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附加題,學生答少了6匹馬,老師:思維比數字更重要

2020-12-11 童教雷鳴

一年級附加題,學生答少了6匹馬,老師判錯

一年級孩子的數學題,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因為一年級的孩子思維相對比較簡單,不會把問題想得太複雜。所以,他們在遇到數學附加題的時候,往往會失去分數。

比如下面這道題目:

有12匹馬,走了5匹,又走了1匹,問少了幾匹馬?

就有同學這樣列式:12-5-1=6(匹)

很可惜,老師看見之後,給了一個大紅叉。

先來看看孩子的思維:

問題是少了幾匹馬,腦袋裡就開始想「求少了多少的題目,應該用減法。數字12最大,5和1都是小的數,所以用12-5-1,答少了6匹馬。」

但是,仔細一思考,12-5-1的求法實際求出的數字是還剩下多少匹馬。而題目中的少了幾匹馬,具體的意思是走了多少匹馬,所以,這個解答是錯誤的。

正確的解答應該是5+1=6(匹)。

雖然,兩種思考的答案都是數字6,但是這個題目的計算仍然是錯誤的。

一年級的孩子很容易因「多」或「少」而把題目的思維想錯方向。

數學更多時候不是看最後的數字答案,而是看過程分析,也就是思維過程,有理有據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思維的邏輯

再來看這樣的一個題目:

10個小朋友在操場上玩捉迷藏,已經捉住了2個人,還藏著幾人?

有同學解答如下:

10-2=8(人)

這個解答過程是錯誤的,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錯誤的呢?

在年幼的時候,我們經常玩數數的遊戲,總是把數數的那個人給漏數進去。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數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沒有找到差的一個人在哪裡。

這道題目也是如此,10個小朋友捉迷藏,捉其他小朋友的人是不會藏起來的,所以還藏著10-2-1=7(人)

如何看待這些附加題

一年級的附加題,雖然考孩子的思維,但是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題目呢?

一、個人認為不必緊張

孩子的思維能力在低年級時期本來就不夠全面,有所疏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所以,即使孩子附加題沒有做對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二、一年級的孩子應重視基本的計算能力

孩子年齡小,思維跟不上,我們能夠理解。但數學的計算能力沒有起來,算什麼都慢吞吞的,後期孩子的學習可能就會出現較大的影響。

這個時候,建議孩子每天進行必要的計算能力訓練,每天練一頁的口算都是應該的。

在一、二年級階段,將加減和乘法運算不斷強化,不僅步驟方法正確,計算還要準確,而且還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反應。

三、三年級後注重訓練孩子的圖形化思考能力

三年級的時候,可以用和差倍問題來訓練孩子的圖形化思考。

比如弟弟有10元,哥哥的錢比弟弟的3倍多3元,問哥哥有多少元?

第一步將弟弟的一份畫出來,再畫出哥哥的3份多3元,讓孩子能快速看見具體的解題方向。

這樣的題目有一個好處就是讓孩子看見自己的思維過程。我們要訓練孩子們的思考能力,只是靠腦袋想是不會深入的,只有將思考的過程用畫圖的方式表現出來,我們才能更好地訓練到孩子的思考能力。

這就是畫圖解答題目的真正意義所在。

結束語

一年級孩子的數學附加題,有各種各樣的陷阱,不是所有學生都能答對,更多就是為了拔優,看看哪個孩子的思維更靈活。

你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奇葩的附加題目,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一年級數學附加題,學生答少了6匹馬,老師:思維更重要
    一年級附加題,學生答少了6匹馬,老師判錯 一年級孩子的數學題,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因為一年級的孩子思維相對比較簡單,不會把問題想得太複雜。所以,他們在遇到數學附加題的時候,往往會失去分數。
  • 小學數學附加題,學生做得頭暈,家長:我也不會做
    小學數學試卷最後一頁,總有一道附加題。小時候做數學,最怕做這道附加題,對於學生們來說,它實在太難了。老師布置寫試卷,學生就會問老師,最後的附加題用不用做?老師說不用做,全班鬆了一口氣。現在的附加題總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道一年級的數學附加題不僅難住了學生,也難住了家長。做附加題,需要一雙「火眼金睛」,發現其中的奧秘。這是一道小學一年級的附加題。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都挺簡單的,但附加題可一點也不簡單。剛看到這道題,學生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家長們看完也懵圈了。
  • 一年級數學期中卷,學生94分,試卷扣16分,教師:還好附加題對了
    對於鄉村學校而言,一年級的學生質量較高,因為一年級的小朋友是一張白紙,老師用心教,學生能學會,而三年級是一個分水嶺(部分好學生要轉到縣城學校讀書),一二年級的學生太小,家長不得已讓學生在家門口讀書。這是一份一年級數學試卷,這位學生考了94分,覺得還可以,其實他錯的挺多的,因為附加題10分,滿分是110分,這位學生很聰明,附加題做對了。前面基礎題錯了16分!填一填的第一小題的第一幅圖,這是一個計數器,十位上是8個算珠,表示的是80(8個10),個位上2個算珠,表示的是2(2個1),所以這個數是82,讀作八十二。
  • 一套一年級數學期末檢測卷,附加題考查孩子的思維能力
    隨著期末的臨近,很多家長和孩子們都在為怎麼複習而著急,不知道複習什麼、做什麼題。這裡是一份一年級數學的檢測卷,題目相當不錯,絕對值得收藏列印出來給孩子做一做。一、我會算。全部都是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做這種題不要著急,一定要認真確保每一道題都是正確的。答案:17、7、99、40、3、9、10、11、70、70、62、99、19、64、71、96。二、填一填。
  • 一年級的3種圖形的圖文算式附加題,秒變送分題
    一年級大多數的圖文算式都是比較簡單的,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兩種圖形。兩個算式,其中有一個算式,可以一步能算出來圖形所代表的數。把算出來的數代入到另外一個算式中,就可以將另一個圖形代表的數算出來。這樣就完成了整個圖文算式。不過現在,有些一年級的附加題,出現了那種三個圖形的。
  • 二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學生錯2題考了108分,數字智力題十分有趣
    ,畢竟一學期的辛苦,還是需要學生用成績來認可的!小學二年級期末考試卷,試題非常有意思,涉及到課本基礎知識,也有腦力開發的數字規律題,也有孩子最愛的看圖題,並且一道附加題讓孩子們開動腦力,把數學與生活結合,給孩子無窮學習樂趣,這位考生非常厲害,整體卷面非常乾淨,只錯了一道題,考了108分,今天花小妹給你分享下這份有趣的試題!
  • 小學數學:一年級思維訓練50題,可以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
    一年級數學對於我們來說很簡單,但是對於正在學習的他們來說,還是有難度,更何況是一年級的思維訓練題。思維訓練比一般的習題要難,考察的角度比較刁鑽,稍不注意就會讓學生轉不過彎來。而在一年級的時候如果你有簡單的思維訓練,對以後的學習將會更有幫助。
  • 【評價評價】語文老師何必如此難為自己難為學生!——由一年級的看圖寫話評卷說起
    試想,一個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拿著自己的語文試卷,只是因為看圖寫話被減了5分,而得95分。不是因為孩子的看圖寫話極其糟糕。相反,孩子的看圖寫話寫得比別的小朋友寫得字數多,內容更豐富!真擔心,以後這孩子還會想寫嗎?真發愁,以後如何引導孩子們愛上大語文,愛上習作?真不知道,怎樣面對孩子們疑惑得得目光?如果僅僅是一兩個類似的問題,老師可以試著開導,但是比較多該怎麼辦?唉!求解。
  • 一年級學生數字書寫作業,老師:這樣的學生是個好苗子!
    前幾天,我在批改作業時,看到一份一年級孩子的書寫作業,她的領悟能力著實讓我驚嘆!課上我雖然有給她們詳細的講過1-5的書寫規範,但是全班50個學生,只有她一個人真正地聽進去,並且學到了精髓!不得不說,這樣的學生真是個學習的好苗子!
  • 小學一年級應用題專項考試,只考了45分,學生哭訴:太難了!
    數學這門課程,非常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老師為了考察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選拔學生進行數學競賽考試,就進行了一次解決問題(應用題)專項考試,結果考試成績很不理想,平時數學成績好的學生,竟然也只考了45分。由於是進行競賽考試的選拔,所以老師出題時加大了難度。但是當家長看到孩子的試卷上只考了45分,還是接受不了,臉都黑了。
  • 一年級語文期末測試卷,老師:題目不難,識字量很重要
    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所以需要老師念題,以前是老師念一題學生做一題,考慮到學生做題的速度不一樣,所以現在念題的方式有點改變,老師一次性把題目念完,學生再作答,而且直念大題,不念小題。這就很考驗學生的識字量了,因為試題中的字,也有很多並不是學過的生字,需要學生的識字積累。
  • 數學老師:家有一年級學生,吃透這份奧數練習題,考試從不下98!
    數學老師:家有一年級學生,吃透這份奧數練習題,考試從不下98!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了,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各種興趣班層出不窮,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奧數班多得數不勝數。由於小學一二年級階段孩子的思維能力、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都沒有形成,孩子的一切就好像是一張純白的紙張,需要家長和外在力量的幫助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所以就會有很多家長會選擇在孩子一年級的時候為孩子報奧數興趣班。
  • 一升二,暑假數學期末複習綜合測評,3套期末附加題,來挑戰下吧
    一年級課內知識主要是100以內加減法初步;平面圖形,立體形狀,位置,鐘錶,人民幣都是認知內容,相對難度較小,結合孩子認知階段發展,課程設置是比較科學的。知識的簡單是相對的,要理解小朋友學習知識時的困難點。小學數學是知識簡單和內化過程不簡單的統一!
  • 輔導一年級孩子做作業,關鍵不在於做對題,而在於寫好字
    在這裡,家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長們卻當明白,孩子學習非一日之功,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知識學習並不重要,關鍵是習慣培養。一年級內容,無論是語文上的識字、說話,還是數學上的計算、做題,我們大人看起來都很簡單,但對孩子來說,這簡單的問題並不像家長想像的那樣一學就會——教師教一遍、家長講一遍,孩子就能做對題,做題就會不出錯。
  • 小學數學題:一道題,給你60秒,答上來的人數學思維都很牛
    雖然被認為是「抽象思維」,似乎與小學生關係不大,其實不然,小學恰恰是培養邏輯思維最好的時候。在《小學數學大綱》中,其實已經明確指出:「使學生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一點很重要。但是實際上現在人們更多的是在談論創造性思維,而忽略了邏輯思維。殊不知邏輯思維卻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也就是沒有一定的邏輯思維,也就談不上所謂的創造性思維。
  • 三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考試的附加題,看孩子數學思維力能解題嗎
    這是一道三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考試的附加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壓軸題,難度略大於前邊的應用題。凡是小學階段的附加題,考察點都是解題思維。我們詳細看一下這道題目。這道題也讓一半的小學生沒有得到附加分值。這道題目的難度不在於計算,而在於怎麼去解題,也就是解題思路的問題。在滬教版的小學數學中,專門有《逆推》這個單元小節,小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這類題目,其他版本中數學略有提及,如果老師是按照課本照本宣科的話,那麼小學生遇到這樣的題目就很難解答出來了。什麼是逆推?我們通過樹狀圖看一下。
  • 一年級語文考試,寫作題:我做過最勇敢的事,學生答案樂壞老師
    一年級下冊語文考試,寫作題:我做過最勇敢的事,學生答案樂壞老師!說一年級是小朋友是最萌的一個階段,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反對,因為他們在考試中留給老師的答案經常讓人意外,有的答案讓人哭笑不得,有的答案樂壞老師。
  • 小學一年級不培養思維能力,到三年級落後別人一大截!
    每一步,與世界同步 小學時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我們都知道不是一年級也不是六年級,而是三年級!其實,一二年級時候的思維訓練做的不夠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二年級為什麼需要著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 小學是孩子思維能力開發的黃金期,尤其是小學一年級。進入小學學習生活的孩子,理解能力開始大幅度提升。這時候通過邏輯思維的開發,可以初步培養孩子全面、有序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孩子擁有更加靈活的邏輯思維。
  • 一年級的孩子一分鐘口算多少題才算能達標?
    我們準備了100題,看看同學們一般需要多長時間,最快幾分鐘完成。老師喊了一聲「開始」,孩子們顯然是訓練有素,立即埋頭演算,都能聽見鉛筆唰唰直響。有個男生寫錯個數字,把錯的數字趕緊擦掉,同時不忘看一眼同桌進度,生怕落於人後。2分3秒,一個穿條紋毛衣的圓臉男生舉手,表示做完也檢查完了。第二名,也是男生,2分10秒。3分鐘到,10人舉手。
  • 朱清時:我們需要有批判思維的學生
    與去年相比,今年筆試題量增加,首次增加主觀題,學生普遍反映考試難度一般。朱清時校長稱參考學生有批判思維。  南科大筆試首次增加主觀題  南科大自主招生能力測試時長兩小時,從9點半到11點半,考試成績將於2周後公布。廣東省取得參考資格362人,缺考19人,其中來自深圳高中的有150人,共分為9個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