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全市將力爭每年新增幼兒園60所以上,每年新增學前教育學位2萬個以上,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保持98%以上。日前,市教育局對《惠州市發展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進行了解讀,到2020年,惠州將構建起以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發展格局,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充分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
惠州將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充分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
每年新增學前教育學位2萬個
日前,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惠州市財政局、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4部門聯合印發了《惠州市發展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我市共有745所幼兒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8%以上。在確保學位供給和保持較高毛入園率方面,《計劃》要求,2018~2020年,全市將力爭每年新增幼兒園60所以上,每年新增學前教育學位2萬個以上,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保持98%以上。
同時,綜合考慮到市、縣(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規模增長趨勢,還對未來三年全市每年新增幼兒園60所的建設任務進行了分解,其中惠城區20所,惠陽區10所,惠東6所,博羅8所,龍門3所,大亞灣5所,仲愷8所,作為各縣(區)新增幼兒園的建設目標。
擴大規範化幼兒園覆蓋面
到2020年,全市公辦幼兒園佔比達30%以上,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佔比達80%以上。各縣(區)要逐年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優先將中小學布局調整後的富餘教育資源和其他富餘公共教育資源用於舉辦公辦幼兒園。鼓勵政府機關、街道、鄉鎮、村集體、企事業單位、高校、部隊等開辦幼兒園。
大力推進鎮、村幼兒園建設,各級各類貧困村扶貧資金,優先用於村級學校(含幼兒園)建設,優先用於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改善辦園條件。到2020年底,常住人口規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舉辦規範化普惠性幼兒園,常住人口規模不足4000人的行政村聯合辦園,每個鄉鎮至少有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
另外,我市還將擴大規範化幼兒園覆蓋面,到2020年,全市規範化幼兒園佔比達85%以上。
推進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
在推進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方面,我市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的原則,在城鎮新建居住區和舊城改造工程中配套建設幼兒園,建成後的小區配套幼兒園交由縣(區)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門,歸口教育部門統一管理,統籌用於舉辦公辦幼兒園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對沒有按照國家、省和市要求建設、移交、舉辦成公辦園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要全面整改,2018年底前整改到位。
其他舉措>>>
到2020年幼兒園教師全員持證上崗
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擴大學前教育教師培養規模,規範學前教育從業管理,加大學前教育師資培訓力度。到2020年,基本實現幼兒園教師全員持證上崗。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區、仲愷區大專以上學歷幼兒園教師比例達到85%以上,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大專以上學歷的幼兒園教師比例達到70%以上。取得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比例進一步提高。還將培養一批幼兒園名園長、名教師。
加大本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培養
擴大學前教育教師培養規模。加大本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培養力度,逐年擴大惠州學院、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和惠州工程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規模,推進中高職一體化學前教育人才培養,鼓勵市、縣(區)具備條件的大中專院校開辦學前教育專業。各縣(區)政府要利用教師培訓學校建立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基地,支持各縣(區)通過多種方式為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培養補充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保障民辦幼兒園教職工合法權益
民辦幼兒園教師在職稱評定、評先評優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教師享有同等待遇。各縣(區)要結合實際建立幼兒教師長期從教社保補貼制度,科學制定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佔保教費收入和財政生均撥款收入的比例,大力推進同工同酬,逐步提高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鼓勵有條件的縣(區)對幼兒教師考取教師資格證書和獲得高一層次學歷證書的,給予一定的獎勵。
民辦幼兒園納入「紅黑榜」管理
還要將民辦幼兒園考核納入全市民辦教育機構「紅黑榜」管理體系,並根據《關於對民辦教育機構實行「紅黑榜」管理的實施辦法(試行)》將評審結果進行公示。要加強辦園行為誠信建設,營造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行業氛圍。
來源:東江時報
編輯:鍾愛民
校對:徐達華
責編:古志勇
編審:駱潭扶
更多新聞
大嶺市場路段:商戶佔道經營 兩車道「變」單車道
稔平半島環島公路通車 有效把巽寮平海與港口快速連通
惠東多祝:一路風景一路歌
惠州消防支隊陳小公政委率隊到惠東縣開展今冬明春消防安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