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頭條-車友號-禾顏閱車] 【導語:如果說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對現代內燃機車產生了啟蒙,那麼第四次工業革命則驅動了傳統汽車向智能化、網聯化的方向大步邁進。大眾高爾夫從開創掀背兩廂先河,到注入運動駕控基因,再到引領數字創新升級,都在用「革新」搶佔汽車階段性發展的至高點。這一次,全新第八代高爾夫攜數字科技再度歸來。網際網路生態的演變與高爾夫市場敏感度及預見性的碰撞,或將助其登上智能化的更高臺階。】
撰文|贇 立、編輯|禾 子
11月7日,一汽-大眾第八代高爾夫正式上市。和以往的新車發布一樣,全新一代高爾夫用足夠驚豔的外形和翻天覆地的內飾以及永恆且經典的車身輪廓,給足了世人新意,又像老友般帶著無數的誠意。
和以往不同的是,第八代高爾夫的銘牌「The All-New Digital Golf」上多了一個前綴「Digital」,這意味著全新高爾夫和「前輩」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數位化革新。實際上,對於了解和熟悉高爾夫的朋友,這既是情理之中,但又是意料之外。
資訊時代、網際網路思維給主機廠形成的啟發,讓更多的車企陸續投身到「智能出行」的研發中,而大眾又是迅速響應的車企之一,高爾夫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其數位化革新的代表性力作。
隨著網際網路競爭格局進入下半場,BAT(百度、阿里、騰訊)開始意識到來自TMD(頭條、美團、滴滴)的衝擊。在網際網路已滲透到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的當下,它更像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輔助工具,一個可以讓TMD在「內容」、「消費」、「交通」領域走得更遠的跳板。若想保持長期且持續的競爭力唯有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紅利,儘可能地發揮技術革新的優勢。
第八代高爾夫數位化升級的其中一張牌便是CNS 3.0系統,而手機便扮演著該系統貫穿始末的角色。智慧型手機和交通通行的時間佔比持續增大,提高時間利用率無疑成為了當下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依託這樣的思路,第八代高爾夫的策略便是將大量手機的功能集成到車機內,CNS 3.0系統便可以看作是策略的執行者。
CNS 3.0支持APP Connect投屏功能,在7.5代車型中該功能仍需要通過數據連接線才能正常使用,而8代高爾夫則升級為了無線連接。換句話說,在無線APP Connect的支持下,駕乘者無需觸碰行動裝置也能在高爾夫8的車機上體驗到大量移動端數據共享的應用。
同時,CNS 3.0還擁有「自然語義識別」功能。基於這項功能,高爾夫8不光可以覆蓋主流的人機語音交互,執行簡單的指令,還能識別出語義並作出回應。CNS 3.0所賦予高爾夫的已經不僅是像SIRI那般死板的交互,而更像SIRI PLUS。強大的功能勢必會取代多數智慧型手機的語音助手(至少在行車階段),這對於「削弱」行動裝置職能、加強車機智能建設有著顛覆性的作用。
除此以外,像「車內WIFI」、「中文手寫輸入」等功能也是設計者為車機注入的行動裝置基因。
從目前CNS 3.0所支持的強大應用和功能來看,車主在用車過程中手機的使用頻率將會大幅降低,原因就在於全新車機系統已涵蓋了大量常用的手機應用和設定,極大程度地照顧了駕乘人員對行動裝置的使用習慣和依賴。
總體來看,CNS 3.0的出現對傳統行動裝置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同時也將智能出行的標準提上了新的高度。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主機廠都將以CNS 3.0為模板來打造更高智能化的車機。CNS 3.0所引發的車機革命和高爾夫8的全新標桿身份將成為車機發展的必然趨勢。
實際上,網際網路新三巨頭TMD在各自垂直領域的業務模式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遠程」或者說「線上」業務均為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細數頭條、美團、滴滴都是在網際網路黑科技的賦能下實現的「遠程」推送、「遠程」點餐和「遠程」打車。這是在如今智能行動裝置高度發達的基礎上進行的科技深耕,TMD也是一面享受著網際網路發展的紅利,一面將核心業務與科技服務緊密相連。
但無論如何,服務升級和體驗升級的前提還是得具備紮實的底層建築。
各行業的發展路線都極為相似。如果說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是網際網路發展由早前的量變走向質變的轉折點,那麼MQB Evo平臺所帶來的全新車載乙太網技術也將使得第八代高爾夫成為新時代數字出行的先驅。根據資料顯示,第八代高爾夫全面升級CAN總線為CANFD,帶寬由500K變為了2M,核心功能模塊傳輸效率達到了100M/s。毫無疑問,這將為高爾夫的智能網聯提供了一切可能。
第八代高爾夫依託煥新的乙太網技術,將網際網路生態的賦能轉換為了更多的「遠程」黑科技。
例如,「遠程控車」就是全新高爾夫數位化的一大亮點。車主可以通過一汽-大眾APP,實時掌握車輛動態;也可以在停車場茫茫車海中尋找車輛具體停放的位置。除此之外,還支持遠程上鎖/解鎖、遠程閃燈、遠程鳴笛以及車輛狀態查看和健康報告等。
全新一代高爾夫不光可以實現對車輛的遠程控制,還可以實現對智能家居的遠程控制。這一切都需要得益於大眾與京東小京魚的深度合作,車主可以通過觸控或者語音的方式來操控家居。換句話說,智能語音有了「遠程思維」的背書不再局限於對手機或者車機的操控,已然躍升到了對遠在幾公裡、幾十公裡甚至更遠的家居的掌控。
此外,高爾夫在智能駕駛方面的突破已經涵蓋「安全預防」、「輔助行車」、「智能泊車」三大方面。
「安全預防」方面包含了預碰撞系統(含自動剎車)、預碰撞保護系統、電容方向盤離手監測、行人監測(採用博世五代毫米波雷達)、疲勞監測和MKB多次碰撞預防系統。
「輔助行車」方面則包含了自適應巡航、變道輔助、車道保持、盲點輔助、車道偏離預警以及交通標誌識別系統。
另外,第八代高爾夫通過智能泊車、後方交通預警和倒車自動介入等功能又構成了一個強大的智慧泊車體系。
由此可見,全新高爾夫既借鑑了網際網路巨頭在敏銳嗅覺下圈地「無人駕駛」的戰略思路,又通過「預防」、「保護」、「善後」三維一體的科技手段構建了一個近乎全面的智能駕駛框架。
綜合來看,網際網路生態給了高爾夫設計師全新的思路,而大眾也並沒有辜負消費者的期望,在「技術解放雙手、科技改變生活」方面做得淋漓盡致,新車也因此不愧「全新數字高爾夫」的稱號。
作為MQB Evo平臺的首款車型,第八代高爾夫是高爾夫面向未來的分界嶺,也是一汽-大眾全面擁抱數位化的裡程碑。
數位化革新對高爾夫本身來說也僅僅是個開端,要想實現更高階的自動駕駛,實現高質量、全場景的網聯,在軟體正在重新定義汽車的未來,高爾夫的數位化之路還很長。
另一方面,高爾夫進行數位化升級是未來新車完美融入電氣化的契機,數位化和電氣化本就是相輔相成的存在。新電子電氣架構的研發正成為汽車企業下一輪角逐的新戰場,擺在高爾夫面前的新一輪數位化推進也將全面鋪開。
從更為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第八代高爾夫也只是大眾家族開啟數位化紀元的標誌,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車型參考八代高爾夫數位化的路線。屆時,一個龐大的數位化造車帝國將會為世人所驚嘆。誕生於1974年,擁有46年積澱的大眾高爾夫,作為一個產品符號,已經成為全球汽車人心目中的一個圖騰。而數位化將賦予這個圖騰一個全新的科技維度,助力高爾夫這面大旗飄揚在全球3500萬、中國100萬的車主的心中。
點評
大眾定義了「人民之車」,德國本土和國內的銷量就是最好的例子;曾經的高爾夫定義了兩廂車,如今第八代高爾夫用「數位化」定義了智能轎車。高爾夫用黑科技顛覆了人們對數字革新的認識,同時也改變了移動出行,讓「人」、「車」、「家」變為了一體。
從高爾夫當年獨創兩廂,到成為渦輪增壓技術的領路者,再到全球首次MQB Evo全新數位化平臺的應用,大眾和高爾夫在一路革新的歷程中走到今天。數位化是探路,高爾夫是先行者,未來會有更多足以和「數位化」創新媲美的黑科技問世,變化的是科技,不變的是高爾夫的靈魂。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車友號 禾顏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