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師快評:對人生需求的認識與引導,一道很有寫作空間的...

2020-12-14 上觀

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語文特級教師 黃榮華:

 

人首先想到的是滿足自身的需要;其次會想到其他人的需要。社會不是一個人,而是無數人組成的。因此,人的完滿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完成的。但這種完滿對人自身意義的實現雖然是人內在的「普遍」存在,但當下卻極其缺乏種社會性認知,尤其缺乏對「被需要」這種「普遍存在」。

 

因此,這道題總體上說,是一種對人生需求的認識與引導,是種對完滿人生建設的認知與引導,是對和諧社會建設的引導,也是對全社會幸福生活建設的引導。題目在引導中切中時弊,是一道很有寫作空間「切問近思」題。

 

寫作時,可以貼近現實生活寫,也可以由現實生活引向我們的文化深處,例如「仁」即二人,即在心裡裝著別人等。既可全部正面寫,也可以正反對照寫。(記者 許沁 整理)

相關焦點

  • 意林特邀名師最快解讀2020高考作文全國10套卷
    從這個意義上說,2020年高考全國III卷作文命題完全在「情理之中」,毫不奉承,毫不誇張。認認真真引導學生求知,正正派派引導學生做人,真正把「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落實在平時的閱讀指導與寫作訓練中!2.任務驅動特徵作文材料選取中國抗疫行動中最具代表性的場景和特定的視角,提出寫作任務,引導學生結合親歷全民抗疫的所見、所聽、所思,面對現實中的疫情或思考「拉開了距離」,又「密切了聯繫」相關問題時,必須具備的高質量地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 東臺名師評江蘇高考語文
    名師講高考——語文試題總評:不出所料,2019江蘇高考語文試卷依據2019年語文《考試說明》,結構和題型與2018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 但與考試說明基本吻合比如文言文閱讀第8題,「請簡要概括湯顯祖讀書為文的特點」,包括讀書不為功名,於書無所不讀,詩文無所不能等,這些價值觀對於青年學生具有積極引導作用。不僅大題目注重經典,小題目也是精心挑選煞費苦心。比如「語言文字運用」第1題涉及對「瓦爾登湖」的正確認識,第2題涉及對「芭蕉」的觀察思考。
  • 東臺名師評江蘇高考作文
    名師講高考——2019江蘇語文作文原題回放: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由此,2019高考江蘇卷作文立意的方向或角度就明晰了:3+1:可以從「物」的角度,可以從 「事」的角度,「人」的角度,還可以從「人事物」即整體的角度來寫。包含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人關係的認識與思考,有一定的高度和品位。
  • 滬高考作文是一道很溫暖的題目 體現了立德樹人的價值引領
    據《勞動報》報導,昨天上午,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市教育考試院第一時間公布了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身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 聚焦高考|2020高考作文怎麼寫,聽聽石家莊一中語文名師怎麼說
    來看石家莊一中兩位語文名師怎麼說——立意靈活開放 給考生寫作留下廣闊空間石家莊一中 盧冀川▲盧冀川,語文高級教師,多年擔任班主任,河北省首屆微課大賽一等獎,河北省骨幹教師培訓團講師,河北師範大學兼職講師,石家莊市首屆高中青年教師教學素質筆試一等獎,石家莊市青年教師優質課展評一等獎,
  • 從高考作文題裡讀懂「家國」和「人生」|荔枝時評
    2018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目陸續出爐,和往年一樣,高考作文題一經公布便引起了輿論熱議。高考之前,相關專家就指出,縱觀四十年的高考作文題,都和中國的發展變遷、時事熱點密不可分。今年的作文題,同樣令人感觸到了鮮明的時代氣息。   今年的試題除了貼近生活和時代,引導學生走出書齋的共性之外,更凸顯了濃鬱的「家國」和「人生」色彩,發人深省。
  • 叮咚快評|陳建新把高考作文做成生意,有權力變現之嫌
    文|黃齊超今年浙江一篇題目為《生活在樹上》高考作文引發關注,雖然有閱卷老師判了39分,但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力排非議,堅持給了60分滿分。作文披露之後,有人叫好,有人質疑。陳建新組長是否出版高考作文教輔書,我們暫且不論。不過,陳組長四處舉辦高考作文講座,這倒是實錘——去年4月,就有媒體爆料:浙江教育出版社聯合多位高考閱卷名師製作了《高考作文密訓課》系列付費課程,並上線至小鵝通知識付費店鋪和分銷市場,課程的主講人之一為陳建新。有視頻為證,不至於視頻也造假吧?
  • 東臺名師點評江蘇高考作文
    在立意引導上,使得考生儘快聚焦,進而深入思考。而且,維度多元,材料在諸多核心問題上給予廣大考生以很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具有較強的可寫性、選擇性、導向性和探究性。圍繞「認同感,信息與成長」這一主題,考生既可以敘寫人生百態、情味雜陳等「成長」有關的生活故事,也可表達對人生、社會、國家等宏大事件與主題的深入思考。不要忽略第四句中的「也許」,它強調「可能」,極其辯證。
  • 2017福建高考作文題目新鮮出爐 一線名師教師點評分析
    原標題:一線名師點評分析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題 一線名師點評分析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題—— 關鍵詞的有機關聯很關鍵 每年高考,最受關注的莫過於高考作文了,這是最能引起全民熱議和參與的一道試題。
  • 全國11道高考作文題怎樣寫?《帥作文》約全國名師來點評
    《帥作文》周報編輯部統稿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名師解讀2017湖南高考作文題:家國情懷是考察角度
    今年高考湖南卷的作文題為根據材料寫作: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汙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行動支付。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
  • 高考閱卷作文打分只要20秒?真相是有「四評」
    高考結束後,考生家長十分關注閱捲動態。網絡有傳言,高考主觀題評卷非常快,給一篇作文打分只要20秒。昨天,揚子晚報鯉魚姐姐受邀參加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高考評卷現場開放日」活動,活動首次邀請了10名高考考生和家長,走進高考評卷現場。鯉魚姐姐獨家對高考評閱進行直播,吸引了七萬多網友的關注。看完直播後,有網友不由得感慨:原來一道非選擇題的評閱要經過這麼多流程,竟如此嚴格。
  • 2018年高考作文獨家點評,00、90、80後都表示很難...... | 頭條
    2018年高考作文加大對思維品質的考查力度,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進行了全面的測量。全國Ⅱ卷作文「倖存者偏差」引導考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考生可以通過聚焦思維方式來立論,如全面地、綜合地看問題;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過現象看本質;遵循認識事物的規律進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維慣性,以逆向思維挖掘被隱藏的事實真相等。
  • 佛山名師點評2017年廣東省中考語文科作文題
    ,命題形式穩定,以半命題形式考查,沒有設置審題障礙,引導學生寫生活感悟,能讓學生有充分的發揮空間。題目不存在審題難度,有利於引導考生關注生活、關注自我,體現個體的獨特性。同時,題目也在引領思考,正如引題說到「原來,凡事道理,萬物成趣,人間有情,苦難也可以成營養……」,凡事多深思,往往有不一樣的認知,有更深層次的收穫。這是語文教學要拓展學生思維空間空間,關注自我,關注社會的一個清晰的導向,本人也認為與高考的作文方向一致。
  • 湖南高考作文題如何寫?聽聽名師怎麼說
    所以這篇演講稿形式的作文,考察考生結合傳統文化闡述自己思想的意圖十分明顯。 在歷年的高考作文題中材料題寫作特別多,這說明了什麼?這主要還是考察學生的思辨能力,能夠辯證地看待問題,多發表自己的觀點。比如題目中又有四個關鍵詞「認識」與「思考」,「希望」與「建議」,這四個詞實際上考察的就是考生的思辨能力。四詞之間兩兩關聯,層層遞進。如何闡述你的認識?
  • 高考作文,寫下怎樣的人生感悟?
    作文材料貼近生活 「和我們高考時相比,如今的作文題更貼近生活,不但考了寫作能力,還考了時事追蹤能力。」第一時間瀏覽完各省市高考作文題目,有網友發出這樣的感嘆。 「現在參加高考的都是90後,這些孩子不僅是獨生子女,而且在虛擬空間成長,人機交流遠遠多於真實空間的人際交流。這些孩子的動手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都不太令人樂觀。」文化學者於丹認為,與以往游離的、閉合的題目相比,「今年作文題有當下時效特徵」,可以讓中學生對於一些社會問題有自己的思考和關注。 但也有一些省市的作文題目被認為過多關注人生哲理,「中學生很難把握」。
  • 名師解析2017高考作文題目:一定要關注時事
    2017年高考語文考試剛剛結束,網易教育第一時間邀請新東方優能中學北京、天津、南京、瀋陽、成都、合肥的6位語文名師解析語文試題。今年語文作文題亮點頗多,我們來聽聽名師們是怎麼分析的。■全國卷一1、作文題目: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汙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行動支付。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
  • 專家點評高考作文題:情景式考察比重多,考生發揮空間更大
    發言稿、演講稿、主持詞、一封信、議論文……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不僅緊跟時事,引導學生擴寬國際視野,在寫作形式上也非常多樣。襄陽市第四中學高級教師許婷婷表示,今年的題作文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情景式考察,即「給出一個具體的場景,讓學生在場景中把作文寫出來。」
  • 今年高考作文怎麼寫?名師談高考作文預測和注意事項
    河南省名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  一、高考作文命題範圍  命題範圍穩中有變、不斷創新。作文命題會立足高考評價體系,堅持立德樹人價值導向,結合語文學科特點,通過科學設計命題,厚植家國情懷,倡導品德修養,講述奮鬥故事,引導考生傳承愛國精神,接續時代奮鬥,譜寫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奮進之歌。
  • 南師大教授評江蘇高考作文:好下筆但高分不易
    原標題:南師大教授評江蘇高考作文:好下筆但高分不易 在一份網友總結的高考作文「難度排行榜」上,江蘇的「智慧作文」被稱為「地獄模式」,有網友覺得題目太大。江蘇省寫作學會名譽會長、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凌煥新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評價,這次江蘇高考的作文題中規中矩,考生基本有話可說,但題目範圍較為廣泛,想寫出好作文也不容易。   凌煥新分析,材料中給出的三句話其實也是三種人生境界的提升。「第一個是經驗,智慧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