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抱子甘藍又名芽甘藍、子持甘藍,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的一個變種,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地中海沿岸,是歐洲、北美洲國家的重要蔬菜之一。它的植株中心不生葉球,而在莖的周圍葉腋處著生小葉球,正如子附母懷,故名抱子甘藍。
生長習性
莖幹直立,植株高大,葉片為長柄匙狀葉,每葉的腋芽均可以形成桌球大小的完整甘藍球,每個小葉球均由40多片球葉包裹而成。喜冷涼氣候,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8~22℃。耐寒性強,可耐-3℃的短期低溫而不受凍害。但耐熱性較弱,溫度高於23℃,結球不良。不耐乾旱,適宜在黏質、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栽培。隨著小葉球的不斷膨大,要掰掉中下部的長柄葉,防止小葉球因葉柄的擠壓而變形。
品種和應用價值
分早、中、晚熟三類。早熟種植株矮小,生長期短,較耐熱;中晚熟種植株高大,生長期長達100~120天,耐寒力極強,但不耐熱。植株秀美,產品形狀奇特,是農業觀光園區中不可或缺的珍稀蔬菜之一。其小葉球的風味似結球甘藍,纖維少,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和礦質元素。小葉球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炒食、煮湯、做沙拉配菜、泡菜等。為保持其小巧奇特的形狀,可在洗淨的小葉球上用小刀割「十」字,切割的深度約為球徑的1/3,然後放在已加少量鹽的沸水中煮5分鐘,撈出後瀝水,加入洋蔥丁、蘋果丁、煮熟的馬鈴薯丁,用沙拉醬或蛋黃醬拌勻即成小包菜沙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抱子甘藍的相關知識,對此廣大農民朋友有什麼看法呢?或需要補充相關知識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如果你有什麼疑問可以關注私聊小編,謝謝各位的閱讀,喜歡小編的文章,就給個「贊」吧!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