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2月19日電(記者鄭昕)如果說對著一桌沒動筷子的飯菜拍照已成為一種儀式,那麼在一場圍棋對弈後拍照留存,也正在成為常態,當然這是為了通過人工智慧(AI)判定勝負。19日,2020年西安市中小學生圍棋比賽在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開枰,AI成了參賽者和裁判員的好幫手。
據了解,本屆賽事共吸引到西安17個區縣90支隊伍的463名棋手參賽,水平從未入段到業餘5段不等,其中業餘5段的參賽學生達到128名,創下歷年新高。主辦方介紹,參賽規模的擴大、水平的上升,意味著複雜棋局增多,引入圍棋AI系統評判勝負變得越發重要。
記者在賽場看到,在一場對弈結束後,裁判員打開一款手機圍棋App的拍照數子功能留存棋局。只消幾秒鐘,數據處理後導出的棋局信息以及勝負一目了然。
「使用AI技術省去了大量評判勝負的時間,特別是像基層這種大規模、快節奏、高強度的比賽,裁判可以專心把精力用在解決賽場糾紛和技術性問題上。」裁判員歐陽劃生說,以往賽後用人力來數子評判勝負平均要用幾分鐘的時間,現在幾秒就完成。「在現有的準確率之下,參賽者對勝負都比較認可。」
業餘2段參賽小棋手蔡旻銘賽後告訴記者,他和對手在對弈結束後不知道誰勝誰負,呼喚來裁判員用AI系統很快知道了結果,對此他並不意外。「因為我自己平時下棋也在用這個系統。」他說。
本次比賽執行秘書長、陝西天元棋院院長楊軍說,西安市中小學生圍棋比賽自2018年試用這套AI系統的拍照數子功能,本次比賽已全面鋪開,形成了AI為主、人手數子輔助的評判原則。
「通過這幾年的使用,智能系統的準確率能達到99%。」楊軍表示,「目前國內很多青少年比賽,也都已經引進智能裁判系統。」
作為AI技術已然深度介入的體育項目,圍棋中的人工智慧在判定勝負及幫助提升棋力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也成為一些違反體育道德行為所仰仗的工具。近年來,各類圍棋賽事中利用AI作弊的情況時有發生。楊軍坦言,在青少年比賽中,主要依靠裁判加強巡場來杜絕參賽者取出手機、智能手錶等行為,一旦發現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判負。
「但更重要的是棋德與體育精神的灌輸。」他說。
教練孔向陽介紹,對高水平教練較少的地區來講,人工智慧系統帶來方便,使用頻率也更高。但他們在日常教學中會反覆強調公平競賽的重要性,有時不惜要求學生在對弈中暫時上交電子設備。「圍棋是一項育人的運動,科技也應該用在它該用的地方。」他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