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打假維權」敲詐電商商家 惡意索賠被列入公安部打擊網絡犯罪...

2020-12-27 法制網

法治周末記者 仇飛

打著「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幌子,藉助網絡向電商商家惡意索賠,已經被明確列入公安部門的打擊整治範圍了。

公安部12月2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並發布了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兩大案例為惡意索賠惡勢力團夥。

以今年11月份廣州公關機關打掉的章某強(網絡綽號「大豬」)惡意索賠犯罪團夥為例,他通過傳授犯罪方法、集體惡意索賠等手段發展骨幹成員30餘名,並在近一年發展團夥成員400餘名,發展的團夥成員以未成年人及在校學生為主,以「拜師」名義傳授犯罪方法,並收取「拜師費」近30萬元。這些被發展的人員,組建了網絡社團「大豬組」,以大量惡意評論、差評、灌水、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等手段,要挾網店商家,索要「保護費」「賠償款」,他們甚至覺得勒索商家太慢,直接向電商索要保護費,稱繳納費用後即可免受其所在團夥的勒索,儼然成為線上「黑惡勢力」。

而在今年7月份廣東中山公安機關打掉的王某鵬、王某航惡意索賠犯罪團夥為例,王某鵬從2018年底開始組織成立工作室,先後招募十餘名團夥成員,專門購買電商平臺中使用「極限詞」(如「最好」「絕對」等違反廣告法的詞語)進行宣傳的商品,在商家未發貨前申請退款,製造虛假交易,並將交易截圖和「極限詞」宣傳截圖上傳至「全國12315線上消費者舉報平臺」進行投訴舉報,私底下再以撤銷投訴舉報要挾商家,利用商家害怕被市場監管部門高額處罰的心理,強迫商家繳納「賠償款」。據統計,僅6個月時間,該團夥累計向「12315平臺」投訴舉報6.39萬條,非法獲利200餘萬元,有的商家甚至因連續遭遇惡意索賠而被迫關停商鋪。

在一些惡意索賠案件中,有的被害人因敲詐金額小,重視程度不夠,花時間配合公安機關取證,不如花錢息事寧人;有的被害人法律意識淡薄,證據保存意識不夠,導致聊天證據、相關數據丟失,無法提供有效證據;有的被害人在經營網店過程中確實存在微小過錯,認為公安機關找上門不僅僅是調查取證,擔心會受到處罰。

對此,公安機關提醒:在遭受涉信息網絡黑惡勢力不法侵害時,一定要沉著冷靜,第一時間報警,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不要因為害怕不法分子的恐嚇威脅,而越陷越深;要保存好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電子證據,這些都是認定犯罪事實的重要依據;要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工作,準確說明情況,並提供涉案帳號,方便公安機關深入調查,儘快追贓挽損。


相關焦點

  • 以「打假維權」敲詐電商商家 惡意索賠被列入公安部打擊網絡犯罪典型案例
    法治周末記者 仇飛打著「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幌子,藉助網絡向電商商家惡意索賠,已經被明確列入公安部門的打擊整治範圍了。公安部12月2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並發布了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兩大案例為惡意索賠惡勢力團夥
  • 廣東率先成立新型犯罪研究中心 打擊「裸聊」敲詐犯罪
    ,公安部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羊城晚報訊 記者張璐瑤報導:24日,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公布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見下表),其中包括廣東中山「6·16」惡意索賠犯罪案件、廣州章某強惡意索賠犯罪案件。
  • 公安部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
    針對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的犯罪主體年輕化、組織結構鬆散化、作案分工精細化、犯罪手段「軟暴力」化等特點,公安部及時開闢全新戰場,明確打擊方向,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嚴打網絡「套路貸」、「裸聊」敲詐、惡意索賠、負面輿情敲詐、網絡水軍滋事、網絡暴力傳銷、網絡「軟暴力」催收等七類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二是加強統籌謀劃,提升打擊質效。
  • 公安部發布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典型案例
    公安部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並發布了打擊此類犯罪的十大典型案例。廣東中山「6·16」惡意索賠犯罪案件2020年7月,廣東中山公安機關打掉王某鵬、王某航惡意索賠犯罪團夥,陸續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破獲刑事案件50餘起。經查,2018年12月,王某鵬組織成立工作室,先後招募十餘名團夥成員,有組織、有目的的實施惡意索賠犯罪。
  • 公安部:公安機關打掉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團夥1759個,查...
    惡意索賠案件中,有的被害人因敲詐金額小,重視程度不夠,花時間配合公安機關取證,不如花錢息事寧人;有的被害人法律意識淡薄,證據保存意識不夠,導致聊天證據、相關數據丟失,無法提供有效證據;有的被害人在經營網店過程中確實存在微小過錯,認為公安機關找上門不僅僅是調查取證,擔心會受到處罰。在嘉興陶某惡意索賠案中,法院依法判決該團夥為惡勢力犯罪團夥,但仍存在商家拒絕聯繫、甚至退贓難的情況。
  • 公安部發布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中國網12月24日訊(記者 仝選)公安部今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會上,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同時發布。1、甘肅蘭州「2.12」網絡「套路貸」犯罪案件。
  • 「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案」再審落錘:不支持十倍賠償
    今年,「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案」廣受關注,判決結果經歷了兩次反轉。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撤銷了原二審判決,判決商家退貨退款,不支持職業打假人的十倍索賠訴求。浙江杭州名「打假」實敲詐 警方打掉一犯罪團夥胡女士是杭州某大型連鎖超市的負責人,這兩年在經營過程中
  • 中山這個網購惡意敲詐犯罪團夥被一鍋端
    會上通報了相關涉網黑惡違法犯罪案件。今年6月初,黃圃公安分局收到市場監督局移交的線索,顯示中山市黃圃鎮有多家經營腊味的電商因使用「最好」「最新」「有機」等不規範廣告詞而被惡意投訴,惡意舉報信息發至市場監督部門或12315投訴舉報平臺,舉報者以此為由要求電商賠償。涉及被害商家眾多,損失金額巨大,已嚴重影響了商家的生產經營活動,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
  • 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4日電 據公安部網站消息,24日,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經查,2018年12月,王某鵬組織成立工作室,先後招募十餘名團夥成員,有組織、有目的的實施惡意索賠犯罪。
  • 公安部公布實施網絡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新京報訊(記者 羅曉靜)網絡「套路貸」、跨境「裸聊」敲詐、惡意索賠犯罪……公安部12月24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並公布實施網絡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 公安部發布打擊涉信息網絡黑惡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該犯罪團夥對被害人、尤其是對一些公職人員,以種種理由反覆敲詐盤剝,直至「榨乾為止」,給被害人身心造成嚴重傷害,對網絡空間和現實社會造成惡劣影響,嚴重破壞了社會生活秩序。5、廣東中山「6.16」惡意索賠犯罪案件。2020年7月,廣東中山公安機關成功打掉王某鵬、王某航惡意索賠犯罪團夥,陸續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破獲刑事案件50餘起。
  • 如何界定「正當維權」與「敲詐勒索」?
    會議聚焦當前電商領域違法索賠現狀,從廈門警方近期辦理的一起「職業索賠人」勒索外賣商戶案件切入,對如何界定「正當維權」與「敲詐勒索」的邊界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為遏制濫用訴訟、惡意維權現象的發生,實現鼓勵打假、淨化市場、規範行為的有機統一提供了法理支持。
  • 「職業索賠」是維權還是侵權?「權利濫用的刑法定性」學術研討會在...
    會議聚焦當前電商領域違法索賠現狀,從上述「職業索賠人」勒索外賣商戶案件切入,對如何界定「正當維權」與「敲詐勒索」的邊界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廈門市公安局、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來自學術界、實務界的20餘位專家學者,及美團、京東、小米等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職業索賠人」是「維權」還是「侵權」?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圍繞「職業索賠人」相關法律問題,8月2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辦、廈門市公安局掃黑辦協辦的「權利濫用的刑法定性」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召開。會議聚焦當前電商領域違法索賠現狀,從上述「職業索賠人」勒索外賣商戶案件切入,對如何界定「正當維權」與「敲詐勒索」的邊界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 「淨網2020」公安部發布打擊涉信息網絡黑惡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該犯罪團夥對被害人、尤其是對一些公職人員,以種種理由反覆敲詐盤剝,直至「榨乾為止」,給被害人身心造成嚴重傷害,對網絡空間和現實社會造成惡劣影響,嚴重破壞了社會生活秩序。5、廣東中山「6.16」惡意索賠犯罪案件。2020年7月,廣東中山公安機關成功打掉王某鵬、王某航惡意索賠犯罪團夥,陸續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破獲刑事案件50餘起。
  • 「職業索賠」是維權還是侵權?「權利濫用的刑法定性」學術研討會在廈召開
    圍繞「職業索賠人」相關法律問題,8月2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辦、廈門市公安局掃黑辦協辦的「權利濫用的刑法定性」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召開。會議聚焦當前電商領域違法索賠現狀,從上述「職業索賠人」勒索外賣商戶案件切入,對如何界定「正當維權」與「敲詐勒索」的邊界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 公安部公布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中國網直播12月24日訊 公安部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該犯罪團夥對被害人、尤其是對一些公職人員,以種種理由反覆敲詐盤剝,直至「榨乾為止」,給被害人身心造成嚴重傷害,對網絡空間和現實社會造成惡劣影響,嚴重破壞了社會生活秩序。5、廣東中山「6.16」惡意索賠犯罪案件。2020年7月,廣東中山公安機關成功打掉王某鵬、王某航惡意索賠犯罪團夥,陸續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破獲刑事案件50餘起。
  • 公安部:涉信息網絡黑惡犯罪具有犯罪主體年輕化特點,犯罪分子年齡...
    12月2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涉信息網絡黑惡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經過深入調研和研判分析,相比傳統黑惡犯罪,涉信息網絡黑惡犯罪具有犯罪主體年輕化、組織結構鬆散化、作案分工精細化、犯罪區域全國化等特點,犯罪分子年齡層次集中在85後至00後,犯罪成員之間短時間內通過信息網絡或虛擬身份相互糾集就可以形成一定規模的犯罪團夥,不同環節由不同人員或專業團夥實施,足不出戶就可以侵害遠在千裡之外的被害人,其危害後果甚至超過了傳統黑惡犯罪。
  • 盯上羅永浩的「職業打假人」:以正義之名,做年入百萬的索賠生意!
    2019年,上海一名職業打假人向當地超市和教育機構勒索,敲詐5.6萬,被告上法庭,最終被判3年3個月。 今年9月,另一起職業打假人「百萬索賠」案件落下帷幕。2015年,職業打假人劉某花費10多萬買了80盒海參。之後,他以海參不符合相關規定為由,把賣貨商販和生產商家告上法庭,要求退錢、並賠償107.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