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時代已來,人貨場的結構已重置,你看懂了嗎?
新傳播、新營銷、新零售、品牌IP、社群……飲料行業是個競爭激烈且新產品、新熱點倍出的行業。「人貨場「是零售行業中永恆的概念,不管技術與商業模式如何變革,零售的基本要素離不開「人貨場」三個字。在不同的市場時期,「人貨場」三者的關係,隨時在變。同樣,在不同的市場,人貨場所起到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從最初的「貨」當先,到「場」開始佔據核心位置,再到新零售時代的以「人」為本。人貨場的重要性和各元素之間的關係不斷被重構。
現如今,主力消費群體已經發生了變化。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新消費群體,其消費理念、消費方式相較於我們印象中的傳統消費觀有所不同,他們既不看品牌,也不看價格,很多時候只看重感覺。他們追求真我、張揚個性,產品的顏值、調性、口感等是否滿足個人的喜好需求,成為了重要的購買理由。隨著他們的健康消費意識不斷增強,對飲料的選擇也越來越趨於理性,面對複雜且新概念層出不窮的新營銷環境,其訴求正在從「好喝」、「甜」、「解渴」向「健康」、「天然」、「功能性」等方向轉移。
這些主力消費群體已經成為企業不得不研究的對象,如何才能獲得這些年輕年輕消費群體的認可,這需要不斷的創新品類與口感,以適應並滿足新群體的消費需求。對年輕消費者的研究,成為新品開發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中國飲料市場巨大,看懂趨勢很關鍵
從2019年中國食品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來看,我國飲料製造業營業收入整體呈增長態勢,2019年1-11月,我國飲料製造業營業收入達13744.2億元,同比增長6.7%;飲料製造業利潤總額達1976.5億元,同比增長17.4%。
數據來源:中國食品行業協會
從食品飲料上市公司營收來看,據統計,截至到2019年9月,中國食品飲料上市公司營收達到5213.01億元。
產量方面,據統計,2019年中國軟飲料產量為17763萬噸,同比增長13.3%。
銷量方面,據統計,2019年中國軟飲料銷量達到17165萬噸,同比增長9.8%。
跟上消費趨勢,與專業團隊聯合共同實現產品創新
在2020年初,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消費者對飲料產品的需求,在「口感好」的基礎上,對「健康」的追求更加明顯,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對與健康概念相關飲品更喜歡,在大健康風潮之下,健康被品牌重新定義。成都市佳味添成飲料科技研究所對市場行情及年輕一代消費者進行分析後,總結出了以下4個產品趨勢,為消費者提供不放棄享受、更健康的新選擇:
趨勢一:低糖/無糖
飲料行業加速進入「無糖」時代,低糖/無糖飲料去年增長13%。低糖/無糖碳酸飲料,無糖茶等飲品備受歡迎。當奶茶、碳酸飲料在生活中出現地愈來愈頻繁,人們也意識到高糖的飲食帶來的身體負擔與健康問題。隨著消費升級時代來臨,以天然和健康為側重點的產品顯然更加迎合當前消費者需求,消費者希望日常飲用的飲料是健康的,糖對人的原始吸引力自不必多言,但不可否認的是,無糖,正在逐漸成為國內飲料市場的關鍵詞之一。
由成都市佳味添成飲料科技研究所與新希望共同研發的雲上時光泡泡乳,在減糖、減脂方面,充分考慮目標消費者的需求,做到口感與功效兼顧。
當大眾普遍開始意識到這些由糖帶來的健康問題,一個減糖的時代也到來了。健康觀念的增強讓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傾向於購買低糖、無糖的食品與飲料。由於消費者對健康零食、飲料的定義開始向無糖/低糖以及低脂/低熱量靠攏,追求產品中清淡的甜度和風味,低糖無糖型的飲料逐漸形成一股風潮,甜味也會是低糖人群的需求,所以飲品店對飲品的糖度有一個分類:三分糖、五分糖和七分糖,針對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選擇。在減糖的同時保證口感與風味最佳,打造具有代表性的「輕糖」飲品。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尋找含糖量更低的飲料,單純降低甜度,產品勢必會缺乏明顯特色,產品需要在提供低糖/無糖的同時保留口味特徵才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真正的減糖,是原料與原料之間的適應,特意減糖對飲品的風味來講會有一定的影響,甜度不等於糖度,糖度是含糖量,甜度除了糖之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去取代,這樣的組合就有機會產生不同的互補風味。
凱瑞2017年的研究:「71%的消費者關注產品營養欄上的含糖量,消費者對減糖的推動力已經、並將繼續對飲料市場產生巨大影響。」「消費者想要低糖產品,但不願意犧牲口味。因此,口味的解決是在此次產品方案中需要解決的關鍵。
飲料中的低糖是按照GB28050-2011表C.1規定,≤5g/100g或g/100mL,企業做研發飲品時不會刻意追求無糖、少糖,而是會考慮原料的特性,以及各種原料的搭配,以最佳的口感作為衡量標準。在減糖的趨勢上,佳味添成工程師,將減糖與口感,作為此次產品調整的重點,在減糖的同時保證口感與風味最佳,打造具有代表性的「輕糖」飲品。
經過市場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將「水果+牛奶」為這一些列產品的特點。選擇了時下流行和接受度較高的草莓、香蕉、西瓜、荔枝4種水果,加上高品質的牛奶,濃鬱的奶香味與清新的水果風味完美融合,給人清新自然的完美體驗。
產品採用UHT無菌冷灌裝工藝,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營養物質和風味成分,單瓶規格設定為280ml,每瓶中含有2.8g乳蛋白,美味與營養,同時具備;
趨勢二:發酵飲料
從消費趨勢看,常溫乳酸菌飲品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近年維持較高的增長態勢,是乳品企業搶奪市場的關鍵。
根據國際知名的諮詢公司Euromonitor(歐睿)的數據顯示,2014-2018年,國內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規模從57.0億元增長至137.7億元,複合增長率為24.7%,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500億元。
除了乳酸菌飲料,2018年,尼爾森數據顯示美國康普茶的總體銷量已高達10億美元,同比增長43%,2018年下半年,康普查的熱潮也逐漸蔓延至中國市場。
趨勢三:膳食纖維
根據《TalkingData-運動健身人群畫像洞察報告》(2020年5月),社交類和減肥類健身APP以年輕白領、學生用戶更為主,26-35歲年齡段人群是健身類APP使用者的主體,該類人群佔比達到7成左右。
相較整體人群,4類健身APP26-35歲人群的提升度約達40%,年輕一族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更愛美,更願意在運動場所鍛鍊,更關注自身體重和體型的管理。在飲料中加入膳食纖維,能夠增加飽腹感,對於熱愛健身、對體重和體型管理有需求的消費者的接受度更高。中糧推出的塑纖Fitbody、可口可樂上市的雪碧纖維+等纖維飲品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趨勢四:功能飲品
2019年功能飲料市場規模突破500億元。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812.4億元左右。華彬飲品2018年銷售額為226.8億,同比增長約12.8%,旗下的紅牛產品佔據了中國功能飲料約六成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2014年,我國功能性飲料只佔飲料行業市場的6.63%;2019年,功能性飲料在飲料行業的市場佔比增加到10.1%。
在傳統意義上的功能飲料,以添加瓜拉納等原料為主,能夠有效在短時間內達到提神的效果,為保證產品的健康性,配方設計需要進一步做加法與減法,用天然的健康的食材做添加,去掉更多不健康的成分。
從原料的選擇上,尋找更多的替代品,選擇物理屬性及功效成份相近的原料進行搭配,滿足消費者對口感的要求,做到功效互補或增強。
現如今,養生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開始注重健康養生。更有甚者,「修煉」成一套獨特的養生大法--「朋克養生」:「飽餐一頓後輕斷食」、「擼完串吃保健品」、「一邊暴飲暴食一邊吃健胃消食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注重通過飲食、保健品、營養品、滋補類產品等方式達到養生目的。有數據顯示:在養生健康類產品中,滋補調養佔比達41.58%、營養食品佔比為39.68%、養生花茶佔比達14.16%、中藥飲品佔比為4.24%,養生逐漸成為年輕一代新風潮,年輕人正成為各類養生類產品的一大消費群體。
成都市佳味添成飲料科技研究所研發的丁香花植物飲料,正是針對年輕消費群體吃火鍋怕辣怕油膩以及吃完辣後腸胃不適而設計的。丁香味辛,性溫;歸胃、脾、腎經;氣味香烈,為溫中降逆之要藥,又能溫腎助陽。以丁香花為主要原料製作成飲料,除了要保證產品具有實際功效,滿足產品最基本的需求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還要保證口感好,能讓消費者喜歡。佳味添成的工程師在配方中以丁香花為主,輔以添加多種護胃養胃的天然植物成分進行功效互補和增強,滿足功能+口感的雙重需求。
為讓成品具備護胃養胃的功效,佳味添成工程師在查閱大量資料後,在以丁香(花)為主要原料的基礎上,選用了烏龍茶、枸杞、紅棗、羅漢果、陳皮、佛手、金銀花、辣木葉等多種植物成分做添加,保證了產品的功能性和健康性。
用整體方案開創飲料產業的未來
成都市佳味添成飲料科技研究所以人為核心,從消費者研究出發,結合消費場景,合理規劃流通渠道,依照成本價格,參考品類和顧客承受力等因素,制定適合的價格區間,提煉產品價值訴求,通過外在品牌形象和內在產品體驗感的打造,提升產品力。憑藉在飲料行業26年的經驗和客戶資源的積累,佳味添成逐步形成了獨有的一整套產品設計方案,更科學、更實用,先後與國內外1000多家企業達成合作,如新希望乳業、匯源果汁、完達山乳業、揚子江藥業集團、太子奶集團、威門藥業、好智粒、雲升食品等,並已成功為飲料行業和跨界客戶提供了產品開發的整體方案。
在與客戶的服務過程中,始終站在企業的角度,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用心做好每個產品。同時,佳味添成也積極組織召開飲料產業大會,搭建飲料行業發展的平臺,讓更多飲料生產企業、跨界進入飲料行業的企業更全面地了解我國飲料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更理智、更從容地應對飲料行業的機遇與挑戰,以及提高自身對飲料產品創新性市場營銷的認知,促進和推動飲料行業乃至整個飲料行業更加有序、健康的發展。
目前,研究所在產品研發方面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列,未來,會在營銷團隊打造和整體團隊綜合素質方面做進一步提升,研究所規模也會進一步擴大。佳味添成一定會砥礪前行,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更優質的創新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