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語言暴力摧毀多少孩子?維護孩子身心健康家長,該怎麼做?

2020-12-20 朗朗育兒課堂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在家有父母管著,到了學校有老師教育,似乎人的一生總需要幾個「扛把子」的人,來幫我們的人生分析方向,披荊斬棘。家長的語言暴力傷害孩子內心,影響心理成長,那麼老師們對孩子的言語會造成怎樣的傷害呢?

典型《老師好》由于謙等人出演,劇中好老師,壞學生和好學生的形象發生了很多轉變,也勾起了我們對自己學生生活的回憶。而影片中的苗宛秋,就是一個實打實的權威人物。

他被喻為「好老師」,嚴厲的班主任,當他推著自行車走進校園的時候,滿臉的自信和驕傲溢於言表,欣然接受著人們羨慕的目光和奉承的話語。

然而,這樣一位老師卻在學生眼裡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剛開始苗宛秋和自己的那幫學生相處的並不是很好,燙頭、塗口紅、衣著不得體等,學生們洋溢著的笑臉被這位老師給抹去,嚴格的學習,嚴謹的教學管理,讓這些孩子成為了調皮搗蛋,做惡作劇的「能手」。威嚴對苗宛秋來說像是自己的尊嚴一樣重要。

劇情是如何發展到我們思考老師對孩子語音影響力方面的呢?是苗宛秋的自行車被偷了之後。起初學生們想惡作劇,弄壞老師的自行車,可是後來,他的自行車卻無意間的被偷了,關婷婷等人在這件事發生之前,已經和自己的班主任有了感受基礎,知道自己的老師車子被偷了,大傢伙打著手電筒,三五成群的上街幫老師找自行車。

可是等到他們幫苗宛秋把自行車的問題解決了之後,苗宛秋卻怪罪他們耽誤了學習,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年輕小夥子們的熱情一下子消散,消失的無影無蹤。

老師和家長是孩子生命中,影響力最大的兩種人物,一方陪伴成長,一方受之以漁,簡單的幾句話可以摧毀孩子幾年來,建立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老師的語言攻擊有哪些?

詆毀孩子本身及家長。現在老師罵學生的情況已經減少很多了,以前在我們這些長輩讀書的時候,老師的權威好像是上天賦予的一樣,比孩子父母教訓的都嚴厲,動口不夠有的時候還會上手,在老師們的眼中,孩子像是一種工具,學習的工具。

而有的教齡比較長的老師,容易帶著孩子的家長一起罵,比如「有人生,沒人養」這樣的話,別說孩子了,我們聽起來都覺得難受。

否定孩子的努力。「廢物」、「回家種田去吧」,類似的話在一些老師的嘴裡經常出現,好像學生天生就應該取得滿分的成績。

儘管孩子並沒有考取非常理想的成績,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孩子做出的努力。當孩子們努力之後,仍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他們的沮喪程度比我們的憤怒還要強烈,此時語言上凌厲的責備,無疑是雪上加霜。

老師的語言暴力往往會把一個孩子推向深淵,我們在信任其教育能力的同時,也該關心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2、老師的語言攻擊對孩子有什麼不利影響

記得《大師兄》裡,甄子丹飾演的是一個三好老師的角色,他對學生沒有成績的高低之分,只有為人的好壞之分,他願意接受上進但是天賦不高的孩子,他接納每一位誠心學習,衷心向上的學生。

老師的包容和善意能夠和孩子強大的鼓勵與支持,那麼受到老師語言攻擊的孩子,又是怎麼樣的呢?

孩子厭學。我們經常聽到孩子說今天哪個老師怎麼樣了,教學水平多不好,大多時候家長都覺得這是孩子在抱怨,在為自己學習成績不理想而找的藉口。殊不知,其實這是孩子勇敢說出自己內心想法的表現。

不是說老師們真的如此不堪,而是孩子在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來反應自己對一位老師的態度。孩子也能分辨對錯,比如他做了好事卻被班主任誤會的時候,他當然會覺得自己委屈,從而不喜歡這個人。語言上的攻擊和行為上的擊打一樣,都會引得孩子反彈。面對老師時的恐懼心理,是他們厭學的重要原因。

摧毀孩子自信心。自信心的影響是必然的,因為許多成長的過程都是在與同學的相處中,在課堂的學習中,如果自己的努力不被看到反而受到批評,那麼孩子肯定是沒有辦法再充滿信心的走下去的。

孩子沉默自閉甚至是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美國一部研究兒童心理變化的電影中指出,兒童在受到心理傷害的時候,會用沉默的方式來逃避,沉默的背後是忍氣吞聲,是不敢說,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會發生轉變,有的喜歡大吼大叫,表達內心的不安,有的選擇沉默不語,用安靜來對抗恐懼。

老師們的語言攻擊,會讓孩子心靈受挫,從而產生自卑、自閉的心理,嚴重影響了孩子健康的心理髮育。

此外,語言上的打擊會影響孩子健康,因為一般語言攻擊伴隨著體罰,身心上的雙重傷害,孩子成了無辜的犧牲品。

3、維護孩子,家長該怎麼做?

有的家長因為不信任孩子的老師,而擔心他在校園裡的生活,「分離焦慮」就是這麼產生的。那麼,我們在給自己信心,相信學校和老師的時候,該怎麼樣應對老師們對孩子的語言傷害呢?

1.加強與老師間的溝通

2.多關心孩子,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

3.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

4.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維護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親總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這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孩子成長中父親參與感的重要性。老師的角色也是一樣的,我們總覺得孩子放到學校交給老師就好了,家長負責生活就好,這樣的錯誤認知會讓我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因此,對於孩子受到語言暴力的問題,需要每一位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交流。

關於這個話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我們如何用語言暴力,摧毀了自己的孩子
    作者:洞見Hugopinkman暴力教育對一個孩子來說,是毀滅性的;而語言暴力對於一個孩子的傷害,更甚。語言,是可以給人溫度的。冷漠的語言,是一種暴力,一種殺人於無形的方式,沒有任何痕跡,但是它就是具有可以摧毀一個人的力量。到底語言暴力對一個人的傷害有多大?知乎網友鹿丘說:「在你今後對我好的日子裡,都像錯覺。」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這些語言足以毀掉孩子的一生
    對一個人的偏見及誤會,是語言暴力的「因」,而心理的扭曲,摧毀一個人的人生,是語言暴力的「果」。顯然,易遙和喬任梁都是吃到了這個「果」的,語言暴力看似不痛不癢,但是當我們成為「當事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人的一詞一句都像戒鞭一樣打在自己的身上,痛苦不已。
  • 父母語言裡暗藏孩子未來?李玫瑾:請別用語言暴力摧毀娃
    1、傷害親子關係語言暴力會傷害孩子對家長的信賴感和親近感,甚至產生恐懼心理。小侄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孩子有了成績不能誇,要打壓,不然他就會驕傲自滿。」是許多中國家長的習慣。殊不知這樣對孩子的自信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讓孩子永遠為了無法得到的父母的肯定苦苦掙扎,最終走向崩潰。3、錯誤示範,形成惡性循環相信大家小的時候,也都承受過父母的言語暴力。
  • 語言暴力將孩子推向深淵,該怎麼用家庭教育挽救孩子?
    在我們很多人看來,只有流血掉肉才是暴力,但卻忽視了語言暴力的危害。語言暴力如影隨形 有記者採訪了這個被語言暴力攻擊的人,起初是在學校官網上造謠,後來轉變成校園暴力。很多人因此抨擊她容貌、舉止,走在路上還有陌生人打她。晚上做夢都是被嚇醒的,這樣的日子撐不下去了。有很多人在想她們都這樣了,為什麼不告訴父母呢?
  • 老師用「語言暴力」傷害孩子,該怎麼溝通?
    「語言暴力」在校園裡並不少見。有的老師會在孩子做不出題的時候,說孩子「笨」,有的老師會因為孩子平常的表現不好,就認定孩子「沒藥救了」。雖然很多時候,老師說的是一時氣話,但是這樣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
  • 父母的這些話,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家長要拒絕「語言暴力」!
    對於孩子而言,父母是最親近的人,家庭的溫馨是給孩子健康成長最好的禮物。但是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家長,為了孩子變得更優秀,在恨鐵不成鋼的情況下,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家長一句話出去了,那麼孩子的感受呢?就像是有一個小學生在文章中寫道的:「你滿嘴是愛,卻滿目猙獰。」寫出來容易,那麼這麼惡狠狠的文字背後是孩子多少失望!
  • 家長千萬別用語言暴力傷害孩子|家庭教育|語言暴力|傷害_網易親子
    對於孩子而言,什麼是家庭暴力?很多家長認為,打孩子就是家庭暴力。其實不然。軟暴力頻現,很多家長總以為孩子不聽話罵一下又如何,又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何必大題小做?對於孩子而言,什麼是家庭暴力?很多家長認為,打孩子就是家庭暴力。其實不然。在現代社會,很多家長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影響下,在學校應試教育的挾持下,經常對孩子使用「軟暴力」。其中,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在很多家庭裡隨處可見。很多家長也許不以為然:孩子不聽話罵一下又如何,又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何必大題小做?然而,孩子若長期生活在不平等、不被尊重的環境中,語言暴力將給孩子帶來的嚴重的危害。
  • 家長語言暴力孩子怎麼辦?
    那就是我老公,孩子爸爸,時不時地對孩子進行一些「語言暴力」。今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學的路上,老公打來電話說孩子本子忘記帶了。因為當時時間已經不太夠,我還是折回家去拿。到了單元門口,他從家裡出來送本,放進孩子書包的時候,他對著孩子說了句:「廢物」之類的話。由於太刺耳我只記住了這兩個字。匆匆趕路,一路上我心情複雜,心裡滿是憤怒。
  • 高二學生跳河自殺,真相刺痛數億人:如何用語言暴力摧毀了孩子?
    明裡暗裡,課堂內外,少年被老師處處針對,時時詆毀,變著花樣謾罵侮辱。而這一切,只因朱健沒有參加班主任老師的補課。網友評論很戳心:「孩子固然脆弱,但肯定受到了老師的語言暴力。」「老師看學生不順眼,不斷人身攻擊,孩子該有多難受?」……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女童遭同桌多次拍打老師坐視不理!孩子被校園暴力家長該怎麼辦?
    如何保護孩子?校園暴力對孩子身心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僅僅體現在一時。許多在學生時期經歷過校園暴力的孩子,長大以後仍時不時會回到當初的噩夢中,甚至整個人生都發生改變。萱爸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就是這樣。2、在孩子被傷害後,給予孩子安慰和療愈有的時候,孩子明明已經向家長和老師反映情況,卻因為大人的不當回事,而得不到妥善的處理。有的家長會覺得,所謂的「欺負」不過是小朋友之間的小打小鬧,並沒有孩子跟自己說得那麼嚴重。
  •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作為老師除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外,有必要補充強化對校園暴力和問題孩子的認知、引導和教育方面的知識。鑑於校園暴力多因同學之間的瑣事而引起,作為老師善於捕捉、發現同學之間的小矛盾、小摩擦、欺凌霸道行為,進行及時的化解和處理,可以避免事態的激化,杜絕惡性暴力事件的發生。
  • 校園暴力背後的真相:孩子的一生被誰摧毀
    在東野圭吾的小說《惡意》中,當施暴者被問到為什麼只欺負這個孩子時,他們說:「沒什麼原因,就是看他不爽而已。」我受到的是校園語言暴力,就足夠讓我噁心一生,想想那些受到校園冷暴力和被打的孩子,他們的心裡肯定是無比的痛恨。
  • 女孩被7名未成年人圍毆,家長要教會孩子對校園暴力及時「還手」
    我相信,每一個被霸凌的孩子都想過向老師和家長,甚至是同學的援助,但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落實求助或者求助失敗。孩子不敢說的原因一定是害怕遭遇更加兇殘的敵對和讓家長擔心,爸爸媽媽要及時了解孩子的狀態,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要等到孩子受傷後再追悔莫及。
  • 語言暴力|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這時候,父母的行為可能就觸及了教育的「底線」,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提升,反而會使他們患得患失,變得膽小怯懦。哪種行為是在教育中絕對不能觸碰的呢?——語言暴力很多父母非常擅長一件事,那就是輕易地去否定孩子。湖南衛視有個綜藝節目《少年說》,讓少年站在高高的「勇氣臺」,喊出自己想要告訴大人的真實想法。
  • 孩子被欺負,家長別成為最後才知道的人!面對校園暴力該怎麼辦?
    校園暴力有多普遍? 孩子們在學校安全嗎? 家長和教師又該如何確保每個學生的安全呢? 什麼是校園暴力?然而,不能光靠學校的老師單獨解決這個問題,防止校園暴力也需要家長的參與。
  • 不想養出「慫孩子」?孩子自卑膽小,是家長語言暴力的結果
    家長的語言暴力讓孩子性格變自卑1.家長互相語言暴力一個家庭中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建立在穩定的夫妻關係上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不和,時常大吵大鬧的話,孩子對家庭的安全感會降低。作為孩子是不願意看到父母像仇人似的,他們也不能去判斷誰對誰錯,還會胡思亂想,大人們是因為不愛我才吵架的嗎?
  • 摧毀孩子自尊的家長,可恨又可悲
    摧毀孩子自尊的家長,可恨又可悲拒絕棍棒式教育早已經成為了現在新型教育的要點,但真正做到的卻沒有多少,仍然有不少父母堅持打罵教育才會生效,但其實這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想買玩具,母親卻對其大打出手有網友在網上發了一則帖子,說他逛超市時遇到了一對母子。
  • 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一生的心理陰影,家長要重視
    我忽然有些感到可怕,語言暴力竟然有如此大的殺傷力,竟然會讓一個祖國的花朵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忽然想到在小的時候,我有一個堂哥就經常被父母用語言暴力摧毀。因為堂哥從小身體不好,還是早產兒,父母對於堂哥是非常厭恨的,因為覺得堂哥拖累了他們的生活。每當堂哥做事做不好的時候,他的父母就會指著他的鼻子罵道:「早知道你是這樣的貨色,我當初就不應該生你!就應該把你掐死!」
  • 語言暴力影響孩子?8歲小學生爆「粗口」罵老師
    鄭州市農科路小學班主任 王靜:孩子這種情緒,是完全不受控制有時候,而且這種情況是逐年在增加。   但無論如何,老師都會耐心教育,打罵孩子這樣的事情只是個例。   鄭州市農科路小學班主任 王靜:網路遊戲中的語言暴力、語言行為,都會對孩子造成一些極其惡劣的影響。   這種說法也得到了法律專家的認可。
  • 高二學生跳河自殺,真相刺痛數億人:我們如何用語言暴力,摧毀了自己的孩子
    明裡暗裡,課堂內外,少年被老師處處針對,時時詆毀,變著花樣謾罵侮辱。而這一切,只因朱健沒有參加班主任老師的補課。網友評論很戳心:「孩子固然脆弱,但肯定受到了老師的語言暴力。」「老師看學生不順眼,不斷人身攻擊,孩子該有多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