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語文特級教師 黃榮華:
人首先想到的是滿足自身的需要;其次會想到其他人的需要。社會不是一個人,而是無數人組成的。因此,人的完滿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完成的。但這種完滿對人自身意義的實現雖然是人內在的「普遍」存在,但當下卻極其缺乏種社會性認知,尤其缺乏對「被需要」這種「普遍存在」。
因此,這道題總體上說,是一種對人生需求的認識與引導,是種對完滿人生建設的認知與引導,是對和諧社會建設的引導,也是對全社會幸福生活建設的引導。題目在引導中切中時弊,是一道很有寫作空間「切問近思」題。
寫作時,可以貼近現實生活寫,也可以由現實生活引向我們的文化深處,例如「仁」即二人,即在心裡裝著別人等。既可全部正面寫,也可以正反對照寫。(記者 許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