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疫苗,對每個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即使現在很多成人,也有需要接種各種類型疫苗的時候。對新出生的嬰兒來說,疫苗接種已經變得越來越頻繁。由於疫苗接種對我們身體的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保護作用。
各種疾病疫苗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構建出更有針對性的免疫系統,這樣嬰兒才能在這個世界上更好地成長和存活。因此,父母一定要按時帶孩子去接種疫苗,而且各種疫苗都會有相應的月齡安排,而新生兒的疫苗都是在哪個時間段打?
第一,接種時間。
嬰兒出生後不到24小時,就已經開始接種他生命中的第一個疫苗,這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因為第一個接種的疫苗有兩個,一個是卡介苗,另一個是B肝疫苗。兩者都可以在同一時間在不同的手臂上接種,而且一般不會對嬰兒產生不良影響。
之後,家長手中就會有一份免疫接種證,上面會有關於各種疫苗接種的詳細記錄,並會有關於相應免疫接種的記錄。父母要及時為寶寶接種疫苗,而且這是國家明文規定的,父母決不能對寶寶的接種工作視而不見。
錯過了接種疫苗的時間怎麼辦?
不到1歲的小嬰兒基本上每個月都需要接種一次疫苗,而且每隔一定的時間就需要父母帶著孩子按時去接種疫苗。但是有的時候,由於父母的疏忽或者是嬰兒的身體原因等意外情況,會出現接種時間過長的情況。
而且遇到這樣的問題時,雖然是錯過了最好的接種時機,但也只是需要在隨後的時間裡把錯過的疫苗補上即可。與之對應,由於疫苗接種時間的延時,那麼疫苗接種卡上後續疫苗接種時間的安排也會相應的進行延時調整。
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熱的問題。
免疫的醫學原理是把具有特定抗病能力的病毒、細菌等製成人造生物製品,所以本質上還是向健康的人體內注射一定劑量的外來生物。因此,在接種疫苗後,由於身體自身的免疫機制對外來入侵者的抵抗原因,一些嬰兒在接種疫苗後會出現發熱。
一般情況下,這是身體正常免疫機制的作用,在接種疫苗後的10~24小時內就會發生,但有些疫苗甚至會在幾天後發生。而且當寶寶出現發熱問題時,媽媽們需要多給寶寶喝水,並採取一些物理降溫措施來幫助寶寶退燒。
疫苗接種前後的注意事項。
第一,寶寶健康的身體是接種疫苗的必要前提,如果寶寶在接種前有感冒、發燒、過敏等不良症狀,在接種前是不能去接種的。因此,父母必須注意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有異常情況可考慮推遲接種疫苗。
第二,在接種疫苗之後,我們都會被醫院要求留院觀察半個小時,看嬰兒是否接種疫苗後會有任何不良反應。而且嬰兒回家後,媽媽們還需要注意日常的保暖工作,24小時內最好不要洗澡,以免針口被細菌感染。
要點:嬰兒接種疫苗是增強機體免疫力的重要工作,嬰兒出生後24小時內就可以開始接種疫苗,之後每月都會有接種計劃,家長要注意不要錯過接種時間。而且嬰兒接種後可能會有發熱等不良反應,而且生病的孩子也不能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