招聘網站比較靠譜?
    但其也存在一些缺點,不能免費發布職位,簡歷推薦一般,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去篩選簡歷。建議南方的企業選擇。2、 智聯招聘最早是從獵頭公司轉型的招聘平臺,平臺簡歷超過2億,是行業內簡歷數最多的企業,同時涉及的行業領域、職位類別也較全。而作為最早的招聘平臺,在智聯大數據匹配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側重於大學生文職類、白領階層,專業性強,在北方的效果總體不錯。
  • AI招聘工具:地毯式搜索求職者有經驗不一定值錢 非傳統僱員或越來...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工智慧在招聘中的應用的經濟學家Bo Cowgill說,雖然這也可能對一些求職者有所幫助,但對求職者來說也存在潛在的不利因素:這種算法也可能降低這些領域的工資。 Cowgill 說,「你會得到更多非傳統的、同樣合格的、同樣高效的員工。但僱主「似乎不需要為此進行太多競爭。」
  • HR如何做好求職者的薪酬談判?
    一,要壓低求職者的心理預期。要是讓人給求職者心理壓力,降低他們的心裡心理期望,使他們更加理性客觀的看待現實問題。做到這一點需要摸清對方的薪資底線。第一,在招聘前期都要記入薪資的談判。在招聘的初期參透薪資談判的意識,了解對方的薪資情況及心理底線。比如在錄製申請表中具有薪資一欄。
  • 校園招聘紛紛上雲端 大學畢業生如何應對空中雙選
    開學後,學校會繼續組織線上招聘,也有相應的就業指導,我心裡踏實多了。」今年全省高校畢業生預計23萬餘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部分用人單位的春季校園招聘由線下轉為線上,各高校紛紛與用人單位對接,「線上宣講會」「空中雙選會」輪番上陣,使得雲招聘、雲求職成為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渠道。相比以往的校園招聘,雲招聘效果如何?畢業生們應該怎樣應對這種新方式?
  • 在馬鞍山找工作,哪家招聘網站靠譜?哪家招聘信息更真實?
    招聘網站千千萬,靠譜就業還是很困難。一邊招聘網站平臺在埋怨求職者找工作沒有定性、招聘企業招聘時不公開透明,另一邊求職者在網站找工作時抱怨招聘信息重複、信息太過虛假。還是招聘企業的原因嗎?都不是!因為企業和求職者最後還是會走到一起,他們總結原因時,只好「抓大放小」「求同存異」,那就是招聘網站平臺不靠譜的原因!那麼問題來了?面對形形色色的招聘網站平臺,在小馬生活工作的我們,如果找工作的話,哪家招聘網站更靠譜?哪家招聘信息更真實?哪家給予我們求職者幫助更大呢?
  • 職場英語:政府職位成為中國求職者首選(雙語)
    上周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政府職位是中國目前很多求職者的首選。這反映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暗中湧動的一股不安情緒。   招聘網站中華英才網(ChinaHR.com)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線上和線下接受調查的4萬多名大學應屆畢業生和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當中,10.9%的人首選政府和公共機構的職位。
  • 技術秘笈:領英6.9億用戶背後,AI如何為招聘者與求職者牽線搭橋?
    隨著人工智慧近年來的飛速發展,這一技術正在成為招聘和求職過程中的新工具,一方面開始接管 HR 工作中簡單重複的部分,幫助企業提升招聘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另一方面幫助求職者從成千上萬的職位中篩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機會,從而更好地去規劃職業發展路徑。
  • 面試技巧 | 求職者如何回答HR自己其他面試邀約情況?
    可能是想看看求職者都投遞什麼職位,什麼樣的公司,也可能是想了解一下求職者的搶手程度,側面分析其能力,已經該崗位的熱門程度,以便於更好的掌握談薪資的主動性。這個問題不用太過遮掩,但也要留個心眼,謹慎回答,不要透露太多細節。這個問題下,HR是想知道你的求職意向,是否有其它公司為你的能力背書,並不是窺探其他公司的面試細節。
  • 58同城發布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78.9%求職者注重薪資待遇,平均...
    58同城通過對求職者深入研究,對求職者穩定就業和擇業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求職者大數據也為企業招聘人才提供指導和參考,及時了解求職者需求和偏好,保證招聘活動順利進行,促進企業更好發展。本次調研顯示,求職者平均更換一份工作的頻率為15.2個月。其中,服務員和電話銷售職位換工作最頻繁,分別每9.2個月和每9個月會更換一次,而店長/賣場經理換工作頻率最慢,每20.1個月才會更換一次工作,其次是銷售經理/主管,平均18.9個月更換一次工作。可見,基層職位人員的流動性更大,管理類職位的穩定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