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的栽培特點與生物生態學特性

2020-12-11 天山植保

無花果(Fig;Ficus carica L),為桑科(Moraceae)榕屬( 即無花果屬 )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屬於亞熱帶漿果類果樹。無花果原產地中海沿岸,在中東地區已有11000年的栽培歷史,是人類馴化最早的經濟作物 ,其可食部分(果肉)由花託肥大而成聚合果,單花及由其發育的瘦果隱生於肉質花託內部,果內有花,外觀無花,故稱為「無花果」,具有較高的藥食價值。目前,全國無花果面積將近達到了2.7萬hm2,鮮果產量接近了50萬t,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無花果」果樹栽培實踐中,首先了解掌握樹種的生態生物學特性,才能科學地發現栽培要點並制定栽培技術措施,本文對無花果栽培特點與其生物生態學特性的關係進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更好地為無花果栽培服務。

1 對土壤要求不高,生態適應性強

無花果喜光,耐旱、耐溼、耐鹽鹼、耐高溫、不耐嚴寒,不耐澇。無花果除了鹽鹼、漬澇、粘重地外,其餘土壤均適宜栽植。土壤含鹽量達0.5%的鹽鹼地也能生長,但在沙壤性土質中更好生長。無花果適應性強,對栽植地區各項環境要求不高,在年平均氣溫15℃,夏季平均氣溫20℃,冬季平均氣溫不低於8℃ ,5℃以上的生物學積溫達4800℃的地方,適宜種植無花果。幼樹對寒冷敏感,冬季氣溫-10℃以下時容易發生凍害。在採取埋土等措施或保護地栽培模式下,無花果栽培區域可擴大至全國。目前,抗寒性最好的品種是法國品種布蘭瑞克。由於無花果發源於西亞乾旱地區,對水分要求不太嚴格,所以耐旱不耐澇。在吐魯番極端乾旱地區,在露地栽培條件下,長達2個多月不澆水樹體也不會枯死,但嚴重影響果實正常發育。

2 易栽培,好管理

無花果品種多數屬於單性結實,無性繁殖是無花果的主要繁殖方法,一般採用扦插、分株、壓條和嫁接等方式,成活率高。無花果生長勢強,枝條具有多次生長習性 ,新梢年生長量可達2 m,有的品種會超過2.5 m以上(比如金傲芬)。萌芽率和成枝力較弱,骨幹枝明顯,樹冠枝條較稀疏,便於易控制。樹形容易形成,一般有叢狀形、開心形、X形、Y形、一字形和H形等,露天防寒栽培區一般採取叢狀形、X形、一字形,修剪比較簡單,除每年秋季落葉後或萌芽前需重剪外,生長過程中不需重剪,一般採用短截、抹芽、疏枝和拉枝等措施。

無花果果實病蟲害少,在乾旱半乾旱地區病蟲害發生率極少,一般無需農藥,易達到綠色甚至有機果品的標準。果實採收方便,抗風落果能力強,具有較強發展潛力。

3 易結果,早果,豐產,穩產

無花果具有獨一無二的結果習性,幾乎每個新梢都能成為結果枝,每個葉腋也會成為結果部位。隨著新梢的生長,芽由下部葉腋往上順次開始分化成葉芽和花芽。葉腋內可形成2~3個生長點,其中小而呈圓錐形的為葉芽,這種生長點形成二次枝,其他大而圓者的生長點形成花芽(花序)結果。花芽分化時間較短,一般當年成花當年結果,多數每節1果,個別有1節2果(青皮)。基部1~3節芽平時不會發育,重剪時會被萌發,新梢頂端數節因氣溫降低而停止分化,但次年春季繼續分化形成春果,而夏秋果都來自當年生枝,當年新梢從下部往上部逐漸分化發育成為夏秋果實。因此結果期長,產量高。

無花果枝條一年多次生長,在南疆露地栽培區3月底或4月初開始萌芽,6月上或中旬進入旺盛生長,生長旺盛的枝條中上部多發生二次枝,這跟品種特性有關,有些品種二次分枝少(華麗,波姬紅等),有些品種多(110C)。無花果具有與其他果樹不一樣的奇特的生長結果特性,無花果新枝條自下而上開始花芽分化,而與新梢生長、花器官形成、果實生長發育同步進行,這恰好是早果、豐產、穩產的生物學基礎。

4 成本低,經濟收益高,壽命長

在常規管理條件下,以健壯的1年生硬枝枝條作為扦插育成苗,當年也可少量掛果,甚至有的果實能成熟(中國紫果)。1年生無病害的健壯的無花果苗,栽植當年就可掛果,最早第3年或最晚第5年進入盛果期;因為無花果具有春夏秋三季果,結果期長,結果量高,第二年可產出500㎏∕666.7m2左右,盛果期鮮果產量可超2000㎏∕666.7m2以上,產值可達4萬元∕666.7m2,效益相當可觀。如進行深加工,經濟效益還可提高。

無花果芽分為頂芽、葉芽 、花芽、潛伏芽和不定芽。頂芽飽滿且較長,葉芽和花芽在葉腋內形成,形態明顯,肉眼可辨;潛伏芽和不定芽多隱藏在主枝和側枝的基部,數量較多且壽命長達數十年,一般不萌芽,重剪或地上部位因受凍死亡時,潛伏芽易被萌發而形成新的樹冠,保證樹體不斷結果,經濟壽命不太受影響。

5 花果營養豐富,保健價值高

無花果果實作為假果,花託及全部花器官可整體食用,果皮薄、果肉多且無核,各年齡段的人都可食用。

無花果含有糖類、有機酸和活性元素硼、鎂、錳等,具有調節代謝機制、降低血壓、延緩衰老、增加血紅蛋白、消除肌體疲勞、提高免疫能力等作用,特別是有明顯的抗癌和降低化療引起的毒副作用的功效。無花果果實含有多種酶類、蛋白質、胺基酸、礦質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含量極高,每100 g含有2 mg。果實含鈣量也非常高,可預防骨質疏鬆,果皮中含有豐富的硒,具有增加機體細胞和體液免疫、延緩衰老等功效。果實中含有果膠等纖維素,具有吸附腸道有害物質等保健作用。提取液中黃酮和多糖物質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改善肌肉活動潛力,增強活動能力等作用。

6 果實皮薄肉質多,結果期長,鮮食加工兼用

無花果與其他果樹相比具有較長的結果期,在正常露地栽培條件下,從6月至11月,每年都有將近6個月的鮮果收果期,如採取保護措施或在加溫日光溫室栽培條件下,無花果鮮果可周年提供市場。鮮果存在貯藏期不長,採後容易出現果皮褐變、快速老化以及腐爛變質等問題。但由於果實具有皮薄、肉質鬆軟、無核等特徵,特別適合做深加工,提高果實附價值。商品性好的鮮果供給市場的同時,其餘鮮果還可以制幹,加工成果脯、果醬、蜜餞、果粉、果汁、果茶、果酒、罐頭、口服液等產品,可有效避免鮮果的浪費,適合發展鄉鎮企業,促進精準脫貧事業,提高農民收入。

7 適合盆栽,觀賞價值高

無花果苗當年栽植當年可結果,花芽分化時間短,結果枝率高,結果期長,根是莖源根系,以水平根為主,大量的鬚根主要分布在15~70 cm土層,可作為較好的盆栽果樹。無花果枝葉繁茂,葉掌狀,樹姿優美,不同品種的顏色不盡相同,一般果實有黃色,綠色,紫紅色,紫褐色,紫黑色等多種色澤,有的果實還有條狀顏色,黃綠相間(比如華麗品種)。無花果樹勢優雅,是庭院、公園的觀賞樹木。無花果病蟲害少,一般不用農藥,是一種純天然無公害樹木。無花果葉片大,成掌狀裂,葉面粗糙,具有良好的吸塵效果,如與其他植物配置在一起 ,還可以形成良好的防噪聲屏障,可以起到綠化和淨化空氣的雙重作用。

作者:巴哈依丁·吾甫爾、胡西旦·買買提、任紅松,來源:新疆農業科技2020年第1期,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無花果的栽培歷史與文化淵源
    無花果隸屬於桑科,榕屬,拉丁學名 Ficus carica,種加詞「carica」來源於無花果發源地Caria(土耳其西部古地名:卡利亞)的名字。它是重要的栽培水果,也常作為園藝植物種植,其中栽培品種「棕色土耳其」 和「冰晶」獲得了英國皇家園藝學會的花園功績獎。
  • 山東淄博無花果常用樹形及栽培模式
    國內栽培的無花果品種為單性結實的普通型。無花果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和多種礦質元素,如維生素 C、胺基酸、蛋白質、鈣、鐵等,並具有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無花果有「開胃,止洩痢;治五痔,咽喉痛」的功效,現代醫學證明無花果中含有抑制癌症的物質,如補骨脂素、苯甲醛等。 無花果栽培過程中病蟲害發生極少,可綠色無公害栽培。
  • 無花果種植就怕走彎路,這裡有你想要的無花果栽培技術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無花果近些年在市面上是越來越常見了,它因功效強,且具有很好的口感,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歡。現在想要栽培無花果的人也是很多的,不過如果種植技術沒有掌握的好,就有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落果。那麼應該怎麼來種植才是最好的呢?
  • 考研非統考專業介紹:生態學
    一、專業介紹  1、概述:  生態學原本是研究生物界動態平衡的過程、機制和制約條件,以生物為主要研究對象,屬於生物系的一個學科。隨著本世紀70年代以來,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的呼聲越來越高,生態學更注重研究動物、植物、生態系統的環境協調性。生態學逐漸發展成為生物學與環境工程相結合的學科。
  • 【瓜果】無花果 樹上的「糖包子」
    當你到南疆重鎮新疆喀什旅遊,除了要看香妃墓、艾提尕爾清真寺外,更重要的是要去逛極具特色的集市喀什東巴扎,同時可別忘了品嘗伽師瓜、石榴、無花果等甘甜美味的水果喲。喀什是瓜果之鄉,這裡盛產各種瓜果——桃、葡萄、杏、西瓜、無花果等。當地的果農非常精於儲藏水果,在這的任何季節都能吃到新鮮的水果。下面介紹新疆旅遊特產無花果:  新疆特產無花果簡介  無花果,維吾爾語稱「安吉爾」。
  • 無花果,欣賞還能當美食,盆栽要注意什麼?
    現在是春季,正是植樹種草的好時候,大家可以趁機盆栽一些無花果,感興趣的朋友快來看看如何栽培吧!一,較大的花盆,合適的植料無花果根系發達,要想無花果生長健壯,就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土壤,來滿足無花果根系舒張的需要,所以盆栽無花果的話,花盆儘量要大一些,這樣才能容納較多的土壤嗎。
  • 林下石蒜花卉的生態學特性選擇
    林下石蒜花卉的生態學特性選擇石蒜分布於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陝西、四川、貴州、雲南。野生於陰溼山坡和溪溝邊,庭院也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標本採自我國,但產地不明。
  • 《菌類栽培技術》國內主要食用菌品種「菌株」及其特性!
    5.長腿雞腿菇的主要特性:長腿雞腿菇,是我們在濟南地區土洞栽培的雞腿菇中,連續數年選育出來的一個菌株,其典型特點就是個體長度較之普通菌株大,特別適合於土洞的環境條件中生長,幾乎沒有鱗片的跡象,菌蓋菌柄比例合適,商品性高,肉質更加細膩,尤其適合做VIP蔬菜配菜,或者超市鮮銷。該菌株在夏季的土洞栽培產品,多銷往北京等地大型超市,特受歡迎。
  • 無花果苗品種簡介 無花果樹苗品種介紹
    中龍農業無花果樹苗品種介紹青皮無花果苗:夏秋果兼用種,以秋果為主。無花果苗品種簡介 無花果樹苗品種2.A42(華麗)無花果苗:1998年山東省林業研究完引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觀賞用品種。樹勢中庸,樹姿較開張,一年生枝金黃色,綠色縱條紋。
  •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生態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專業簡析
    學院下設海洋生物系、海洋生物工程系和環境生態系,設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和生態學4個本科專業;擁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和海洋生物學博士/碩士點等共計13個博士點和13個碩士點;設有生物學和海洋科學2個博士後流動站,形成了從學士、碩士、博士到博士後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 麻楝樹的特性及栽培技術
    麻楝樹的特性及栽培技術一、經濟價值:麻楝亦稱母楹、假鐵欏,在海南列入一類材樹種。麻楝在以往的材料中,木材均說成是淺黃色。根據目前的了解,生長在海南較乾旱地區的麻楝,其木材則呈現紫紅色。前者心邊材不甚明顯,心材比例小,而後者心邊材明顯,且心材比例較大。
  • 柚木樹的特性及栽培技術
    柚木樹的特性及栽培技術一、經濟價值:柚木亦稱脂樹紫柚木等,為世界熱帶地區珍貴用材樹種之一。我國雲南、廣酉、廣東、福建、臺灣等省(區)均有引種栽培,在西雙版納尚有百年生大樹,胸徑1米多。解放以來,引種柚木有所發展,對於柚木的特性、栽培技術和引種效果等方面,均已積累了不少經驗。目前在海南島,柚木已列為500米以下低海拔地區的重要造林樹種之一,有些人工林在幼林階段已達到或超過原產地的生長水平。由於柚木經濟價值較高,適應性較強,適宜在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發展。
  • 成人高考生態學基礎模擬題分享
    .原始合作D.共棲作用4.在強風地區生長的植物,其結構特徵一般類似於 ( )A.水生植物B.溼生植物C.中生植物D.旱生植物5.群落內部環境不具備的特點是>D.種群爆發11.有效積溫計算公式中Y代表 ( )A.一段時間的溫度B.生物學零度C.一段時間的天數D.總積溫12.為了減少一種真菌對果樹的毒害,園藝家引入了一種形態結構和生理特性與真菌相似
  • 2019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考點匯總_專升本成人高考專升本...
    2019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考點匯總下面給2019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考點做了一些匯總,一起來看看。生態學的發展簡史及發展趨勢:掌握生態學幾個發展時期的時間分界以及各個不同時期的生態學成就,了解現代生態學的發展趨勢和我國生態學的研究情況。
  • 生態篇——關於生物群落內涵、植物群落概念及其發展簡史
    群落生態學的中心問題是回答群落的整體結構是如何形成的。在生態學發展史中,生物群落概念的提出是很早的。但是對於生物群落的兩種對立觀點——個體論學派和機體論學派的爭論至今未休。群落中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動、植物種類?它們為什麼像現在這樣分布著?它們之間是怎樣發生著相互作用的?這是群落生態學最令人感興趣的問題。
  • 無花果為什麼被叫做無花果 小雞寶寶考考你今天答案是什麼
    ,今天的問題是「無花果為什麼被叫做無花果?」無花果大家可能都吃過,為什麼是叫無花果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無花果為什麼被叫做無花果 小雞寶寶考考你今天答案是什麼今天問題:無花果為什麼被叫做無花果?
  • 入侵生態學最新研究動態
    文章緊扣生物入侵的發生機理、途徑及其生態學後效等關鍵問題, 從入侵機制、 生物入侵對生態系統及人類健康的影響、全球變化下的入侵響應等方面介紹了入侵生態學近期取得的最新進展。入侵種豐度最高點出現在其與本土種功能特性高度相似的區域, 而當入侵種和本土物種功能特性差異較大時, 較高的氮素含量也很難提高入侵種豐度.
  • 民間中草藥:無花果
    無花果很多人都吃過,但很多人吃過的無花果都是市場上出售的,脫水後的幹無花果,對新鮮無花果他們了解的並不多,其實新鮮無花果在每年夏天或秋天時會大量上市,它是一種口感鮮嫩滋味誘人的美味水果,它不但口感好養生功效也很出色,接下來會讓大家了解鮮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還會讓大家知道新鮮無花果應該怎麼吃。
  • 中山大學強基計劃生態學專業,主要研究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問題
    其實大家很多時候容易將它當成生物學去理解,其實這個理解本質上並沒有錯,因為生態學在專業設置中屬於生物科學大類的下設專業。在本科專業目錄中,生物科學類下設四個專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信息學、生態學。
  • 生態學十大定律
    由此,生態學成為一門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生態學已經創立了自己獨立研究的理論主體,即從生物個體與環境直接影響的小環境到生態系統不同層級的有機體與環境關係的理論。它們的研究方法經過描述——實驗——物質定量三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