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財經網方悅/文
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房企組織架構調整成為行業常態,旭輝集團這匹房地產行業最大的「黑馬」之一,必然也要緊跟行業潮流。
繼一季度完成華北區域集團成立,太原併入西北區域事業部等動作之後,房地產大佬旭輝集團的觸角開始深入南方?
規模壯大後的順勢而為
6月5日,旭輝宣布成立廣桂區域事業部,合併原廣州事業部和南寧公司,整合後的旭輝廣桂區域事業部將下轄廣西、廣州、中山、佛山、肇慶、清遠等地域,區域總部設在廣州,統籌負責旭輝在「廣桂」地區的戰略發展和經營管理。
而2天以前,旭輝集團宣布,成立東南區域集團,合併原浙江區域集團和福建公司,以更好地支持集團在浙江和福建兩省的發展。
人事管理隨之變動,旭輝集團高級副總裁、原浙江區域集團總裁汝海林出任東南區域集團總裁;原福建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暉出任東南區域集團副總裁,併兼任福建公司總經理。
東南區域集團成立後,總部設在杭州,向北能有效承接旭輝集團上海總部的授權,向南則能以合理的管轄半徑,輻射區域內寧波、溫州、福州、廈門等重點城市。
對此,旭輝控股CEO林峰表示,此次合併是旭輝推進組織變革、加強區域深耕的重要舉措。
千禧年成立於上海的旭輝,目前已經成立了7個區域集團,2019年以2006億元的合約銷售額及同比32%的增速,超額完成1900億元、增速25%的年度目標,黑馬名副其實。
維權爆發有「後院起火」之勢
光鮮亮麗的業績背後,業主的維權則顯得更加「刺眼」,這樣的對比也凸顯出旭輝集團的AB面。
位於北京房山區的首批限競房項目旭輝舒朗苑(推廣案名「旭輝城」)陷入維權風波,與2018年剛開盤時39000元/平方米的銷售價格相比,項目新開樓棟每平方米直降1萬元,部分房源甚至賣到27000元/平方米,引發原有業主極大不滿。
除了降價以外,許多業主反映項目還存在多處與實際宣傳不符的問題。
比如售房時承諾會贈送具有特色的新風系統,但實際房屋查驗時發現並沒有任何新風系統設備;當時宣傳小區入門口處是愛麗絲雕塑及單元入口無門廳也沒有兌現。
此外,宣傳的塑膠跑道交付時薄如噴漆,配套社區醫院仍是荒地。小區景觀設計及綠化、街道用磚、人車分流、車庫充電設備及出口設計等出現不同程度減配,與其宣傳的品質高檔樓盤完全不符。
對於降價一事,業內人士表示是為了應對區域市場的變動,眼下中駿雲景臺項目低價入市,在此之前這塊區域只有旭輝城與金樾和著兩個項目在售,中駿雲景臺入市打破了原本兩家對峙的市場格局,使得市場環境發生變化。
但此舉一出,著實傷了很多業主的心,部分業主成立了維權群,並於前段時間拉條幅在旭輝城售樓處抗議,要求退房。
三兄弟打下的江山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旭輝集團是房企「兄弟連」的典型代表。林中、林偉和林峰三兄弟性格差異明顯,扮演者臺前幕後的不同角色。
林峰曾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們只要做好自己就夠了。」在這一點,林氏兄弟似乎演繹的淋漓盡致,什麼時候誰出來、說什麼話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有人說,旭輝的成績與集團董事長林中對大局觀的把握息息相關,他每一步都能踩準市場節奏,分毫不差。對行業的判斷和市場洞察,無不體現作為創始人的沉穩,雖不主動找媒體,但也不會迴避媒體,鮮少露面或許是他的保護色。
相較於業界冠以的「黑馬」之名,林中更喜歡將旭輝當作一名「行者」,「我從來都不追求旭輝要跑得最快,但一定是追求成為走得最遠的那個」。每天還是按時上下班,中規中矩但不循規蹈矩被同行冠上了不懂享受的帽子。
二弟林偉早在1994年林中創辦第一家開發企業「廈門永升旭日置業公司」時,就跟著他闖江湖打江山,言辭犀利,可以說在沒有林峰的日子裡,是林偉一直為其衝鋒陷陣,不僅負責公司集團業務整體發展和管理,還要應對媒體,言辭犀利沒有在怕的。
有意思的是,大哥過於老實、二哥太過犀利,作為老三的林峰耳濡目染、逐漸成長被推到了臺前。林中讓他做CEO絕不是沒有道理的,林峰的性格裡有著典型白羊座的「天生行動派」,外界稱他為「天生操盤業務的好手」。
作為弟弟的林峰,一路走來少不了哥哥們的扶持,如今,於內地房地產圈,林峰已經遊刃有餘,三兄弟中他越來越活躍在大眾面前。而在以前,林峰向來以低調著稱,衝鋒陷陣的都是哥哥林中。
最小的弟弟走上臺前
入行20幾年,林氏兄弟見過商海裡的大風大浪,看到過無數房企的起伏。「我們沒有跳躍式的增長,都是一步一步在走。」林峰將旭輝比作是一頭「老黃牛」,業績是靠「熬」、「逼」、「幹」出來的。
2000年,旭輝集團的前身永升置業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雖然立身上海,董事長林中卻來自福建,旭輝也因此天然具有閩系房企激進的特徵。
但對此,林峰卻直言旭輝骨子裡早已融入上海特色,拋棄了閩系底色,旭輝十分善於控制增長率、負債率、利潤率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既不能迫於壓力失去發展時機,又不能執迷速度而置企業於險境。
漸漸地,林峰已然成為旭輝的門面擔當,但中國商業版圖裡兄弟反目的不在少數,比如大亞集團的陳曉龍、陳建軍兄弟,永輝超市張軒松、張軒寧兄弟,林氏兄弟會有可能步後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