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胖西湖不胖
,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下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上個月和鄰居一位年輕的媽媽在小區閒聊,她女兒7歲,小脾氣很倔,不管幹什麼都要爭強好勝,玩遊戲輸了生氣,稍微說她兩句也不行,就連寫字糾正左右手都要哭,在幼兒園也從來不主動發言,怕說錯了……這位年輕的媽媽感嘆不已,現在的孩子怎麼一點抗打擊能力都沒有?
這樣的情況我相信不止出現在一個家庭之中,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基本上80%的家庭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我們是不是對孩子的保護太好了,有沒有必要培養下孩子的抗擊打能力,讓孩子經歷下挫折?
事實上,挫折教育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認為,不應該人為地給孩子設置莫名的挫折,而是應該培養孩子遇到挫折時候的應對方式,到底用什麼樣的心態接受挫折、面對挫折,才是挫折教育的真諦!
任何一個人的童年都有好奇、幻想與探索,同時也伴隨著恐懼、悲傷和憤怒,只要是成長,就必須會出現挫折!我們現在這年紀也許早就忘了自己四五歲時候的囧事,到底為了什麼那麼愛哭鼻子,其實你仔細看看你的孩子,就會發現他們每天在為哪些事情懊惱、煩躁、傷心或者生氣!
有時候孩子自己穿衣服,一直套不進頭去,他會急得發脾氣;他的玩具被小朋友搶走了,他急得大哭;老師表揚了其他小朋友會被唐詩,他不會,他難過……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挫折,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沒法躲過去的挫折!孩子只要成長,他們的成長中就必然有挫折,所以孩子的世界從來不缺乏挫折,而家庭教育的重點應該是讓孩子學會怎麼面對這些挫折!
第一點,讓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經歷挫折,讓孩子積累經驗和成功的秘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遇到任何事情,家長不要嫌棄孩子做事慢而替孩子包辦!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考慮和想辦法解決事情的能力。在孩子失敗的時候給與語言鼓勵,讓他有面對下一次挫折的勇氣,在孩子成功的時候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喜悅!
當孩子遇到問題,他解決的辦法越來越多的時候,他就會越來越樂觀,當他積累了足夠的生活經驗,覺得自己有信心解決麻煩的時候,他的自信心就會越來越強!
第二點,父母要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學著有正確對待挫折的態度和方法!成年人每天遇到的挫折會更多,而我們遇到挫折時候是怎麼解決的?大發脾氣還是理性對待?這兩種不同的選擇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當然對孩子也會產生不同的示範作用!家長對待挫折的態度,就是孩子對待挫折的態度!當家長的心態是積極向上的時候,孩子的心態自然是積極向上的!這一點毫無疑問!
第三點,孩子的抗擊打能力,最終取決於父母的愛是不是全面!一個孩子如果擁有充分的愛,他的抗壓能力比缺愛的孩子要強很多。而有研究證明,親子互動的越親密,孩子的抗壓能力就越強!如果家長每天能拿出一小段時間陪陪孩子,與孩子互動一下,你會發現孩子將會越來越開朗,自信心也會越來越強!
第四點,家長不要給孩子超越本身生活太多的物質獎勵!不管大人還是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後獲得的成功,才能從心底產生愉悅感!如果以物質獎勵讓孩子享受努力做事的過程,最終通過努力獲得了物質獎勵,這個方式會讓孩子享受甜美的成功體驗!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不管孩子成功與否,都會將物質獎勵贈送給孩子,會逐漸讓孩子心裡形成一種不勞而獲的感覺,即便是失敗都會獲得獎勵,他何必去努力?所以他對任何事情都不會認真去探索和追求,遇到任何挫折都會退縮。並且很多孩子會因為過度的物質獎勵,逐漸形成對物質的依賴感,容易讓孩子形成攀比,甚至追求過度的物質生活,對他們以後的人生會形成歧途!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保護真的是太好太好了,我記得小時候上學還是自己騎自行車,七八裡的路程從來不用家長接送,放假回家還得幹家務!再看看現在的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家長卻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你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那自己的孩子哪一天跳個樓啥的,也請不要怪別人,要怪就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