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分享:回憶我的兩次試管嬰兒經歷,細數成功的關鍵

2020-12-19 騰訊網

雖然試管進行了兩次,但是第二次能成功並且收穫一對龍鳳胎寶寶,這已值得我用一輩子感恩了,感恩之下,寫下這次經歷,希望姐妹們都能圓夢。

來自試管成功的三要素:胚胎、母體、天意。

胚胎很重要,首先胚胎能夠活下來,已經說明他對生有著頑強的渴望。胚胎因素不以我們的意志為準,而是自然的優勝劣汰過程。我第一次移植鮮胚,一個8細胞,一個6細胞,按理說質量都很好,但是都未成功,第二次是凍胚養囊,只有一個質量很好的5AA囊胚,剩下的質量都不算太好,最後卻順利活下來兩個。

二是母體,我35歲了,身體狀況一般,第一次取卵過多,諸多條件造成了我第一次的失敗。第二次時已隔了一個完整的周期,身體恢復好了,再加上自然周期沒有促排,身體完全處於自然備孕的狀態,為成功增加了砝碼。

三是天意,這一點不是我一個凡人能解釋的,但是第二次的成功讓我感覺,如果說天意中的人為因素,可能就是移植醫生的操作了。我的情況跟常人的不太一樣,第一次移植時,醫生沒有任何異議,一氣呵成。而第二次移植時,醫生突然卡住了,調整操作後,手術立刻就完成了。我覺得這就是天意,在恰當的時間,好的胚胎和好的身體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成功的三要素在此刻聚齊。

心態放鬆是保障。

第一次取卵日和移植日,正好趕上老公的生日,我就執著於這一次一定要成功,一定能成功,根本沒想過失敗的事情。特意提前就把父母叫來照顧,父母把我照顧得很好,但我的期望也更高,搞得自己更緊張,壓力更大,最終以失敗告終。

這一次,我徹底放下了執著心,只是一次嘗試和努力,什麼結果都能接受。家裡人都沒告訴,單位裡除了請假相關的幾個人,其他都沒說。這樣自己沒什麼壓力,也不緊張了。心情輕鬆下來,全身都放鬆了。但並不是說當完全沒有這回事。「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心理上放鬆,該休息休息,該補充營養就補充營養。

不要盲目追求「感覺」。

移植前後,經常會上網上去瀏覽移植成功者的帖子,或者與認識的成功的人交流,問她們有什麼不同的感覺。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有「著床刺痛」,有的說「屁多」,有的說「沒有感覺」。

第一次移植時,我非常關注自己的感覺,有點什麼就往成功感覺上靠,似乎一切跡象都表明成功了,結果卻令人失望。第二次移植時,我努力說服自己,成功不一定有什麼感覺,讓自己注意力不再在感覺上,聽聽音樂,看看書,隨他吧,什麼感覺都是對的,結果卻成功了。

關於絕對臥床。

移植前,有朋友告誡,一定要絕對臥床,移植的和自然的不一樣,很脆弱,有的關門聲音大就能嚇掉了。也有成功的朋友告知,不用絕對臥床,只要休息不勞累,放鬆心情就好了,一般成功的都不是那些絕對臥床的,有個病友移植後就去釣魚了,沒放在心上,最後也成了。

我兩次都沒有絕對臥床,相對來說,第二次更隨意,第二天還去逛超市了,也成了。個人感覺,絕對臥床沒有必要,徒增自己和家人的壓力,不如心情放鬆,注意休息,不要勞累,順其自然就好了。

關於飲食。

總是聽到大家在討論,要吃什麼,不要吃什麼。一個朋友告訴我,她胚胎移植後,在家自己做飯吃,炒了好幾天小油菜,後來遇到病友,被告知不能吃小油菜,對內膜不好,她一聽很擔心,後來發現竟然成功了。我第一次移植後,父母在身邊,天天換著花樣做好吃的,喝了好幾回鯽魚湯,像韭菜、油菜、木耳、香蕉等都不吃。

第二次移植時,沒告訴父母,就我和老公在家,前幾天老公早上熬粥給我喝,中午晚上做點簡單的菜,後來老公出差,我自己在家,也就煮個麵條吃。聽好多人說過西柚能促進著床,後來在一個論壇上看到針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有的吃了成了,有的吃了沒成,所以說西柚促進著床也不是定律。不過這次我是吃了,老公給我買了六個,因為又酸又苦澀,每天只能吃下半個,就當補充維生素,又沒什麼壞處。總結一句話,吃什麼不是決定性因素。

關於胚胎數量與移植數量。

很多女生希望自己能養成的胚胎越多越好,剩下的可以冷凍,希望能移植越多越好,能雙胞胎當然好。在我第一次移植時,同住院的相鄰2個病房,8個人中,有2個因各種原因未能移植,其餘的3個人成功(1個雙胞胎,2個單胎),3個人失敗。但我要說的是,這3個成功的人都沒有多餘胚胎,而那3個失敗的人(其中也包括我)都有多餘胚胎冷凍了。

當我第二次移植時,醫生建議我用2管養囊,我還在猶豫,擔心可移植次數減少,醫生質問我:「要移植次數多還是要成功率」我接受醫生建議,結果成功了。所以,哪怕只有一個可移植的胚胎,也有成功的希望。只要能成功,一個還是兩個還重要嗎?雙胞胎固然更好,但即使移植2個甚至3個,雙胞胎成功機率也比單胎成功機率小。由此可見,胚胎數量、移植次數、移植數量與成功率沒有直接關係。

相關焦點

  • 分享我的俄羅斯海參崴試管嬰兒求子經歷
    本著一顆感恩的心,現在分享出自己歷經國內1次人工授精失敗,試管2次移植失敗後,自助去海參崴試管嬰兒成功成為一名母親的經歷,給正在求子路上的姐妹們送點好孕氣和鼓勵。  對於患有不孕不育症的人來說,能通過吃藥治療解決的,就不會選擇做試管這條路,能夠在國內試管成功的,就不會選擇出國來回折騰,既費時又費錢。  2017年我27歲,正值女人的黃金生育其開始備孕。
  • 細數我做試管嬰兒過程,第一次就好孕了
    現在知道試管嬰兒其實就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移植進去,其實生活上跟平常一樣,懷孕也跟平常人懷孕一樣,沒有特殊的不同。某天,親戚告知我,去某地做試管,成功率很高。我跟對象趕緊回家草率的辦了結婚證,生育證往某地出發了。
  • 接好孕!34歲試管嬰兒一次喜提雙胎,好孕也可以很輕鬆
    今天的案例是無數不孕人群中最普通、最常見的一例,正常試管嬰兒助孕過程基本就是這樣,滿懷希望,輕鬆度過,一次成功。分享這個故事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被那些疑難病例嚇到,你也可以像她一樣輕鬆獲得好孕!案例的女主角小雪(化名)是標準的晚育族,31歲開始備孕生娃,因為遲遲懷不上看了中醫,結果被診斷為輕微的多囊卵巢症候群和子宮腺肌症。
  • 泰國供卵試管嬰兒真實經歷,備孕真的有助於試管成功!
    相信準備做試管嬰兒的準媽媽們都會在想做試管嬰兒的成功與失敗的關鍵點在哪裡?身為過來人,做試管嬰兒經歷過失敗,也經歷過成功,總結出的經驗就是:備孕真的有助試管成功!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做試管嬰兒還是供卵試管都應該要有所準備。做試管嬰兒失敗的原因有多到不可計數,成功的因素多半是有所準備的。
  • 「好孕」來!南醫大順德醫院首批「試管嬰兒」移植成功
    「試管一次成功了,終於有好孕了!」4日,B超確認宮內妊娠,並成功看到胎心的侯女士、黃女士高興地迎來懷孕喜訊。記者今(6)日從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的生殖醫學中心獲得「試管嬰兒」技術運行資格後,進行的首批胚胎移植的患者迎來「好孕」。
  • 試管嬰兒成功的三大關鍵要素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開放,國內掀起了一股「二孩」熱潮,其中不少為高齡媽媽們,因為高齡媽媽自然懷孕比較困難,因此,她們把目光轉向試管嬰兒技術,雖然試管嬰兒技術幫助許多高齡媽媽完成了生育夢想但也不是百分百成功的,下面就來跟大家講講試管嬰兒成功的三大關鍵要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分享南昌孕媽試管嬰兒的故事,醫生:人生(妊娠)沒有隨便成功的
    2020年的開端不太美好,很多去年年底進行試管嬰兒的患者,治療進行到一半,計劃都被擱淺了,好在影響不大。不知不覺,回望已經過去半年時間了。這幾個月來我這裡移植的患者特別多,今年雖是多災多難,好「孕」氣卻是接踵而至。這幾個月很多一氣呵成懷孕的患者朋友們,當然也有一些歷經一翻波折才懷孕的朋友。
  • 接好孕丨歷經五年,第2次試管嬰兒成功懷孕,滿滿的正能量
    患者劉女士自述我關注王春梅主任已經好久了,從她這裡學習了很多經驗。每次看到大家的好孕經歷就羨慕不已。以前我就想,如果我也能懷孕的話,我也要把我的經驗、就醫經歷發出來回饋大家!現在,先給大家報個喜吧,我現在已經懷孕8周了,終於可以稍稍鬆一口氣了。
  • 親身經歷分享,38高齡女試管嬰兒之路:凍卵是女人未來的後悔藥
    今年的3月中我在吉隆坡知名度較高的國際助孕中心進行了初診打算進行凍卵。我本身長期生活在吉隆坡所以選擇了在這裡做IVF試管嬰兒。原本計劃5月開始療程卻不幸遇上了馬來西亞因新冠肺炎實行了行動限制令,最後決定把療程延遲至6月。
  • 錦欣國際:泰國/美國試管嬰兒,從不孕到好孕的7個步驟
    1步:藥物促排卵  促排卵是試管助孕的起點,也是實現好孕的前提條件。除非男性存在射精障礙,專家才會通過睪丸穿刺取精術在睪丸、附睪或曲細精管中找尋健康精子。  3步:ICSI受精  新生兒的孕育,從精卵實現好孕碰撞開始。而為了保障精子、卵子能夠在體外完美結合,同時也為了讓配成的受精卵更為優質、健康,錦欣國際專家會採用ICSI技術完成體外受精過程。
  • 親身經歷經驗分享,高齡女試管嬰兒之路:凍卵是女人未來的後悔藥
    今年的3月中我在吉隆坡知名度較高的國際助孕中心進行了初診打算進行凍卵。我本身長期生活在吉隆坡所以選擇了在這裡做IVF試管嬰兒。原本計劃5月開始療程卻不幸遇上了馬來西亞因新冠肺炎實行了行動限制令,最後決定把療程延遲至6月。
  • 試管嬰兒助你「好」孕
    編者按:談起試管嬰兒,很多人都會讚嘆科學技術進步為人類繁衍帶來的巨大助力。但是,面對技術的進步,很多人也會充滿迷惑:試管嬰兒如何幫助不孕不育夫婦孕育出健康的嬰兒?比較普通嬰兒,試管嬰兒是否足夠健康強壯?本文帶你探索試管嬰兒如何助力「好」孕。路易絲•布朗,誕生於1978年,是全球第一例試管嬰兒。自此,人類胚胎學邁進試管嬰兒時代。
  • 在泰國做試管嬰兒,真的有失敗的經歷嗎?
    說到泰國試管嬰兒經歷的情況必然是試管家庭重點關注的情況。因為可從別的試管家庭經歷,或是得到一些試管助孕期間的經驗教訓、或是一些好孕建議、或者泰國試管助孕各階段的注意事項等等。大部分試管家庭剛剛開始了解泰國試管嬰兒有關情況,好孕案例很多,產生疑惑:難道在泰國做試管嬰兒都沒有失敗的經歷嗎?
  • 上海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性助孕好孕策略
    堅信依靠試管方法助孕生孕的家中90%之上期待能一次就好孕!但因為試管助孕覆蓋面廣,影響因素諸多,例如備孕期早期的準備工作關聯精卵品質、女性子宮壁自然環境的優劣危害到試管胚胎是不是能圓滿胚胎著床等這種狀況若是做到規範,那開展助孕生孕離好孕就很近了。梳理的這一份試管嬰兒好孕功略期待對眾多病人盆友試管助孕有協助。
  • 卵巢功能差,經歷兩次試管,胚胎等級一般卻順利好孕
    一位卵巢功能欠佳的姐妹發來好孕經歷,在試管嬰兒治療過程中,身邊很多姐妹都有卵巢功能的困擾,養卵變得至關重要。儘管客觀上的年齡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通過各種運動、飲食、心態調節,來改變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態等,讓身體年齡更年輕,卵巢功能更好,這是事半功倍的辦法。
  • 我44歲做了3次試管嬰兒,過程艱辛
    做試管嬰兒是貫穿我生命中近五年的事,從38歲開始,發現自己自然受孕已經幾乎不可能,急忙跑到醫院開始排隊試管。第一次失敗,我的心態還好,可是緊接著的第二次失敗讓我看不到希望,年齡也已經步入40歲的大關。我放棄了,打算此生不要孩子,卻在四年後突然後悔。我44歲做了3次試管嬰兒,真的艱辛!
  • 高齡姐姐經歷兩次試管移植,迎宮內好孕,總結兩次不同之處
    都說試管要連闖三關,囊胚關,著床關,胎心關,作為一向大大咧咧的我,在移植後也開始變得各種糾結。在經歷了兩次試管移植之後,特別能理解所有做試管的女性,恐懼、忐忑、擔憂、糾結……這恐怕是比高考還更加考驗人心裡的闖關吧。所以我也想把自己兩次移植的不同總結出來,我不是醫生,或許有些總結並沒有被醫學證明,但「久病成醫」,作為親身體驗,分享給大家。
  • 影響泰國試管嬰兒成功率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如果精液的每cc的精蟲數,為一千萬以下或活動力低於30%,就會建議做試管嬰兒,不適合做人工授精;若低於每cc五百萬隻或活動力低於20%,就建議做試管嬰兒,而不做禮物嬰兒;若每cc不到一百萬隻或活動力不到10%,需做ICSI(單一精蟲顯微注射)的試管嬰兒。 2、卵子的品質 女人年紀越大,卵子品質越差。
  • 試管嬰兒治療半年,經歷兩次移植終於好孕,分享一些備孕心得
    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他比我年長6歲,而且他的爸媽還是老來得子,可想而知,老公的壓力非常大。婚後備孕了三年的我們,終究還是要走上試管之路。試管進行了第二次移植才成功,在此真的很感謝幫助過我的親朋好友們,尤其是我的主治醫生,有幸遇上好醫生,省去了很多彎路。在此,奉上心得,希望能幫助到姐妹們。
  • 嘗試5次「試管嬰兒」才成功,孕媽直言:圓了孩子夢,但我很後悔
    但是現實卻讓朵兒吃盡了苦頭,因為試管嬰兒需要從女性體內取出卵子,而取卵過程是異常痛苦的,因為要取多顆卵子才能提高胚胎的成活率,所以對朵兒來說這樣的痛苦是加倍的。但試管嬰兒並不能保證一次成功,很多時候胚胎會因為各種原因停止發育。