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昌明:退伍不褪色 紮根山鄉發展特色種養
退伍不褪色 退役不退志 龍勾鄉寺裡村退伍軍人陳昌明紮根家鄉二十年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譜寫出勤勞致富的新篇章陳昌明到外地珍珠雞養殖場學習技術,回到家裡他一邊學習,一邊摸索,為了養好珍珠雞,陳昌明起早貪黑,功夫不負有心人,陳昌明一年也可以出欄1000多羽珍珠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周樹林:退役不褪色帶領村民奔小康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周樹林:退役不褪色帶領村民奔小康 2020-12-14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恩陽區西南村黨支部帶領村民發展葡萄產業
沒有企業投資,不依靠政府投入,一個僅有32名黨員的農村黨支部,何以帶領村民將全村大部分耕地變成了葡萄園?何以將農民的收入6年內翻了近5番? 「我們的法寶只有三個字:謀、帶、推。」西南村黨支部書記王啟孝給出了答案。
-
「我的扶貧故事」退休老鎮長脫貧來幫忙丨劍河縣革東鎮退休老鎮長...
我是劍河縣革東鎮人民政府的一名退休幹部。1982年從軍營退伍回鄉後,相繼在劍河縣6個基層鄉鎮工作過。2013年從劍河縣革東鎮副鎮長的崗位上退下來以後,一心惦記著家鄉的發展,便自告奮勇回到家鄉皆翁村,利用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帶領家鄉人民謀發展。
-
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村民帶領群眾發展青花椒產業-調味-中國食品...
摘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田坪鎮黃母衝村村民羅偉帶領村民發展花椒產業,承包40畝的山坡開展花椒試驗,提高花椒價格以及花椒的耐儲存度,助農增收。
-
「我的扶貧故事」鄭大元:一生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老黨員
1986至2007年,在擔任新莊村支部書記期間,全心全意為人民,一心一意謀發展,團結帶領新莊村民共同奮鬥、攻堅克難,推動新莊村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卸任至今,鄭大元老書記仍然發揮餘熱,為新莊村發展奔走、為群眾謀實惠、謀幸福。期間,他曾先後榮獲銅仁市(原縣級)、河西街道等各級「優秀共產黨員」15次、「先進個人」7次。
-
退休不褪色 扶貧獻真情——河北蔚縣9名老幹部脫貧戰場建新功
退休,對很多人來講意味著享受閒暇的晚年生活,但在我們身邊卻有許多共產黨員退而不休、初心不改,用夕陽的餘暉譜寫共產黨員的本色,用無私的奉獻踐行為人民服務的誓言和信念。2018年9月,河北張家口市蔚縣組織動員9位蔚縣籍退休老幹部,組成了河北省第一支「脫貧工作隊加強版」, 深入9個貧困村開展工作。
-
退伍不褪色 奉獻在鄉村
,退伍不褪色」的信念,發揚軍人的優良作風,帶領村民發展生產、建設美麗鄉村,最終帶領全村走上了富民強村的發展之路。可轉業那年他還不到20歲,且將近4年沒在村裡生活,還有村民不太了解他,甚至有村民說:「一個小孩子,自己都沒啥錢,咋帶著俺們致富呀?」為了證明自己,楊金利開辦了塑料製品加工廠,並幹起了廢舊物資回收的行當,在實現自己致富的同時,還為村民安排10餘個就業崗位,帶領村民一起致富,這讓村民轉變了對他的看法,威信也逐年提高。
-
馬場鎮新寨村第一書記梅傑:發展產業,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2017年至2019年,經我積極爭取和對接協調,貴安新區稅務局投入資金20餘萬元,逐年推進新寨村「連戶路」工程建設,村民出行條件大為改善,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窘境。受地理位置所限,新寨村長期存在用水難的問題。為此,我積極向單位和共同幫扶單位匯報情況,爭取35萬元資金,用於人飲工程改造,解決180餘名村民的飲水難題。
-
菏澤:曹縣侯集回族鎮大力發展燈飾加工產業,帶領村民致富
原標題:菏澤:曹縣侯集回族鎮大力發展燈飾加工產業,帶領村民致富齊魯晚報訊(記者 邢孟 通訊員 呂明磊)小小的燈泡,在漆黑的夜晚照亮了我們的生活,如今,這小小的燈泡成了曹縣侯集回族鎮村民們照亮致富路的指明燈,村民們正是靠著這小小的燈泡,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光明大道。
-
東莞原龍眼大隊黨支部書記張旭森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龍眼發具廠起初只有30多個工人,但由於來料加工量大,後來整條龍眼村的村民都參與進來。僅僅一個月後,每戶村民都有數百元進帳。有人還將錢拿出來參股,年終得到一筆可觀的分紅。    得知張氏兄弟在內地嘗到「頭啖湯」後,許多港商也躍躍欲試,加入回內地辦廠的行列。
-
退休不褪色 離崗不離黨——石臺縣全面推行幹部榮譽退休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對退休幹部的關心關愛,石臺縣全面推行幹部榮譽退休制度,不斷提升退休幹部的榮譽感、歸屬感和使命感。該縣明確,幹部退休前,要進行一次專題談話。根據幹部管理權限,由組織部門或所在單位黨組(黨委)安排專人,與退休幹部進行個別談心談話,充分肯定工作成績,化解思想波動。同時要舉辦一場退休儀式,退休儀式採取頒發退休證書、專題座談會、離別贈言感言、重溫入黨誓詞、贈與紀念物品等多種形式。
-
我校陳昌明老師登南方日報,分享他的航海人生.
進入大學後,陳昌明才知道自己選擇的專業有多難。在多年的航海經歷中,他更明白了「船長」兩個字更深刻的含義。 「小時候想開船就是個空泛的想法,進入大學後我才真正知道船長應如何存在。」作為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即廣州航海學院前身)的第一屆學生,1995年大學畢業後,陳昌明首先選擇留校。但在他內心深處,仍然保留著對海洋的嚮往。
-
【五中全會精神在天津】退休不褪色 學習不斷檔
大家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做到「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為天津司法行政新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天津司法行政系統老同志們的學習情況吧!劉廣炬(原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
-
湖北武穴帥又龍:武穴伢陳昌明,圓夢遠洋輪高級船長,揚威亞丁灣
陳昌明是1995年廣州航海學院遠洋船舶駕駛專業畢業,2011年受交通運輸部委派,作為旗艦船長參加海軍第九批護航編隊赴索馬利亞海域執行任務並榮立一等功,現任廣州航海學院專任教師、高級船長。1972年,陳昌明出生在武穴市花橋鎮鄭公塔一個偏僻鄉村。在那個交通極不發達的年代,輪船成為了萬裡長江上的一道風景線,雖然速度較慢,但也是最重要的出行交通工具。
-
「我的脫貧故事」發展產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丨劍河縣南明鎮小湳村...
就這樣通過帶領群眾買山賣木材,我收入人生的第一桶金,看著跟自己一起幹的群眾都高興的拿到錢,我很欣慰。經過兩年的奮鬥,我家終於在2016年實現了脫貧。 我時常在思考,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不應該只考慮自己,而應該多考慮群眾,我心裡萌生一個念頭,要帶領更多群眾脫貧致富。
-
平潭公安局陳昌明局長做客騰訊微博在線訪談
15日上午10:30,當陳昌明局長在訪談主頁發出「大家好,我是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昌明,很高興今天能在騰訊微博與各位聽眾網友們在線交流!自公安機關開展「三訪三評」深化「大走訪」活動以來,我局緊緊抓住平潭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回應群眾呼聲,及時推出警務服務窗口前移等多項便民利民措施,延展服務時空,不斷滿足群眾對民生警務工作的新期盼,也得到很多網友的好評。
-
高明這個「花男子」,帶領村民奔小康!
不說不知道,為各類花卉種植提供種苗,傳授農民培育技術的事情,羅紀鋒已經做了十多年。 2008年,懷揣著育苗技術和家鄉情懷的羅紀鋒和妻子毅然放棄在廣州穩定的技術員工作,回到家鄉梧桐村創辦了自己的農業企業。十多年過去了,羅紀鋒不僅克服了重重困難在事業上站穩了腳跟,還通過僱傭就業、技術培訓等方法帶領家鄉人民共同勞動致富,成為梧桐村走向小康的帶路人。
-
信義街道:因地制宜謀出路 產業扶貧促增收
相較於「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特困地區來說,貧困發生率雖然不高,但是因人均土地少,貧困戶自身的脫貧能力較弱等特點,脫貧難度還是比較大的。脫貧攻堅戰打響後,信義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結合轄區實際,因地制宜謀出路 ,產業扶貧促增收,走出了具有信義特色的脫貧攻堅之路。今天的「鄉村振興這一年」特別節目,我們就來看看信義街道的脫貧攻堅之路。
-
蘭州市永登縣中堡鎮農民「老闆」張勇——退伍不褪色帶領鄉親齊致富
原標題:永登縣中堡鎮農民「老闆」張勇——退伍不褪色帶領鄉親齊致富 張勇學習大型機械駕駛、種植養殖技術,7年間,除了農民工的工資支出,他把掙來的錢都投資到了合作社的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