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事 | 薪火相傳 領跑奮鬥之路

2021-02-08 中國交通新聞網

20年波瀾壯闊,20年櫛風沐雨。

20年來,在東臨東海的之江熱土上,浙江海事局鍛造出了一支藍色鐵軍,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20年來,丁敏強、陳立衝、邵元榮、汪三涵、伍文杰、周馳、溫州海事局政務中心巾幗團隊等一批先進典型不斷湧現,將「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模範精神接續傳承。

20年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巾幗文明崗等諸多國家級、省部級榮譽落戶浙江海事;「甬潮」「邵老師工作室」等一批文化、政務品牌,不斷增強著浙江海事的凝聚力、輻射力。

時代在變,他們初心未改,始終如一甘當人民勤務員,不斷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潮湧動,他們中流擊水,幹在實處,破解監管難題,永葆維護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美好出行的擔當熱情。

船行如歌,他們奮楫爭先,矢志改革,不斷為港航發展注入海事動能,爭當助力地方發展、服務國家戰略的排頭兵。

精神在傳承,奮鬥正當時!新時代的浙江海事人接過「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接力棒,在提升海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助力浙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徵程中,接續奮鬥、建功立業。

浙江海事局通航管理處處長丁敏強

爭先進位,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

浙江海事局首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浙江省勞動模範、第一屆港口國監督(PSC)檢查技能競賽個人第一名……他就是浙江海事局通航管理處處長丁敏強。

1997年1月,丁敏強開始從事船舶安檢工作,刻苦鑽研國際公約和國內法規。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幹就是11年。

一人強,帶領眾人強。2001年,寧波海事局成立安檢站,組建安檢團隊,他言傳身教,曾多次作為專家,為海事系統內船舶安檢人員講學授課。

「最欣慰的是帶出一支隊伍。」回顧往事,他充滿自豪。

從事安檢的日子裡,丁敏強發揚爭創一流的精神,創造了許多第一次。在「降滯脫黑」的背景下,國家之間的博弈,不斷磨練著中國PSC檢查官,在他的參與下,開創了經寧波海事局檢查的中國籍船舶在國外港口「零滯留」局面;在對「KIMIZURU」輪安檢時,他發現船體多項缺陷嚴重影響船舶適航,最終促使該輪拆解,這也是經由寧波海事局檢查而拆解的第一艘外籍船舶,提升了中國在國際PSC檢查領域的話語權。

2009年10月,丁敏強被推薦參加第一屆PSC技能競賽,那時他已經離開現場安檢崗位,並且裁判員、參賽人員有許多都是他的學生,爭先進位的榮譽感讓他感到壓力,但他沒有退縮,憑藉過硬的技能,最終斬獲個人第一名,團體第二;2015年帶隊參加第二屆競賽,他言傳身教,將自己的船舶檢查經驗傾囊相授,精心準備比賽方案,隊員們在他的帶領鼓舞下奮力拼搏,再奪團體第二名。

任何崗位,他都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無論是參與專班出色完成杭州G20峰會水上安保任務,還是提出轄區「三縱六橫」航路規劃,構建通航管理架構,敢為人先、走在前列的精神在他和他的團隊成員身上始終熠熠生輝。

溫州海事局海巡執法支隊支隊長陳立衝

衝鋒!一切為了人民

他工作36年,兩鬢已經斑白,但一身執法制服,依舊有著挺拔的身姿。資深的船長經歷和精湛的綜合技能讓他有勇有謀,帶領團隊從容應對艱難險重任務。

他一身是膽,帶領編隊常年在偏遠海島水域巡守,迎狂風、戰惡浪,老驥伏櫪守初心,劈波斬浪護安瀾,被譽為「海上神鷹,漁民救星」。

他一身正氣,秉公執法,嚴格把關,維護著廣大船員、船舶及船公司的利益,捍衛著法律的公平正義。

他傾心為民,真情服務。「把遇險者當作自己的親人就會千方百計去救援」,這是他的信念。「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這是他帶領的「海燕青年搜救突擊隊」一直秉持的原則。

他就是浙江省勞動模範、溫州海事局海巡執法支隊支隊長陳立衝。

颱風天氣下,12米高海況艇速度驟減,風浪拍打船舷,艇隨之下沉上升,瞬間失重和強烈的晃動沒有阻擋他堅守的決心,毅然指引著各類船舶進入避風錨地,勇敢逆行,換來VHF此起彼伏的感激;一次,海上陣風9級,陳立衝在北麂島附近發現3艘執意北上的超載內河船,洶湧的海面充滿風險,經過他14個小時的守護、勸導,船舶最終改向駛入錨地,過往船舶紛紛對海事的堅持點讚;一次聯合執法中,一艘內河船在海巡艇的阻截下,仍加大馬力逃竄,僵持2小時後,在湧浪顛簸中,他帶領「海巡07691」輪執法人員抓住幾秒鐘的時機跳幫成功,堪稱「海上驚險片」。

人民的需求,就是前進的方向,在2012年「蘇拉」「海葵」雙強颱風下,鹿西島一名6個月大的重症嬰兒急需護送就醫,憑藉冷靜的分析研判,陳立衝帶領海巡艇抵禦風浪,成功將嬰兒轉移。

每次颱風過境,陳立衝幾乎都在駐船指揮巡查、值守。他說,雖然辛苦,但很有意義,只要船艇能扛得住風浪,他們就能夠完成任務。這位「60後」的老海事,用永遠衝鋒在前的行動,築起水上安全「鋼鐵長城」,將藍色鐵軍的精神傳承、發揚。

舟山海事局政務中心受理員邵元榮

從「邵老師」到「邵老師們」

在舟山,每當船員遇到困難,都會第一時間想起「邵老師」。2003年,年近四十的邵元榮轉崗為政務受理員,「跨界」並不容易,方言不通,就請當地人翻譯、苦練記憶;業務知識不深,就不斷翻閱資料充電學習;操作流程不熟,就反覆練習……

「我是不服輸的,幹工作是不講年齡的。」邵元榮說。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十幾年如一日般,他為船員提供面對面的交流、心貼心的服務,把船員辦證「活字典」這張名片越擦越亮,他也榮獲了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勞動模範、海事系統「十大人民滿意執法官」等榮譽稱號。

從「邵老師熱線」到「邵老師工作室」,一批批青年加入進來,邵元榮為他們定製個人成長計劃,並定期從業務、綜合能力提升等方面評估,傳幫帶下的屠晶晶、王康康等「青年成長之星」在工作室成長成才。從線下到線上,青年們爭當奔湧的「後浪」。每天100多通電話,一聲聲「邵老師」,是對邵元榮的信任,更是對浙江海事的肯定!

勞模精神接續傳承,榜樣力量催人奮進。「工作室業務不斷拓展,不懂的就查閱資料、互相探討。對我們而言,沒有解不開的難題。」作為工作室資深成員,剛剛獲評交通運輸部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的汪瓊莉如是說。一本本幾近翻爛的業務書籍、一場場討論的聲音迴響,見證著「邵老師們」的成長,承擔「最多跑一次」「就近跑一次」改革重任、推動實現國際航行船舶線上全流程無紙化通關、編寫《「船員口袋」操作手冊》……在創新服務船員理念上,工作室走在全國政務受理工作前列。

「看到年輕人的進步和成長,我很欣慰。希望他們在新時代中努力拼搏、積極進取,在海事崗位上持續發光發熱、創造輝煌。」邵元榮滿懷期望。

浙江海事局「海巡22」輪船長汪三涵

傾心守護立潮頭

歷時81天,航程7820海裡,安全撤僑3562人,「海巡22」輪出色完成了南海「蔚遠」維權任務;

先後8次奔赴現場、歷時95天堅守,「海巡22」輪成功完成了「桑吉」輪事故的應急處置、指揮、警戒任務;

列編以來,42次實施重大海上事故險情搜救,「海巡22」輪忠誠守護了世界第一大港水域的平安……

汪三涵,自「海巡22」輪列編以來就被任命為船長。他以船為家、與海為伴,帶領大家奮戰在廣袤的東海海域,忠誠保衛著祖國藍色國土,堅定守護著一方水域的平安。

「海事人要敢於擔當。負責一艘船,就要承擔起所有的責任」,是他的格言。海上船舶碰撞、人員落水失蹤、油汙洩漏等事故時有發生,夜以繼日地應急搶險成為常態;大型賽事水上安保、兩船整治等專項治理活動持續開展,沒有固定的休息日更是日常,汪三涵從來都任勞任怨、甘於奉獻,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個任務中。

在他心中,每年的新年願望都是「海區平安、海區平安」!帶領大家守護著世界第一大港東大門,保障海上物資運輸通道安全暢通、開展保稅燃油供應現場監管、防範沿海水域商漁船碰撞、服務國家自貿區建設……他把心血和靈魂全部傾注給了這片海域。

乘風破浪的集體背後,是汪三涵帶領全船共建船艇「家」文化,共築溫暖「家」港灣。他主動凝鍊船艇文化、爭創全國青年文明號、開展船艇管用養修課題研究,努力打造船艇管理寧波樣板,發揚「傳幫帶」作風,帶出了一批作風過硬、技能精湛的藍色鐵軍。

傾情海事廿九載,無悔丹心向碧海。汪三涵是千千萬萬盡職盡責、砥礪前行的浙江海事人的代表。奮楫揚帆,使命催徵,他們以奮進者的擔當,勇立潮頭、逐夢前行!

台州海事局臨海海事處處長伍文杰

青春在實幹中綻放

戴著一副眼鏡,流露著儒雅之氣的伍文杰,做起事來卻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勁頭。紮根一線,吃苦耐勞,他用實幹詮釋著海事青年的敬業擔當。

「剛報到的那天,恰逢台州和臺灣兩岸直航開通,我登上『海洋拉拉號』客船進行船舶查驗,見證那一重大歷史時刻,心中充滿了自豪感。」回顧往事,伍文杰難掩激動。

從此,海事情懷在他心中深深紮根,踏實工作、忠誠履職成為他的不懈追求,正如他的微信暱稱「職業看海人」一樣,用心去守護身邊的那片海。

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

2011年,台州市開發頭門島,伍文杰主動請命,與3名同事進駐從事水上安全監管,每天保證至少7小時現場巡查,島上護岸的拋石路凸凹不平,車輛經常爆胎拋錨,他就背包徒步前往現場,有時麵包、礦泉水就是一餐飯;頭門跨海大橋建設期間,他挨家挨戶走訪島上漁民,宣講航路改變情況,漁民們親切地稱他為「小伍老師」;2011年9月3日深夜,在海上狂風暴雨中,他第一時間參與救援遇險漁船,22名船員全部獲救,他卻因長時間淋雨高燒住院5天;他擼起袖子勤奮學,駐島3年,海事業務幾乎都幹過一遍,並成為崗位能手。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頭門港區開港後,水上非法過駁嚴重影響到水域通航安全。2016年年初,伍文杰接過重擔,擔任金鷹突擊隊隊長,帶領5人團隊起早摸黑,每天加班加點待在海上巡航,高頻次、全覆蓋、嚴處罰的執法有效震懾了違法行為,並讓過駁區管理更加規範精細。自突擊隊入駐後,頭門水域實現「零事故、零傷亡」。

「80後」伍文杰先後被評為交通運輸部系統優秀共產黨員、交通運輸部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他說,實幹是青年成才的捷徑,從一點一滴做起,做好一點一滴,踏著浙江海事發展的時代浪潮,成就夢想。

寧波海事局指揮中心主任周馳

馳而不息創出更多「浙江經驗」

7次代表中國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和國際海事組織等舉辦的國際會議,維護我國航運業利益;18次受邀參加區域性海事組織會議,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貢獻「中國智慧」……他是努力推動中國海事從國際標準的「執行者」向「制定者」轉變的引領者。

他出版著作140萬餘字,撰寫相關國家決策建議報告29份,其中3份被國務院採用;在各類國際、國內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3篇英文論文入選EI核心數據源……他是對工作足夠用心,一頭紮下去鑽研專業技能的海事專家。

他就是寧波海事局指揮中心主任周馳。

「周馳就像一座冰山,我們看到的閃光點,只是他的冰山一角。」同事這樣評價他。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周馳和同事在全國率先推出智能化「抵港國際航行船舶健康碼」系統,一舉解決了在此之前港口、引航、代理、口岸聯檢等部門人工摸排效率低、易疏漏的難題,關口前移精準助力防抗境外疫情輸入。

此外,周馳創新建立以協同治理與國際合作為特色的寧波市商漁船防碰撞常態化機制,首創搭建「寧波沿海商漁安全協作對話平臺」,防範商漁船碰撞示範性工作已被納入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全球第二大船旗國賴比瑞亞的海事雙邊合作備忘錄;創新實施「46911涉水安全隱患綜治機制」,積極推動形成寧波涉水安全綜合治理新格局。

奮發有為、精進不休。周馳說,他將銳意進取、創新實踐出更高質量的「浙江經驗」,為海事系統水上交通安全治理、為浙江海事實現「走在前列」的目標作出更多的貢獻。

溫州海事局政務中心巾幗團隊

小窗口的「家國情」

「您好!請問您辦理什麼業務……」面對行政相對人,溫州海事局政務中心巾幗團隊笑臉相迎,禮貌問話,耐心解答,熱情相送。

她們平均年齡33歲,由9名海事「花木蘭」組成,負責辦理船舶、船員和行政徵收等海事業務,傾情服務港航市場,服務海洋經濟,服務民生所需,讓群眾在「小窗口」感受國家「放管服」政策的便利與溫暖。2015年3月,她們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傾心為民,他們是一簇飽含溫暖的「海事玫瑰」。

業務精湛,是團隊過硬的底氣。她們在學習培訓中不斷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珍視每一次業務辦理,年均辦結各類業務近萬件,實現零差錯;在創新實踐「網際網路+政務」上,拓寬網上行政許可項目,暢通線上答疑,實現不見面審批;主動跟蹤行業法律法規,梳理鑽研,解決焦點難點問題。

高效便民,是團隊永恆的承諾。「多跑一跑,往前跑,往人民群眾身邊跑」,她們主動「走出去」,問計問需於行政相對人,不斷優化業務程序;堅持中午辦公無休制,節假日預約受理制,推出AB崗、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讓群眾「最多跑一次」;手把手指導漁民轉崗,對接培訓學校,解決漁民就業煩心事、揪心事。

人民滿意,是團隊最高的追求。人性化的政務中心大廳布置,折射出她們為民的溫馨細膩;站在群眾的角度考慮,提鍊形成「5680真情服務」品牌;反哺社會,連續九年自籌資金幫扶文成珊溪貧困學子,各項志願者活動中總是活躍著她們的身影;在溫州市萬人雙評議活動中,政務中心群眾滿意度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巾幗不讓鬚眉志,不負芳華奮向前!她們懷著一顆熱切的心,竭誠為民,在新徵程中堅毅前行,為浙江海事走在前列撐起半邊天!

圖片由 浙江海事局 提供


相關焦點

  •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2020-11-05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共一大和省一大 代表的後人 分享薪火相傳的革命精神
    中共一大和省一大 代表的後人 分享薪火相傳的革命精神 2021/01/16 00:11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1071
  •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
    2020年12月5日上午, 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中心主辦、盛世融源集團有限公司、盛世融源文化產業(北京)有限公司承辦。
  • 第十二屆 「薪火相傳」宣講活動在銀川舉辦
    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薪火相傳」宣講活動於11月17日在銀川舉辦。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吳秀章出席活動並致辭。
  • 「薪火相傳」一家親——臺生分享赴大陸修學感受
    原標題:「薪火相傳」一家親——臺生分享赴大陸修學感受  新華網臺北12月29日電(記者吳濟海、李寒芳)「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沒去前,我不會想到北京的科技如此發達,也不知道那些歷史古蹟的來歷。」臺灣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學生藍孟筠說,希望有機會去大陸更多地方,感受各地不一樣的文化和風情。
  • 河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薪火相傳」重走復興路社會實踐
    河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薪火相傳」社會實踐小組決定出發前往河南省禹州市大鴻寨的抗日戰爭紀念館進行「重走復興路」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學習抗日革命精神、追思革命先輩艱苦的戰鬥歲月、實景感受紅色革命文化,為祖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祖國重走復興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注入青春的活力
  • 非遺傳承題材電影《薪火相傳》在淮安首映
    11月17日,由淮安市水利控股集團全資子公司江蘇楚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獨資拍攝的電影《薪火相傳》在淮安市新亞商城盧米埃影城首映。淮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靜,淮安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張益民,淮安市水利控股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莊亞洲,淮安市委組織部企業處處長袁康等領導出席首映儀式。
  • 曲靖二中:薪火相傳 接力奮進
    曲靖二中校長李舜榮表示,學校將薪火相傳、接力奮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全力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校」建設工作,繼續抓好「百人名師團隊」建設。同時,認真抓好學生養成教育、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為曲靖區域教育中心建設添磚加瓦。來源:曲靖日報原標題:曲靖二中:薪火相傳 接力奮進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吳佳嫻審核:祝小涵
  • 《流浪地球》背後的故事:中國電影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從此,打開了自己演藝之路的局面。 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有因果。 多少人,憑著薪火相傳的溫暖, 默默完成了對別人的成全。 「強者互持,low者互撕。」 有些時候,帥的不是臉,而是靈魂。善良與愛, 是人性中最蓬勃的種子, 可以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這是最好的時代。
  • 薪火相傳八十載 砥礪奮進新時代——嘉興市第四高級中學隆重舉行建...
    薪火相傳八十載 砥礪奮進新時代——嘉興市第四高級中學隆重舉行建校八十周年慶典活動 發布日期:2019-11-18 14:01 瀏覽次數: 八十年,肇基創業、薪火相繼;八十載,立德樹人、桃李芬芳。
  •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傳薪」獎盃第三是團隊強本領,夏亮認為在研究中依靠團隊的力量可以幫助自己的科研之路走的更加順利,在此期間與導師及師兄弟們建立的深厚情誼也是一筆高貴的財富。最後,夏亮提醒師弟師妹們在研究中勇於擔當,正確認識軍事科學研究的意義,下苦功夫去鑽研,為科技興軍貢獻力量。
  • 講好特殊「第一課」讓愛國主義薪火相傳
    作為鐵道遊擊隊運河支隊的誕生地,周營鎮紅色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當地黨委政府一直在努力地收集一個又一個紅色故事,更好地還原那段歷史,讓愛國主義精神薪火相傳。「為了全面挖掘和整理紅色文化資源,我們北上南下,採集了大量一手珍貴資料,同時通過多種方式,高度還原革命年代的紅色故事,並打造了紅色文化傳承、黨性教育,文化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繼續奮鬥。」周營鎮黨委書記孫發偉介紹道。
  • 薛城:講好「第一課」,讓愛國主義薪火相傳
    作為八路軍115師運河支隊的誕生地,周營鎮紅色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當地黨委政府一直在努力地收集一個又一個紅色故事,更好地還原那段歷史,讓愛國主義精神薪火相傳。「為了全面挖掘和整理紅色文化資源,我們北上南下,採集了大量一手珍貴資料,同時通過多種方式,高度還原革命年代的紅色故事,並打造了紅色文化傳承、黨性教育,文化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繼續奮鬥。」周營鎮黨委書記孫發偉介紹道。(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通訊員 李 想 報導 )
  • 仁愛之心 薪火相傳: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十年慶典側記
    2016年12月18日,在龍泉寺莊嚴的三慧堂,仁愛慈善的發起人、龍泉寺監院禪興法師、賢喻法師、賢頌法師、賢睦法師,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主管法師賢書法師,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塗順強和理事會成員,以及各位來賓:北京市民政局社團辦於仁孌處長,中國扶貧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守山等嘉賓和一千五百餘名志願者環聚一堂,共同回顧十年中的感動、感恩、感悟,共同展望十年後的願心、願景、願力,讓仁愛之心,薪火相傳
  • 授業解惑 讓「師道」薪火相傳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記者走進多位教師的課堂,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千千萬萬個老師的影子,他們不辭勞苦、潛心育人,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傳道、授業、解惑」這一莊嚴而偉大的使命,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第二幼兒園教師姚芸芸:堅守初心 用愛守護孩子童真「小朋友早上好呀!」「老師好!」
  • 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身為炎黃子孫,理應成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承擔起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歷史責任,將文明與傳統融入到血液和精神裡,文化即是生命,生命即是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 讓公益薪火相傳! 這30名優秀大學生獲得「薪火獎學金」
    公益薪火相傳,生生不息。12月16日,2020年「創·新勢力」頒獎典禮在重慶工商大學舉行,此次頒獎典禮上,30名優秀大學生獲得了「迪馬薪火獎學金」,此外,現場還進行了創業創新挑戰賽頒獎,以及實習基地籤約。
  • 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
    中新網福州10月31日電 題: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讓中國筷子文化薪火相傳作者 鄭江洛 彭莉芳「5000年燦爛的華夏文明,民族風格、百家姓、十二生肖……在一雙小小的筷子裡就能得到體現。」有著福州「筷子大王」之稱的福州市倉山天天筷廠董事長張國天如是說。
  • 山東棗莊:講好「第一課」讓愛國主義精神薪火相傳
    作為鐵道遊擊隊運河支隊的誕生地,周營鎮紅色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當地黨委政府一直在努力地收集紅色故事,更好地還原那段歷史,讓愛國主義精神薪火相傳。「為了全面挖掘和整理紅色文化資源,我們北上南下,採集了大量一手珍貴資料,同時通過多種方式,高度還原革命年代的紅色故事,並打造了紅色文化傳承、黨性教育,文化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繼續奮鬥。」周營鎮黨委書記孫發偉說。(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趙秋麗 李志臣 通訊員 張生 李想)
  • 老將不死,薪火相傳
    老將不死,薪火相傳 今天聊一位運動員,羽毛球彗星般的旗幟人物,她叫李雪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