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逐夢致力海上救援,使命必達鑄就祥和平安-記國際海事組織2020...

2021-01-08 澎湃新聞

前言:近日,由我國政府提名的交通運輸部東海救助局船長林友國、中遠海運集團「遠神海」輪獲得2020年國際海事組織「海上特別勇敢獎」表揚信。「海上特別勇敢獎」由國際海事組織每年評選一次,主要表彰那些在面臨自身失去生命的危險情況下,採取特別勇敢的行動,以超乎尋常的勇氣,設法救援海上人命、防止或最大程度地減小對海洋環境損害的人們。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綿延七千餘公裡的東海海岸線上,留下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逐夢足跡;櫛風沐雨,奮勇當先,狂風惡浪頻頻侵襲的東海海上救助中,印證了他履職盡責,使命必達的救助信仰;韶華易逝,時光荏苒,平凡但璀璨的15個春秋的救助生涯中,詮釋了他大愛無私,忠誠擔當的無悔人生。剛毅的外表下深藏強大的內心,支撐著他一次次遊走在生死一線,把絕望的生命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豁達的性格中難掩虧欠的內疚,堅守一線一年年只能留與家人短暫的陪伴,把家人的期待一次次變成家人的堅強。他也想做一個父親久病時在病榻日夜照料的孝子,兒女成長中陪伴左右的慈愛父親,妻子無助時可以依靠的肩膀,但他如同千百名正日夜奮戰在東海海面上的救助人,「以船為家、愛船如家」,他就是交通運輸部東海救助局專業救助船舶的現任船長林友國。

01

懷揣夢想投身救助,一路成長攬獲殊榮

林友國,男,1983年2月出生,福建省福清市人,中共黨員,2005年7月從集美大學航海技術專業畢業後,即懷揣獻身海上救助的夢想,加入交通運輸部東海救助局。2005-2006年擔任專業救助船舶實習三副,2006-2007年擔任專業救助船舶三副,2007-2011年擔任專業救助船舶二副,2012-2020年10月擔任專業救助船舶大副,2020年10月至今擔任專業救助船舶船長。多年的出色表現先後榮獲2008年東海救助局優秀共青團員,2010年東海救助局救助船隊先進個人,2019年東海救助局局先進個人,2020年IMO「海上特別勇敢獎」表揚信等榮譽。

02

紮根一線奉獻救助,勇擔使命成績顯著

15年的救助值班待命生涯中,林友國先後執行完成了近百起急、難、險、重的救援任務,救助遇險人員數百人。特別是在他擔任船舶大副期間,先後施放救助艇完成了多起難度很大的救助任務,如2016年10月6日,19號颱風「艾利」臨近前,救助螺旋槳發生纏繞纜繩的海釣船1名船員和4名乘客;2018年9月26日,冷空氣來臨時,救助「利伯達5」輪及其4名落水人員;2019年8月9日,在超強颱風「利奇馬」逼近前,救助「ELENA」輪上的6名船員,為保障東海轄區平安築牢了一道安全防線。

2019年8月9日,第9號超強颱風「利奇馬」正面襲擊東海浙江海域,颱風中心最大風力16級,東海海域風大浪高,海況惡劣。在浙江舟山群島秀山島東南面水域拋錨避臺的獅子山籍貨船「ELENA」輪,受颱風影響發生走錨失控,並不斷漂向附近島礁,隨時面臨觸礁傾覆危險,船上6名船員亟待救援,同時還面臨船舶傾覆造成大面積溢油,導致海洋環境嚴重汙染。而此時颱風「利奇馬」正在一步步接近浙江海域,現場瞬時最高風力已經高達10級,並繼續增強。舟山當地應急、海事各部門,想盡各種辦法組織救援,都因天氣、海況原因,無法成功。

1705時,時任「東海救112」輪大副的林友國正在舟山海域執行救助值班待命。駕駛臺上,他看著外邊風浪一次次越過船頭,拍打在駕駛臺的擋風玻璃上,有多年救助經驗的他面色凝重,因為他知道這種天氣往往就是險情高發的時刻。突然一聲來自於局救助指揮室急促的電話鈴聲劃破了駕駛臺的風雨聲,至此營救獅子山籍貨船「ELENA」輪的救援任務正式拉開帷幕。

奔赴事發水域途中,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現場偏東風8-9級,陣風10級,浪高3米,暴雨如注,能見度0.5海裡。「『東海救112』輪,請你們快速前往,救下船上的6名船員。」、「『東海救112』輪,你們能不能快一點到,我們這邊已經十萬火急了。」當地交管的催促,遇險船船長的呼救,如窗外呼嘯的風,一陣緊過一陣。林友國立即組織水手長備妥安全帶、安全吊帶、救生網、救生衣等救助器材並做好放艇接救遇險人員準備,同時在船長的允許下,將手中的車鍾猛力推向全速,「東海救112」輪如離弦之箭,向著遇險船所在的靶心猛力衝去。

2000時,「東海救112」輪抵達遇險現場。現場情況複雜,東北風9-10級,浪高3-4米,能見度較差,事發水域水深較淺,遇險船舶空載,幹舷較高,全船失電,且距附近礁石已不足0.2海裡,救助船無法抵近救援,遇險船舶已觸礁隨時可能發生傾覆。船長立即召集部門長制定救助方案,擬釋放救助艇抵近救援,但現場海況已超出救助艇安全釋放條件,此時放艇風險極大,救助行動一度陷入困境。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隨著颱風的逼近,現場海況還在不斷惡化。

前方遇險船岌岌可危,風雨卻更加放肆的橫亙在兩船之間,「風力9~10級,浪高4~5米,不能再等了,救人要緊」,林友國看了一眼在掃海燈照耀下翻騰的海面,此時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急切和堅定。他說:「情況緊急,我們不去,遇險人員能不能挺過下一秒,都不好說。對救助艇,對操艇技術,我還是很有信心的。『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不是口號,在這關鍵時刻,作為一名救助人和共產黨員,我們應當要踐行當初許諾下的誓言,盡全力救下6名遇險人員!」。面對風急浪高、遇險船已觸礁的緊張形勢,他主動要求操縱救助艇展開營救行動,在他的鼓舞號召下,其他船員黨員紛紛站了出來,緊急釋放高速艇前往救援,發出了「我是黨員我先上」的錚錚誓言。他的挺身而出就像在困境中亮起了一顆明星,激發了兄弟們的毅然「出列」,照亮了整個現場,給遇險人員送去了生的希望!

救助艇剛脫鉤,就被巨浪狠狠地甩向船舷,砰砰巨響。林友國看準時機,駕駛救助艇快速側移,一個「箭步」衝向遇險船。由於遇險船無法給救助艇提供下風側,救助艇在遇險船邊上震蕩更加嚴重,他操縱著救助艇,一次又一次靠近遇險船,一次又一次地被巨浪推開。經過多次嘗試,他不言放棄、迎難而上,救助艇穩穩靠上遇險船後,依然在巨浪的作用下,上下跳躍。第一名遇險船船員沿著繩梯爬下來,卻怎麼也找不到合適的時機跳上救助艇。林友國只能靠著堅強的毅力和紮實的操縱技能穩住救助艇,尋找機會。千鈞一髮之際,在他一聲令下,第1名遇險船船員看準時機,往救助艇方向一躍,水手們穩穩地用身體接住他們,一把牢牢抱住。1名,2名,3名... 經過不懈努力,隨著一個個遇險船船員被拉上救助艇,終於在2110時,6名遇險船船員被全部安全接救至「東海救112」輪轉危為安。

本次救援任務的圓滿完成是救助人踐行使命的又一次有效行動,同時也是林友國救助生涯的又一個閃光點。這些年就是東海救助人用這些閃光點一次次點亮了險象環生的東海夜空,林友國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們用勇擔使命,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在東海轄區築牢了安全防線,守護了轄區的平安祥和。

03

以身作則勇挑重擔,精益求精再逐新高

近些年,尤其是隨著逐步踏上大副、船長等管理崗位,林友國越發意識到自己肩上擔子的沉重。「現在僅僅做好自己已遠遠不夠,帶領所在船舶船員更加規範有效執行好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培養東海救助接班人,做好船舶精細化管理,保證團隊科學順利的開展各項工作更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這兩年他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更多的時候他感覺只有在船上心裡才踏實,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在他的帶領下,所在履職船舶各方面都上了新臺階。

(一)安全至上,致力將安全理念與實際行動相融合。寧可千日不松無事,不可一日不防釀禍。林友國始終將「三個決不能過高估計」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尤其是近兩年救助船隊提出「講、分、論、控、評」五星安全工作法後,林友國堅持做到將「五星」細化到每一次任務執行的具體行動中。同時,他還依託「安康杯」、「安全生產月」等安全專項活動的開展,積極組織身邊同事開展「安全大講堂」等系列活動,切實提升團隊的安全意識,將安全工作的開展有形化並突出實效。

(二)慎終如始,全力抓好疫情常態化內防外控。2020年年初疫情爆發的時候,林友國正在「東海救111」輪擔任大副,他主動放棄公休時間,在船上一幹就是半年的時間。期間,他積極組織學習並嚴格落實上級《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等文件要求,並從夥食管理、船舶衛生、全員體溫監測及上報等方面做好船舶內防工作。救助任務中,他特別注意獲救人員的疫情防護和隔離的措施的落實,扎紮實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他所在船舶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平穩有序。

(三)強化訓練,努力夯實「三基」建設向縱深發展。打鐵還需自身硬。林友國始終注重自身和團隊的救助技能的訓練提升,尤其是今年以來,「東海救131」輪長期服務保障風電事業發展,林友國先後參與並完成無動力平板駁船「宇航27」拖航實戰訓練30次,拖帶大型風電安裝平臺「順一1600」3次,拖帶工程作業船「海隆106」三次,先後參與靠離泊「順一1600」和碼頭等5次,數十次拖航實戰訓練的圓滿開展將「以練為戰,以練促戰」的訓練理念形象詮釋,進一步提升了救助技能水平。

(四)注重創新,大力推進救助新人培養成才。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些年,林友國依託東海救助局救助船隊海上救助創新工作室,積極帶頭鑽研並完成3個創新項目,發表各項技術論文5篇,同時按照「過緊日子」要求,積極帶領團隊開展擴大自修,期間認真落實救助船隊帶教相關要求,注重團隊新人的成長,手把手指導駕駛員船舶操縱技術,實地帶領大家熟悉掌握救助設備的操縱性能,為東海救助隊伍建設培養優秀人才。

(五)黨員帶頭,著力推進履職船舶黨建廉建文建工作。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支部書記,林友國始終注重自身政治理論學習,同時依託救助船舶黨員有形化文化陣地,及時組織全船黨員加強上級相關文件學習,強化黨員關鍵時刻衝鋒在前,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同時加強推進船舶準軍事化管理,組織開展讀書、迎慶、生日會等形式多樣的業餘活動,進一步固牢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友愛的工作生活氛圍。

「感謝東海救助給我提供了追逐夢想,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感謝領導同事一直以來給我的指導和支持,我的家人現在也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我很幸福也很滿足」,目前還在浙江待命轄區「東海救201」輪進行值守的林友國站在2021年新的起點感慨萬千,信心滿滿。我們知道,他心中集聚著無限動力,隨時等待著使命召喚。我們也明白,以他為代表的東海救助人也正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摩掌擦拳,準備在新的徵程上全力以赴,再立新功,為東海救助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再做新貢獻。

同事眼中的林友國

李治國(東海救助局救助船隊副隊長):林友國親切如鄰家男孩,爽朗似帶劍俠客。沒有俠客之「義」,像「ELENA」輪這樣的救助,放艇都是不可能的,遑論成功。他的「義」,我理解,應該就是救助人的擔當吧。和他同船共事時間很長,包括救助「ELENA」輪時我也碰巧在船,他在這次救助過程中,施放救助艇、操艇靠難船、接救遇險人員時的臨場決斷,勇氣和智慧並存,技術與膽略俱佳,是多年海上救助的沉澱積累,是捨我其誰的職責擔當,更是個人風格的具體展現,「膽大心細」,莫過如此。執行救助任務時沉穩果斷,平時卻是事事處處小心謹慎,留心觀察,用心思考。交待他的事,基本不用去檢查,交給他的新裝備,基本都能發揮作用。希望他能再接再厲,在船長的道路上,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顧連明(東海救助局專業救助船舶船長):我與林友國在多艘救助船舶共事,他給我的印象是沉穩幹練、技能紮實、執行力強。他勇於奉獻,在執行救助任務時,總是衝鋒在前,從沒有因為危險而退縮過,也沒有因為苦累而抱怨過,對工作有著強烈的責任感;他熱衷於鑽研、勤快肯幹,特別是對於高新救助設備,他總說不能浪費這些資源,並認真投入研究,而且還會把自己學到的技能無私傳授;他性格直爽、樂於助人,是一個熱心腸,總是有求必應,幫助大家解決困難;他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好搭檔,在船舶管理上,主動擔當,面面俱到,處處彰顯大局觀念。

孫高峰(東海救助局專業救助船舶三副):提起林友國同志,映入眼帘的就是他海浪般的笑聲,真誠親切也不失柔和,在重大救助任務中,他能科學分配駕駛臺資源,是個雲淡風輕的「穩」船長;生活中,他團結同事樂於助人,是個不拘小節的好同事;回到家,他辛勤帶娃,是個無微不至的「嚴」爸爸。他熱愛學習,有「事必躬行」的執行力;他敢於擔當,是身先士卒的模範黨員;他不忘初心,衝得上去、救得下來,承載著救助人的使命,守望著航海人的和諧。

原標題:《東海逐夢致力海上救援,使命必達鑄就祥和平安-記國際海事組織2020年「特別勇敢獎」表揚信獲得者林友國船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途虎養車與林超賢導演一起「緊急救援」,正品專業使命必達!
    該片取材自真實海上救援事件,講述了海上救援隊直面重大災難的挑戰,一同執行驚險的海上救援任務的故事。   這與途虎養車正品專業,使命必達的職業精神不謀而合,雙方很快達成官方合作。據悉,目前途虎養車已經在上海、重慶、武漢開設了6家「緊急救援」主題工場店。當然,消費者也可參與線上專場活動,讓途虎養車一路保駕「虎」航。
  • 市空中救援中心揭牌
    救援人員找到落海者並施救。 救援人員帶著落海者返回直升機。 把落海者送入直升機。 本組圖/本報記者 鄭曉東 攝 本報訊(記者 盧劍豪) 昨日上午9時許,廈門市空中救援中心在廈門機場附近的執勤樓舉行了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後,市空中救援中心在五緣灣舉行了直升機海上救援演練。
  • 《緊急救援》角色原型獲評最美搜救人,彭于晏辛芷蕾揭秘幕後訓練
    據公開報導,2014年,胡建作為300米飽和潛水項目領隊,帶領6名飽和潛水勇士完成中國首次300米海底出鍾巡迴潛水作業,作業深度達到313.5米,刷新此前198米的紀錄,標誌著我國海上大深度飽和潛水作業能力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深潛水作業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 浙江海事 | 薪火相傳 領跑奮鬥之路
    他一身是膽,帶領編隊常年在偏遠海島水域巡守,迎狂風、戰惡浪,老驥伏櫪守初心,劈波斬浪護安瀾,被譽為「海上神鷹,漁民救星」。他一身正氣,秉公執法,嚴格把關,維護著廣大船員、船舶及船公司的利益,捍衛著法律的公平正義。他傾心為民,真情服務。「把遇險者當作自己的親人就會千方百計去救援」,這是他的信念。
  • 廈門市空中救援中心成立
    昨日,廈門市空中救援中心成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強實地調研空中救援中心建設運行情況,並與交通運輸部東海救助局局長陳傳全、省應急管理廳廳長劉琳共同為中心揭牌。
  • 緊急救援丨以肉身搏命,只為守護他人,這就是海上救援
    在到達實發海域前,搜救隊通過遠程聯繫,指導傳播展開自救,等待救援艦隊的到來。但是在這種危機的情況下,東海救助船169依舊冒著兇猛的火勢和隨時可能爆炸的危險,絲毫不猶豫地駛出港口前往營救。最終在救援隊的努力下,船上所有人都得到了救援。
  • 「新藍」逐夢!
    「新藍」逐夢! 2020-12-11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商業公司簡介 中國是股東之一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曹德勝曾表示,「海事衛星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實現全球全方位覆蓋,這是目前其他方式達不到的。海上發生船舶碰撞或沉沒時,海事衛星是唯一可以進行通話和位置確定的方式。包括蘆山地震、汶川地震中,海事衛星在陸地大量通訊設施癱瘓的情況下,也是唯一可以使用的通訊手段。」
  • 航海家的搖籃-大連海事大學
    #致2020#學校篇大連海事大學坐落於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是一所以航運為特色,多學科綜合發展的理工類院校。素有「航海家的搖籃」之稱,是被國際海事組織認定的世界上少數幾所「享有國際盛譽」的海事院校之一。校園環境在東北高校裡還是很不錯的,學校依坡而建,高低起伏,陵水河橫穿海事大學,給大連海事大學增添了不少的風採。每年畢業季都能在正門看到不少身著軍裝的畢業生,英姿颯爽。
  • 國際海事組織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第一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在上海...
    12月30日,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MTCC)第一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在上海海事大學舉行。校長陸靖出席並致辭,上海海事局副局長吳紅兵、一級調研員梁蔥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于波、航運處處長井豔,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國際交流處副處長蘆琍琍,以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上海國際港務集團等各理事單位代表出席會議。
  • ​廈門成立空中救援中心 目前常備4臺直升機
    廈門成立空中救援中心目前常備4臺直升機百餘名隊員昨在五緣灣舉行海上救援演練揭牌儀式後,市空中救援中心在五緣灣舉行了直升機海上救援演練。緊握滑索而下的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簡稱「東二飛」)隊員,在直升機螺旋槳捲起的水波中,將「遇險者」救上飛機。東二飛副隊長丁正國說:「此次演練意在展現我們完備的海上救援力量。市空中救援中心的建成,將提升我們應對重特大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能力。」
  • 東海艦隊近百名飛行員演練海上自救生存,多型戰機協同參與
    東海艦隊近百名飛行員演練海上自救生存,多型戰機協同參與 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19日報導:近日,海軍東海艦隊組織近百名飛行員開展海上被迫跳傘救生演練,參演的數個搜救機型互相配合、協調救援,提升了飛行員海上在被迫跳傘情況下的生存能力和多型戰機協同搜救能力
  • 喜報| 熱烈祝賀我局宋寅機長和「東海救101 」輪分別榮獲上海市...
    喜報| 熱烈祝賀我局宋寅機長和「東海救101 」輪分別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和上海市模範集體榮譽稱號 2020-12-04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上撈人有多難?油輪爆燃,鋼板都燒彎了,也得上
    ▲我國的海上救援能力日益完善1989年,根據《1979年國際海上搜尋救助公約》要求,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交通部建立「中國海上搜救中心」,負責全國海上搜救工作的組織協調,日常工作由交通部海事局承擔,國務院有關部門和軍隊提供配合。
  • 上海海事大學「學校史習四史 建設航運強國」示範黨課開課
    圖說:上海海事大學「學校史習四史 建設航運強國」示範黨課 學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 通訊員 焦玉玲)昨晚,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第二季「偉大工程」系列示範黨課之上海海事大學「學校史習四史 建設航運強國」示範黨課開課。
  • 新華時評:「東風速遞,使命必達」
    vid=506588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 題:「東風速遞,使命必達」  新華社記者於曉泉  又一柄大國長劍淬鍊出爐!  26日,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透露,我國新一代中遠程彈道飛彈東風-26,已正式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戰鬥序列。
  • 鑄就大國外交主場 彰顯一帶一路八局擔當 ——中建八局上合組織...
    當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貢獻再次影響全世界的同時,由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負責總承包施工的峰會主會場——青島國際會議中心也進入全世界的視線,寓意「騰飛逐夢,揚帆領航」的建築盡現大國風度,而中國建築大型主題傳播行動「建證40年•中國建築奇蹟之旅」中建開放日的第五站也將設立於此。
  • 帆船桅杆斷裂5人被困 廈門海事局緊急救援
    帆船桅杆斷裂5人被困 廈門海事局緊急救援 2017-03-15 16:48: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廈門3月15日消息(記者陳庚
  • 海釣途中小艇下沉3人被困 廈門海事部門緊急救援
    海釣途中小艇下沉3人被困 廈門海事部門緊急救援 2017-05-09 15:55:00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