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熱播電視劇《安家》,不斷地貢獻熱搜。細看之下,有些道理還講得挺真實,挺深刻。
電視劇以一群房產中介為主線,講述一個個賣房的故事。
這群房產中介,有銷售精英,有混成人精的老油條,有重點大學的畢業生,也有從農村出來從未開過單的小白。
小樓,就是那個從農村出身的窮孩子,在上海沒有任何的背景,見到每一個同事都要討好,一日三餐基本以饅頭就鹹菜或者靠吃同事剩下的飯菜度日。
在近期的劇情中,從未開過單的小樓,終於賣出了人生第一單。
他是怎麼賣出這單的呢?
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好技巧,如果有的話,那就是臉皮厚。
小樓不像房似錦,總有各種別出心裁的主意,打動顧客;也不像王子健,有店長介紹資源,會花心思討好顧客。小樓是個笨孩子,聯繫客戶的方式就是我們平常最討厭的那種連環奪命Call。
顧客被電話打得不厭其煩,警告小樓再打電話就要投訴他。
小樓不顧顧客的警告,不折不撓地堅持打過去,繼續推銷自己看好的門面。
客戶不勝其擾,跑來門店投訴。面對投訴,小樓顯得特別高興,跟顧客說:「投訴好,您投訴完了,咱們去看門面去。真是特別好的門面。」
面對這麼不要臉的人,顧客還真沒辦法。
顧客為了防止小樓後續的電話騷擾,只好答應他這是最後一次看房,沒有下次。
沒想到,小樓這次找的門面,確實就是優質房源,方方面面都滿足顧客的需求。顧客和丈夫商量後,當場就決定拿下了。
而且,一拿就是兩間門面。
小樓終於開了人生的第一單。
慶功宴上,小樓總結:人生經驗,三個字,不要臉。
要想吃到肉,就得持續不要臉。
我想,做過銷售的人,在社會上打拼過的人,都懂!
為什麼那些做得好的銷售可以堅持不要臉?難道他們真的沒有自尊?
不是的,他們不是沒有自尊,而是他們有前提。冒著激怒客戶的持續推銷,是因為他們準備好了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能確確實實為客戶提供價值。
你越有價值,越可以「不要臉」地推銷。因為你相信,到最後,客戶會感激你。
這部劇裡面最好的銷售房似錦,也是按照這個套路來的。
作為空降幹部,房似錦剛到團隊時並不受歡迎。她要想站穩腳跟,必須搞定老油條跟了半年都搞不定的客戶——宮醫生。用老油條的話說:這一家子嘛,鈔票那麼少,要求那麼多,光看不買,神仙才搞得定。
房似錦想從老油條那裡了解客戶資料,奈何老油條故意使絆子,恕不奉告。
房似錦只好自己動腦筋。她從客戶隨手拿來的資料袋那裡得到啟發,找到提供資料袋的商家,然後從商家那裡順藤摸瓜,找到了宮醫生的真實資料。
這個時候,她並不是急不可耐地就去找宮醫生了,而是在心目中先篩選出最合適的房子,甚至策劃好了裝修方案,胸有成竹之後,她才給宮醫生打電話。
打了幾十個電話,對方都沒有接。房似錦才帶著蛋糕和水,找到宮醫生工作的醫院。
當然,對於這樣堵上門來的銷售,一般人都沒什麼好感,宮醫生也不例外,她當場就對房似錦發飆,教訓了她一頓。
房似錦只是真誠地說:「我就是你需要的專業人士,我確定可以幫到你。」並遞過自己的名片。
僵持之下,宮醫生只好接過名片。
後續的事情,你們可能也都猜到了,這麼一個難搞的客戶,最後真的對房似錦充滿感激,因為房似錦真的幫她找到了滿意的房子。
做人,可以「不要臉」,但不能沒有不要臉的前提。
如果不能為對方提供價值,那才是真的「不要臉」。
如果真的能為對方提供價值,讓對方把「看不懂」的東西看明白,暫時的「不要臉」,又有什麼關係呢?
大家都知道,馬雲在創業初期,到處向人推銷「中國黃頁」,他吃過的閉門羹,簡直比一般人吃過的羹還要多。基本上,當時中國商界有頭有臉的人,馬雲差不多都去見了。可是這麼多人,沒有一個人看得懂馬雲說的網際網路,不但看不懂,還罵馬雲是騙子,還把他轟走。
馬雲如果玻璃心一點,早就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了。
馬雲後來總結成功經驗時說:不要臉,堅持不要臉!
曾經的首富李嘉誠曾說:
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
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
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
當你還停留在那裡喝酒、吹牛,啥也不懂還裝懂,只愛所謂的面子的時候,說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疫情之下,很多人的經濟壓力陡然大增。前幾天有朋友跟我說:「家裡的開銷太大了,現在又沒有事情可做,四處借錢已經沒路可走。」
我說:「怎麼會無路可走,你一個大男人,有手有腳,大不了還可以送外賣呀,再說現在送外賣正缺人手。」
他說:「開玩笑,送外賣,多丟人!」
朋友,如果你的夢想是拯救世界,那我無話可說。
如果你只是想要養活自己,放下面子就可以。
很多時候,放下所謂的「臉面」,踏踏實實地奮鬥,認認真真為別人提供價值,就是成長的開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