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抱子甘藍,知道這些方法,就不用再擔心了
我們該怎麼種植才能得到優質的抱子甘藍呢?這是每一個農民種植戶都很關心的問題,當我們得到了優質的幼苗之後,幼苗我們可以自己進行種植,也可以從別的農戶哪裡購買,一般市場上都會有很多已經培育好的健壯幼苗,我們購買來就可以進行種植的工作了。
首先是定植,抱子甘藍的苗齡隨著季節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早春是40天,夏秋季節又要少於30天,當幼苗上面具有了5片真葉時就為定植的最佳時期。在定植前我們應該要施足底肥,還要整理土地,將土壤給重新翻整過,才能種植作物。我們最後在進行種植的時候先在土壤裡面施加一些糞便,如果沒有那就施加有機的複合肥也是可以的,栽培幼苗時我們要儘量的保持土壤不坨也不能太分散,以便保護根系,促進緩苗。
之後就是水肥的管理,定植後,定植的後的水分要充足,5到7天要澆一次水,這個期間還要注意除草的工作,抱子甘藍的生育期比較長,從定植到採收結束,生長期可以達到90天左右,最高可以達到120天,這個階段需要追肥3至4次。
第一次追肥在定植成活之後,是為了使植株更快適應生長的環境,促進生長,但是如果已經施足底肥的,這次的施肥工作可以省去,第二次追肥在定植30天以後開始,促進植株更好的生長,等到外葉生長到40片葉時,之後就進入結球期,這兩次的施肥工作都需要挖土壤在植株旁邊,是為了防止植株的水肥流失。第三次施肥在葉球膨大時進行,是為了促進葉球的發育與膨大,最後一次也就是第四次施肥是在葉球的採收期進行,因為基本上每一個植株有25到40個小葉球,當下部的葉球逐漸的採收之後,上面的葉球也在不斷的形成,還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養分,這時候施肥利於提高產量。
對於植株也需要適當的做一些調整工作,由於它的植株比較壯大,葉數也比較多,葉球不斷的形成,容易造成植株頭重腳輕,引起倒伏,影響產量和質量,一般根據植株長到40釐米時,我們應該根據品種的不同,選取適宜長度不夠架杆插架,上部用繩紮好,對於植株基地部位結球不良的芽和一些病葉要及時的進行摘除,減少水分養分的消耗,利於植株能夠更好的生長。
抱子甘藍的產量根據品種,栽培繁殖和栽培技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單獨的一個葉球重量一般為100到150克,高產的品種和栽培技術比較好的,單個葉球可以到500克,所以我們不僅要選擇一個好的品種,還要注意管理操作正確,要學到好的栽培技術。最後就是採收的工作了,品種和播種方式以及管理而有不同,早熟的品種定植90天就可以採收,中晚熟需要120天,一般都是下部的葉球先成熟,我們用刀沿莖幹將小葉球割下,品質好的抱子甘藍應該是顏色比較有光澤,結球比較緊實的,它的採收工作比較費時費力,需要我們有耐心的進行這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