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集齊兩位特級校長的國際學校,如何打造成就孩子的精英教育

2020-08-28 看教育EnsightEdu

「 國際教育不是開幾門跟外國學校一模一樣的課,中國孩子去上,就叫國際教育。那是很表面的。國際教育是要培養適應整個未來世界的發展要求的人才,還要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認同感,比如國際人共同遵守的規則意識,還要教給他們未來世界公民必須具備的素養。同時,要讓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中國孩子的根基,本土的才是世界的。」 上海華二崑山國際學校中方校長路光遠對「看教育」媒體說。

「看學校」是「看教育」媒體推出的學校類深度探訪欄目,在中國本土,發現未來學校的樣子。此為「看學校」欄目第一篇。

在採訪前,我對路校長的了解,是在中國本土教育系統中成就斐然,然而頗出乎我意料的是,路校長談國際教育,見解同樣深刻,一開口就直抵本質。

在受聘擔任華二崑山學校中方校長之前,路光遠先後執教重點高中嘉定二中、出任嘉定區中光高級中學校長、嘉定區教育學院院長,也是上海記錄在冊的353位特級校長之一。

路光遠,上海市勞模、上海市督學、上海市園丁獎、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十五」科研教改先進實驗工作者。

這樣的背景,在公立教育系統中亦屬翹楚,但也容易讓不了解路校長經歷的人聯想,這種成就,是不是那種我們印象中「應試教育」的成就。

事實恰恰相反,路校長帶領中光高中走出來的教育之路,是上海教育界公認的一條「獨一無二,開風氣之先」的教育之路。

擔任中光高中校長,路光遠首先確定「文化立校」,「以文立身、以文益智、以文美」的辦學理念。接著引進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學校全面質量管理體系。

繼而開創性打造「社區、家校共建理事會」和家長督學制度。對外則先後與德國、美國、紐西蘭等國結成友好學校,將在國外學校看到的那些最有啟發性的經驗,都結合中光高中的實際問題,探索性地落地了一遍。

中光十年,路光遠將一所名不見傳的普通高中,打造成一所極具特色的優質高中,且學校85%-90%的畢業生升入大學,這本是開始時家長都不抱希望的成就。

在嘉定二中這樣的傳統體制內重點學校經歷中國式精英教育,在中光高中探索真正的「有教無類」,路校長的下一段教育之路,是想在一所更多元化的國際學校,將「成就每一個孩子」的教育進行到底。


01.以學生為中心,國際化教育的「海派」探索


路光遠與華二崑山學校的「緣分」,是由華東師大二附中校長李志聰促成的。

華二校長李志聰與路光遠有十多年的交情。拿李志聰的話說,路光遠是他的「同門師兄弟」。

這種同門之誼要追溯到2005年,彼時,李校長和路校長同為上海市普教系統第一期名校長培養工程仇忠海基地學員。

有一天的活動是去中光高中參訪,「我們參觀學習後,所有校長都被深深震撼到了。」李志聰回憶說。

震撼的原因在於,地處嘉定的中光學校,當時遠不是一線高中,無論口碑還是名氣,都和華二這樣的學校不能比,但在路校長的主持下,開出了近百門拓展課,「幾乎跟華二的拓展課一樣多」。

在各種對中光高中的報導中,我還看到這樣一個例子:在學校近百門拓展課程中,有一門《影視編導》課,需要配備6名老師,但第一學期只有一名學生選修。最終,學校決定尊重學生的需求,把這門課開了出來。

「你開什麼樣的課程,如何開,意味著你培養什麼樣的人。」路校長說。

學校還建立學生全面發展指導課程教育體系,讓學生個個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與一技之長。在學業成績、能力素養之外,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國際教育中最具啟發的經驗,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

2006年,中光高中就有了專業的心理學老師,幫助孩子疏解情緒問題;2009年路校長就開始在學校關注與實施生涯規劃教育,給學生每周開設專門的生涯規劃課,到2013年中光高中近90%的教師,都通過了國家生涯規劃師的培訓,甚至有的教師獲得了「中國職業規劃師」資質認證。

在路光遠看來,學校要有一個專職的心理專業教師,教師要有生涯教育的知識,意義在於,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覺得孩子「思想有問題」,其實都不是智商問題、道德品質問題,而是心理與情緒的問題,或是對自我發展缺乏認知、缺乏規劃的問題。

如果教育者只執著於自己「教」的標準,看不到孩子「學」的需求與困難,往往越強逼孩子努力,結果往往越擰巴。只有當學生的內在意願被喚起,學習才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

心理健康、生涯規劃,在最近幾年已變成教育中的「顯學」,但在2009年之前,其實能看到這類問題的學校屈指可數。中光高中的一系列舉措,不僅走在很多公立學校前面,甚至走在滬上很多走國際化教育路線的學校之先。

中光高中的這些教育實踐,實際上從很多層面上說,與我們推崇的國際化教育價值不謀而合。以學生為中心,給孩子自由而豐富的選擇,讓教育者成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引路者。

「我想給每一個平凡的孩子精英教育,」路校長說,彼時他心中並沒有國內教育或國際教育的概念區分,而是以一個教育者的敏感與探索精神,將「教育」這件事不斷精細化。

他將這種更精細化的、更注重學生個體需求與匹配度的教育,看作一種「精英教育」——每個孩子都能在自己的發展路線上成為精英。

02.上海優勢+美式精髓,將「成就孩子」的教育進行到底


今年春末夏初,在李志聰校長的推薦下,路光遠接受華二崑山學校的邀請,出任中方校長。

華二校長李志聰同時擔任華二崑山學校的總督學。隨著路光遠的加入,華二崑山成為集齊兩大上海特級校長的國際學校。

「在尊重學生個性特質,成就不同天賦孩子這件事上,國際學校有更好的環境與教育經驗。」路光遠說,華二崑山學校的深厚國際化教育背景與經驗,是對他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不同與完全文化西式的國際學校,也不同於以「應試」思維做國際課程的學校,華二崑山學校無論從氣質上,還是文化上,都更接近路光遠心目中那種給中國孩子的「精英教育」。

「從校名上就能感受到這所學校的起點和基因,」路校長說,「上海華二代表著『優質』,國際學校意味著國際化的育人理念與環境。」

優質與國際化,是路校長對即將開學的華二崑山學校的解讀。在他看來,這將是一所將上海優勢美式精英教育精髓兼容並蓄的學校。

上海優勢

「上海是中國教育的一塊高地」,路光遠說,「無論是PISA考試,還是TALIS測試(兩者都是由世界經合組織OECD發起的全球性教育評估測試,前者面向初中學生,後者面向初中教師),都證明了上海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我們是擁有世界話語權的。」

2016年OECD發布的TALIS測試結果

上海教育最顯著的優勢之一,是體系化的教研體制,擅長將教師凝聚起來一個團隊,用集體智慧解決教育的問題。這種教研傳統,將會保持在新學校中。

與上海華二的資源合作也將是這所學校的一大亮點,「我很高興華二崑山學校有路校長來主持。相信我們兩校在共同理念的引領下,在許多領域都有著深度的合作空間。」李志聰校長對「看教育」媒體說。


美式精髓

美式精英教育的精髓是尊重學生的個性,用國際先進的辦學理念、辦學方法,以及教育科技產品打造多元化的學習場景,建立學習者的共同體。

十五年一貫制的培養,讓學生不僅在學術上進階,天賦上個性化發展,還能讓他們從小獲得並擁有一種國際化視野。

「在這種教育環境中學習、成長的孩子,會有開闊的胸襟,因為他從小接觸的就是全球化的東西。他不僅是中國人,同時是未來地球村的一員,他要有這樣一種國際人的認同感。

當他成年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就不光要有中國立場,也要有全球化立場。他既能在內心保存中國的傳統,也能尊重他國的文化。」


03.校長採訪實錄


上海華二崑山國際學校總督學:李志聰

上海華二崑山國際學校中方校長:路光遠

6月底7月初,「看教育」媒體分別採訪了李志聰校長和路光遠校長,請他們從具體學習場景,從個性化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師團隊三個方面,談如何打造成就中國孩子的精英教育。


個性化教育,以學生需求為先


「看教育」:從公立高中到國際學校,不同教育本質相通之處在哪裡?

李志聰:華東師大二附中建校60多年來,以「追求卓越,培養創造未來的人」為育人理念,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華二崑山學校則提出要把「全人教育」「個性化學習」做到極致,所以我認為兩校最一致的地方就是育人理念相同。

路光遠:教育最終是人的培養。個性化教育是我多年來在公立學校一直探索的方向,國際學校在這方面可以更多元化。

當我們說「全人教育」和「個性化教育」,全人教育讓孩子全面發展,要身體健康、學術紮實、品德善良等,這些是教育的基本面,好比身體,而個性化就像是翅膀,是讓學生飛起來的方面。

我們說教育要給孩子豐富多彩的人生,而不是給不同孩子一樣的人生。那麼個性發展,就是向著豐富多彩的人生去的,要讓孩子有亮點,有不同於他人的地方。

教育要培養孩子豐富多彩的人生

李志聰:我一直很欣賞這樣的說法:教育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儘可能地成為他可能成為的人。這是我2006年在參加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組織的赴澳大利亞研習時聽到的一句話,此後就一直記在心裡。個性化發展很重要,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的不同,作為學校教育,就有責任為他們成為可能成為的人而提供各種可能。

「看教育」:個性化教育,具體要怎麼做?

路光遠: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充分關注孩子的需求。

通常我們在做一所學校的教育設計時,一定會理念先行、目標先行,但這樣的設計,一開始可能僅僅代表教育者的想法,未必是孩子的興趣。我們怎麼讓孩子有興趣,首先,我們給孩子的東西,是他們能夠接受、樂於接受的。

孩子的世界是無限的,他們其實有非常獨立的、用自己的眼睛看待世界的思維方式,他們有他們的想法、追求和目標,但我們教育者往往不會這樣考慮,我們總是用傳統的觀念去說,他們還小,他們不懂。但這樣的觀點,其實是我們不懂孩子。

孩子有興趣,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當我們說要培養孩子不斷追求卓越的品質,那麼我們教育者首先也要具備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我們要能讀懂孩子,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體現在很多方面,我們根據孩子不同齡段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去設計課程和育人模式,這是因材施教;我們通過不同孩子的個性氣質給他們不同的反饋,比如同一個問題,內向的孩子來問,我們鼓勵他更勇敢一點;個性剛強的孩子來問,我們給他一些人文方面的引導,這也是因材施教。

我們還要對孩子獨立的思維品質有敏感性,既要教他堅持自己的獨特想法,也要引導他們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這也是個性化教育的重點。

對一所學校來說,更重要的,還有個性化的課程設計。孩子的興趣多種多樣,我們要通過不斷創新的課程,給孩子廣泛的、充分的選擇。


「永動」課程群:讓孩子廣泛的選擇


「看教育」:孩子的興趣多種多樣,按孩子的需求提供課程,可能做到嗎?

路光遠:從我的經驗與理解去看,全世界最好的學校、最好的教育,課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課程根據學生的需求去變化,但這種「變」不是沒有規律的變,是以學科為核心的創新與變化,這種「變」,也促進教師在學科中的研究與成長。

課程創新可以在縱深的方向上發展,也可以在拓寬層面上發展,這裡有一個「學科課程群」的概念。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孩子很喜歡馬術課,那麼我們不是只給他馬術課,才符合他的興趣。關於馬術的歷史,關於馬的動物科學類知識,馬和人類的關係這樣社會歷史性知識,都可以設計在課程中,從他的興趣點開始,帶領他打開對科學、歷史學科的興趣和研究。

只有當學生喜歡一所學校的課程、教學模式,喜歡老師的教育方法時,他對這所學校才會有歸屬感、依賴感,才能在這所學校快樂成長。

學校為孩子提供充分的選擇

李志聰:在個性化教育方面,上海華二也有類似設計。提供學生豐富可選的課程,讓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我們學校就有理科班、科創班、人文班等,我們要求學生做到的「N個百分百」中,每一個項目也都有著諸多選擇,而在這些選擇性活動內容的設計中,我們最注重的就是個性化能力的培養。

教師有成長感,才有成就感

「看教育」:以這樣的模式設計課程,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作為校長,您如何鼓勵教師不斷做課程創新,而不覺得負擔太重?

路光遠:我常常會跟我的教師團隊說,因為有學生,才有老師;因有了學生和老師,才有了學校,然後才有了校長。

我們所做的一切教育工作與教育行為都是為了培養學生、服務學生,滿足學生好奇求知願望,課程研發就是為了學生的育人舉措。

一所學校有了這樣的觀念,教師才對課程開發、課程創新這件事有認同感和責任感,那麼如何讓課程創新的事情變得不是負擔,這是校長需要考慮的關鍵所在。

我拿我在中光高中的實踐來舉例吧。

中光高中有一些選修課很搶手,是學生要秒殺的課程,其中有一門是戲劇課程,是語文學科類的拓展課程。那麼一開始有學生對戲劇有興趣,開出這門課,教師也會覺得很難,要自己找資料備課,也不得要領。

那麼教研組討論下來,學校就花錢送老師去上海戲劇學院學習戲劇相關的課程,老師越學越有興趣,同時也越教越有味道,漸漸這門課就成了中光高中的一門特色課程,可以將很多文學、藝術、傳統文化的諸多內容都包含其中,大受學生歡迎,對學生在其他學科上的學習也有觸類旁通的啟發與幫助。

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實際上教師的成就感來自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學生更主動學習,取得顯著的進步,第二個其實是老師自己要有成長感。

不只是學生需要學習,教師也需要學習。其實每門學科的老師,都是有自己的專業本體知識,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的更新,以及學生獲取知識的多元渠道,倒逼我們教師必須去不斷地學習,適應課程改革發展的需求,適應學生多元文化的需求。

今天我們做老師不能僅僅滿足於專業本體知識,這是一個基本,還應有跨學科,甚至超學科的綜合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滿足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探究需求。

比如今天我們講授人工智慧,要引導學生去學習探究實踐,我們的老師就必須再學習,必須去開發新的課程,引導、陪伴學生學習新知識、新課程。

我激勵老師的方式更多是給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培訓的機會,讓他們專業得到提升之後再融匯到自己的課程教學中去,並在教學實踐中邊學習邊實踐,不斷豐富完善自己,讓學校變成一個教學相長的地方。

在這種氛圍下,課程創新就是一種非常有成就感的事,研發課程逐漸變成教師的一種主動習慣,變成自己教育生涯的育人目標,而不是負擔,這樣的老師深受學生的歡迎與喜愛,教師的成就感也越來越強。

我堅信我們華二崑山學校的老師完全具備這種不斷學習、勇於創新的學習態度與能力,因為他們都是我們挑選出來的最優秀的中外教師代表,他們在這些方面都有一定的教育與成果與實踐經驗,這也是我們這所學校中西教育能融合的關鍵保障。

中國教師的特點是注重課堂效率,西方教師更關注孩子的需求和反饋,更關注學習過程。

如果各持己見,就很難融合,但如果都相信教育,堅信課程不該一成不變的,都將學校教育的方式變革,課程變革當作自己的成長目標,視作是對學生施以不同角度與方式的育人與關愛,那麼就可以形成同心圓,往同一個目標去努力,教育結果一定是通過過程產生的,而過程可以有不同的創新設計。

我們可以在學校裡給中外教師組建中西教育文化研究共同體,建立我們華二崑山學校的學術節,促進中外教師就同一個問題交流、切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解決我們課程育人中的問題。

我想中國教育中的教研傳統經驗與西方教育中關注過程的育人經驗,就能夠在這種學術管理建構中得以相融。也能讓老師在其中獲得團隊感、成長感,我們學校的全人教育、個性化教育就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學生就能夠真正的享受到中西融和的教育模式。

華二崑山學校的中庭穹頂

隨著中方校長路光遠的加入,9月即將開學的上海華二崑山國際學校,越來越呈現出一種特別的氣象。她像是一個交會點,一枚紐結,從一個點,扣住了不同教育路線發展的脈絡。

無論是國際教育的本土化,還是中國優勢的國際化,都需要中外校長對本校的定位有一種共識,對中西教育有高度一致的理解。

基於這樣的共同起點,經驗才得以落地。中國的、世界的;傳統的、未來的;經驗的、創新的,不同教育路線看似有不同起承轉合,卻在這所學校會合,形成一種共同目標,要在中國本土,為中國孩子打造有國際前沿競爭力的精英教育。

想要了解更多深度原創,請關注EnsightEdu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信公眾號:EnsightEdu】採訪:吳慧雯 撰文:吳慧雯編輯&運營:李燕妮圖片提供:上海華二崑山國際學校視覺:未馬視覺

往期精選

世界變化太快、信息過載、感覺迷茫?這份「教師暑假書單」幫我們重建思考力

風向標 | 「一考定終身」 真的要變了?中央剛剛通過這個教育改革方案

校長心法 | 俞立中:不想做校長,才做得了好校長

校長心法 | 李芳霞:好的教育,「攻心」為上

校長心法 |黃玉峰:從「語文叛徒」到古稀創校,培養「君子人格」學校在今天行得通嗎?

校長心法 | 沈茂德:教育的融合,是破除「中西」之見,合力打造「我們」的學校

相關焦點

  • 2020山東國際精英教育展|如何做好孩子的國際教育規劃
    這場疫情令全國開學時間推遲,也同樣牽動著所有家長的心。在疫情期間,「如何辨別好的國際學校?」「如何為孩子選擇最合適的國際學校?」「如何備考國際學校?」「世界名校青睞什麼樣的中國學生?」「國際學校和普通高中相比,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 一位好校長=一所好學校?盤點滬上國際學校明星校長圈!
    校長對於一所學校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一所學校的理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校長的教育理念,而現在的家長用來越來越關注學校的教育理念是否與自己的所契合,因此也越來越關注起其背後的校長履歷。一位好校長是成就一所好學校的重要因素,一所好學校離不開一個好校長。
  • 社會最關注的教育問題 哈羅國際學校校長給出答案
    發布會上,哈羅曼谷國際學校校長Michael Farley先生的演講,對深受社會關注的精英教育問題給出了完美解答。 在亞洲,哈羅國際深耕當地文化和市場二十餘年,建於曼谷、北京、上海、香港的四所哈羅國際學校,每一所都是廣受推崇的精英教育殿堂。這份底蘊加持下,落戶於兩江新區·龍興的重慶市禮德學校(由哈羅國際(中國)授權並督導),同樣值得期待。
  • 一站式國際精英教育蓉城諾曼第
    孔裔國際教育集團將會傾心打造「叮噹學科英語-您身邊的國際學校」理念,讓家長不出國門,孩子在家附近就可以享受到世界頂尖的國際教育基礎課程。    孔令濤先生為成都帶來其獨創的國際化「雙三元色」教育理論,在先進的英、美精英教育的基礎上,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 成都又添一所K12國際學校打造「森林式」哈利波特校園!
    提到英國墨爾文學校(Malvern College UK),想必讀者都不陌生。這所誕生兩位首相、四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學校,是不少準留學生的dream school。2015年,成都墨爾文學校開校,是中國西部第一家由英國百年傳統寄宿名校授權的學校,其與英國百年首相學府相承的品質,迅速引起家長的關注。
  • 今晚八點,洛陽華洋國際學校...
    【直播高中】這所高中的學生100%上大學,20日(周六)晚8點,洛陽華洋國際校長裴素青告訴你秘密所在!目前正是初三學子備戰中考的關鍵時期,除了要考出好成績,還要在眾多高中裡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高中,以便在考前填報志願。
  • 央企背景,名校長掌舵!上海宏文學校成都校區落戶安仁
    9月13日,上海宏文學校「官宣」:成都校區落戶大邑安仁,自此,成都又多了一所高品質K12學校。該校區具體位置就是以前的成都孔裔國際公學所在地。再往前追溯,1945年文彩中學創辦,後來,這所學校成為了公辦的安仁中學。2009年安仁中學災後異地擴建遷至新校區,原校址上辦起了民辦「孔裔公學」。
  • 華二名門+美高精髓,上海華二崑山國際學校校長見面會上海場!
    與傳統「華二系」學校不同,這所學校還是一所國際範、十五年一貫制的雙語學校。 你將一次見到兩位中美教育界重量級校長 李志聰 華師大二附中校長 上海華二崑山國際學校教育委員會主席
  • 上海特級教師、校長們又一集體力作《靜待花開
    《靜待花開》是繼《修煉——百位特級談教師專業成長》,上海特級教師、特級校長們又一集體力作,本書以育人為核心,收錄了百名特級校長、特級教師們在人生不同階段對育人理念的思考感悟和精彩論述,所闡述的育人觀從德、智、體、美等不同視角切入,
  • 常熟國際學校周偉東校長:培養有故事的孩子
    而踐行「科學務實、自強不息、追求完美」的校訓,「辦一所學生真正喜歡、熱愛和自豪的學校」,正是倫華教育實體校——常熟國際學校周偉東校長肩負的使命。辦一所讓孩子「熱愛」的學校,就是以人性為出發點,立德樹人,以中國情懷、世界視野為切入點,濃縮地球村的教育時空,打造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四位一體的國際教育生態圈,讓校園成為真正有愛的大家庭,學生能感受來自老師、同窗、家庭的溫度,更能把愛向社會、他人傳播。
  • 這所只招女生的高中,您知道嗎?
    為培養自信自強、知性優雅、秀外慧中的現代女子精英,給優秀女生創造安靜、高效的學習環境,滿足優秀女生家長的擇校要求,華洋2015年開辦女子高中,打造女子精英特色教育。2億元人民幣興建,是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女子高中、國際交換生項目、留學預科為一體的高標準、高品質全封閉寄宿制民辦學校,在校生4300餘人,教職員工465人。
  • 新聞983 | 周口天立學校校長、教育專家韓頂清做客「新聞983」直播...
    周口天立學校校長、教育專家韓頂清做客直播室  11月5日下午,新聞983周口新聞廣播邀請周口天立學校校長、教育專家韓頂清做客直播室,與聽眾朋友們講解了如何讓孩子會生活、會學習、會交友、會做事、成為社會精英一些知識
  • 浦東新區特級校長、特級教師齊聚!聽聽他們都聊了啥……
    4位特級校長聚焦立德樹人,暢談學校育人理念、課程設計、師資培養等方面的特色。4位學員積極與特級校長對話,探討、分享各學段育人特色、風格、思想和實踐經驗。如何去構建學校新的生態?首先,作為育人新生態基礎的學校形態需要設計。要讓這所學校更好地培養學生,就要把辦學理念以及精神追求融入到學校當中,在保證陽光充分、空氣和協調色彩的情況下,學校有神秘感、探索性以及空間可變性。第二,要建設自由平等的文化環境。一個學校如果不能使學生自由平等地陳述觀點,學生有想法而不能讓他實施,創新是很難談的。
  • 新學期開學在即,成都多所學校變更校長!
    分管中學和小學的嶽琴校長、陳旭校長助理、陳命根校長,以及中層和教師骨幹,都來自石室系和五朵金花泡桐樹小學,都是教育界名師或者知名教育管理者。隨著陳麟校長的加入,管理團隊集齊石室、泡小及東辰基因,隨著管理團隊的壯大,新川的教學也更加值得期待。
  • 打造教育高地,築夢城市未來!國科大(青島)附屬學校如期開學,城陽基礎教育再添勁旅
    學校以「省內領先、全國一流、創世界名校」為辦學目標,由全國著名教育專家王金戰擔任首任校長,匯集了由教育界頂尖專家精英組成的管理團隊,由全國特級教師、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等組成的師資團隊,中國科學院大學還委派了10名院士及90名教授作為校外兼職輔導員,讓中小學生在「系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基礎教育階段,不僅能在「起跑線上」腳踏實地,還能從小由院士引路「仰望星空」。
  • 傳奇特級校長程紅兵回上海了,要辦一所腳踏實地的未來學校
    「我們不想貼一個簡單的標籤,我們既不是傳統的公立學校,也不是傳統的國際學校,我們想走一條新的路子,我把它定義為「未來學校」。」在程校長看來,今天談教育的迭代,早就不是一個「東方向西方學」,或是「西方向東方學」的問題。教育沒有東西之見,教育只有「創新之別」。
  • 一個好校長 成就一所好學校
    三年後,她將這所原來相對薄弱的學校建設成了「成都市新優質學校」,並成功掛牌「西南財經大學附屬小學」,被教育部評為「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示範學校,成為中國青少年財經素養教育基地學校。、優質學校、涉農學校、薄弱學校。
  • 美式精英私校如何助力孩子「贏在起跑線」?看這所國際學校怎麼做
    綠樹掩映、碧海藍天的馬來西亞開了一所全新的國際學校——嘉德聖瑪麗森林城市國際學校。Gregg Maloberti)做教育30年,曾在美國、香港的知名學校擔任領導者,更有十幾年在美國知名私校Lawrenceville擔任招生官的經驗,幫助許多學生考入常春藤、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這究竟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他們希望培養什麼樣的孩子?這所學校適合中國孩子嗎?作為校長,馬龍戈博士與我們分享了他的看法。
  • 開學在即,成都多所學校竟變更校長,也許和你家孩子有很大關係
    分管中學和小學的嶽琴校長、陳旭校長助理、陳命根校長,以及中層和教師骨幹,都來自石室系和五朵金花泡桐樹小學,都是教育界名師或者知名教育管理者。隨著陳麟校長的加入,管理團隊集齊石室、泡小及東辰基因,隨著管理團隊的壯大,新川的教學也更加值得期待。
  • 北京地區4所名校校長深度解讀國際學校特色
    京領線上國際高中擇校展大咖雲集,聚焦北上廣深等地區的知名國際學校,邀請了數十位深耕國際教育領域的國際學校校長、副校長及資深專家等重磅嘉賓線上講座。,詳細闡述了學校的教育理念和辦學特色,讓廣大家長和學生對國際化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幫助家長尋找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