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一個全新的環境裡,一切都是這麼陌生:巨大的文化差異;語言交流的障礙;還有各種各樣他人的偏見與不理解……
國內的很多朋友對我的留學生活都很好奇:「你是怎樣和國外的室友相處的?」「你是怎樣融入外國人圈的?」「你是怎麼樣應對文化差異的?」大家最感興趣的都是諸如此類的問題。
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和西班牙室友相處的故事,以及一些和外國室友相處的小tips。
—— 我與Cristina ——
2014年,我來到西班牙馬德裡,正式開始了我的留學生涯。這幾年裡,我的大多數室友都來自天南海北:西班牙,義大利,俄羅斯,塞爾維亞,玻利維亞……和外國人一起生活以後會才發生很多有趣的故事,我曾經因不了解而產生的刻板印象也慢慢被打破了。
比方說:不是每個外國人都很開放;雖然來自不同國家,聊天的時候也會有很多共同話題;而且,他們可不是每天都吃漢堡!
幾年合住的經歷帶給我很多前所未有的新奇體驗。當然,新鮮感過了以後,我們也留下了很多溫暖的回憶。那時,和我最要好的朋友是一個來自西班牙的女孩叫Cristina。她說話時語速非常快,就像唱歌似的balabala...
一開始的時候,我根本聽不懂!因為有著不同文化背景,我們也經常get不到彼此笑話的笑點;因為初來乍到,我對周圍的一切都不了解甚至有所保留,有時候還擔憂會不會遇到種族歧視。沒想到的是,我們認識以後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儘管偶爾會有些磕磕絆絆,但在同一個屋簷下相處久了,慢慢就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知道了對方的性格愛好、生活習慣,自然就會有共同的話題,並逐漸找到讓彼此都感到舒服的相處方式。
我們有很多的不同:我接受不了天天吃Pan(麵包),她接不了天天吃米飯;我拒絕洗衣機裡洗鞋子,她討厭大冬天裡開窗戶;我聞不慣臭臭的queso(奶酪)的味道,她吃不慣一切肉食產品。雖然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但我們接受彼此的差異,給了彼此最溫暖的陪伴和尊重。
(一起完成的西班牙傳統美食Tordilla)我們經常會去超市採購日常生活用品,心照不宣輪著買;也會煮一大鍋美食一起分享——這樣足不出戶就能吃到中西美食。周末被我們安排得非常滿!去市中心是每周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
相處的方式和中國朋友們一樣:逛街,喝下午茶,晚上再安排一頓中餐……點餐是整個過程中最艱難的,也因此鬧出了很多有趣的「笑話」——由於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光看菜名,她根本不知道裡面是什麼。
例如:火鍋裡的肥牛不是jamón(火腿)不能生吃,魚香肉絲裡面沒有魚,夫妻肺片裡面沒有夫妻……我得一一跟她解釋。吃完後一路上兩個人有說有笑地回家,感覺幸福感爆棚。
西班牙人的周末日常會叫上一幫朋友去Discoteca——這是西班牙人最愛的活動,不分男女老少。我們會在不同的酒吧之間轉場喝酒。或者先在家裡聚會,到了晚上12點左右,大家再一起去舞廳邊喝酒邊亂舞……
(一幫常約的朋友)除了一起喝酒蹦迪,也有「說走就走」的旅行——一起飛去法國餵鴿子!那一次,我們運氣超級好,搶到了兩張廉價機票。馬德裡往返法國總票價9€(換算成人民幣大約72元),幸福得就像做夢一樣。
這裡也提醒一下大家,愛旅遊的朋友們在空閒時間,一定要關注一下廉價航空的機票,沒準也會碰到這樣從天而降的好事!
—— 相處之道 ——
關係要好的室友就像是身處異鄉的親人,是與你最靠近的朋友。我非常幸運能夠在異國他鄉和一群友善的朋友們相知相識。以前的我不太愛社交。因為性格靦腆,幾乎不會和不熟的朋友們一起出去玩。但在與外國朋友慢慢相處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與他人相處,也逐漸變得活潑開朗。
所以,在這裡我也想告訴大家,在陌生的環境中一定要自信,不要害怕融入陌生的社交圈。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建議與大家分享:
—— 畢業離別 ——
分別總是不期而遇,我不知道下次見面會是什麼時候。儘管不再朝夕共處,但我們仍會隔三岔五給對方發信息,偶爾約個時間打打視頻電話,分享身邊發生的點點滴滴。
這就是我的留學生活的片段,和大家分享,也作為寫給自己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