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銷上萬到無人問津 是誰在砸「章丘鐵鍋」?

2020-12-17 網易財經

「章丘鐵鍋」,此前因《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而一夜爆紅,最火時線上一天能賣出上萬口鍋。然而這個熱搜爆款,如今卻似乎開始賣不動了……

從紅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網紅」鐵鍋到底經歷了什麼?它的出生地山東章丘,現在又是怎樣的景象?

不少村民自家打鍋 包裝都標"章丘鐵鍋"

在山東濟南的章丘區路邊有許多手打鐵鍋的招牌,在章丘相公鎮的一個村子裡,有不少村民在自家院子裡打著鐵鍋。

章丘村民:

以前不做這個,是做石磨的。

現在全都是冷鍛,大家都一樣的打法。

村裡鐵鍋的價格基本在200元到400元不等,銷售方式也五花八門。然而,不同賣家所使用的盒子卻都一樣,上面大多找不到生產廠家信息,只標著「章丘鐵鍋」「手工鍛打」等字眼。

這樣的鐵鍋,就可以算是「章丘手打鐵鍋」了嗎?

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裡出現的手工鐵鍋,來自於一家叫做三環廚具的企業。在打鍋工匠袁師傅看來,當地村民自家打的鍋大部分都是「濫竽充數」

臻三環鐵鍋工匠 袁師傅:

因為我是打錘的,他們都上我那去買錘子。這兩個月賣了五六百把錘。不會打鍋的也都上來了,因為他覺得這玩意利潤大。

濟南三環廚具有限公司負責人 劉紫木:

不是所有的鍋都是三萬六千錘,我們的鍋有一萬到兩萬錘、兩萬到三萬錘、三萬錘以上的。這個錘數基本上指的是冷鍛的錘數,在這上面是完全的純粹人工。

網售「章丘鐵鍋」? 發貨地五花八門

章丘鐵鍋的冷鍛工序是鐵鍋鍛造技藝的精髓,在製作過程中,匠人們需在常溫下,手工鍛打數萬次,讓鐵鍋密度逐漸提高,直至表面光滑如鏡。

在整個章丘,高峰時期生產鐵鍋的村民也不過百餘戶,而按照這個手工鐵鍋的生產周期,一個人一天最多完成一口鍋。然而,在網購平臺上搜索「章丘鐵鍋」,排名靠前的月銷量竟然達到近5000筆……

如今,在網購平臺上搜索「章丘鐵鍋」,一下就會出現成百上千個商品。但不少標註為「章丘手工鐵鍋」的商品,發貨地卻並不是山東章丘。

商戶告訴記者,市場上出售的,大部分都是機器製造的鐵鍋。儘管都寫上了「章丘鐵鍋」的名字,但這些產品無論是質量還是價格,和紀錄片裡出現的「章丘手工鐵鍋」完全不一樣。

網售「手打鐵鍋」 實是機器壓制

除了章丘鐵鍋,還有不少打著手工旗號的鐵鍋,在網上橫行大賣。

在山東臨沂的一家生產鐵鍋的工廠裡面,有幾臺正在工作的空氣錘和不少機器設備,還堆放著大量網上暢銷品牌「沂蒙鐵匠」生產的鍋,但現場卻沒有一個手拿鐵錘鍛打的工匠。

臨沂機器鐵鍋生產廠家:

我們是機械製造,你要在網上賣,可以說純手工敲出來的。原理都一樣,但這個東西見不得人。

在另一家自稱給「沂蒙鐵匠」供貨的廠家倉庫裡,記者也看到了印著其它品牌的同樣鐵鍋,但是廠家拒絕讓記者觀看生產過程。

兩家商戶都表示,用機器代替工匠能讓成本降低不少

跨地區監管、保護尚有難度

用機器弄上幾個錘印,就可以冒充手打鐵鍋賣出高價。而真正手工打造的鐵鍋產品,想要維護自身權益,反而卻無從著手。

臻三環鐵鍋工匠 袁師傅:

對我們工匠當然有影響了。打一口鍋,錘子就是一下一下嗙哧嗙哧在打,得打接近3個小時。你光看見人家那個眼熱了,跟風去做,但它不是長久辦法。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 張德志:

如果是以衝壓等方式冒充手工鍛造鐵鍋,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而章丘當地的監管部門表示,在沒有獲得「地理標誌」認證之前,跨地區的監管和保護確實存在一定困難。

濟南市章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夏邑君:

現在正在積極申請「地理標誌」保護,申請下來之後就可以維權了。

「章丘鐵鍋」困境並非個案 工匠精神需保護

其實,章丘鐵鍋的手工產品遭遇困境並不是個案。曾經剪刀行業一度風靡的「中華老字號」王麻子,就曾因機器生產下假貨泛濫、品牌受到衝擊而在2003年一度走到了破產的境地。

專家表示,對這類帶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性質的手工商品,重點在於保護生產工藝,而非最終的產品。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卜希霆:

對它的生產過程,要嚴格地保護和傳承下來。一個好的鐵鍋要經過幾萬次地敲打,這部分恰恰正是章丘鐵鍋區別於其他鐵鍋重要的品質的保障。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楊澤宇_NF6036

相關焦點

  • 工人日報:誰砸了「章丘鐵鍋」的牌子?
    原標題:【社評】誰砸了「章丘鐵鍋」的牌子?   爆紅品牌身上真正應該被學習、被發揚光大的,是企業對品質的追求,對工藝和過程的把控,對匠人匠心的傳承,對誠實信用的堅守,還有求新求變求突破的意識和能力。
  • 是什麼砸了章丘鐵鍋的牌子
    &nbsp&nbsp&nbsp&nbsp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以後,章丘鐵鍋一夜之間躥紅,甚至出現一「鍋」難求的局面。僅僅過去了4個月,紅極一時的網紅章丘鐵鍋突然「遇冷」,不僅產品出現了滯銷,甚至很多跟風的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號稱純手工月銷5000筆 是誰在砸「章丘鐵鍋」?
    是誰在砸「章丘鐵鍋」?春節期間,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章丘鐵鍋」一夜成名,紅極一時,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然而這個熱搜爆款,卻似乎開始賣不動了,從難買到難賣,「網紅」鐵鍋經歷了什麼?在它的出身地山東章丘,現在又是怎樣的景象?
  • 章丘鐵鍋火了!全國人民請注意:鐵鍋傳承人拒接海量訂單,表示"章丘...
    什麼大蔥煎餅小蘋果的都趕不上章丘大鐵鍋!章丘鐵鍋線上銷售旗艦店也發表聲明內容如下:自2月19日晚《舌尖3》播出後,章丘鐵鍋刷爆朋友圈,登上熱搜榜,求鍋者眾。「同盛永」傳承人之一劉紫木和章丘鐵鍋,不得不面對「紅」後的煩惱。2月22日上午9點,體驗店還沒開門。慕名而來的顧客,趴在玻璃門上往裡望。
  • 章丘鐵鍋現狀調查記
    他覺得,村民們打鐵鍋是為了生計,哪個村子都有打鐵鍋的,賺不到錢也就不打了。「正宗的『章丘鐵鍋』就一家,在相公莊,但是章丘的鐵鍋卻到處都是,只要是章丘人打出來的鍋都是章丘的鐵鍋。」一家連鎖旅店的張老闆告訴筆者:「我是章丘本地人,以前,我也沒聽過章丘鐵鍋,自從上了電視我老家普集那邊也突然冒出許多打鐵鍋的,不過章丘鐵匠確實有名。」他還表示,前段時間,整個章丘都是鐵鍋。
  • 記者暗訪:誰砸壞了「章丘鐵鍋」?
    商家還提醒消費者,購買正宗章丘鐵鍋一定要選擇能參觀現場的,通過看製作工藝辨真假。記者在該網店看到一張鐵匠師傅舉著鐵鍋的照片,鐵鍋底部並非「如明鏡」,而是像蛤蟆皮。在評論區,不少網友曬出的圖片顯示,鐵鍋外包裝箱上有「清照故裡,鐵匠之鄉,《舌尖上的中國》章丘鐵鍋篇拍攝的就是我們」字樣,並配有當年拍攝時的圖片。
  • 「章丘鐵鍋」能否讓章丘背書?
    據報導,近日,因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而紅遍全國的「章丘鐵鍋」成為熱搜的「神器」,某電商平臺上章丘鐵鍋的銷量同比增長了近6000倍。現在甚至出現了貼牌或假冒的「章丘鐵鍋」。  當某個產品或者某類產品帶有了地理性標誌,該產品則將被賦予極大的商業性價值,不僅意味著品質,更蘊含著文化因素。
  • 章丘鐵鍋爆紅後的喜與憂:洛陽紙貴 章丘無鍋
    中新網濟南3月1日電 (趙曉 李欣)「歷經十二道工序,再過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溫錘鍊,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山東章丘鐵鍋因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爆紅,成為農曆新年備受追捧的「高級貨」,「搶鍋」蔚然成風,一時間「洛陽紙貴章丘無鍋」。
  • 章丘鐵鍋究竟好在哪
    大家好,我是Oomphy廚房,,隨著《舌尖上的中國3》的播出,一口名為章丘鐵鍋的炒鍋爆火,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口鐵鍋究竟有沒有那麼神奇,它的不粘鍋原理又是什麼。章丘鐵鍋號稱古法傳承,是被砸了三萬六千錘製作出來的,那麼,一口鍋砸這麼多錘到底有什麼用處呢?一口鐵鍋被砸了這麼多錘,光滑如鏡,首先密度就高於普通鐵鍋,不易被損壞,使用壽命就長久。
  • 「章丘鐵鍋」現象背後的品牌培育和保護之路!
    短短不到半年,章丘鐵鍋走出了從紅極一時到鮮有問津的過山車行情。網上一片「送一首涼涼」「產品滯銷」的唱衰之聲,使章丘鐵鍋再次成為熱詞。「網紅」鐵鍋突然失寵 誰砸了傳統的招牌?然後,網紅鍋也沒能衝破「紅不過一年」的魔咒。
  • 章丘鐵鍋為什麼能物理不粘?章丘鐵鍋是怎麼煉成的?
    正宗章丘鐵鍋是用熟鐵板材(材質是Q235或Q235B),經過加熱鍛打出鍋型,工匠師傅再用小錘經過多次冷鍛,將鍋型鍛打的更加完美,更加有利於炒菜,最終鍛就出一口完美的手工章丘鐵鍋。為尋找正宗的章丘鐵鍋,筆者走訪了章丘鐵鍋多家生產企業,了解了正宗章丘鐵鍋的整個生產工藝,下圖為山東華民鋼球股份有限公司電爐加熱,電爐加熱不僅是響應國家保護環境的號召,也能為防止鐵鍋原材料遭受二次汙染,保證熱鍛出來的章丘鐵鍋更加純淨,畢竟是要用於炒菜的「傢伙」,有毒有害物質肯定是越少越好。
  • 網紅「章丘鐵鍋」講了什麼故事
    在《舌尖上的中國3》上的6分鐘亮相,讓「章丘鐵鍋」一夜爆紅。相關報導說,「章丘鐵鍋」不僅成了網民熱搜的「神器」,其在天貓店的銷量更是「同比增長了6000倍」,而且還受到不少來自國外的訂單。
  • 《舌尖3》章丘鐵鍋:為手工藝人的匠人精神點讚
    在網購平臺上,章丘鐵鍋也賣斷貨   根據天貓官方公布的數據   自《舌尖3》開播以來至2月22日  僅四天時間,章丘鐵鍋在天貓上的銷量已經   同比增長近6千倍   2月22日晚   「臻三環」章丘鐵鍋天貓旗艦店   發布聲明稱   「手工鐵鍋完全不可能快速走量」   「章丘無鍋
  • 章丘鐵鍋詳細介紹
    03章丘鐵鍋特點:章丘鐵鍋具有升溫更高、傳熱更快、導熱更勻,無塗層,物理不粘的特點。04章丘鐵鍋不粘原理:除去鐵鍋升溫更高、傳熱更快、導熱更勻的特點,章丘鐵鍋用前需要開鍋,在反覆用豬油擦鍋之後,整個鍋體均勻發黑
  • 電商扶貧大有可為|章丘鐵鍋非遺傳承人牛祺聖:直播帶貨讓章丘鐵鍋...
    新華網北京5月22日電 題:章丘鐵鍋非遺傳承人牛祺聖:直播帶貨讓章丘鐵鍋走向世界新華網 趙秋玥隨著「直播帶貨」興起,牛祺聖這位打了一輩子鐵的老鐵匠,居然也趕時髦走進直播間。但受制於多方面因素,章丘鐵鍋很難走進千家萬戶。從14歲開始跟父親學習打鐵技術至今,章丘鐵鍋非遺傳承人牛祺聖從業也有60年,儘管今年已經74歲,牛祺聖至今仍住在章丘相公莊鎮河莊村的農村院落裡。不為別的,院子裡有一隻陪伴他幾十年的煉鐵爐子,爐火常年不熄,牛祺聖幾乎每天還是拎起錘子,堅持用古法手工鍛造鐵鍋。
  • 短短4個月,章丘鐵鍋「難買」變「難賣」
    2月央視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3》(以下簡稱《舌尖3》),讓山東的章丘鐵鍋火了。《舌尖3》播出後僅4天,章丘鐵鍋在天貓上的銷量已同比增長近6000倍。然而,《工人日報》記者近日在市場上走訪發現,真正的純手工鐵鍋少之又少,大多是機器鍛造的高仿鐵鍋,一些商家甚至公然把機器壓制的鐵鍋當做手工鐵鍋出售。章丘鐵鍋隨之由「難買」變為「難賣」。  《舌尖3》捧紅了章丘鐵鍋,一時間「一鍋難求」,章丘的制鍋點也從之前的2家增至最多時170多家。
  • 章丘鐵鍋這半年
    盛夏,章丘鐵鍋的打鐵師傅一天要打7萬錘。正在打鐵的師傅。編前一部現象級的紀錄片,讓章丘鐵鍋脫離了原本的發展小徑,奪路狂奔,旋即在脫軌的邊緣岌岌可危,但顯然,這個「鍋」不該紀錄片來背。半年過去了,劉紫木到廣州參加首屆非遺品牌大會,章丘鐵鍋的熱度淡去,他不再是媒體追逐的對象。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他笑著說,王玉海師傅的鍋還欠著1000多口,希望顧客不要著急。劉紫木接觸章丘鐵鍋實屬偶然。2012年,有人提著一口黑乎乎的鐵鍋走進他的辦公室,嚇了他一跳。聊了之後,他得知了一個關於章丘鐵鍋的略顯傷感的故事。
  • 中國製造之章丘鐵鍋,你家的鍋需要換了!
    面試熱點:章丘鐵鍋章丘鐵鍋從一夜爆紅到逐漸遇冷,前後只有幾個月的時間。這盛衰興廢劇烈變化的故事給我們最大的其實就是話題和故事可以為商品熱銷提供平臺和契機,但內在品質才是基業長青的根本保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章丘鐵鍋能夠憑藉一部紀錄片成為「網紅商品」,正源於其「十二道工序,一千多度高溫錘鍊,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所造就的過硬品質,以及內在蘊含的且下架了網上的鐵鍋產品,目的是讓「章丘鐵鍋」保持理性的傳統製作模式,不能因為需求量大增而出現粗製濫造、自砸招牌的情況。
  • 章丘鐵鍋真的好嗎?
    近日筆者的幾個外地朋友打電話問我關於章丘鐵鍋的事情,說:從很多視頻上看到很多人拍視頻,說章丘鐵鍋不好用質量差等等問題,筆者也從網上和各平臺看了下,關於章丘鐵鍋的視頻確實很多,說好的,說不好的,演示雞蛋在鍋中飛的等等,數不勝數,筆者看的頭大,寫下這些文字說說自己的見解。
  • 被捧上天的「章丘鐵鍋」,現在啥樣了!?
    隨著2018年春節期間《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舌尖3》)開播,章丘鐵鍋成了網紅。走紅的章丘鐵鍋經歷了百家打鍋、下架、品牌內訌等風波。質疑聲中,章丘當地不少打鍋作坊關門。 2019年春節,「章丘鐵鍋」走進了故宮,卻依然熱銷不斷。那麼,《舌尖3》時代的章丘鐵鍋,如今的現狀究竟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