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研機構的分析,幾乎所有財富500強公司(98%以上)和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使用求職者跟蹤系統過濾簡歷,然後再將其提交給人力招聘經理。
Chameleon Resumes公司前任總經理Lisa Rangel說,「人工智慧工具如今變得更加普及,這只是時間問題。許多大公司已經在使用人工智慧求職者篩選工具,這些工具專注於求職者綜合素質,而不僅僅是簡歷。隨著這些工具變得更加主流和經濟實用,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人才獲取軟體提供商iCIMS公司首席技術官Al Smith表示,人工智慧正在進入許多與招聘相關的流程。Smith說:「這其中包括篩選求職者簡歷,並使用人工智慧的聊天機器人來簡化溝通並安排面試。很多組織認識到機器可以非常有效地識別求職者中最合格的人員,從而使招聘人員開展更有意義的工作,並聯繫最適合的求職者面試。」
但對於通過人工智慧進行篩選的求職者來說,這意味著什麼?很多求職者可以採取各種措施確保他們的簡歷得到優化,利用這種人工智慧篩選功能,並避免一些常見錯誤。他們需要考慮以下這些應該做和不應做的事情:
1.拼出首字母縮略詞
Smith說,「求職者應該突出他們在申請或簡歷中與特定職位相關的所有技能。求職者跟蹤系統將職位描述中的關鍵字與簡歷相匹配,以找到最適合該職位的求職者。許多人工智慧工具還具有語義和同義詞功能,因此他們可以在工作描述和簡歷之間使用相似的語言。」
Smith表示,其中包括任何特殊項目、技能組合、認證,以及相關系統和軟體的全名。他說,準確性很重要,求職者需要定義首字母縮略詞以避免被過濾掉。
2.不要試圖矇騙人工智慧系統
Smith表示,「誠實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求職者申請了一個公司的幾個職位,而他們的電子郵件地址或名稱只是略有變化。而求職者跟蹤系統旨在匹配類似的配置文件,因此該技術將捕獲並標記這一點,可能會反映共提交的簡歷,並影響求職者的潛力。」
他指出,一些求職者在簡歷上列出很多關鍵詞,他們認為這些關鍵詞可以幫助入選,或者列出的關鍵詞採用只有機器才能閱讀的白色字體。「雖然求職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欺騙人工智慧系統,但招聘經理對其進行電話篩選或現場會面時,會發現這些求職者可能沒有他們所聲稱的那樣優秀。」
3. 讓自己與眾不同
Rangel說,許多求職者認為完美的關鍵詞可以使他們脫穎而出。事實並非如此。相反,求職者應該專注於他們的簡歷中的成就和個性化。Smith說,「事實上,他們應該避免在簡歷中使用職位描述中的準確關鍵詞,因為先進的求職者跟蹤系統可以識別這一點,而且這可能會對其求職產生不良影響。」
SPR公司企業架構執行副總裁Pat Ryan建議,求職者需要重新考慮過度使用的詞語,如創新或轉型。他說,「如果一家公司正在篩選一系列文件,它可能會過濾掉許多人使用的詞語。如果每個人都寫了『創新』或『領導』這兩個單詞,那麼算法可能會過濾掉這些詞,即使這些詞對所分析的文本都是重要的。」
4. 在網上提交求職簡歷得到關注
Rangel說,「求職者需要知道,如果想讓別人關注你,需要先聯繫別人。」求職者需要在招聘網站繼續發布求職簡歷,使用LinkedIn網站接近招聘經理,並直接或間接地聯繫招聘經理。
5.繼續與他人建立聯繫
Rangel說,「網絡(員工推薦、社交媒體聯繫和個人聯繫)仍然是獲得高質量工作的最佳途徑。總會有一個新的工具或應用程式可以使一些人的求職過程更順利。如果新的招聘工具似乎不起作用,那麼求職者應該知道出了什麼問題,而如果使用一種更傳統的招聘策略,其策略可能是正確的。」
6. 進入簡歷跟蹤系統,不要等待空缺
Smith說,「求職者應該加入感興趣的公司的人才庫,即使目前沒有空缺的職位。當相關的職位開始空缺時,招聘人員最先了解的是列入人才庫中的求職者,這可能給他們帶來競爭優勢。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7.考慮人工智慧在求職方面的優勢
雖然人工智慧招聘是一種新鮮事物,並且還不完善,但它不僅對招聘公司有潛在的好處,而且對於試圖找到下一份工作的求職者也有潛在的好處。Smith指出,「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消除人為錯誤,因為它總是確保招聘人員看到那些真正有資格勝任這個職位的求職者簡歷。如果沒有採用人工智慧,招聘人員可能會因為簡單的錯誤而錯過優秀求職者的簡歷,或者他們自己的偏見會阻礙求職者進入下一階段。人工智慧的篩選系統也使合格的求職者更容易被識別,以便更快地進行招聘審查,而那些不合格的求職者將被提前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