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高中時,有一篇英語課文,內容是對未來世界的暢想,說到了不久的將來,學生可以不到學校,坐在家中就能夠學習了,能聽老師講課,能和同學交流。當時感覺有點天方夜譚,不太相信。
這也沒過多少年,那種科幻居然成為了現實。被疫情延長了的假期,網課登臺成了主角。絕大多數學生在家中以現代化的通訊方式,組織起新形式的班級,形成另類課堂,上課上自習,也忙得不亦樂乎。儘管如此,家長們還是焦急地盼望開學,而學校也在積極地準備開學,只等上級一聲令下,立刻召集學生返校。難道精心設計的網課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嗎?
網課大致有幾種類型:
一是名家授課的錄像,被教育部門編成課程,排出課表,各學校將課表發給學生,要求按時收看收聽,並輔以一定的作業。這種網課的優點是,授課的名家水平高,講解好,把握教材、處理知識有藝術,質量高。受眾範圍廣,利用率高。缺點是,普及性強的同時,針對性就差。它只是對教材知識的一種解讀,適用於一般的學生,卻不能顧及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好做特殊處理。和預習、作業等銜接不起來。也不容易和某學校某班級的具體情況相結合。
二是一個地區的有組織授課。由教育部門聘請當地名師,制訂出適合當地學情的教學計劃,安排好講課科目和時間,本地區所有學生按年級參與網絡學習。這種授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第一種方式的弊病,但同時也存在著和前一種方式相同的缺點,仍然缺乏針對性,不能照顧到更為具體的對象,也不能掌控與課堂相輔的預習和作業。由於只是一部分老師參與網課,更多的教師資源賦閒浪費,無法參與到教學中來。
三是本校老師組織同年級同班學生以班為單位授課,由任課教師利用「釘釘」或其他軟體講網課。這種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老師了解學生,了解學情,也能較有效地把控學生,並且能夠將自習和作業結合進課堂,形成課上課下有機整體,學生和老師不脫節。但同時也有的缺點,就是學生對自己的老師,在長期的教學中容易產生審判疲勞,不易產生好奇心,積極性不夠。同時,所有教師都按學校安排的課表參與網絡授課,水平參差不齊,必須以教研活動等形式保證質量,無形中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但作為一種特殊時期的教學形式,首先是有勝於無。至少在十幾年前,是無法實現的。時代的發展,科技有進步,不斷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利,停課不停學,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教學的延續、時間的利用,克服了空間上的隔膜。從理論上講,學生只要利用好網課,不至於因疫情而嚴重影響了學習,甚至能夠取得平時課堂無法得到的益處。所以,在網課進行時,社會上對網課的褒貶很不一致,可以說是眾說紛紜。
我曾經聽過本校組織的好多節網課。教師「登臺」後,首先是點名到位情況,過程中一直關注學生,但有掉線,立刻追究。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參與。講課都使用課件,至少有投影。過程中基本上是師生互動,最大範圍地調動學生參與。而且,老師對學生的作業要求很嚴格,教學很有針對性。直觀感覺,效果應該很好。
然而,接觸到的家長卻完全是另一種意見,他們不大認可網課,一致盼望開學。其中有對孩子視力和身體的擔憂,但更多的還是學習質量。參與網課的老師們也不太自信,總是懷疑有學生在「騙」老師。因為不管是作業還是考試,學生的答案中,有不少和標準答案幾乎完全相同,一看就是從網上抄來的。老師和家長的看法很相同,他們認為現在的孩子智商高,太聰明了,應付老師和家長的手段太高明,老師的遠程「遙控」,家長的當面監督,都無法杜絕學生的偷懶作弊。這種情形下的學習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到底網課效果如何,學生是不是真的在學習,哪些學生真學,哪些學生假學,總得做個了解。上周一開學,學校馬上組織期中考試,『驗收』學生網課。結果出來,不出預料,老師嘆氣連連,家長「唉」聲不斷。學生的成績,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大面積滑坡,普遍下降。充分說明,網課效果禁不起檢驗。
事實上,有些東西,不需要什麼科學的數據來說明,不需要什麼結果來證明。僅就學生的學習來說,家長的認識,老師的感覺,基本上是真實的,正確的。他們希望儘早開學,正是基於對學生學習狀態和效果的擔憂,出於對學生前途的負責。
同時,也充分說明,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環境。
為什麼有的家長不斷向學校反映學校、班級、宿舍、任課老師的問題?那是家長們希望能夠淨化環境,優化資源,給孩子的學習營造最良好的氛圍。有的教室裡貼著大大的三個字:淨、靜、競,優良的學習環境,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什麼有的家長想辦法盡努力要把孩子送進他們心目中的「好學校」?那是因為好學校裡好學生多,優生聚集的環境學習氣氛濃厚,幹擾少,有利於不自覺的孩子被「同化」,快速「轉化」。家長們長期形成的社會性「共識」基本是正確的。
以前有過一種說法:一個學校中,各科只需要一名高水平的教師,將其講課製成錄像,按進度在教室裡播放,讓學生收看即可。此外適當配備些「助教」輔導學生、批改作業,這樣可以省下大量的教師,節省大量的支出。這個看似很合理的建議為什麼一直得不到上級認可,也幾乎沒有一所學校「試行」。看來,教育的「內行」們是能夠知道其中的奧妙的。
在家學不學,怎麼學?知子莫若父母,家長們太清楚了,他們之所以盼望開學,就是很清楚家庭不是適合孩子學習的地方。對這點,老師們也心知肚明,儘管他們已經使盡了全身「解數」,但還是希望早點開學,面對面的講授,眼睛直觀下的「監督」,才是最有效的。
看來,開學後,學期的延長既必要也必然,課程的重複,雖無奈卻必須。網課,至少在眼下,還是不能替代常規課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